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寂寞的原因與因應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寂寞的原因與因應策略

邱瓊慧(2000)參考 Peplau 和 Perlman 的架構,將寂寞產生的原因分成「促 發事件」及「前置與維持因素」兩方面,以下分述之:

一、促發事件

促發事件泛指個體寂寞的產生,乃肇因其本身或所處情境的變動與轉 換。係指以某些顯著方式,改變了個人的社交生活,造成其實際社會關係 (actual social relations)與其社會需求間有所差距,而導致寂寞的產生。

譬如:失戀、搬家、退休等,這些可算是引發寂寞的直接原因(王以仁,1991)。

邱瓊慧(2000)參考 Rokach 的研究,分成轉變、失落與危機等三個次類別。

(一)轉變

變動對個體來說是挑戰也是壓力,而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多少會影響 其情緒的感受。許多研究探討新生入學時期的寂寞感,吳靜吉(1997)以輔大 企管系的新鮮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有 69%的人因為新鮮人的角色而有過渡時

期的寂寞;Cutrona(1982)在加州大學的研究,也發現有 75%的新鮮人在入學 兩個禮拜內曾感到寂寞。由此可知,工作或求學環境的轉換,很容易帶給個 體寂寞的感受,因為他必須離開舊有的支持系統,而重新建立新的人際網絡 (邱瓊慧,2000)。

(二)失落

造成個體寂寞的原因,最常見的莫過於一份親密關係的結束(Peplau &

Perlman,1982)。許多研究提到,解釋關係失落所帶來的寂寞感,依附理論提 供一個很好的著力點(引自邱瓊慧,2000)。依附理論的主要概念,在於說明 人類有和他人發生強烈情感連結的傾向,當這種連結被威脅或破壞時,個體 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其中也包含寂寞的感受。因此,當個體因為離婚、

死亡、分手等因素與重要他人或親密伴侶分離時,將不可避免產生寂寞的感 受。

(三)危機

危機會造成個體極大的壓力,而研究指出,個體的寂寞感受強度與其表 現的壓力徵狀有關。因此,當個體面臨衝突和危機時,也會容易感受到寂寞(引 自邱瓊慧,2000)。

二、前置與維持因素

前置與維持因素是指個體本身或情境的某些特質,讓個體容易產生寂寞 感。包括個人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以及所處文化或 情境的特性等,這些因素均非引發寂寞的立即原因(王以仁,1991)。個體本 身可從認知傾向、人際互動特質、發展階段任務等三個層面探討,而外在環 境因素則探討情境的影響。

(一)認知傾向

Peplau 和 Perlman(1982)從歸因的角度出發,指出當個體將寂寞視為不 能改變、無法控制的宿命,將更容易感受到寂寞。Maggie(1994)從溝通分析 的理論出發,認為當個體處於「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與「你不 好-我好」等人際知覺狀態時,將因為不被他人瞭解或不瞭解他人而感受到寂 寞;唯在「你好-我也好」的知覺狀態時,個體較能從寂寞中免疫。而 Hoglund 和 Collison 在 1989 年則從非理性想法探討其與寂寞的關係,發現「逃避問 題」與「高自我期許」等非理性想法與寂寞有正相關,而「依賴」、「過度焦 慮」與「挫折反應過度」是為預測寂寞的指標(引自邱瓊慧,2000)。

(二)人際互動特質

羅立人(1999)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依附風格與寂寞感的關 係,發現逃避依附型的大學生有最高的寂寞感,焦慮矛盾依附型次之,而安 全依附型者最不寂寞。此外,蘇素美(1995)在其研究中發現,害羞與寂寞有 正向的相關,吳靜吉在 1997 年也提到害羞是個體長期寂寞的主要原因。而即 使個體在人際互動中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若缺乏良性的社交技巧,仍不能 擁有良好的關係品質,個體同樣會感到寂寞(引自邱瓊慧,2000)。

(三)發展階段的任務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成年前期的發展任務在於形成並維持一份親密的關 係,甚至以此作為個體成熟的標準之一。因此,個體特別容易在此階段,因 為缺乏或不滿現有的親密關係而感到寂寞。然而,同樣在關係中的男女,女 性往往擔負較多情感與關係延續的責任,提供另一半情緒的撫慰與支持,卻 不易得到相等的回應與對待,因而在關係中感到較多的寂寞(引自邱瓊慧,

2000)。追究其原因,在於文化體制對男、女兩性角色的塑造是不同的,男性 偏向理性、競爭、獨立等工具性取向,而女性偏向感性、互賴、合作等人際 性取向(劉惠琴,1999)。因此,關係品質的好壞,對女性的寂寞感有很大的 影響。

(四)外在環境因素

Slater 認為美國傳統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忽視人類相互依賴的基本需 求,而使個體感到寂寞。然而 Riesman 卻認為,美國越來越走向他人導向 (other-directed)的價值觀,個體時時需要去迎合他人的需求而鮮少接觸真 實的自我,在永遠無法滿足他人與自己的情況下,寂寞感於是產生(引自邱瓊 慧,2000)。

三、人格特質變項

除了上述 Peplau 和 Perlman 的架構之外,亦有學者從人格特質變項來了 解寂寞產生的原因,茲將與本研究相關之變項整理如下:

(一)性別角色

Bem 有關性別角色的看法與傳統不同,其測量方法亦有很大的差異。Bem 認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兩個獨立的向量,她編製了 Bem 氏性別角色量表(Bem Sex-role Inventory,簡稱 BSRI),根據此量表可得男性化與女性化二個分 數。有關性別角色的分類,目前大都採用中位數分類法(林邦傑,1986)。先 計算所有受試者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的中位數,然後依據這兩個中位數 將受試分為四組:凡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均在中位數以上者,稱為剛柔 並濟者(the androgynous);凡男性化分數在中位數以上而女性化分數在中位 數以下者,稱為男性化(the masculine);凡男性化分數在中位數以下而女性 化分數在中位數以上者,稱為女性化者;凡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均在中 位數以下者,稱為未分化者(the undifferentiated)。研究中發現,在性別 角色的四組之中,剛柔並濟者,顯得較不寂寞(王以仁,1991)。

在 Wheeler 等人在 1983 年研究中,以 PAQ(Personal Attributes Questionnaire; Spence & Helmreich,1978)來測量性別角色,並研究其與寂 寞之關係發現:女性化與寂寞之間呈現負相關,亦即愈女性化者愈不寂寞(不 論受試者性別)(王以仁,1991)。

(二)內外向

一般人覺得外向的人應是比較寂寞的,事實上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寂 寞的程度上,並沒有顯著的差別,這完全是因人而異(吳靜吉,1987)。例如 Diamant 和 Windholz 在 1981 年發現外向和寂寞程度關係,二者並無相關(引 自陳麗婉,1989)。

(三)害羞

感覺上害羞的人,應是比較寂寞,因害羞的人比不害羞的人較難建立人 際關係。實證研究發現害羞與寂寞的關係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Jones 等人 在 1981 年發現害羞和寂寞感呈中度相關,害羞對女性寂寞感比對男性寂寞感 影響更大;亦發現害羞的人經過社會技能訓練,其害羞程度不變,但寂寞感 的程度會減低,顯示寂寞感比害羞較受社會技能的影響(陳麗婉,1989)。

(四)疏離

疏離是指在生活情境中對自己、他人或一切事物環境所產生的無力感、

無意義感、無規範感、疏隔或孤獨 (顏若映,1988)。 Diamant 和 Wind holz(1981)發現疏離是寂寞因素之一,二者呈高正相關( r =.60)。

(五)社會技巧

Jones、Hobbs 和 Hockenbury 在 1982 年發現寂寞者和非寂寞者在談話行

為(conversational behavior)確實不同,寂寞的人常忽略談話對象反應,並 且也發現利用注意談話對象的技巧可減低其寂寞程度(陳麗婉,1989)。

(六)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指個人了解與注意內在與外在自我的 傾 向 , 它 包 括 內 在 (private) 與 公 眾 (public) 兩 部 份 ( 蔡 晉 和 , 1989) 。 Farest(1985)認為寂寞感已經證實是由於對人際接觸的量不足或質不滿意所 造成。Forest 利用 Altman 的隱私調節理論(privacy regulation theory) 的架構,認為自我意識是影響人際接觸(量及質)和寂寞感高低的重要變項。

Forest 在 1985 年以大學生為樣本,研究結果顯示:內在自我意識高者,確 實別人在一起慾望低,雖逃避人際接觸但是其寂寞感低;而社會焦慮高者,

和別人在一起慾望高,雖積極接觸人際,由於焦慮造成寂寞程度高,而公眾 自 我 意 識和 寂 寞 感 的 關 係 則 沒 有 獲 得 證 實 ( 陳 麗 婉, 1989) 。 Cheeck 和 Briggs(1982);Franzoi 和 Davis(1985a,1986)均認為內在自我意識高者,較 容易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而自我坦露的結果,降低了寂寞感。

(七)自我坦露

Sermat(1973)發現寂寞的人是由於缺乏機會和某特定的對象談有關自己 的事情。Chelune、Sultan 和 Williams(1980)認為對女性而言,不願意向別 人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會造成寂寞感,而對男性則否;而且也發現 有適宜自我坦露者,其寂寞程度比有不適宜自我坦露者的寂寞感低。Solano、

Batten 和 Parish 在 1982 年發現無論男女如果缺乏與異性的自我坦露關係,

確實是比較寂寞。男人需要紅粉知己,女人除了需要異性朋友外,也同樣需 要同性朋友(陳麗婉,1989)。在坦露的對象方面,Solano 等人(1980)以及 Goswick 和 Jones(1982)均認為,對同輩的坦露,而不是對父母的坦露與寂寞 有關(蔡晉和,1989)。陳麗婉(1989)研究發現向母親、父親、男性朋友、女 性朋友自我坦露較少者較為寂寞,而向老師自我坦露的多寡,與個人的寂寞 無關。

從以上的理論可發現,學者將寂寞產生的原因大致可粗略分成二個方面 來探討,一為內在因素,亦即個體對寂寞產生原因之歸因,強調認知因素對 寂寞的影響;以及人際互動特質(不同依附風格)與寂寞感的關係;從發展階 段的角度來看待寂寞感,認為成年前期的發展任務在於形成並維持一份親密 的關係。另一為外在因素,指的是個體寂寞的產生,乃因其本身或所處環境 的變動與轉換所造成的,如:搬家、離婚、分手、死亡以及外在環境(價值觀 等)的改變。

貳、因應寂寞之策略

邱瓊慧(2000)分別呈現 Peplau 和 Perlman 、Rubenstein 和 Shaver 以及 Rokach 所提出的適應策略或方式,以下分別陳述並列表比較之。

一、Peplau 和 Perlman 的因應策略

寂寞因應的方式分成三個層面,分別是:一、改變實際的人際關係狀況,

即改善舊有或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甚至將人際的需求轉移從寵物、網路等的 互動中獲得;二、降低人際需求的渴望,例如盡量從事單人可以享受的活動,

減少需要他人陪伴的情境;三、降低甚至否認人際需求不被滿足在知覺中的 重要性,個體可能會否認寂寞的感受,而將精力放在其他事務上以轉移注意

減少需要他人陪伴的情境;三、降低甚至否認人際需求不被滿足在知覺中的 重要性,個體可能會否認寂寞的感受,而將精力放在其他事務上以轉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