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親子溝通品質」可解釋寂寞感變異量之 11.3%,是本研究所探討之個 人背景變項及親子互動模式變項中,最可有效預測寂寞感之因子,其次可有 效預測的因子依序為「手足關係」、「性別」、「家庭凝聚力」及「家庭調適力」,

共可預測寂寞感變異量之 16.4%。

第二節 建議 壹、對家庭及學校的建議

一、在家庭方面

家庭對人的影響甚鉅,而家人間更有終其一生的關係,從研究結果 中發現,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皆與寂寞感呈負相關;由 此可知,親子互動模式愈佳,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愈低。家庭成員間的 互動及溝通情形、成員間彼此的情感依附、家庭系統的彈性及改變能力與寂 寞感之關係密切。另外,研究中也發現,手足關係不同之大學生所知覺到的 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及寂寞感亦有所差異。因此不論是 父母或子女,只要身為家庭中之一員,應多費心思考如何增進家庭成員之間 良好的溝通,促進彼此的了解,同時增加自我坦露的機會,並建立良好的手 足關係,提高家庭成員間的親密感與凝聚力,共同營造一個支持、分享、溫 暖、安全與接納的家庭空間。若能擁有這樣的一個家,則每個人的心中的寂 寞感或許可以降低一些,因為不管遭遇到什麼事,總有個安全的地方可以躲,

那個地方就是家;總有些人可以依靠,那些人,叫做家人。

二、在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在學校裡,除了知識上的學習之外,也學習與 同儕互動,並結交知心好友,建立一個不同於家人關係的人際關係。因此在 學校方面,可以開設與人際溝通方面相關的課程供學生選修,或舉辦相關的 專題講座、研習活動、成長團體及工作坊,增進學生人際溝通之技巧,並藉 由相關活動的實際演練與親身體驗,覺察及改善自己的人際互動方式。同時 亦可開設親職教育方面的課程,增進大學生對親職教育的認識與了解,並將 之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另外,本研究亦發現,手足關係愈佳者,其寂寞感愈低;而家庭中手足 之間的互動模式亦可能類化到同儕及師生之間,因此可鼓勵學生多參加有興 趣的社團活動,除了可培養興趣、學習技藝之外,亦可從中結交志同道合的 朋友,分享彼此的生活及心情,學習經營人際關係,減低孤單、寂寞的感受;

在教師方面,多花時間主動關心學生的狀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利用 閒暇時間舉辦全班性的班級活動,如:慶生活動、班遊、聯誼…等,增加班 上同學的互動頻率,增進彼此了解的機會,提高班級的向心力,使得學生有 歸屬感,覺得自己是班上的一份子,營造一個溫暖、關懷、融洽的班級氣氛。

貳、對諮商輔導人員的建議

寂寞感是人類共有的一種主觀感受,是很普遍的現象,並非特例或怪異 的事;不同的是,每個人對寂寞的定義、感受以及所選擇的因應方式。

當諮商輔導人員面對有此困擾的學生時,亦可參考本研究之發現,以學生與 父母親之間的親子溝通以及手足關係為著力點,協助學生探索與覺察家人間 的互動、家庭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依附關係、手足關係良窳…等,探索家 庭與寂寞感受之關聯,並試著從家庭經驗的角度來了解自己的寂寞感受,提 升自我覺察與成長。

此外,身為諮商輔導人員,亦可協助個案正視、接納自己的感受,試著 幫助個案探索行為背後的原因,讓個案找到正向的資源(如:家人、朋友、情 人…等),或可抒發寂寞感的方式(例如:逛街、運動、聽音樂、找人說話…

等),乃至於學習如何與寂寞共處,並深入體驗寂寞經驗所帶來的體會及感 受。雖然寂寞感在眾多學者專家的定義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經驗,但卻是 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人生課題,如何協助個案在負面的經驗中,找到正向的 意義,並將這樣的經驗提昇、轉化是諮商輔導人員可以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一)研究者建議未來可將研究範圍擴大至全國,並將研究對象之年齡層 往下降至國、高中或往上延伸至成年期、壯年期及老年期,以此探 討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間的關係。

(二)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寂寞感是有 差異的,因此建議未來之研究須特別注意性別差異的問題,可將男、

女生分開來單獨討論,或抽取男、女生接近等量的樣本數,來探討 男、女生的差異。

(三)本研究中發現,獨子/女所知覺到的家庭調適力最高,亦是未來可 以深入探討的重點。然而,本研究中身為獨子/女的大學生樣本佔 較少數,日後研究若要以出生序為研究的重點,宜思考獨子/女在 人口比率中之情形,以及採取適當的取樣方法,以便取得足夠的獨 子/女做為研究之樣本。

二、在研究變項方面

(一)本研究所涵蓋的變項有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 住情形、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親子互動模式(親子溝通 品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以及寂寞感,經研究結果發現,手

足關係與親子互動模式及寂寞感有密切之關係,建議未來可朝此一 方向著手進行研究與分析,深入了解手足關係與親子互動、寂寞感 之關聯性,同時亦可進行因果關係的研究,如此一來更能對寂寞感 產生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研究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關於寂寞感的理論與其產生的原 因眾多,但因研究者對家庭有深厚之興趣,故僅以親子互動模式來 探討其與寂寞感之關係。然而,從本研究中亦發現,被選入迴歸模 式的五個預測變項(親子溝通品質、冷淡疏離-親密、男-女、家庭凝 聚力及家庭調適力)共可解釋寂寞感變異量之 16.4%,可知這五個變 項對寂寞感的解釋力並不算高,因此建議未來有興趣之學者可朝友 情(如:有無知心好友)、愛情、同儕關係等方面進行深入之研究,

俾能對大學生之寂寞感有更深層之了解。

(三)本研究結果發現,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 有差異,而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則無此一發現,未來亦可針對父親及 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與親子互動模式、寂寞感之關係進行更深入的 研究,以了解此一發現是否亦出現在其他樣本,以及為何父親教育 程度有所影響,而母親教育程度則無。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

(一)本研究係採用吳俊賢(2000)修訂之「家庭凝聚力、調適力量表」及 陳麗婉、吳靜吉(1989)翻譯修訂之「寂寞量表」為研究工具,兩份 量表經研究者重新預試之結果,其信度、效度頗佳。雖然信度、效 度頗佳,但因「寂寞量表」編製年代久遠,如能將其重新修訂,以 使試題能切合時代之潮流,則更具有其時代性,更能貼近現代人的 心境。

(二)「家庭凝聚力、調適力量表」是直接翻譯,再經過國內學者修訂而

成,因此是否存在著不同的文化、社會價值觀等因素,尚值得再進 一步加以釐清,故在量表使用上仍需注意其適用性,且在解釋上亦 需多加留意。

四、在研究方法方面

(一)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受試者以自陳的方式填寫問卷,因 此可能容易受到社會期望(social desirability)、反應心向(response set)、受試者身心狀況、作答動機、對題意瞭解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

而使得資料產生了誤差。這些因素都是研究者所不能控制的誤差,

要降低這樣的隨機誤差著實有其困難,但仍有些方法可以使用,如 在施測時提供適度的酬賞(例如:小禮物、感謝卡等)給受試者,一方 面可增強受試者作答的動機,另一方面亦能使受試者因為酬賞的因 素而誠實作答,減低誤差的發生。

(二)問卷以 Likert 式量表為計分方式,雖利於進行研究,但對受試者而 言,實在很難區分每一等級之間的差異及內涵。因此建議未來可採 質性研究的方式,使用深入訪談的方法,了解每位受訪者對親子互 動模式與寂寞感的定義及內涵,以及深入探討每位受訪者對寂寞感 來源的觀點,和其與寂寞共處之經驗,使對寂寞研究有更豐富、更 完整的資料,並豐厚對寂寞現象的理解。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以仁(1989)。我國大學生寂寞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王以仁(1991)。大學生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嘉義師院學報,3,1-53。

王政彥(1989)。性別、學院、溝通、恐懼與寂寞之關係研究。測驗與輔導,97,

1931-1936。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玉嬋(1996)。孤獨現象初探及其輔導。諮商與輔導,124,11-16。

李茂興譯(199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Gerald Corey 著。台北:揚智文 化。

吳俊賢(2000)。台灣省中部地區青少年親子互動模式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靜吉(1987)。害羞、寂寞、愛。台北:遠流出版社。

邱瓊慧(2000)。成年前期女性寂寞經驗與適應歷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景雲(1989)。寂寞感與其相關因素及輔導效果研究。台北師大心輔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翁玉珠(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 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模式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模式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