•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親子互動模式與其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親子互動模式與其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廖淑台 博士

大學生親子互動模式與其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蔡鳳薇 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並進一步了解不同性 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住情形、父/母親教育程度之大學生在親子互動模式與 寂寞感上的差異情況。本研究以台中縣市共 704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以「家 庭凝聚力、調適力量表」、「親子溝通量表」及「寂寞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 研究。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所述: 一、在「子對父」親子溝通方面: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所知覺到對父親之溝通品質 有差異;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知覺到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且手足關係 親密者,其知覺到的父親溝通品質最佳,其次是手足關係普通者,最差的是手 足關係冷淡疏離的大學生。 二、在「子對母」親子溝通方面: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所知覺到對母親之溝通品 質有差異,且手足關係親密者,所知覺到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最佳,其次是手足 關係普通者,最差的是手足關係冷淡疏離者。 三、在家庭凝聚力方面:女生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高於男生,老大知覺到的家庭凝 聚力高於老么,無手足之大學生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高於手足關係冷淡疏離 者,且手足關係親密者,所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最高,其次是手足關係普通者, 而最低的是手足關係冷淡疏離者。父、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到的 家庭凝聚力亦有差異。 四、在家庭調適力方面: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其知覺到的家庭調適力有差異;無 手足之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家庭調適力高於手足關係冷淡疏離者,且手足關係親 密者,所知覺到的家庭調適力最高,其次是手足關係普通者,而最低的是手足 關係冷淡疏離者。 五、在寂寞感方面: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寂寞感有差異,且大學男生之寂寞感高於 大學女生。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其寂寞感有差異,手足關係冷淡疏離之大學 生其寂寞感最高,其次為手足關係普通者,最低的是手足關係親密者。母親教 育程度為高中職者,其所知覺到的寂寞感高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及以上者。 六、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皆與 寂寞感呈負相關。 七、對寂寞感的預測情形:「親子溝通品質」是最有力的預測因子,其次依序為「手 足關係」、「性別」、「家庭凝聚力」及「家庭調適力」,共可預測寂寞感變異量之 16.4%。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教育及輔導人員相關建議,以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3)

關鍵詞:親子互動模式、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出生序、手足 關係、寂寞感

(4)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and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ch relation in sexes, birth order, sibling relationship, living situation and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s of parents. A total of 704 college students both in Taichung City and County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s” and “Loneliness Scales” were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study to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1. In the “Son vs. Father” section of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birth orders have presented discrepancies in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father. Students having different sibling relationships have also acknowledged discrepancies in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father. Those having the closest sibling relationships displayed the best communication quality with their father, while a fair communication quality were acknowledged by those having ordinary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worst result came from those having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2. In the “Son vs. Mother” section of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tudents of different sibling relationships have also acknowledged discrepancies in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mother. Those having the closest sibling relationships presented the best communication quality with their mother, while a fair communication quality were acknowledged by those having ordinary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worst result came from those having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3. In family cohesion section, females had stronger senses of family cohesion than males and the first child had stronger senses of family cohesion than the last child. Those who do not have any siblings presented higher family cohesion than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The highest family cohesion came from those who have close sibling relationships, while a fair family cohesion was recognized from those having ordinary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worst result came from those having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ubjects,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s of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also experienced dissimilar senses of family cohesion.

4. In family adaptability, students of different birth order displayed different family adaptability. Students being the only child of their family presented higher family adaptability than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The highest sense of family adaptability came from those whose sibling relationships are intimate, those having ordinary sibling relationships being the second while the lowest outcome was from those having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5. In Loneliness, different sexes experienced dissimilar loneliness; male students sensed higher loneliness than female ones. Students of discrepant sibling

(5)

relationships displayed different levels of loneliness. Among which those experiencing alo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loneliness, those having ordinary sibling relationships being the second while the lowest outcome was from those having close sibling relationships.

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and Loneliness: family communication, family cohesion and family adaptability all display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oneliness.

7. Prediction of loneliness: “Family communication” is the strongest predicting factor, and then following “Sibling relationship”, “Sex”, “Family cohesion” and “Family adaptability”, accounting 16.4% of the variation of predicable lonelines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the educational and counseling staff with helpful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family communication, family cohesion, family adaptability, birth order, sibling relationship, loneliness

(6)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4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圓型模式理論之內涵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寂寞的定義與內涵………26 第三節 寂寞的原因與因應策略………36 第四節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48 第五節 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64 第四節 研究程序………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親子互動模式之差異………75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寂寞感之差異………94 第三節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 101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預測分析………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7 附錄一 親子互動評估量表……… 123 附錄二 寂寞量表……… 127

(7)

圖 目 錄

圖 2-1 家庭圓型模式圖………13 圖 2-2 家庭類型圖………18 圖 2-3 三向度的家庭圓型模式圖………21 圖 2-4 Peplau 和 Perlman 的寂寞研究架構………45 圖 3-1 研究架構圖………59 圖 3-2 研究流程圖………70

(8)

表 目 錄

表 2-1 家庭凝聚力向度之相關概念………14 表 2-2 家庭調適力向度之相關概念………16 表 2-3 原量表於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層次之分類依據………19 表 2-4 圓型模式之家庭凝聚力、調適力及親子溝通三向度之相關概念…23 表 2-5 寂寞類別表………30 表 2-6 寂寞感理論取向比較之摘要表………33 表 2-7 孤獨、寂寞、獨處之比較………36 表 2-8 寂寞因應策略表………43 表 2-9 寂寞因應策略分類表………44 表 2-10 寂寞感受的內涵………46 表 2-11 寂寞的原因………47 表 2-12 針對寂寞的反應………47 表 3-1 各校樣本人數表………62 表 3-2 本研究樣本個人背景變項之次數分配表………63 表 4-1-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對父、母親溝通品質之變異數分析………… 76 表 4-1-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對父、母親溝通品質之變異數分析……… 76 表 4-1-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對父親溝通品質之變異數分析………77 表 4-1-4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對母親溝通品質之變異數分析………77 表 4-1-5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對父、母親溝通品質之變異數分析………78 表 4-1-6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父、母親溝通品質 之變異數分析………79 表 4-1-7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父、母親溝通品質 之變異數分析………80 表 4-1-8 不同性別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3 表 4-1-9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4 表 4-1-10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4 表 4-1-11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5 表 4-1-12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6 表 4-1-13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變異數分析………86 表 4-1-14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89 表 4-1-15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89 表 4-1-16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90 表 4-1-17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91 表 4-1-18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91 表 4-1-19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變異數分析………92 表 4-2-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4 表 4-2-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5 表 4-2-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5 表 4-2-4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6

(9)

表 4-2-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7 表 4-2-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97 表 4-3-1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 101 表 4-4-1 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06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一個人佇立在街頭,奇裝異服的青少年,穿著清涼的辣妹,路邊兜售 口香糖的歐巴桑,迎風搖曳的旗幟,滿地的垃圾,混濁的空氣,車子的喇叭 聲,店家的叫賣聲,震耳的熱門音樂,構成了一幅凌亂、擁擠、吵雜,但卻 豐富、多元的畫面。這是我每天會經歷的生活,但卻也在不經意中引發出我 的寂寞。寂寞,在辭典中的解釋為「孤單空虛」,而在牛津字典的解釋為「因 為缺乏友伴、支持、友誼而難過或憂傷」。由此看來,寂寞除了包含孤單所指 客觀狀態的單獨一人,更強調其主觀感受中的負向情緒(邱瓊慧,2000)。在 1987 年,Vincenzi 與 Grabosky 則認為,寂寞感是一種情感狀態的表現,並 認為寂寞是來自於一種依附關係的渴望,一種具有親密感和安全感的關係, 或是一種隸屬於某個團體的期望(引自陳金英,2003)。很明顯的,這種寂寞, 是種「人群中的寂寞」,是因為缺乏和其他人情感上的連結、歸屬而形成的孤 立、空虛、失落、沮喪等感受。 由於「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而有些限制卻又是人力所無法克服的, 其中,寂寞就是一種無法克服的限制。所以只要人存在著,就會感受到寂寞, 哪怕是和一群知心好友在一起,寂寞仍然會無聲無息的出現。寂寞產生的原 因是一種人類生存本質的狀況,無須避免也無法避免(邱瓊慧,2000)。國內 學者吳靜吉在 1987 年曾作過幾次的抽樣調查,發現約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 認為他們是寂寞的(引自蔡晉和,1989)。根據陳秉華與廖鳳池對台灣師範大 學學生輔導中心有關求助問題的統計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生活困擾主要以人 際關係問題為主,而寂寞感是人際關係缺陷所引發的負向情緒經驗(引自羅立 人,1999)。在陳金英(2003)的研究中亦發現,規律性上網習慣較高,並且逐 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時,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人際孤寂感也會相 對較高。國外研究方面,美國則有 30%的大學生認為寂寞為個人長期的心理 問題,而至少有 6%的大學生表示對於自己的寂寞經驗覺得相當地困擾(引自

(11)

羅立人,1999)。Westefeld 與 Whitchard 認為憂鬱、孤立、疏離、無望感、 寂寞感、失落的經驗與缺乏活下去的理由等是大學生自殺的關鍵因素(引自劉 安真,1992a)。從以上這些數字來看,寂寞感在大學生身上確實是一個需要 被關注的問題。 Russell 在 1984 年綜合前人的研究,已經證實寂寞和身體上的疾病,以 及許多嚴重的心理問題有關,包括酗酒、自殺、憂鬱等。在生理健康方面, 在 1988 年,Smith 發現寂寞會影響人體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減弱人體攻擊 癌細胞的能力,使得寂寞的人容易罹患癌症且飽受癌症的摧殘。Hojat 和 Vocell 在 1987 年也發現寂寞經驗會產生可測量的神經生物化學物質的變態 性(neurobio chemical abnormalities),影響人的生理狀態頗深鉅(引自蔡 晉和,1989)。在心理健康方面,Peck 發現有關自殺的官方紀錄中,大部份 的美國青年(小於 35 歲)自殺身亡的死因,係緣於個人經驗到寂寞感、疏離、 無助感或失去重要他人等所產生的一種有意向的自我毀滅行為(引自胡景 雲,1989)。劉安真(1992b)在研究中亦發現,自殺意念者較無自殺意念者有 更強烈的寂寞感。Copel 在 1988 年指出,寂寞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引自蔡晉 和,1989)。Czernik 和 Steinmeyer(1974)的研究發現,寂寞能診斷精神官能 症的正確率高達 78%。Viney、Westbrook 和 Preston 在 1985 年發現藥癮患者 較一般同齡大學生或同齡失業者寂寞。1987 年,Rich 和 Bonner 則發現寂寞 感及其他因素與生活壓力交互作用,可以預測憂鬱症。Lobdell 和 Perlman 發現憂鬱症是寂寞感強有力之相關因素,能預測寂寞感的分數。簡言之,寂 寞感常與憂鬱症同時存在(引自胡景雲,1989)。可見寂寞感可能導致極嚴重 的身心疾病的後果,因此,了解個體寂寞感如何發展,以進一步幫助個人避 免陷於長期、深度的寂寞,實為一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造成寂寞感的原因很多,Rubenstein 與 Shaver(1982)將原因分成無歸 屬、疏離、孤單、被迫的孤立及離開熟悉環境等五個因素;邱瓊慧(2000)則 參考 Peplau 與 Perlman 的架構,將寂寞產生的原因分成「促發事件」及「前

(12)

置與維持因素」,前者包含轉變、失落及危機三個類別,後者包括認知傾向、 人際互動特質、發展階段及外在環境因素四個層面。雖然學者的分類不盡相 同,但可粗略分成二個因素來探討,一為外在因素,如:搬家、獨居、孤單 等外在環境的變動與轉換而造成的寂寞感;另一為內在因素,如:親密關係 的結束、人際互動的缺乏、內在歸因、歸屬感、主觀感受等因素而形成的寂 寞感受。許多的研究顯示,家庭關係確實會對個人的寂寞感造成影響。由社 會學習的觀點來看,家庭是一種初始的社會環境,個體與家庭成員間互動之 行為模式,將類化至與他人互動的情境中,形成人際互動的組型。若孩子在 家庭中未能習得良好的社會技巧,將會影響其整體之社會關係,進而導致寂 寞的發生(王以仁,1991)。此外,研究亦發現,另一個影響個體經驗寂寞感 的潛在家庭關係是手足關係(Rubenstein & Shaver,1982)。此外,陳冠中(2000) 的研究發現,手足關係越「親密」,則受試者之寂寞程度越低;相反地,手足 間的「衝突」越高、父母對手足越「偏寵」(rivalry),則受試者將越感到寂 寞。

家 庭 因 素 與 寂 寞 之 研 究 , 偏 向 於 探 討 「 親 子 關 係 」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對於子女寂寞之影響,均認為不良的親子關係,將會造成日 後 子 女 的 寂 寞 感 (Hojat,1982; Hojat & Borenstein,1990; Shaver & Hagan,1989)。Olson 與 Barnes 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良好的親子溝通互動 關 係 , 會 有 較 好 的 家 庭 凝 聚 力 (family cohesion) 、 調 適 力 (family adaptability)及滿意度(引自孫毓英,1986)。Brennan 與 Auslander 在 1979 年認為,寂寞的成年人來自於冷淡、暴力、不成熟及無理的家庭氣氛。而 Jones 發現寂寞的受試者與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較少(陳冠中,2000)。Shaver 與 Rubenstein 在 1980 年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知覺到他們的父母是關心與支持 的人,在成人時有較低的寂寞感;此外,大學生回憶在兒童期與同儕及雙親 關係較差的人,報告較多的寂寞感。在親子溝通的部份,Jones 發現就女性 來說,寂寞與互動對象的多樣化呈正相關,與家人互動的頻率呈負相關;就 男性來說,寂寞與互動人數、互動對象的多樣化、以及與陌生人互動的頻率

(13)

均呈正相關,而與談話的感情投入程度,以及和家人互動的頻率均呈負相關 (王政彥,1989)。 由上述的研究可得知,寂寞感的產生和家庭關係確實有相關,值得加以 探討,而這亦是研究者從事此研究之動機之一,期盼能藉由此研究更深入的 探討寂寞感形成的原因,同時也希望能從變項中找到可以有效預測寂寞的因 子,找到降低寂寞感的方法。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點,期能針對寂寞 經驗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並將其應用在諮商輔導實務上。本研究之研究 目的如下所述: 一、了解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模式之關係 二、了解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與寂寞感之關係 三、了解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 四、了解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何者較能預測大學生之寂寞感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下列問題: 一、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親子互動模式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是否有差異? 三、親子互動模式與大學生之寂寞程度是否有相關? 四、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模式是否能有效的預測大學生的寂寞感? 貳、研究假設 假設一:個人背景變項不同之大學生,其親子互動模式有差異。 1-1 個人背景變項與親子溝通品質 1-1-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4)

1-1-2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3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4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5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6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7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8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9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10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11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1-12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有差異。 1-2 個人背景變項與家庭凝聚力 1-2-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2-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2-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2-4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2-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2-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家庭凝聚力有差異。 1-3 個人背景變項與家庭調適力 1-3-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3-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3-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3-4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3-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3-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家庭調適力有差異。

(15)

假設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寂寞感有差異。 2-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2-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2-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2-4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2-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2-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寂寞程度有差異。 假設三:親子互動模式與大學生之寂寞程度有相關。 3-1 大學生之親子溝通品質與寂寞程度有相關。 3-1-1 大學生對父親之溝通品質與其寂寞程度有相關。 3-1-2 大學生對母親之溝通品質與其寂寞程度有相關。 3-2 大學生知覺之家庭凝聚力與其寂寞程度有相關。 3-3 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調適力與其寂寞程度有相關。 假設四: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及親子互動模式對其寂寞感有預測作用。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研究上的需要,以及便於研究主題之陳述與說明,茲將本研究相關 之名詞意涵界定如下: 壹、親子互動模式 本研究所指的親子互動模式,係為 Olson、Sprenkle 與 Russell(1979) 所 提 出 之 婚 姻 與 家 庭 圓 型 模 式 理 論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國內最早由孫毓英(1986)將之命名為親子互動模式,而後 吳俊賢(2000)在研究中亦沿用此一命名,本研究遵循上述兩位學者之命名,

(16)

將此一家庭圓型模式理論稱之為「親子互動模式」。此模式包括下列三個向度: 一、家庭凝聚力 家庭凝聚力(family cohesion)指的是家庭成員們彼此情感依附的情 形。依據圓型模式理論,其高低不同層次可分為緊密(enmeshed)、連結 (connected)、分離(separated)、鬆散(disengaged)四種層次。凝聚力愈高 表示家庭成員對家庭的忠誠度愈高,但過高的凝聚力會造成家庭成員個別化 發展的阻礙。 本研究所指的家庭凝聚力係指受試者於吳俊賢(2000)所修訂的「家庭凝 聚力、調適力評估量表」中「家庭凝聚力」部分所測得之分數,分數愈高, 家庭凝聚力愈高,表示家庭成員的情感愈緊密,愈低則愈偏向鬆散。 二、家庭調適力 家庭調適力(family adaptability)指的是家庭或婚姻系統面對情境及 發 展 上 的 壓 力 時 , 其 權 力 結 構 (power structure) 、 角 色 關 係 (role relationship)及關係規則(relationship rules)之彈性與改變的能力。由高 至低可分為混亂(chaotic)、彈性(flexible)、結構(structured)、固著(rigid) 四種層次。家庭調適力高表示對於各種變化容易適應,但過高的調適力會顯 得雜亂無章;過低的調適力則會使得家庭固著、不易變通。 本研究所指的家庭調適力係為受試者在吳俊賢(2000)所修訂的「家庭凝 聚力、調適力評估量表」中「家庭調適力」部分所測得之分數,分數愈高, 表示家庭的系統愈偏向混亂,愈低則愈偏向固著。 三、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指家庭成員彼此間分享喜好、情感及需求的情形。在圓型模 式理論中,親子溝通扮演著催化者的角色,是協助家庭凝聚力及家庭調適力 運作的一種媒介。以技巧而言,可分為「開放式溝通」與「問題式溝通」;以

(17)

溝通對象而言,可分為「子對父」親子溝通及「子對母」親子溝通兩種。「開 放式溝通」可促進親子溝通,強化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反之,「問題式溝通」 會破壞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對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造成損害(Olson,2000)。 本研究所指的親子溝通係為受試者在孫毓英(1986)所編製的「親子溝通 量表」上所測得之分數,得分愈高表示親子溝通之品質愈佳。 貳、寂寞感 寂寞感係指為因為某種特定人際關係的缺乏,或是真實與期望的人際關 係之間的落差,而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主觀情緒、感受、經驗與反應。 本研究所指的寂寞係指受試者在吳靜吉和陳麗婉(1989)所編製的「寂寞 量表」中所測得之分數,此一量表又可細分為「寂寞無助」、「缺乏友伴」及 「歸屬感弱」三個子量表,但在本研究中,因研究目的之考量,不將此一分 數再加以細分,僅以量表總分來代表寂寞程度之高低。在量表中總分愈高, 表示寂寞程度愈高;反之,總分愈低,表示寂寞程度愈低。 參、背景變項 背景變項係指與受試者有關之個人背景資料。本研究所包括的背景變項 有以下六項,分別為:性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住情形、父親教育程度 及母親教育程度。 一、出生序 出生序指的是個人在家庭中之排行。在本研究中將出生序簡單分為老 大、中間子女、老么、獨生子/女四種。 二、手足關係 手足指的是核心家庭中,同血緣之兄弟姊妹而言。而手足關係在本研究 中則界定為:個人主觀所認定,與手足之間顯明的與非顯明的交流與互動。 在本研究中,將手足關係簡單的劃分為「親密」、「普通」、「冷淡疏離」、「競

(18)

爭」四種情形。 三、居住情形 居住情形係指受試者(大學生)目前居住之情況。在本研究中分為「和親 戚同住(不含父母、兄弟姊妹)」、「和家人同住」、「租賃在外而無室友(獨居)」、 「租賃在外而有室友」及「住學校宿舍」五種情況。 四、父親教育程度 父親教育程度係指受試者之父親接受教育之程度。在本研究中分為「國 小」、「國中」、「高中/職」、「專科」、「大學(學士)」、「研究所以上(碩、博士)」 六種。 五、母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係指受試者之母親接受教育之程度。在本研究中分為「國 小」、「國中」、「高中/職」、「專科」、「大學(學士)」、「研究所以上(碩、博士)」 六種。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研究主題相關之理論與研究,針對研究之主題,蒐集、 歸納、比較並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以作為研究架構建立、研究結果討論之 依據。全章共分為四節,分別為:第一節介紹圓型模式理論之內涵,第二節 探討寂寞感之定義、分類、產生原因、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實證研究,第三節 探討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兩者間之關係,第四節匯整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 模式、寂寞感之相關實證研究。

第一節 圓型模式理論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圓型模式理論之內涵 家庭就像一個發展的系統,必須試著處理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或各個階段需要克服的典型問題。婚姻與家族治療(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自 1950 年代起在心理健康領域中逐漸受到重視,過去心理 治療的方式是以個別(individual)治療為主,然而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重心所 在,因此傳統的個別治療方式逐漸地轉化成以夫妻及家族為心理治療的單位 (吳俊賢,2000)。家庭隨著時間的前進,呈現出連續性和轉變的特徵。在某 些情況下,轉變是有次序的、漸進的、連續的;而在某些情況中則可能是突 然的、受干擾的或間斷的,這兩種情形都要求系統做組織上的轉變。家庭系 統於轉變期間所面臨的壓力,可以提供家庭一個機會去突破其舊有的因應模 式,並發展出面對改變時更有生產力及更成熟的反應(翁樹澍、王大維譯, 1999)。 在諮商專業及專業的諮商組織中,家庭諮商(family counseling)不僅是 一種技術,而且是諮商的一種理論取向(Maynard & Olson,1987)。Olson、 Sprenkle 與 Russell(1979)鑑於多種家庭理論之重複與冗長,因此發展了婚 姻 與 家 庭 系 統 的 圓 型 模 式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20)

Systems),簡稱家庭圓型模式。此模式企圖在研究、理論與實務之間建立一 座橋樑,並對與家庭工作的諮商員提供重要的資訊與指導。圓型模式是家庭 諮商中的一種處遇的工具(treatment tool),圓型模式及其診斷量表(FACES III)對家庭諮商員而言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來診斷家庭中的問題 (Maynard & Olson,1987)。因為此一理論是以系統為焦點(system-focused), 並且整合了各種家庭理論模式及家族治療取向,因此圓型模式對關係的診斷 (relational diagnosis)特別有用(Olson,2000)。

Olson 等人所倡言的婚姻、家庭系統源自於「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此一理論最初是由生物學家 Bertalanffy 於 1940 年間所提 出,提供一種代表包含所有系統可理解的理論模型,以及一種有關所有行為 科學的模型。他視組織為活潑、開放的系統,由資訊的輸入與輸出刻劃其特 性,雖然它們可能表現出穩定的狀態,但那是經由不斷改變而達成的穩定; 強調部門與部門間的關係,不認為每個部分都是獨立且只要單純組合即成一 實體的觀念(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大多數的家族治療師都在理論上借 用了一般系統理論的概念,如:恆定狀態、開放系統等。圓型模式包括家庭 凝聚力(family cohesion)、家庭調適力(family adaptability)及家庭溝通 (family communication)三個向度(圖 2-1)。

其中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兩向度各分為四種層次,形成十六種的家 庭型態,而此十六種家庭型態又可分為平衡型家庭(balanced families)、中 間型家庭(mid-range families)及極端型家庭(extreme families)。第三種 向度為家庭溝通,是一種催化向度(facilitating dimension),可促使家庭 成員增加或減少凝聚力及調適力(Maynard & Olson,1987)。

(21)

圖 2-1 家庭圓型模式圖(引自吳俊賢,2000) 茲將圓型模式的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一、家庭凝聚力 家庭凝聚力指的是家庭成員彼此間情感依附的情形,由低至高可分為鬆 散(disengaged)、分離(separated)、連結(connected)及緊密(enmeshed)四 種層次,家庭凝聚力愈高,表示家庭成員對家庭愈忠誠,但太高的凝聚力反 而會造成家庭成員個別發展上的阻礙。家庭凝聚力低,個體自主性過大,反 而對家庭的情感和承諾相對的減少;凝聚力處於平衡的家庭,鼓勵個體能由 家庭中獨立並且與家人保持情感的連結(Maynard & Olson,1987)。

(22)

Olson、Sprenkle 及 Russell(1979)認為當家庭凝聚力在適中的層次時, 家庭成員間能彼此獨立,並保持情感上的契合,面對情境上的壓力及發展上 的改變會更有效率,是最理想且功能最健全的家庭。凝聚力對家庭而言,可 增進其成員對家的向心力,同時也滿足成員追求隸屬感的需求;但如果其凝 聚力過高,對成員來說,可能會把生活重心過於偏重於家庭中,而忽略了其 它應發展的部份(翁玉珠,1995)。有關家庭凝聚力的概念,吳俊賢(2000)將 其 整 理 如 表 2-1 所 示 , 包 含 情 感 束 縛 (emotional bonding) 、 界 限 (boundaries)、聯盟(coalition)、時間和空間的使用(use of time and space)、朋友(friends)、決定(decision making)、興趣(interest)及休閒 (recreation)。 表 2-1 「家庭凝聚力」向度之相關概念 鬆散 分離 連結 緊密 情感束縛 非常低度 低度至適度 適度至高度 非常高度 程度 獨立性 成員有高度 成員有適度 成員有適度 成員有高度 的獨立性 的獨立性 的依賴性 的依賴性 界限 開放的外在 半開放的外 半開放的外 閉封的外在 界限 在和內在界限 在界限 界限 聯盟 薄弱的聯盟 婚姻的聯盟清楚 婚姻的聯盟強烈 親子間的聯 盟,通常是 家庭的代罪 羔羊 時間 家人分離的 個人及家人 家人相聚時 家人相聚時 時間多(生理 聚的時間都 間很重要, 間很多,個 或心理的) 很重要 為了某種理 人時間很少 由才允許有 個人的時間 (續下頁) (接上頁)

(23)

空間 個人具有相 允許有個人 家人的空間 在家中很少 當大的生理 的空間及一 大而個人的 有個人的空 與心理空間 些家人的空 空間小 間 間 朋友 僅有個人的 有一些個人 有一些個人 限制個人的 朋友,很少 的朋友,也 的朋友,定 朋友,主要 有家人共同 有一些家人 期與夫妻及 以夫妻、家 的朋友 共同的朋友 家人的共同 人的朋友為 朋友聚會 主 決定 主要以個人 多數由個人 大多數和家 所有的決定 決定為主 決定為主, 人商量後所 都由家人決 但也能和家 做的決定 定 人共同商量 興趣和 主要以個人 有家庭的共 家人有定期 所有的興趣 休閒 的活動為主 同活動,個 的活動,家 與休閒必須 ,家人從未 人活動也受 人也參與個 由家人共同 參與 家人支持 人的活動 分享 資料來源:引自吳俊賢,2000,頁 30。 二、家庭調適力 家庭調適力指的是家庭或婚姻系統面對情境及發展上的壓力時,其權力 結 構 (power structure) 、 角 色 關 係 (role relationship) 及 關 係 規 則 (relationship rules)之彈性與改變的能力,由低至高可分為固著(rigid)、 結構(structure)、彈性(flexible)、混亂(chaotic)四種層次(Maynard & Olson,1987)。家庭調適力愈高,表示對各種改變容易適應,但太高的調適力 則顯得混亂無章,太低的調適力使家庭固著,不易變通(孫毓英,1986)。家 庭需要穩定及改變,改變的能力可以適當的區辨家庭是否具備良好的功能 (Olson,2000)。家庭調適力的相關概念,包括家庭權力(family power)(包含 「獨斷」、「控制」、「紀律」)、溝通型態(negotiation styles)、角色關係(role relationship)及關係規則(relationship rules),內容如表 2-2 所示。

(24)

表 2-2 「家庭調適力」向度之相關概念 固著 結構 彈性 混亂 獨斷 被動或攻擊型態 一般性的獨斷 一般性的獨斷 被動和攻擊型態 控制 權威的領導方式 穩定的民主領 動態改變的平 不注重的領導方 導方式 等方式 式 紀律 獨斷的 民主的 民主的 放任式 過度的限制 可預知的結果 不可預知的結 非常慈悲的 果 溝通 限制性的溝通方 結構性的溝通 良好的溝通方 無止盡的溝通方 式 方式 式 式 不良的問題解決 合宜的問題解 良好的問題解 不良的問題解決 技巧 決技巧 決技巧 技巧 角色 角色是僵硬的, 某些角色是分 角色是共同的 激烈性的角色轉 刻板化的角色 享的 決定及分享 移 穩定性的角色 轉移 規則 僵硬性的規則, 規則較少能改 一些規則能適時 激烈性的規則轉 較多明確性的規 變,明確性的 的改變,較多隱 移,隱藏性的規 則;較少隱藏性 規則多於隱藏 藏性的規則,有 則多於明確性的 的規則,嚴厲要 性的規則,總 時會要求遵守某 規則,任意要求 求遵守某些規則 是要遵守某些 些規則 規則的改變 規定 系統 主要為負向回饋 負向回饋圈大 正向回饋圈大於 主要為正向回饋 回饋 圈,較少正向回 於正向回饋圈 負向回饋圈 圈,較少負向回 饋圈 饋圈 資料來源:引自吳俊賢,2000,頁 31。 綜合上述兩種向度,可得出十六種不同的家庭型態(family type),而此 十六種型態又可歸納為三種家庭類型(圖 2-2),以下分別加以說明之(Olson 等人,1979): (一)平衡型家庭(balanced families)

(25)

此為圖中中間圓圈部份,是較具功能之家庭類型,家庭之凝聚力、調適 力皆處在適中的層次,依次為「分離-彈性」、「分離-結構」、「連結-彈性」、 「連結-結構」四種。 (二)中間型家庭(mid-range families) 此指的是其中一個向度為中度層次,而另一個向度為極端層次,依次為 「鬆散-彈性」、「鬆散-結構」、「分離-混亂」、「分離-固著」、「連結-混亂」、 「連結-固著」、「緊密-彈性」、「緊密-結構」八種家庭,家庭功能次於平 衡型家庭。 (三)極端型家庭(extreme families) 此指的是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皆處於極端(太高或太低)的層次,分散於 圖 2-2 中四個角落,依次為「鬆散-混亂」、「鬆散-固著」、「緊密-混亂」、 「緊密-固著」四種。在三種不同的家庭類型中,極端型家庭之家庭功能 是較差的。

(26)

圖 2-2 家庭類型圖(引自 Olson,2000) 在此一圓型模式理論中,最基本的假設是平衡型的家庭較極端型的家庭 具有較多適當的家庭功能。平衡型的家庭在凝聚力的向度上,允許成員經驗 彼此之間情感的獨立與連結。在調適力的向度上,平衡型意謂著當必要時, 系統對某些改變保持著某種層次的穩定與開放。在家庭生命週期的某個時 期,或當家庭正處於壓力之下時,在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這兩個向度上的極 端行為可能是適當的,但若家庭被困在這種極端的狀態時,這樣的家庭可能 就會產生問題了(Olson, 2000)。根據圓型模式理論的假設認為,平衡型的家 庭具有較多的資源及技巧,可以使用適當的方式來轉換家庭系統,以更有效 的方式來因應危機;極端型的家庭則反之。

(27)

雖然平衡型的家庭是功能較良好的家庭類型,但 Olson(2000)亦認為, 在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兩個向度中,沒有所謂"絕對"的關係的最佳層次, 假如在模式中,凝聚力與調適力總是在某一向度的極端上(固著或混亂),則 經過一段時間後,家庭關係就可能會產生問題。極端型的家庭並非總是失功 能的家庭,不同的文化、種族、宗教信仰等皆會對「家庭」產生不同的期待。 圓型模式理論對民族及文化差異性是相當具有敏感度的,並反映在這樣的假 設中:假如家庭的期待支持較極端的型態,只要家庭成員喜歡這樣的家庭狀 態,家庭將會以具有功能的方式運作(Olson, 2000)。 家庭類型之劃分係依據受試者於「家庭凝聚力、調適力評估量表」上所 得之分數劃分高低不同層次,並交織成平衡型、中間型及極端型三種家庭類 型。原量分之計分方式如表 2-3 所示。Olson, McCubbin,Barnes,Larwen,Muxen & Wilson(1985)假設家庭凝聚力在中央部分時(「分離」與「連結」),表示 家庭有較佳的凝聚力;而家庭調適力於中央部分時(「彈性」與「結構」), 表示家庭有較佳的調適力。由表 2-3 中發現,處於中央部分的人數,約佔總 人數百分比之 66%至 70%,約相當於常態分配中平均數正負一個標準差。 表 2-3 原量表於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層次之分類依據 青少年及父母 對象 項目 層次 分數範圍 百分比 家庭凝聚力 鬆散 分離 連結 緊密 10-31 32-37 38-43 44-50 18.6% 30.3% 36.4% 14.7% 家庭調適力 固著 結構 彈性 混亂 10-19 20-24 25-29 30-50 15.9% 37.3% 32.9% 13.9% 資料來源:引自吳俊賢,2000,頁 33。

(28)

FACES II(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及 FACES III 是用來評估圓型模式中凝聚力與調適力這兩個向度的工具。然而, 在經過多年的研究及驗證後,這些實證研究指出,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是曲 線的向度,而非直線的向度(圖 2-3),亦即家庭凝聚力和調適力與健康的家 庭 功 能 具 有 曲 線 的 關 係 (Chieko Hasui 、 Yasuko Kishida & Toshinori Kitamura, 2004)。三向度設計的優點是可以將第一序(first-order)及第二 序(second-order)的改變更有效的納入圓型模式中。 第一序的改變是曲線的,太多或太少的改變都是有問題的,而這樣的改 變直接涉及調適力的向度。太大的改變(如:混亂的系統)或太小的改變(如: 固著的系統)都與缺乏功能的家庭型態有關。第二序的改變是從某一種家庭系 統類型轉換到另一種家庭系統類型。它是一種系統本身的改變,在壓力的情 況下,改變的型態就會變得很明顯。第二序的改變在一般情況的壓力下(如: 小孩出生)或特殊的改變(如:雙親之一發生意外)都可能會發生。第二序的改 變是線性的,在平衡的系統中有較多的改變,在不平衡的系統中則有較低程 度的改變。在壓力的情境下,平衡的系統傾向於改變某種家庭系統類型以適 應壓力;然而,不平衡的系統可能會固著於極端的型態,而造成更多的壓力 (Olson, 2000)。

(29)

圖 2-3 三向度的家庭圓型模式圖(引自 Olson,2000) 三向度的圓型模式也清楚的指出平衡系統與不平衡系統中動力的相同之 處。這個模式清楚的指出,在第二序的改變中,四種平衡型的家庭彼此之間 的動力狀態是較相似的。相反地,在第二序的改變過程中,四種不平衡型的 家庭彼此間的動力狀態亦是相類似的(Olson,2000)。 三、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人類溝通的一種現象,特指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的所有溝通 行為(朱崑中,1996)。徐儷瑜(1988)則認為,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雙 方心理訊息的交換。朱崑中(1996)綜合數位學者之看法,將親子溝通整理界 定為「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知覺到的所有溝通行為,而經由這些溝通行為交 互傳遞了父母與子女間的認知、態度、情感與行為等層面的所有訊息,並將

(30)

親子間予以連結在一起,所以親子溝通是發展、維繫親子和諧及成長的重要 因素」(P.23)。

親子溝通在圓型模式中為第三個向度,扮演著催化者的角色,是協助家 庭凝聚力及調適力運作的一種媒介。親子溝通評估的內容包括:傾聽技巧 (listening skills) 、 說 話 技 巧 (speaking skills) 、 自 我 揭 露 (self-disclosure) 、 清 晰 明 瞭 (clarity) 、 持 續 的 追 蹤 (continuity tracking)、尊敬(respect)及關心(regard)。傾聽技巧指的是同理(empathy) 與專注傾聽(attentive listening);說話技巧包括對某人說話而非對其他人 說(speaking for oneself and not speaking for others);追蹤(tracking) 指的是停留在主題上(staying on topic);尊敬與關心和溝通的有效層面及 家庭的問題解決技巧有關(Olson, 2000)。親子溝通的重要性是協助家庭成員 彼此間達到獨立與連結的平衡(Barnes & Olson,1985)。此模式之親子溝通是 指家庭成員間彼此分享喜好、情感、需求之情形,以技巧而言可分為「開放 式溝通」與「問題式溝通」(Olson 等人 ,1985)。 所謂「開放式溝通」指的是家庭成員彼此間能使用正向的溝通技巧,例 如:同理心、傾聽、支持等態度,分享彼此有關家庭凝聚力、調適力的需求 及看法。「開放式溝通」能促進家人間自在地表達情緒、分享情感、交換訊息、 毫無拘束並能相互體諒,對彼此的互動感到滿足(吳俊賢,2000)。「問題式溝 通」則是指家庭成員間較不能分享彼此的情感,時常有猶豫、保留或有所選 擇,經常使用負向的溝通技巧,如:批評、雙重訊息(double message)、雙 重束縛(double blind)、缺乏同理心等(吳俊賢,2000)。 圓型模式理論的假設認為:平衡型的家庭比極端型的家庭具有較正向的 溝通技巧。一般而言,正向的溝通技巧被視為可以協助並保持家庭凝聚力與 調適力兩個向度的平衡;相反的,較差的溝通技巧會阻礙家庭的發展,並增 加此家庭系統保持極端狀態的機會(Olson,2000)。Olson 與 Barnes(1985)的 研究結果顯示:一個良好的親子溝通的互動關係,會有較好的家庭凝聚力、

(31)

調適力及滿意度(family satisfaction)。 由上可知,親子溝通的定義相當廣泛,包含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所有各 種的溝通行為,主要的目的為傳遞心理訊息,並維繫親子間的關係。親子溝 通在圓型模式中扮演著催化的角色,是家庭凝聚力與家庭調適力運作之媒 介,「開放式溝通」可促進親子溝通,強化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反之,「問 題式溝通」會破害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對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造成損害。 Olson 與 Barnes(1985)的研究亦發現,一個良好親子溝通的互動模式,會有 較好的家庭凝聚力、調適力與滿意度。由此可看出,親子溝通與家庭凝聚力、 調適力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溝通品質之良窳,深深地影響了圓型模式理 論中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二個向度。 茲將 Olson(2000)所提出的圓型模式理論中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及 親子溝通三個向度之相關概念歸納整理如表 2-4 所示: 表 2-4 圓型模式之家庭凝聚力、調適力及親子溝通三向度之相關概念 向度 層次 相關概念 家庭凝聚力 家庭調適力 親子溝通 緊密 高 連結 分離 鬆散 低 情感束縛程度、獨立 性、界限、聯盟、時間、 空間、朋友、決定、興 趣及休閒 混亂 高 彈性 結構 固著 低 獨斷、控制、紀律、 溝通、角色、規則、 系統回饋 技巧 開放式溝通、問題 式溝通 貳、圓型模式理論之假設 Olson、Russell 及 Sprenkle 提出的圓型模式理論中的假設有以下幾點

(32)

(引自吳俊賢,2000): 假設一:平衡型家庭比其他類型家庭在生命週期內更能正常地運作。 假設二:平衡型家庭較極端型家庭擁有更多的行為組型(behavior pattern) 來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假設三:平衡型家庭較極端型家庭更易使用正向溝通技巧。 假設四:正向溝通技巧促使平衡型家庭較極端型家庭更容易調整凝聚力及調 適力的層次。 假設五:面臨家庭生命週期中情境壓力及發展上改變時,平衡型家庭會改變 其凝聚力及調適力,而極端型家庭則會抗拒變化。 綜合上述五點假設,我們可以歸納出 Olson 等人(1983)認為平衡型的家 庭是功能較良好的家庭類型,在面對壓力及改變時,擁有較多的行為組型及 彈性來因應此一變化,同時平衡型的家庭會順應這些改變,調整其系統內之 凝聚力及調適力,讓家庭功能得以順利的運作。 參、圓型模式理論之實證研究 Russell 在 1979 年比較 31 個高、低功能家庭之差異,發現高功能家庭 在凝聚力及調適力上較趨向於平衡(balanced);低功能家庭在兩個向度上的 分數都趨近於極端。大部分高功能家庭屬於「平衡型」家庭,而所有低功能 家庭則屬於「極端型」家庭(引自吳俊賢,2000)。Porter 在 1980 年使用 FACE(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及親子衝突 調查表(Inventory of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比較 55 個接受家族 治療的家庭與 117 個正常家庭於凝聚力及調適力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與 圓型模式假設一般,即正常家庭較易歸類於「平衡型」家庭;臨床型家庭傾 向於「混亂-分離」之「極端型」家庭(引自吳俊賢,2000)。

(33)

圓型模式理論假設:平衡型的家庭,有較良好的親子溝通。在孫毓英(1986) 的研究中發現,國中生之家庭類型與親子溝通無關,而在父母親所得之家庭 類型與國中生子女之溝通分數來看,在問題式溝通上,發現家庭類型屬極端 型者較平衡型、中間型的親子溝通要好。Barnes 與 Olson(1985)以 426 個正 常 家 庭 為 樣 本 , 讓 子 女 分 別 對 父 親 、 母 親 填 寫 親 子 溝 通 量 表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以及父/母親對子女填寫親子溝 通量表,雙方互相評量親子間之溝通品質。結果發現,圓型模式理論中,平 衡型家庭有較良好、正向之親子溝通的假設,僅在父/母親對子女之親子溝通 品質的知覺中被支持;然而,在子女對父親、母親的親子溝通中並未獲得支 持。在極端型的家庭中,子女所知覺到的親子溝通之品質反而較平衡型的家 庭為佳。由此看來,在圓型模式理論中,究竟何種類型家庭之親子溝通品質 是較佳之問題,尚無定論,的確值得在研究上進一步加以探索與驗證。因此 本研究希望從子女所知覺的父、母親溝通品質著手,探討親子溝通品質與寂 寞感之關聯。 肆、親子溝通與家庭凝聚力、調適力之探討 Barnes 與 Olson(1985)的研究結果發現,具有良好之親子溝通的家庭, 其家庭成員對家庭有較高的滿意度,亦即成員對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感到滿 意。正向的親子溝通可協助家庭凝聚力、調適力遷移到不同的層次;缺乏溝 通技巧或負向的親子溝通會阻礙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的發展。此外,他們的 研究亦指出,子女對與父親、母親之溝通品質之知覺不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差 異。 在先前的文獻中提到,親子溝通為協助家庭凝聚力與調適力運作的一種

(34)

媒介,當此功能運作良好時,在凝聚力的向度上,家庭成員間在情感上可以 依附,也能獨立,彼此間的界限是清楚的;在調適力的向度上,具有彈性, 順應著情境而調整家庭之權力結構、角色與關係,家庭功能不易固著。翁玉 珠(1995)指出,親子溝通良好與否是青少年家庭凝聚力高低的重要指標之 一,經由語言與非語言的互動,傳達彼此的關係、情感和了解才有助於良好 家庭功能發展。研究亦證實,開放且經常性的溝通,可使支持的情感及行為 得以在家庭成員間彼此交流。由上述的研究可知,良好的親子溝通可提昇家 庭成員彼此之間的親密感,成員在家庭中可以分享彼此的感覺、想法,從家 庭中得到溫暖、關注與歸屬,家庭氣氛良好,進而促使家庭功能得以運作及 發揮。

第二節 寂寞的定義與內涵

壹、寂寞的定義 寂寞在牛津字典的解釋為「因為缺乏友伴、支持、友誼而難過或憂傷」。 寂寞除了包含孤單所指客觀狀態的單獨一個人之外,更強調其主觀感受中的 負向情緒(邱瓊慧,2000)。Peplau 與 Periman 在 1981 年將寂寞的概念定義 為「當個體的社會關係網絡在質或量的層面缺乏時,所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 經驗」(引自 Hojat,1982)。對於寂寞感的解釋,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相異 的看法,雖然看法不盡相同,但寂寞感可歸納為三種取向來加以說明: 一、認知取向觀點 吳靜吉(1987)將寂寞感視為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認知取向強調個 人對自我社會關係的主觀知覺與評估,認為當個人知覺到現有的人際關係與 期待中的人際關係有差距時,容易產生寂寞感。而社會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寂 寞感的主要關鍵。當個人知覺到人際關係不足時,會透過社會能力來改善寂 寞感,但如果社會能力較差的人,則無法調整知覺到的寂寞感。另外,Peplau 及其同事在 1982 年也提到,個體的認知在寂寞經驗扮演中介的角色,特別是

(35)

歸因,便會影響其寂寞感受的強度,與對寂寞狀態持續時間的預期(引自邱瓊 慧,2000)。 二、親密需求取向觀點 Sullivan 認為人類的寂寞感源自於嬰兒時期與母親的互動關係中缺乏親 密溫暖的照顧,在人格上產生自我否定(not-me),以及對人的不信任,形成 在人際關係上的疏離而產生寂寞感。Weiss 在 1982 年提出的觀點則認為,寂 寞感通常是因為所需要的特定人際關係缺乏,無法滿足個人獲得親密的需求 (引自羅立人,1999)。依照 Vincenzi 與 Grabosky 在 1987 年在心理計量上之 區分,認為寂寞感(loneliness)是一種情感狀態的表現,並認為寂寞是來自 於一種依附關係的渴望,一種具有親密感和安全感的關係,或一種隸屬於某 個團體的期望(引自陳金英,2003)。 三、社會增強取向觀點 Young(1982)的觀點認為,社會關係互動是一個特定的增強過程。個人人 際接觸的品質與友誼的回饋是社會增強物,而人際關係可以被視為個人在獲 取友誼品質和回饋的一種次級增強。在人際接觸中的友誼無法獲得滿足時, 就無法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而經驗到寂寞感。因此,寂寞感是人際關係缺乏 下的附帶產物。 羅立人(1999)綜合上述三種理論取向的觀點,對寂寞感的看法有三點共 通之處:一是寂寞感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情緒經驗是一種主觀知覺現象;第 二,寂寞感是起源自人際互動關係,當人際關係當中出現適應問題,個人無 法從關係中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情緒反應;第三,是由於人際需求無法獲得滿 足,所以寂寞經驗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感受,是不被一般人所喜歡接受的經 驗。

(36)

貳、寂寞的類型 不同的學者對寂寞感有不同的分法,歸納而言,大約以二種方法來分類, 一為就寂寞感的類型來分,可稱為質的分法;二為依據人類寂寞感的高低程 度來分,可稱為量的分法(陳麗婉,1989)。 一、質的分法 以下就吳靜吉(1987)和 Brennan 與 Auslander(1979)的類型予以說明: (一)存在性的寂寞 由於「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而有些限制卻又是人力所無法克服的, 寂寞就是其中的一種。人之所以為人,本身就有克服不了的寂寞,這種寂寞 就是存在性的寂寞,大多數的人都是單槍匹馬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形影孤單 的離開這個世界。死亡就是一種存在性的寂寞。 (二)創造性的寂寞 人一方面必須學會跟自己相處,因為在和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 了解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才不會陷入「群眾中的寂寞」而迷失自我。 另一方面,人在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時,也常常必須自己一個人自處。一位藝 術家、創作者在冀望突破的時候,不希望有人來干擾他,受人干擾,他的創 作就無法突破,所以他必須學會忍耐寂寞,這就是「創造性的寂寞」。 (三)社會性的寂寞 Weiss 認為社會性寂寞是由於歸屬感或社會連結性(social connectedness)受到挫折所引起的。人天生即具有歸屬感的需求,人如果無 法滿足這種歸屬感,或已有的社會關係被剝奪時,就產生被忽略的感覺、無 聊、消沉、不快樂、缺乏群體認同感(group identification)、及缺乏社會 歸屬感 (引自吳靜吉,1987)。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屬 於自己的社會網,這些網連接著你和其他人,而構成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

(37)

當生病、失意時,這些社會網就會發揮作用,適時的給予支持和安慰,一旦 失去這個網,就會感到寂寞,這就是「社會性的寂寞」。 (四)情緒性的寂寞 「情緒上的寂寞」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一方面缺乏快樂、情 愛等良性的情緒,另一方面卻出現害怕、迷惘等負面的情緒(吳靜吉, 1987)。這種人有時會讓別人根本無法了解他,而他又會感嘆自己雖然是「相 識滿天下」但卻「知心無一人」。 (五)心靈性的寂寞 Gaev 認為個人生活缺乏特定的顯著性(significance)和意義 (meaningfulness)時,追求意義的需求被挫或無法滿足則心靈性寂寞則產 生。青少年追求自我實現或發揮自己的潛能時因個人或環境限制常受到挫 折,於是會感到疏離、寂寞或無聊(引自 Brennan & Auslander,1979)。

二、量的分法

Jenng de Jong-Gierveld 等人在 1982 年利用高低程度的方法來區分寂 寞感差異情形,分成四類(引自陳麗婉,1989):

(一)不寂寞者(the nonlonely)

這類人偶而有孤獨感,但沒有寂寞感,其社會關係和社會網健全且滿足。 (二)間歇性的寂寞者(the periodically & temporarily lonely)

此類人具有中度的親密關係,只有短暫的寂寞感。 (三)無助的寂寞者(the hopeless lonely)

此類人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常有被拋棄感覺,及對未來感到絕望。 (四)絕望的寂寞者(the resigned, hopelessly lonely)

(38)

也有學者以不同的向度來分類寂寞,Young(1982)依照寂寞維持的時間分 成短暫(transient)、情境性(situational)與長期性(chronic)的寂寞三種。 短暫的寂寞維持的時間極短,泛指每日生活中偶爾的寂寞心情或感受;而情 境性的寂寞,則是個體遭遇突發的事件或危機,例如死亡或離婚,使個體感 受到一段時間頻繁的寂寞感受;長期性的寂寞則是指個體在人際關係中,至 少維持兩年以上的不滿足狀態或痛苦。Weiss(1982;1989)針對因人際關係間 不 同 的 缺 失 , 提 出 兩 種 寂 寞 類 型 , 分 別 是 情 緒 性 的 寂 寞 (emotional loneliness)與社會性的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因為缺乏一個親 近、親密的依附對象,而產生類似分離焦慮般的情緒表現,像是覺得焦慮、 浮躁或空虛感;後者是因為缺乏有意義的友誼或歸屬感,而會有無聊或沮喪 的感受。 綜合上述學者的論述,寂寞帶來的情緒經驗並非是全然負向,維持的時 間從稍縱即逝至兩年以上皆有可能,而不同關係需求的缺憾,亦會帶來不同 的寂寞感受。整理各學者對寂寞的分類如表 2-5。 表 2-5 寂寞類別表 年代 學者 分類向度 類別 1982 Young 寂寞維持的時間 1.短暫性寂寞 2.情境性寂寞 3.長期性寂寞 1982 Jenny de Jong-Gierveld 等人 寂寞的高低程度 1.不寂寞者 2.間歇性的寂寞者 3.無助的寂寞者 4.絕望的寂寞者 1987、1979 吳靜吉、 Brennan 與 Auslander 多向度的方法,以情緒的特徵 (正向/負向)、關係的種類(親 密關係/友誼/一般人)、維持 時間(長期不可變/短暫可改 變) 1.存在性的寂寞 2.創造性的寂寞 3.社會性的寂寞 4.情緒性的寂寞 5.心靈性的寂寞 1982;1989 Weiss 人際關係間的缺失 1.情緒性的寂寞 2.社會性的寂寞 參、寂寞感的理論

(39)

許多不同的學者對於寂寞的看法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不同的見解。基 於此想法,Peplau 和 Perlman(1982)分別從寂寞的本質、寂寞的原因、對寂 寞觀點理論形成的基礎緣由三大方向將不同取向的理論觀點加以概括性的整 理如下:

一、心理動力觀點

Freud 並未提到寂寞感,Freud 的追隨者如 Zilboorg、Sullivan 和 Fromm-Reichmam’s 等均曾詳細探討過寂寞感。整體而言,寂寞感是一種長 期持續的經驗,源自於童年時與母親親密需求受到阻礙的不愉快經驗,延至 成人以後形成了寂寞感。此理論對寂寞感的看法建基於臨床的觀察研究,從 病態學的觀點來解釋寂寞的原因。也因為強調童年的歷史經驗,而使得後來 的研究重視人際關係發展對寂寞感的影響。 二、現象學觀點 寂寞感是因為社會的壓力迫使個人內在的自我無法完全展現,使得實際 自我與理想自我產生不一致的現象,而造成內在空虛。Rogers(引自 Peplau & Perlman,1982)的對寂寞的分析,亦來自對臨床個案工作,只不過不同於 心理動力論,現象學強調現在經驗的重要性。 三、存在主義觀點 Moustakas(1972)認為寂寞感是人生必然存在的現象。寂寞感分為真實性 寂寞感與焦慮性寂寞感。焦慮性寂寞感是阻礙經驗生活事件能力的防衛方 式,唯有透過真實性寂寞才可以體驗生命的價值。存在主義視寂寞感具有正 向的功能。 四、社會學取向 個人主義的盛行,人際關係的基本需求受到忽略,使得人與人之間越感

(40)

到疏離、寂寞。Slater 認為寂寞是一種社會規範下的產物,因為社會化制度 的壓力促使人更加無力感與寂寞感(引自 Peplau & Perlman,1982)。

五、互動論觀點 寂寞感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下所產生。當個人無法滿足環境需求時, 就會引發寂寞感。Weiss(1982)將寂寞感分為情緒性寂寞以及社會性寂寞兩 種,這兩種寂寞皆因不同的人際關係缺陷所產生,重視個人內在原因與外在 環境因素對寂寞感所發生的影響。 六、認知論觀點 當個人知覺到人際需求與實際的人際互動狀況之間的差距時,就會產生 寂寞感。Peplau 和 Perlman(1982)對寂寞感的觀點來自於對平常人的調查訪 問性研究,認知論同時重視個人的特質與情境性因素。 七、隱私論 隱私論的基本假定是人都具有社會接觸的需求,因此會在社會接觸的需 求與獲得上尋求平衡。人際關係的互動表露是獲取社會接觸的方法,而當個 人缺乏適當的人際關係來滿足其需求時,就會產生寂寞感。簡言之,隱私論 是從自我表露的概念來瞭解寂寞感。 八、系統論觀點 Flanders(1982)認為寂寞感是一種適應性的回饋機制,缺乏壓力是一種 人際刺激貧乏的狀態,寂寞情緒是一個外在顯著性指標,以有機體系統而言, 當寂寞感發生時,有機體便會在生理與心理上出現各種不平衡的警訊,例如 心臟病、精神疾病等等。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在人際接觸匱乏的狀態,必 定在內部會產生改變的動力,所以寂寞感是一個觸媒,會形成一種正向性的 回饋機制,促使個體朝向另一種全新而改善的生存方式。 除了上述八大理論模式之外,Murphy 與 Kupshik(1992)亦曾結合社會學

(41)

及 歸 因 理 論 , 提 出 「 寂 寞 的 三 因 素 模 式 」 (three-factor model of loneliness)。他們認為,寂寞不應被視為二分的,亦即「寂寞的」與「非寂 寞的」兩種截然區分之類別,而應視寂寞為連續性的向度,所有的人皆落於 兩極之間,吾人是否感到寂寞應該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綜觀上述理論觀點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理論均認為寂寞感是一種不利於 個人的不愉快情緒,對個人心理衛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不應該只重視當前 所發生的寂寞情緒,也需要把焦點放在情緒發展的背景脈絡上,從發展性的 觀點瞭解寂寞感。心理動力取向和現象學取向認為寂寞感發生的關鍵因素來 自於個人,因為情緒反應是受個人主觀經驗而決定。但是寂寞感引發的背後 因素仍是由關係互動而來,是透過人際相處之後所引發的情感經驗。因此, 寂寞感和人際關係脈絡有相當重要的關係(羅立人,1999)。整理各家學派理 論觀點如表 2-6。 表 2-6 寂寞感理論取向比較之摘要 心理動力 觀點 現象學觀 點 存在主義 觀點 社會學觀 點 互動論觀 點 認知 論觀 點 隱私 論觀 點 系統 論觀 點 觀點 起源 臨床工作 臨床工作 臨床工作 社會分析 臨床工作 研究 理論 理論 本質 無 無 正向 無 無 無 無 正向 常態/ 病態 病態 病態 全面的 規範的 常態 常態 常態 常態 寂寞 原因 個人的 個人的 人類狀態 社會的 兩者兼俱 兩者 兼俱 兩者 兼俱 兩者 兼俱 重視 觀點 童年經驗 現在 終身 兩者兼俱 現在 現在 現在 現在 資料來源:Peplau & Perlman(引自王以仁,1991,頁 14)

肆、寂寞經驗的內涵

邱瓊慧(2000)在成年前期女性的寂寞研究中參考 Rubenstein 和 Shaver 的架構,將寂寞經驗的內涵單純化,只探討感受的部份。Rokach(1990)在研

(42)

究中,將寂寞感受分成與自我的疏離、與他人的疏離、情感的痛苦以及自責、 自貶等四種,以下分別描述之(引自邱瓊慧,2000)。 一、與自我的疏離 與自我的疏離有關的情緒感受像是空虛、無法專心、無聊、不耐煩、焦 慮不自在、不知所措、失落、不瞭解或疏離自己的情緒、失去自我認同與意 義等。 二、與他人的疏離 可分為一般人際與親密關係的疏離,情緒感受像是缺乏歸屬感、覺得被 拒絕或遺棄、孤單無依、被誤解、無法接觸瞭他人內心感受、對重要他人的 想念與渴望等。 三、情感的痛苦 情感的痛苦則包括絕望、挫折、無助、脆弱、害怕、難過、悲傷、沮喪、 憂鬱、憤怒等情緒。 四、自責、自貶的情緒 許多研究提到寂寞的烙印,個體不可避免地也接收、內化這樣的價值觀, 當感到寂寞時,就會聯想到自己的缺陷,而產生自貶或自責的情緒。此類的 情緒像是覺得自己不吸引人、愚蠢、羞愧、失敗、無能、自卑等。 Rubenstein 和 Shaver 在 1980 年調查寂寞時可能的感覺,計有二十餘種。 其結果顯示,最常被提到的感覺是:悲傷、無聊、自憐、渴望與某人在一起。 將這些受試在寂寞時的感覺,加以因素分析,共獲得自暴自棄、憂鬱、不耐 煩的無聊與自我排斥等四個因素(引自王以仁,1991)。 整理上述的發現,可以看出寂寞的感受可分成疏離(與自我的疏離、與他 人的疏離)和情緒上的不愉快(如:悲傷、難過、憂鬱、沮喪、空虛、害怕等)。

(43)

Rokach 和 Brock(1997)的研究發現,男女兩性在寂寞的感受上有不同的脈 絡,男性最常見的感受為與他人的疏離,而女性則是情感上的痛苦。Sundberg (1988)的研究則發現,女性在自憐、與重要他人疏離和被拒絕等的寂寞感受, 明顯多於男性。由上述兩份研究可發現,男女兩性對於寂寞有著不同的感受。 伍、寂寞感與其他名詞的區分 寂寞感常和其他名詞混淆,造成研究上的不便。以下針對孤獨與獨處二 個相關的概念加以澄清說明。 一、孤獨 孤獨(aloneness)是指我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疏離。它含有分開的、疏遠 的、獨自的意思(蘇宜芬,1990)。孤獨比較強調獨自一人(be alone),認為 孤獨指的是自己獨處,可能是客觀物理狀態中無人相伴的情況,也可能是在 人群中但心理上知覺到獨自一個人的感受,孤獨並不一定是處在一個情緒低 潮的不愉快狀態(羅立人,1999)。另有學者認為,孤獨應泛指物理環境上獨 自一人存在,未必會經驗到負向寂寞情緒(王以仁,1991)。由上可知,孤獨 指的是在物理狀態和心理狀態上是一個人的情形,而在情緒狀態方面則是具 有正負兩面感受及作用。孤單具有負面的疏離寂寞之含意,更具有正面的獨 思獨立之含意。這個概念並不帶有價值判斷的含意,但「寂寞」(loneliness) 及「獨處」(solitude)則分別有負面的孤獨及正面的孤獨之意。 二、獨處 獨處(solitude)則含有一些正面的孤單之意,孤單是自我選擇的,自在 的,且可能是充實的(蘇宜芬,1990)。獨處指的是一個人的物理及心理狀態, 是一種正向的孤單情緒。Yoder(1985)曾說,即使是最充實的人際關係,亦會 有感到空虛的時候。而 Morgan 在 1986 年亦提出,獨處有利於個人精神與心 理的健康,亦是完成個人整體的好處所(引自許維素,1990)。由此可知,獨

(44)

處並非是恐懼退縮之行為,而是提昇生命境界的方法,雖有寂寞之感,但卻 獨立不懼,以獨善人格為其終點 (張光甫,1981)。 以下針對孤獨、寂寞以及獨處三種相關之情緒感受,依物理、心理、情 緒狀態三個向度加以歸類整理,如表 2-7 所示: 表 2-7 孤獨、寂寞、獨處之比較 類別 狀態 物理狀態 心理狀態 情緒狀態 孤獨 單獨一人 單獨一人 正/負向 寂寞 單獨一人/多人 單獨一人 負向 獨處 單獨一人 單獨一人 正向

第三節 寂寞的原因與因應策略

壹、寂寞產生的原因 邱瓊慧(2000)參考 Peplau 和 Perlman 的架構,將寂寞產生的原因分成「促 發事件」及「前置與維持因素」兩方面,以下分述之: 一、促發事件 促發事件泛指個體寂寞的產生,乃肇因其本身或所處情境的變動與轉 換。係指以某些顯著方式,改變了個人的社交生活,造成其實際社會關係 (actual social relations)與其社會需求間有所差距,而導致寂寞的產生。 譬如:失戀、搬家、退休等,這些可算是引發寂寞的直接原因(王以仁,1991)。 邱瓊慧(2000)參考 Rokach 的研究,分成轉變、失落與危機等三個次類別。 (一)轉變 變動對個體來說是挑戰也是壓力,而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多少會影響 其情緒的感受。許多研究探討新生入學時期的寂寞感,吳靜吉(1997)以輔大 企管系的新鮮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有 69%的人因為新鮮人的角色而有過渡時

數據

圖 2-1  家庭圓型模式圖(引自吳俊賢,2000)  茲將圓型模式的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一、家庭凝聚力  家庭凝聚力指的是家庭成員彼此間情感依附的情形,由低至高可分為鬆 散(disengaged)、分離(separated)、連結(connected)及緊密(enmeshed)四 種層次,家庭凝聚力愈高,表示家庭成員對家庭愈忠誠,但太高的凝聚力反 而會造成家庭成員個別發展上的阻礙。家庭凝聚力低,個體自主性過大,反 而對家庭的情感和承諾相對的減少;凝聚力處於平衡的家庭,鼓勵個體能由 家庭中獨立並且與家人保
表 2-2  「家庭調適力」向度之相關概念             固著            結構            彈性            混亂  獨斷   被動或攻擊型態   一般性的獨斷   一般性的獨斷   被動和攻擊型態  控制   權威的領導方式   穩定的民主領   動態改變的平   不注重的領導方                          導方式         等方式         式  紀律   獨斷的           民主的         民主的
圖 2-2  家庭類型圖(引自 Olson,2000)      在此一圓型模式理論中,最基本的假設是平衡型的家庭較極端型的家庭 具有較多適當的家庭功能。平衡型的家庭在凝聚力的向度上,允許成員經驗 彼此之間情感的獨立與連結。在調適力的向度上,平衡型意謂著當必要時, 系統對某些改變保持著某種層次的穩定與開放。在家庭生命週期的某個時 期,或當家庭正處於壓力之下時,在家庭凝聚力及調適力這兩個向度上的極 端行為可能是適當的,但若家庭被困在這種極端的狀態時,這樣的家庭可能 就會產生問題了(Olson, 2000)。根
圖 2-3  三向度的家庭圓型模式圖(引自 Olson,2000)  三向度的圓型模式也清楚的指出平衡系統與不平衡系統中動力的相同之 處。這個模式清楚的指出,在第二序的改變中,四種平衡型的家庭彼此之間 的動力狀態是較相似的。相反地,在第二序的改變過程中,四種不平衡型的 家庭彼此間的動力狀態亦是相類似的(Olson,2000)。  三、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人類溝通的一種現象,特指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的所有溝通 行為(朱崑中,1996)。徐儷瑜(1988)則認為,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雙 方心理訊息的交換。朱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 The girl who having a book in her hand is my sister.. (C) The girl with a book in her hand is

• Nearpod allows the teacher to create interactive lessons that are displayed on the student device while they are teaching2. • During the lesson students interact with the program

Those with counts of 36-39 will often develop Huntington’s disease in their lifetimes, while those with more than 40 repeats will always develop the disorder if given the time,

Having due regard to the aforementioned, in case parents / guardians consider that the applicant children may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studying in a school with an immersed

For academic implementation, the casual relationships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consumption emotion,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complaint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quality management, security,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communication, traffic-maintenance and organization, which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Followed by the use of an important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service quality attributes, by Kano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IPA analysis and

In order to ensure a suffici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ity wate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relevant works must be controlled so as to comply with the desig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