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知識管理與競業禁止規範之整合

第五節 個案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認為,應於事前將預計揭露的資訊交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核,更重要的 是確保高階主管也能對這些保密的意識,有共同的認知。有時候,營業秘密的 意外揭露並不是來自紙本內容或展場的機具,而是高階主管或董事不經意的透 露,使事前種種準備,功虧一簣,故事前的準備會議中,應邀請主管參加。企 業也可於事前將參與活動之人員分級,依照知識管理中知識地圖與知識層級的 概念,可知什麼樣的人員擁有什麼樣等級的知識,並分別說明可揭露之範圍,

避免顧此失彼248

第八款 營業秘密的刪除

營業秘密生命週期的終點,就是營業秘密的刪除,當專案結束或與外部機 構之合作結束時,應進行營業秘密的交換與歸還。尤其是當外部機構因合作關 係取得自身之營業秘密時,應確保外部機構有確實刪除、歸還營業秘密。可以 切結書之方式,或要求對方提供以刪除之證據,以掌握營業秘密的流通情形。

第五節 個案分析

前四節的內容,將知識管理和競業禁止之觀念融合,使知識管理的流程中 兼具法律面的考量;使法律面的考量中兼具知識管理之效率。本節以二個個案 為例,分析前述之觀點應如何運用於實際的案例中。

第一個案例是某拉桿箱包的開發過程,作為新產品開發,該案例運用知識 螺旋的知識創造理論,最終開發出成功的商品。本文欲藉由第一個案例,探討 知識創造階段中,是否能以前述之論點,將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加以保護249

第二個案例,是某工程公司對知識管理系統的建構和運用過程。本文認知 到營建業似乎傾向導入知識管理,或許是因為建築工法或專案管理相當複雜,

又涉及諸多需要經驗判斷的時刻,專家的經驗傳承格外可貴之故。本文欲由第 二個案例,探討如何利用前述之論點,由知識管理系統中判斷員工是否接觸或

248 同前註,頁 219。

249 之所以選擇拉桿箱包的開發,是因為拉桿箱包的開發,相較於其他技術領域,相對單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使用雇主之營業秘密。

第一項 知識的創造與保護─以拉桿箱包產品之開發為例

本個案是某日本公司(下稱 S 公司)和台灣公司(下稱 T 公司)共同開發拉桿 箱包的過程,包含初始的構想、設計、量產,以及改良後推出第二代、第三代 產品,其中大量運用知識螺旋的理論,是以知識管理從事企業經營的具體例 子。此外,既然是以知識螺旋進行知識的創造和產品開發,便可能涉及正當營 業利益與營業秘密保護的議題。若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有主管或員工欲離職,

並轉赴競爭對手處任職,是否會造成原公司正當營業利益的損失或營業秘密受 侵害,此外,又應如何評估簽訂競業禁止約款之適當性,使競業禁止約款能發 揮效力,皆是本個案欲關注之問題。

第一款 個案背景

日本 S 公司是一間成立於 1937 年,當時為一間生產專業用手套的公司。產 品範圍涵蓋滑雪、單車、棒球等手套產品。現今 S 公司組織架構分為四個事業 部,其中,皮包事業部主要生產拉桿箱包,Walkin’ Bag。S 公司的拉桿箱 包,其特色在於,具有可支撐身體的拉桿、滑順的輪子、可側坐之箱包,並可 作為多用途的輕型購物車。S 公司相當注重拉桿箱包的市場發展,除了投入大 量公司資源從事研發、設計之外,針對拉桿、輪子等可用專利保護的部件,皆 有申請多國專利250

台灣 T 公司是一間專門經營包類商品的貿易公司,成立於 2006 年,現專營 日本市場。T 公司的業務人員除了對日本的工作文化有深刻了解之外,擅長打 造由產品開發、製造、品質控管至出口到日本的一條龍服務,使日本客戶的需 求能盡可能獲得滿足。

本個案中,S 公司與 T 公司共同開發拉桿箱包的契機,就 S 公司而言,是

250 楊英賢、鍾梅如,從知識螺旋論探討新產品開發之研究─以合作開發拉桿箱包的台日商個案 為例,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 36 期,頁 73,2015 年 6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 1975 年 S 公司第一次開發行李箱包時,並沒有生產箱包的經驗與知識,導 致虧損;就 T 公司而言,是因為 T 公司熟知日本客戶的需求,並願意全力配合 客戶的要求,而獲得 S 公司青睞,開啟了兩間公司的合作關係251

第二款 開發過程

拉桿箱包的共同開發過程,其實就是一段知識螺旋的應用過程,由隱性知 識至顯性知識,再將顯性知識互相結合,最後在知識使用的過程中,透過各種 心智過程改善知識,再產生新的知識,如此循環。各個開發階段與知識螺旋階 段的對應,說明如下。

第一目 共同化

S 公司的會長是小兒麻痺患者,深知行李箱便利性對使用者相當重要。經 過市場調查,鎖定目標市場後,S 公司內部開始研究、討論,讓員工彼此交流 互動,產生相似的認知,形成共鳴性知識。例如,1999 年,S 公司會長曾參考 工業用的輪子,對行李箱的輪子進行改良,便是透過會長與員工間,以及員工 和員工間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認知,進而促成往後的改良252

第二目 外化

S 公司內部形成共同的認知後,由於性質上還屬於內隱知識,需要進一步 外化,才能推動後續的開發流程。故 S 公司與 T 公司透過溝通、對話的方式,

將 S 公司的需求,以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提供設計稿、企劃書。透過 這樣的方式,原本存於 S 公司員工間的共同認知就能被轉化為更具有系統性和 脈絡的外顯知識,且成為組織的知識,以利兩個組織間的合作253

第三目 結合

以本個案而言,較為明顯的結合情形,就是 S 公司與 T 公司旗下製造商 (SUNFU)為了生產拉桿箱包,將各自的知識結合。S 公司擅長的是設計與創意,

251 同前註,頁 74-75。

252 同前註,頁 78。

253 同前註,頁 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 SUNFU 熟悉拉桿與輪子的開發,至於 T 公司本身,則擁有語言優勢與箱包產 業的經驗。將這些知識結合起來,共同解決有關規格、設計、功能等問題,由 開模、試模、修正、試產、量產等開發流程,SUNFU 都能透過這些具體的要 素,一方面理解 S 公司設計層面之精隨,另一方面兼顧量產效率、品質、附加 價值,凸顯與競爭產品的差異,增加產品的競爭優勢。例如,2002 年,S 公司 開發出可橫向轉動、靜音、無給油、無塵的輪子,並將其商品化,就是由於 T 公司作為溝通媒介,將 S 公司的目標精準傳達給 SUNFU,再加上 SUNFU 本身對 於製造輪子的能耐,才能完成254

第四目 內化

商品開發完成,投入目標市場後,會得到消費者的回饋,產品的開發人 員、第一線的業務等相關人員,隨著個人心智的不同,會對於回饋內容的解 讀,再各自形成知識,這就是內化的過程。此時,不同人員間知識的交換、共 享、分析相當重要,因為這將對商品的改良造成影響。唯有精準的解讀消費者 的需求,商品化才能成功,故當公司人員得知消費者的回饋後,相關人員應再 次建立相同的認知,分享彼此的內隱知識,形成對消費者回饋正確解讀的共鳴 性知識,並進行下一次的知識螺旋,產生改良產品的知識。例如,2002 年開發 的靜音輪子,成效不如預期,無法順利於顛簸路面使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於 2008 年開發 50MM 的輪子,再於 2010 年開發出更滑順、更輕,且成本更低 的輪子255。這些改善方案的提出,並非依靠「靈機一動」,而是組織間經由知識 內化,互相溝通、學習,並應用新知識的成果。

第三款 知識螺旋與知識演化

知識螺旋的應用,其實是連續的過程,當一項新產品或新服務依由識螺旋 的軌跡開發,至該產品或服務的生命週期完成,研發與改進的過程,就是知識 螺旋不斷作用的結果。最初由個人貢獻知識成為組織知識,完成一次循環;接

254 同前註,頁 80。

255 同前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著由經手團隊將應用知識後的回饋和成果再做改善,又完成一次循環;最後再 向上推展,成為組織與組織間的知識螺旋,產生組織與組織間創造的知識。在 本個案中,拉桿箱包的相關知識即歷經多次的循環,由個人的知識創造演化為 團隊的知識創造,再由團隊的知識創造演化為組織與跨組織的知識創造。S 公 司的企劃部主管表示,Walkin’ Bag 的輪子歷經至少六代的改良,是長時間跨 組織學習與知識螺旋的運作所產生,每一代都有不同的問題要解決,前後花費 十年的時間,才開發出較為理想的輪子256。本文針對開發過程中由個人演化治 組織的知識螺旋運作,說明如下。

首先是個人層面。個人在共同化的階段提出零組件的構想,並藉由溝通,

將構想外化為零組件的企畫書、設計稿;接著依設計稿之要求,將零組件有效 結合,成為樣品,並將零組件的使用情形,內化為改善零組件的知識257

接著是團隊層面。團隊認知零組件整合之構想後,外化為箱包的企劃書、

設計稿;並結合生產、製造、成本等關於技術和效率的知識,做出箱包樣品,

然後由樣品的測試過程中,將改善箱包的知識內化258

最後是組織與跨組織層面。組織與組織間整合新的創意與概念後,在組織 間的溝通與合作下,將創意外化為設計稿;並結合組織間的技術、經驗、能 耐,將箱包商品化,再透過分析消費者的使用回饋,內化為跨組織檢討和改良 商品的知識259

上述的模式與過程中,每一層知識螺旋的擴大,都有出現知識的演化情 形,有些知識屬於同一層知識螺旋的演化,有些知識則是跨層次、跨組織的知 識演化,亦有與策略夥伴合作,由外部輸入知識,再與內部知識結合者。

上述的模式與過程中,每一層知識螺旋的擴大,都有出現知識的演化情 形,有些知識屬於同一層知識螺旋的演化,有些知識則是跨層次、跨組織的知 識演化,亦有與策略夥伴合作,由外部輸入知識,再與內部知識結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