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知識管理與競業禁止規範之整合

第三節 知識分享階段與知識保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以歸結出「實際錯誤原因與系統判斷原因之誤差」,便是新知識的產生79

第三節 知識分享

當獲得新知識後,接著應設法促進知識的流動,當知識不斷的流動,才有 可能被使用,進而創造新的知識,形成循環。因此,管理者應鼓勵員工分享知 識,並要設計能讓知識順利流通的管道,無論是組織面或是文化面皆如此。本 階段可分為知識流通與知識移轉,說明如下。

第一項 知識的流通

學者將知識的流通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截取、溝通、應用、接受、同化

80。第一步是截取,和前述的知識截取相同,要有知識流通前,當然要先擁有知 識。除了可以從廠商、專家,甚至競爭者等管道取得知識外,組織於業界中的 定位,也會影響企業取得知識的方向81。第二部是溝通,溝通可說是知識流通的 主要動力,透過建立溝通管道,讓組織能以語言或文字進行溝通,知識才能傳 播82。第三步是應用,當企業獲得知識,溝通過後,便能應用知識,並從中進行 學習,或知識的再創造。第四步是接受,接受指的是知識在個人或組織中的接 受情形,當知識能被接受,才有流通與應用的可能。接受知識後,第五步就是 同化。所謂同化,就是讓新知識貫通組上下,無論是基層或是管理階層,都能 認知新知識,並熟練的使用新知識,換言之,就是讓新知識成為企業的一般的 工作流程,如此知識才能真正對組織或企業帶來改變83

第二項 知識的移轉

當個人組織中的單位產生知識,並分享知識後,接著就應該促進知識的移

79 同前註,頁 13-9。

80 同前註,頁 14-4。

81 同前註。

82 Sajjad M. Jasimuddin, An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Knowledge Storage: An Holistic Approach,GESTSINTL TRANS.COMPUTER SCIENCE AND ENGR.,VOL.18,NO.1, pp.41-43 (Jan., 2015).

83 I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轉,使企業能發展整體性的知識,形成知識創新與分享的文化84。知識的移轉由 組織的不同角度觀察,可分為不同的移轉情形,可能是企業內部不同環境監的 移轉;或是不同產業間的企業合作時,於合作人員間的垂直移轉;也有可能是 同一產業的企業間合作,於合作人員間水平移轉;還有可能是研究機構對企業 的知識移轉85。知識移轉的效果,在於可以轉換不同角色對知識的認知,無論是 個人或組織。其重要性在於,為了完成知識的移轉,每個組織或個人間都必須 將知識轉化為共同的定義或格式86。因此,當追求知識的移轉時,其實也是在促 使知識的外化與共同化,有助於知識管理的推動。

第三項 知識地圖與心智圖

為了使組織成員能快速取得知識,或是確認知識於組織中的位置,運用不 同的「地圖(mapping)」是有效的方式。由於知識的本質通常是抽象且無形,若 能以視覺化、圖像化的方式呈現訊息,就能對這些無形的訊息加以管理。因 此,既然知識地圖能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索引」,應盡可能的呈現組織內的所有 知識,無論是顯性知識或隱性知識。故本文以知識地圖和心智圖的概念,說明 其對於組織辨認知識和知識分享的影響。

第一款 知識地圖

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ping),是一種呈現知識分布的方法,透過知識地 圖,員工可以知道組織中的知識分布於何處,以及存取知識的管道和權限87。 當員工能快速取得知識,便能促進知識的運用效率,而當知識被熟練的運用,

也必較容易為組織創造價值88。應注意的是,知識地圖和知識庫並不相同,知 識地圖只是呈現知識分布的位置,頂多是進一步呈現知識的性質,但不會顯示

84 Id.

85 See Jeremy Howell, 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8,NO.2, pp. 91-106 (1996).

86 Id.

87 炬見工作室,知識管理─導入和個案分析,頁 7-10,2008 年。

88 同前註,頁 7-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識的內容,知識庫才是記錄知識內容的地方89。然而知識地圖還是有其重要 性,因為,隨著不同的知識地圖設計,可作為了解組織本身和產業之間的定 位,包含自身的特色,以及競爭者的地位。也可以透過知識地圖,了解自身的 不足處,擬定合適的策略,使組織能調整到正確的營運方向90

關於知識地圖的設計,有學者認為可分為三種型態:概念性知識地圖、流 程性知識地圖,以及能力知識地圖91。敘述如下。

概念性知識地圖(Conceptual):呈現的是主題性或是概念性的內容,並能說 明組織內部中,各種知識來源與組織的關係。

流程性知識地圖(Process):呈現的是組織的行為,或其他程序性的活動,

例如陳述性(Declarative)的知識和程序性(Procedural)的知識,前者指的是能透 過文字或語言傳達的知識,性質上與顯性知識相似;後者是透過觀察、模仿,

而能學會的知識,性質上與隱性知識相似。

能力知識地圖(Competency):呈現的是知識與人,或是知識與組織之間的 關係。

知識地圖除了有不同的模式以外,作為知識管理的一部份,知識地圖和傳 統資料文件的存取也不盡相同92。儘管知識地圖和一般的文件目錄,都可以讓 使用者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知識,但知識畢竟是無形的,不見得能像一般文 件一樣擁有清晰的條目。如前所述,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 識尚且能被具體的歸類,但隱性的知識,無法以語言或文字表達,卻也同樣存 在於組織中。故知識地圖的建構,必須考量組織知識管理的流程,無論知識的 獲取、創造、分享、移轉、儲存、利用,以及知識的循環,當中的知識都可以

89 Davenoport, T., De long, D. and Beers, M.,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VOL.39, pp. 43-57 (1998).

90 Simon Burnett, Lorraine Illingworth and Linda Webster, Knowledge Auditing and Mapping: A Pragmatic Approach,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VOL.11,NO.1, P. 8 (2004).

91 Logan, D. and Caldwell, F., Knowledge Mapping: Five Key Dimensions to Consider, Gartver-Group, 2000.

92 同前註,頁 7-11。

心智圖(mind mapping),是一種將使用者腦中的思路與想法,透過文字或 圖像,以及架構性的呈現,將知識圖像化的工具,其內容通常包含主題、關鍵

93 Mark N. Wexler, The who, what and why of knowledge mapping,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VOL.5,NO.3, p.250 (2001).

94 Edmond F. Vail III, Knowledge Mapping: Getting Started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VOL.16, pp.16-23 (1999).

95 同前註。

96 Paul Farrand, Fearzana Hussain and Enid Hennessy, The Efficacy of The ‘Mind Map’ Study Technique, MEDICAL EDUCATION, No. 36, pp. 426, 2002.

97 Id.

98 龍立偉,整合心智圖於營建知識管理應用之研究,頁 61,2009 年。

99 同前註,頁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