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

在本研究中,背景變項共有性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住情形及父親 教育程度及母親教育程度六項,有關以上背景變項及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 之關係的研究並不多,研究者嘗試從國內外相關文獻中蒐集歸納出一些實證 研究,以茲說明三者間之關聯性。以下分別加以說明之:

一、性別

吳俊賢(2000)的研究指出,國中階段男生在家庭凝聚力的知覺上,高於 國中女生;此外,在家庭調適力的向度上,國中男生與女生並無差異。值得 注意的是,男女性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調適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動。

在親子溝通的部份,不同性別的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情形,雖然在平均 數上女生大於男生,但兩者並未達顯著水準(朱崑中,1996)。親子溝通與親 子互動關係有其相關,親子溝通愈佳,家庭成員彼此願意坦誠開放,家庭氣 氛良好,親子互動關係自然愈好,個體處在了解、充滿關懷的家庭中,可能 會降低其寂寞的感受。此外,朱崑中(1996)研究發現,青少年知覺的親子溝 通情形愈好,其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也是較好的,兩者呈正相關。由此亦可 推論,當個體之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情況愈好,則寂寞感亦可能是較低的。

在性別這個項目上,在國外文獻方面,顯示男性比女性寂寞的研究有:

Marcoen 與 Brumagne(1985)、Austin(1983)、Schultz 與 Moore(1986)及 Booth(1983);國內文獻則有陳冠中(2000)及陳密桃(1989)。顯示女性比男性 寂寞的國外研究有:Medora 與 Woodwar、Hays 與 Dimatteo(引自邱瓊慧,

2000)。而吳靜吉(1987)的研究則發現,男生與女生在寂寞程度上沒有差異。

從上述的實證研究結果中可看出,究竟男性或女性何者較易感到寂寞,實在 無一明確之答案。

Borys 與 Perlman(1985)認為,這些在性別與寂寞間研究結果的差異,其 主要原因是寂寞之評量工具或方式的不同。在 UCLA 寂寞量表中,均係以間接 方式來測量寂寞,而在自陳式的問卷中,則以直接方式來測量寂寞(如:你是 否寂寞?)。在此情況下,男性的回答表現得較女性不寂寞,因男性可能將寂 寞歸之於個人的失敗與懦弱。同時,在 Stokes 與 Levin(1986)寂寞預測的研 究中亦發現,男女兩性對評量寂寞標準的不同,也會造成前述寂寞在性別上 差異的混淆。男性較多以團體的導向為寂寞的評量效標,而女性較重視二人 彼此間關係;故在間接方式測量的 UCLA 量表上,男性有可能較女性的寂寞分 數為高,而在自陳式的問卷中則否。另外,Wheeler 等人(1983)研究中發現,

不論男性或女性,花較多的時間、次數與女性做朋友或在一起,較不會感到 寂寞;而與男性在一起,則必需是有意義的交往,才比較不會感到寂寞(王以 仁,1991)。

研究者綜合幾位學者之看法,將造成上述研究結果不盡相同的原因,歸 納為以下幾點:(一)評量工具或方式的不同;(二)男女兩性對評量寂寞標準 的不同;(三)選取樣本範圍不同(如:研究對象為國中生、高中生或大學生)。

工具、方式與樣本在研究中是較易控制的部份,然而因為寂寞感是屬於個人 主觀的知覺,再加上每個人對寂寞感的定義及標準不盡相同,造成了研究技 術上很難克服的問題,也因此造成了如此迥然不同的研究結果。

二、出生序

關於出生序與寂寞之關係,由於個人在家庭中之排行不同,其受父母的 對待方式、手足間相對地位亦不同,從而影響其生活經驗與心理狀態,而這 些經驗與心理狀態,都將塑造個人的自我評價,從而影響其人際互動情形(陳 冠中,2000)。Adler 認為大部份的心理問題均具有社會性,故強調家庭內的 關係,他指出五種心理位置:老大、老二、中間、獨生子、獨生女,以下分 別簡述之(引自李茂興,1999):

(一)老大

老大出生後即引起眾人注意,在弟妹未出生前,他的地位宛如獨生子 (女),多少會受到溺愛。在個性上,老大較值得依賴,而且會努力上進,然 而當弟妹出生後,他(她)會發現原先的地位不再,並認定弟妹奪走了父母的 愛。

(二)老二

老二的情形不一樣,從一出生,即跟老大共享父母的注意與照顧。通常 老二會拿出競賽的精神,意圖超越老大,以爭取父母長輩的稱許。如果老大 在某方面表現優越,則老二會發展另一方面的才華來抗衡。老二在立場上通

常是反對老大的。

(三)中間

排行在中間的小孩會有被擠壓出局的感覺,對人生會覺得不公平,自己 好像是被騙出生的。這些小孩可能會有「可憐可憐我」的心態,並成為問題 兒童。

(四)老么

老么往往是家中的寶,並且常常是最被縱容的,由於地位特殊,每位家 人都想塑造他,但他們往往走自己的路,令家人意想不到。

(五)獨生子/女

在特徵上與老大相似,他們缺乏與其他小孩合作分享的機會,打交道的 都是成人居多。由於往往受到母親的寵愛,故頗為依賴母親。他們希望總是 成為眾人注意的焦點,一旦有所失落,會感到不公平。日後當他們失去眾人 注意時,會產生許多心理調適的問題。

Toni(1980)以 1782 名美國德州之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出生序與大學生 寂寞並無顯著關係;Joubert(1990)以 120 位 20 歲左右之青年為受試者,亦 得到相同的結果。而在國內研究方面,蔡晉和(1990)研究發現,國中生之出 生序不同,其寂寞並無差異(陳冠中,2000)。

三、手足關係

Bowlby(1977)的理論架構認為,在早年兒童期與重要他人情感連結的失

敗,會導致在往後的生命中發生各種形式的情緒困擾與人格障礙。Bowlby 的 理論暗示著個體傾向於從早年與家人的經驗之觀點來解釋日後的關係,因此 從依附觀點的理論來看,可以提供了解成人寂寞感有用的架構。同時,親子 關係的建立不只是決定兒童發展關係的能力,同時也決定了關係的品質。先 前的研究指出了親子關係與寂寞感之間的重要性,然而,另一個影響個體經 驗寂寞感的潛在家庭關係是手足關係(Rubenstein & Shaver,1982)。對手足 的 依 附 在 早 年 的 兒 童 期 即 開 始 發 展 , 並 持 續 至 整 個 生 命 (Ponzetti &

James,1997)。依附理論亦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依附對象不限於父母,尚 包括手足,良好的依附關係將有助於個人社會關係的發展(陳冠中,2000)。

手足關係與其他層面的人際關係相較,雖有許多共同之處,然卻具有以 下五種獨特性:(一)無法選擇的;(二)是人生中最長期的人際經驗,從出生 一直到死亡;(三)在幼年及青少年時期最為密切;(四)為各種人際關係中相 對平等的關係之一;(五)受到長期互享經驗(shared experiences)與非分享 的經驗(nonshared experiences)的影響,共同經驗造成手足間的相似性,然 非分享的經驗則促成手足間的差異。然而,兩種經驗的交互作用,又會進而 造成彼此的共同性與差異性(引自陳冠中,2000)。除了上述的特性外,也有 學者認為手足關係提供了相互的幫助、友伴與情緒的支持,而這樣的關係可 以持續到整個生命的週期(Goetting,1986)。手足次系統通常提供加入同儕團 體的最初體驗,使人學習到支持、合作和保護,當然還有競爭、對抗和協商 差異等(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因為手足關係提供了一個與他人學習與 練習人際互動的情境,因此假設寂寞感與手足關係之相關是合乎邏輯的。換 句話說,假如個體學習如何透過手足互動來建立與保持滿意的人際互動,那 麼寂寞的經驗就可能會避免。手足關係可能會影響個體對社會關係的知覺以 及他們的寂寞經驗;同時,手足關係的品質提供了對日後其他關係的期待。

手足關係親密的受試者報告較少的寂寞感;此外,在手足關係中,較不受父 母喜愛(競爭力較弱)的受試者有較高的寂寞感(Ponzetti & James,1997)。

過去對手足關係的研究,依研究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早期研究傾 向於將手足關係分為「親密」(closeness)與「競爭」(rivalry),或是「親 密」、「競爭」與「衝突」(conflict)等類別,Furman 與 Buhrmester(1985) 將訪談資料以因素分析,得到四個手足關係之向度,分別為:1.溫暖/親密 (warmth/closeness);2.相對地位/權力(relative status/power);3.衝突 (conflict);4.競爭(rivalry)(引自陳冠中,2000)。Ponzetti 與 James(1997) 曾以手足關係問卷(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re),針對 251 位大學 生研究寂寞感與手足關係(親密、競爭、衝突與權力)之間的相關。研究發現 寂寞感與手足關係中的親密、競爭兩向度呈負相關,與衝突呈正相關,而權 力則與寂寞感無相關。而研究發現,親密這個向度是寂寞感最重要的預測因 子。Stocker(1994)曾以「溫暖」(warmth)與「競爭」(rivalry)二向度,探 討其與寂寞感之關係,結果發現溫暖與寂寞感之間有負相關,與競爭之間則 呈現正相關。陳冠中(2000)的研究結果發現,手足關係越「親密」,則受試者 之寂寞程度越低;相反地,手足間「衝突」越高、父母對手足越「偏寵」

(rivalry),則受試者將越感到寂寞。但 Medora 與 Woodward 的研究指出,

手足人數的多寡與寂寞感並無顯著的相關(引自 Hojat,1982)。由上述研究可 推論,手足關係的品質(親密、衝突、競爭、權力)與個體寂寞感之程度高低 有關。

綜合先前的實證研究可歸納出手足關係與寂寞感之間的關聯有以下幾 點:1.手足關係愈好,其寂寞感愈低;2.手足之中競爭力較弱或較不受父母 喜愛的孩子,其寂寞感較高;3.手足人數與寂寞感無關,但手足關係的品質 對寂寞感有相當大的影響;4.手足關係中,親密性是預測寂寞感最有力的因 子。

四、居住情形

Ross 在 1979 年的研究發現,住在學校宿舍中的大學生,較在校外賃屋 居住的大學生,要來得不寂寞些(引自王以仁,1991)。然而,王以仁(1991)

的研究發現,校外賃屋居住的大學生,較住在學校宿舍的大學生,要來得不 寂寞。在 Bragg(1979)對 UCLA 的大一新生之研究中,受試者有半數住在學校 的宿舍中,另有三分之一住在家中,其餘的則在校外租屋居住。在入學二週 後,第一次施測結果發現:居住情形之不同,對於寂寞並無顯著的影響。值 得注意的是,根據 Lamont 在 1979 年針對美國十二所主要大學的調查發現,

大學生不再認為學校宿舍能提供一個像家庭般的環境,同時對於自己的宿舍 也少有能投入的感覺(引自王以仁,1991)。

在實證研究方面,甚少有文獻探討居住情形與親子互動之間的關聯,全 家住在一起的人,其親子互動的情況是較好抑或較差,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

在實證研究方面,甚少有文獻探討居住情形與親子互動之間的關聯,全 家住在一起的人,其親子互動的情況是較好抑或較差,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