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何謂領導?

每一組織都具有適合於該組織的領導方式,從某一角度來看,它應被視為一 個組織的主體架構,不僅影響成員的個體行為,也會影響到組織的整體績效。

Vesterinen, Isola, & Paasivaara (2009)將領導定義為由不同的責任加上交易行為所組 成,而具有領導能力者具有影響他人實現目標之特質;且一個高效能之領導者可 激發出員工的潛能,同時滿足員工的需求,讓員工自動地朝向組織目標而努力,

提高在工作上之效率(陳嵩、李佩芬、陳光偉,2008)。柳立偉、蔡正育、黃惠貞 (2010) 則提出領導風格為影響組織效能的重要變數之一,領導風格是直接影響部屬績效、

士氣及滿足感的最大環境因素,而領導風格之形成影響最深遠的是高階管理者的 人格特質;因此,透過領導可以改進組織的整體表現,而卓越的組織績效,有賴 於領導功能的發揮。

依據Bryman (1992)提出領導理論之演變與類型可分為四個取向:特質取向 (trait approach)、行為取向(Behavior approach)、權變取向(contingency approach)與新 興領導取向(new approach),如表 3所示。林天佑 (2003)將領導理論發展劃分為四 個時期:特質論(trait theory)、行為論(Behavioral theory)、權變論(contingence theory) 與轉型理論(transformative leadership)。而1940年以前的特質取向(特質論)係指領導 者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質,例如:誠實、自信心、領導意願及高度適應環境之能力 等,並且具備移情、自知與客觀之態度(Koontz & O’Donell, 1974; Robbins, 1998)。

1940年至1960年的行為取向(行為論)則將領導效能之重點轉向於領導者的行為表 現,以行為之特徵來解釋領導與領導者之特定行為有關聯性存在;而較具代表性 的有俄亥俄州大學的研究,Halpin & Winer (1957)將領導者的行為分成「體恤型」

及「體制型」兩個構面;另外,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則將領導行為分成「員工導

17

向」及「生產導向」兩種(Likert, 1967)。而1960年至1980年期間,漸漸有許多學者 發現領導的因子並非僅有幾項特質或行為,故權變取向(權變論)因此而產生,該取 向係認為領導方式必須考量周遭的情境因素,而較常被引用的情境理論有House (1971) 提 出 的 路 徑 目 標 理 論 、 Fiedler (1976) 提 出 的 權 變 領 導 理 論 及 Hersey &

Blanchard (1982)提出的情境領導理論。最後為1980年至今的新興領導取向(轉型理 論),強調領導者須有目標和願景,其領導功能在於影響員工的行為而產生轉化與 提升之效果,較具代表性之研究有成員交換理論(Lambert, 1995)、魅力領導理論 (Yukl, 1994)、轉換型和互易型領導理論(Bass, 1985; Burns, 1978)。

然而,有關領導理論研究之演變也不斷地推陳出新,Yukl (2006)提出將領導理 論區分為特質取向(trait approach)、行為取向(behavior approach)、權變取向(power approach)、情境取向(situational approach)和整合取向(intergative approach)五類。而 Sadler (2001)則提出領導理論發展的九個時期包括:偉人或特質時期(great man period or trait period)、影響力時期(influence era)、行為時期(behavior era)、情境時 期(situation era)、權變時期(contingency era)、互易時期(transaction era)、反領導時 期(anti-Leadership era)、文化時期(culture era)及轉換時期(transformation era)。黃宗 顯 (2008)也提出領導理論發展時期,可分為二十世紀以前之非實證階段及二十世 紀以後之實證階段,且實證階段又區分為傳統實證研究階段與現代實證研究階段;

非實證階段時期包含了偉大人物論與時代精神論兩部份;傳統實證研究階段則分 為特質論、行為論及權變(情境)論三部份;而1980年以後的現代實證研究階段則包 括:轉型領導、家長式領導、服務領導、文化領導、自我領導等領導理論。綜合 以上所述之文獻可以得知領導理論隨著時間不斷的演變,進而符合組織的需求。

18

表 3

領導理論研究之發展歷程

領導理論 核心內容 年代

特質取向 領導者具有天生領導能力之特性 1940 年以前 行為取向 領導效能與領導行為具有關聯性 1940 年─1960 年 權變取向 領導受情境因素之影響 1960 年─1980 年

新興領導取向 領導者具有遠景 1980 年以後

資料來源: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1.

另外,Yukl (2002)提出有效能的領導方式,可以活化組織,並使組織能適應環 境的變遷,而過去關於領導與組織效能間的研究,大多聚焦於特質、行為以及情 境取向,但面臨環境快速變遷之狀態,昔日的領導理論已無法滿足時代之需求;

因此,學者 Burns 在 1978 年發表《Leadership》一書之後,將領導理論逐漸發展 出融合上述三種觀點之新領導取向,包含了三大向度:轉換型領導、互易型領導 以及道德領導;綜合以上國內外有關領導理論之文獻,本研究係以新領導取向為 基礎,將領導定義為組織領導者透過個人之特質及運用各種策略,發揮其影響力,

激勵部屬之潛能來達成個人與組織的目標。

二、 倫理領導

過去有許多關於領導之研究指出「領導」是組織變動、效能和效率的重要因 素之一(Kerr & Jermier, 1978),因此有許多學者陸續地研究不同領導之類型,而本 研究所欲探討之倫理觀念,無論從各地語言學來看,或是學者之定義,「倫理」

與「道德」兩者之間的詞義觀念相似(林純雯,2002;孫效智,2002b;陳文團,1998),

因此,本研究將其視為同義詞,無加以區分兩者之涵義。Sergiovanni (1992)提出領 導為一種態度,而不是技術之運用而已,且應將倫理領導放在領導中心的位置(the heart of leadership),因 Sergiovanni 學者認為真正驅動人們行為的是倫理情感之價

19

值與信念;另外,Owen (2000)指出倫理領導包含三個理念(一)領導者與被領導者 雙方之間真心分享需求與期望價值;(二)部屬有權力選擇要追隨的領導者,並瞭解 追隨的原因;(三)領導者與部屬協商時,領導者有責任向部屬清楚陳述其承諾和願 景。而根據Sergiovanni (1992)提出倫理領導的核心概念,包括:(一)領導之心:領 導者的價值觀與信念;(二)領導之腦:領導者對現實情境的看法與詮釋;(三)領導 之手:領導者的決定、行動與行為,如圖 2所示;「領導之腦」會受到「領導之 心」所影響,然而會指揮「領導之手」;相反地,「領導之手」所有一切的行為 與動作,也會影響「領導之腦」及「領導之心」,也就是「領導之心」、「領導 之腦」若無驅動與指揮,那領導者的決定、行動與行為(領導之手),將失去意義。

圖 2 倫理領導之層面

資料來源:Sergiovanni, T. J. (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 P.8.

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者應將倫理因子視為領導權力之主體要素(張光 正、呂鴻德,2000),也就是將領導過程加入倫理觀念,因此倫理領導已逐漸成為 現代環境面臨快速變遷狀態的轉換型領導之一。Weiss (1994)提出倫理領導係指基 於主管個人倫理觀念來做決策,充分授權及訓練員工來激勵其價值觀與動機;

Coppola (1998)則提出倫理領導為領導者能與部屬分享精神層面之觀點,而在組織 決策的過程中,落實高道德之理性、鼓舞部屬為組織願景而努力;Brown, Treviño,

& Harrison (2005)則將倫理領導定義為個人之行為與人際間之關係受到一種適當 規範的行為表現,且領導者透過雙向溝通、強化與決策的過程來提升倫理行為,

領導之腦 (現實情境之看法)

領導之手 (決定、行動與行為) 領導之心

(價值觀與信念)

20

並且區分為溝通、關懷、誠實、行為榜樣、公平對待及傾聽意見六個構面。傅寶 宏 (2002)則提出倫理領導係指主管本身需具有高道德修養,且在領導過程中加入 倫理因素的考量、關懷及鼓舞組織成員、充分授權、積極創新等,實際倫理的行 動;周中琪 (2007)也提出倫理領導係指領導者從事領導行為時,其本身必須具備 道德修為及思想,從內而外的影響部屬,使部屬感受領導者的高度道德觀,潛移 默化的影響部屬之心理行為,進而讓部屬願意為組織奉獻及努力,以達成組織之 願景。謝文全 (2008)則認為倫理領導係指領導者本身擁有正義與行善之義務感,

進而影響組織成員也能以此態度作為工作上之回應,真心地為組織目標而努力。

Mayer, Kuenzi, Greenbaum, Bardes, & Salvador (2009)提出倫理領導有別於其它 領導型態的關鍵在於其包含了正直、信任、公平、關懷他人及行為之表現符合倫 理之特性,且倫理領導人本身將影響部屬之倫理行為;Trevion, Brown, & Hartman (2003) 則 指 出 倫 理 領 導 的 來 源 主 要 來 自 實 施 企 業 倫 理 的 主 管 (corporate ethics officers)和高層管理者(senior executives) 兩方面,其研究結果顯示,倫理領導不僅 僅只是以正直和價值標準來領導,而是運用溝通與獎勵來指引倫理行為者。然而,

Khuntia & Suar (2004)則提出倫理領導者係追求「社會成就」而非「個人成就」,

因此,倫理領導者會致力於參與對組織和部屬有益之活動,並且將道德準則深植 於員工之信念、價值觀與行為;林純雯 (2002)也提出倫理領導者應在正當信念之 基礎上,先秉持高度自我要求的態度,提升本身的道德修為與展現道德勇氣,再 以自身高尚的道德修養使人追隨,發揮對部屬潛移默化之影響力,引領部屬自然 地接受其領導,進而建立本身之義務感、責任心與正確的倫理價值觀,以自動自 發地完成任務為組織目標而努力,共謀組織的永續發展。

另外,吳成豐 (2010)則提出領導的過程中能注入倫理因素,其主要核心是基 於 參 與 倫 理 (Participatory ethics) 的 精 神 與 做 法 , 且 結 合 領 導分 享 (Participatory leadership)及符合倫理規範之領導行為,強調領導過程中要參考他人的意見,並要 求個人對共同事務要有「奉獻」與「參與」,而個人與領導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21

即是倫理領導的主要意涵,其構面內容則有領導人自律與倫理認知、鼓勵參與、

充分授權、教育訓練、重視環保、消費者保護、確保產品品質及公益回饋八大面 向。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倫理領導之論述,可以得知組織領導者之倫理特質能 左右影響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員工,為組織願景而努力,而組織能否永續經營,

也依賴倫理領導之功能,且其深深影響組織之效能,因此,倫理領導已逐漸成為 現代轉型領導的理論基礎之一。而本研究將根據吳成豐 (2010)所提出的八項構面 內容作為本研究之基準,從中挑選出三個構面來衡量倫理領導之認知,構面分別 為「鼓勵參與」、「充分授權」以及「教育訓練」;由於從過去相關研究的文獻 歸納可以發現,關於倫理領導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統化的整理,直到吳成豐學者提 出之構面內容考量到組織的利害關係人,故本研究以此作為倫理領導構面研究之

也依賴倫理領導之功能,且其深深影響組織之效能,因此,倫理領導已逐漸成為 現代轉型領導的理論基礎之一。而本研究將根據吳成豐 (2010)所提出的八項構面 內容作為本研究之基準,從中挑選出三個構面來衡量倫理領導之認知,構面分別 為「鼓勵參與」、「充分授權」以及「教育訓練」;由於從過去相關研究的文獻 歸納可以發現,關於倫理領導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統化的整理,直到吳成豐學者提 出之構面內容考量到組織的利害關係人,故本研究以此作為倫理領導構面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