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寂寞的定義與內涵

寂寞在牛津字典的解釋為「因為缺乏友伴、支持、友誼而難過或憂傷」。

寂寞除了包含孤單所指客觀狀態的單獨一個人之外,更強調其主觀感受中的 負向情緒(邱瓊慧,2000)。Peplau 與 Periman 在 1981 年將寂寞的概念定義 為「當個體的社會關係網絡在質或量的層面缺乏時,所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 經驗」(引自 Hojat,1982)。對於寂寞感的解釋,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相異 的看法,雖然看法不盡相同,但寂寞感可歸納為三種取向來加以說明:

一、認知取向觀點

吳靜吉(1987)將寂寞感視為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認知取向強調個 人對自我社會關係的主觀知覺與評估,認為當個人知覺到現有的人際關係與 期待中的人際關係有差距時,容易產生寂寞感。而社會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寂 寞感的主要關鍵。當個人知覺到人際關係不足時,會透過社會能力來改善寂 寞感,但如果社會能力較差的人,則無法調整知覺到的寂寞感。另外,Peplau 及其同事在 1982 年也提到,個體的認知在寂寞經驗扮演中介的角色,特別是

歸因,便會影響其寂寞感受的強度,與對寂寞狀態持續時間的預期(引自邱瓊 慧,2000)。

二、親密需求取向觀點

Sullivan 認為人類的寂寞感源自於嬰兒時期與母親的互動關係中缺乏親 密溫暖的照顧,在人格上產生自我否定(not-me),以及對人的不信任,形成 在人際關係上的疏離而產生寂寞感。Weiss 在 1982 年提出的觀點則認為,寂 寞感通常是因為所需要的特定人際關係缺乏,無法滿足個人獲得親密的需求 (引自羅立人,1999)。依照 Vincenzi 與 Grabosky 在 1987 年在心理計量上之 區分,認為寂寞感(loneliness)是一種情感狀態的表現,並認為寂寞是來自 於一種依附關係的渴望,一種具有親密感和安全感的關係,或一種隸屬於某 個團體的期望(引自陳金英,2003)。

三、社會增強取向觀點

Young(1982)的觀點認為,社會關係互動是一個特定的增強過程。個人人 際接觸的品質與友誼的回饋是社會增強物,而人際關係可以被視為個人在獲 取友誼品質和回饋的一種次級增強。在人際接觸中的友誼無法獲得滿足時,

就無法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而經驗到寂寞感。因此,寂寞感是人際關係缺乏 下的附帶產物。

羅立人(1999)綜合上述三種理論取向的觀點,對寂寞感的看法有三點共 通之處:一是寂寞感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情緒經驗是一種主觀知覺現象;第 二,寂寞感是起源自人際互動關係,當人際關係當中出現適應問題,個人無 法從關係中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情緒反應;第三,是由於人際需求無法獲得滿 足,所以寂寞經驗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感受,是不被一般人所喜歡接受的經 驗。

貳、寂寞的類型

不同的學者對寂寞感有不同的分法,歸納而言,大約以二種方法來分類,

一為就寂寞感的類型來分,可稱為質的分法;二為依據人類寂寞感的高低程 度來分,可稱為量的分法(陳麗婉,1989)。

一、質的分法

以下就吳靜吉(1987)和 Brennan 與 Auslander(1979)的類型予以說明:

(一)存在性的寂寞

由於「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而有些限制卻又是人力所無法克服的,

寂寞就是其中的一種。人之所以為人,本身就有克服不了的寂寞,這種寂寞 就是存在性的寂寞,大多數的人都是單槍匹馬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形影孤單 的離開這個世界。死亡就是一種存在性的寂寞。

(二)創造性的寂寞

人一方面必須學會跟自己相處,因為在和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 了解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才不會陷入「群眾中的寂寞」而迷失自我。

另一方面,人在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時,也常常必須自己一個人自處。一位藝 術家、創作者在冀望突破的時候,不希望有人來干擾他,受人干擾,他的創 作就無法突破,所以他必須學會忍耐寂寞,這就是「創造性的寂寞」。

(三)社會性的寂寞

Weiss 認為社會性寂寞是由於歸屬感或社會連結性(social

connectedness)受到挫折所引起的。人天生即具有歸屬感的需求,人如果無 法滿足這種歸屬感,或已有的社會關係被剝奪時,就產生被忽略的感覺、無 聊、消沉、不快樂、缺乏群體認同感(group identification)、及缺乏社會 歸屬感 (引自吳靜吉,1987)。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屬 於自己的社會網,這些網連接著你和其他人,而構成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

當生病、失意時,這些社會網就會發揮作用,適時的給予支持和安慰,一旦 失去這個網,就會感到寂寞,這就是「社會性的寂寞」。

(四)情緒性的寂寞

「情緒上的寂寞」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一方面缺乏快樂、情 愛等良性的情緒,另一方面卻出現害怕、迷惘等負面的情緒(吳靜吉,

1987)。這種人有時會讓別人根本無法了解他,而他又會感嘆自己雖然是「相 識滿天下」但卻「知心無一人」。

(五)心靈性的寂寞

Gaev 認為個人生活缺乏特定的顯著性(significance)和意義

(meaningfulness)時,追求意義的需求被挫或無法滿足則心靈性寂寞則產 生。青少年追求自我實現或發揮自己的潛能時因個人或環境限制常受到挫 折,於是會感到疏離、寂寞或無聊(引自 Brennan & Auslander,1979)。

二、量的分法

Jenng de Jong-Gierveld 等人在 1982 年利用高低程度的方法來區分寂 寞感差異情形,分成四類(引自陳麗婉,1989):

(一)不寂寞者(the nonlonely)

這類人偶而有孤獨感,但沒有寂寞感,其社會關係和社會網健全且滿足。

(二)間歇性的寂寞者(the periodically & temporarily lonely) 此類人具有中度的親密關係,只有短暫的寂寞感。

(三)無助的寂寞者(the hopeless lonely)

此類人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常有被拋棄感覺,及對未來感到絕望。

(四)絕望的寂寞者(the resigned, hopelessly lonely)

此類之寂寞者只有很少的親密關係,認為寂寞是人所不可免的命運。

也有學者以不同的向度來分類寂寞,Young(1982)依照寂寞維持的時間分

許多不同的學者對於寂寞的看法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不同的見解。基 於此想法,Peplau 和 Perlman(1982)分別從寂寞的本質、寂寞的原因、對寂 寞觀點理論形成的基礎緣由三大方向將不同取向的理論觀點加以概括性的整 理如下:

一、心理動力觀點

Freud 並未提到寂寞感,Freud 的追隨者如 Zilboorg、Sullivan 和 Fromm-Reichmam’s 等均曾詳細探討過寂寞感。整體而言,寂寞感是一種長 期持續的經驗,源自於童年時與母親親密需求受到阻礙的不愉快經驗,延至 成人以後形成了寂寞感。此理論對寂寞感的看法建基於臨床的觀察研究,從 病態學的觀點來解釋寂寞的原因。也因為強調童年的歷史經驗,而使得後來 的研究重視人際關係發展對寂寞感的影響。

二、現象學觀點

寂寞感是因為社會的壓力迫使個人內在的自我無法完全展現,使得實際 自我與理想自我產生不一致的現象,而造成內在空虛。Rogers(引自 Peplau

& Perlman,1982)的對寂寞的分析,亦來自對臨床個案工作,只不過不同於 心理動力論,現象學強調現在經驗的重要性。

三、存在主義觀點

Moustakas(1972)認為寂寞感是人生必然存在的現象。寂寞感分為真實性 寂寞感與焦慮性寂寞感。焦慮性寂寞感是阻礙經驗生活事件能力的防衛方 式,唯有透過真實性寂寞才可以體驗生命的價值。存在主義視寂寞感具有正 向的功能。

四、社會學取向

個人主義的盛行,人際關係的基本需求受到忽略,使得人與人之間越感

到疏離、寂寞。Slater 認為寂寞是一種社會規範下的產物,因為社會化制度 的壓力促使人更加無力感與寂寞感(引自 Peplau & Perlman,1982)。

五、互動論觀點

寂寞感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下所產生。當個人無法滿足環境需求時,

就會引發寂寞感。Weiss(1982)將寂寞感分為情緒性寂寞以及社會性寂寞兩 種,這兩種寂寞皆因不同的人際關係缺陷所產生,重視個人內在原因與外在 環境因素對寂寞感所發生的影響。

六、認知論觀點

當個人知覺到人際需求與實際的人際互動狀況之間的差距時,就會產生 寂寞感。Peplau 和 Perlman(1982)對寂寞感的觀點來自於對平常人的調查訪 問性研究,認知論同時重視個人的特質與情境性因素。

七、隱私論

隱私論的基本假定是人都具有社會接觸的需求,因此會在社會接觸的需 求與獲得上尋求平衡。人際關係的互動表露是獲取社會接觸的方法,而當個 人缺乏適當的人際關係來滿足其需求時,就會產生寂寞感。簡言之,隱私論 是從自我表露的概念來瞭解寂寞感。

八、系統論觀點

Flanders(1982)認為寂寞感是一種適應性的回饋機制,缺乏壓力是一種 人際刺激貧乏的狀態,寂寞情緒是一個外在顯著性指標,以有機體系統而言,

當寂寞感發生時,有機體便會在生理與心理上出現各種不平衡的警訊,例如 心臟病、精神疾病等等。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在人際接觸匱乏的狀態,必 定在內部會產生改變的動力,所以寂寞感是一個觸媒,會形成一種正向性的 回饋機制,促使個體朝向另一種全新而改善的生存方式。

除了上述八大理論模式之外,Murphy 與 Kupshik(1992)亦曾結合社會學

及 歸 因 理 論 , 提 出 「 寂 寞 的 三 因 素 模 式 」 (three-factor model of

資料來源:Peplau & Perlman(引自王以仁,1991,頁 14)

肆、寂寞經驗的內涵

邱瓊慧(2000)在成年前期女性的寂寞研究中參考 Rubenstein 和 Shaver 的架構,將寂寞經驗的內涵單純化,只探討感受的部份。Rokach(1990)在研

究中,將寂寞感受分成與自我的疏離、與他人的疏離、情感的痛苦以及自責、

自貶等四種,以下分別描述之(引自邱瓊慧,2000)。

一、與自我的疏離

與自我的疏離有關的情緒感受像是空虛、無法專心、無聊、不耐煩、焦 慮不自在、不知所措、失落、不瞭解或疏離自己的情緒、失去自我認同與意 義等。

二、與他人的疏離

可分為一般人際與親密關係的疏離,情緒感受像是缺乏歸屬感、覺得被

可分為一般人際與親密關係的疏離,情緒感受像是缺乏歸屬感、覺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