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假說推論

一、目標設定與訓練動機之關聯

本研究起始以職涯發展的觀點延伸出本研究個人發展計畫(IDP)的研究脈絡,

Byars and Rue (1994)認為職涯規劃為個人欲達成某些目標(例如:確定職涯前途) 所發展各種手段之過程。然而,欲發揮個人潛力之最大化以達到晉升的目標,其 必須先發展有效的職涯規劃(Samsel, 1996);以長期職涯管理之觀點,欲提升個人 之工作成就,職涯規劃實為不可缺乏之關鍵要素(Broscio & Paulick, 2003; Folsom

& Reardon, 2003);此外,Noe (1986)認為受訓者之職涯規劃對訓練動機具正向影 響。由上述文獻顯示,職涯規劃為協助個人達成預期目標之工具;而其前提是須 先設立目標,具挑戰性及明確的目標是激勵的來源,較能引起員工的注意並激發 其動機(Locke, 1968),且根據 90%的實證研究中顯示,目標設定為強大的激勵方 法,其對於動機具正向影響(Locke & Latham, 1984, 1990),可激發員工參訓動機;

而當員工參與受訓時,受指派參與訓練之員工其反而更具有正向的訓練動機 (Baldwin & Magjuka, 1991; Tsai & Tsai, 2003),因為受指派參訓有明確的目標,能 提升員工對此訓練有重要性之認知及價值產生,致使其願意投入學習某特別訓練 課程內容,而此可預測員工訓練動機(Mathieu et al., 1992; Tabassi et al., 2012; Tai, 2006)。此外,工作上的潛在利益(如:社會地位)、他人的認同(recognition)、晉 升機會(promotion)或是加薪(monetary raise)亦可能成為員工設立目標之範疇,進 而成為激勵作用對員工投入參訓動機具有正向影響(Latham & Locke, 2006;

Stiglbauer & Batinic, 2012)。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1:目標設定對訓練動機具有正向影響。

24

二、保健因子與訓練動機之關聯

本研究保健因子分別以獎勵制度(薪資與福利)及人際互動來衡量其對員工參 訓動機之影響成效;此類因子當無法滿足個人需求時則會產生不滿;然而,當滿 足個人需求時此類因子亦無法增加個人滿意度(Herzberg et al., 2005)。

(一)獎勵制度

薪資與福利於 Maslow (1954)需求層級理論及 Alderfer (1972)ERG 理論中為人 類基本生存需求,且當薪資分配以技術為基礎時個人會為了滿足此需求而努力奮 鬥(張保隆、鄭妃君, 2008)。此外,根據 Güngör (2011)實證研究顯示獎勵制度可有 效提升員工動機,進而促使其行為產生;Aguinis et al. (2013)提出財務性獎勵為最 可以影響員工動機及績效的因素,但財務性獎勵不能總是滿足員工的期望,反倒 是非財務性獎勵較能達到誘發及激勵員工的效果(Chandler et al., 2009; Long &

Shields, 2010; Rynes et al., 2004)。

(二)人際互動

人際互動於 Maslow (1954)需求層級理論、Alderfer (1972)ERG 理論及 D. C.

McClelland (1975)三需求理論中為在團體社會中之關係及歸屬感需求。根據 Bossche and Segers (2013)研究顯示個體的行為及績效產出取決於其與巨大社會網 絡的緊密連結程度;此外,Raufelder et al. (2013)同儕依賴型動機與個人學習行為 具有關聯性,強調同儕之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Brown & Theobald, 1999; Cook et al., 2007)。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2:保健因子對訓練動機具有正向影響。

25

三、激勵因子與訓練動機之關聯

本研究激勵因子分別以工作特性(技能多樣性)及成就需求來衡量其對員工參 訓動機之影響成效。此類因子當存在時,人們會因此感到滿足而產生激勵作用;

但不存在時,人們並不會造成不滿足,僅沒有感到滿意罷了(Herzberg et al., 2005)。

(一)工作特性

面臨現今快速變化高競爭力的環境下,許多企業開始要求員工需具備多樣性 技能;如 Scott et al. (2005)研究證實具備多重技能方能負荷多變化之工作內容;此 外,Hadi and Adil (2010)提出技能多樣性與內在動機呈顯著正向相關,且技能多 樣性與工作滿意度成正相關;再者,Board (2012)指出提升技能多樣性可改善員工 對於個人工作之認知與價值,進而助長動機產生。

(二)成就需求

成就需求於 McClelland (1975)三需求理論中為個人為追求成就,挑戰自我、

實現及肯定之需求,此涉及到成就動機;Story et al. (2009)實證研究發現比起外在 成就動機,內在成就動機反而更能預測成就相關的三個因素(成功期望、認知需求、

自我強化);此外,若欲了解此人是否具有成動機可從其身旁同儕類型判斷,顯性 希望成功者可預測其與成功同儕為伍(Pang et al., 2009),而高成就動機者傾向於於 競爭中能有優良表現。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3:激勵因子對訓練動機具有正向影響。

26

四、目標設定與任務績效之關聯

實證研究發現較困難或具挑戰性的目標,反而能預測較佳的績效表現,目標 設定之困難度與績效兩者具有正向線性關係(Locke & Latham, 1990; Locke &

Latham, 2002);此外,Latham and Locke (2006)於亞洲、澳洲、歐洲及北美洲行為 科學已研究超過 88 項目不同類別任務之實證研究,其結果顯示明確的目標能明顯 提升個人之績效表現;但是,明確的目標並不一定會導致高績效,因為明確的目 標其困難度不同(Locke et al., 1989)。關於前述文獻,目標設定的屬性(目標明確度 與目標困難度)兩者皆可對績效產生正向影響;然而,目標設定對績效正向影響程 度仍取決於目標設定之困難度,因為當能力到達極限時,績效則趨於平穩或呈現 下降趨勢(Erez & Zidon, 1984);因此,設定適當明確且具困難度的目標,實為一 重要關鍵(Miller et al., 2012)。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4:目標設定對任務績效具有正向影響。

五、目標承諾與任務績效之關聯

目標承諾於目標設定理論中為一重要激勵構念,目標設定對績效之影響取決 於目標承諾,Locke et al. (1988)此種狀況無須證明即可顯示,若沒有目標承諾,目 標設定即無法發揮功效;再者,Klein et al. (1999)發現目標承諾與績效兩者呈正向 相關,且當員工對其目標產生承諾時,更能突顯目標對於績效之關係(Locke &

Latham, 2002)。若此時員工受組織或主管指派參訓,將有助於提升員工對訓練之 重要性之認知及價值產生以增強其對此參訓之承諾(Tai, 2006); Tabassi et al.

(2012)亦證實訓練指派給予員工清楚的受訓目標,且因指派能讓員工了解此任務 之重要性,導致對此產生承諾進而正向影響績效產出。

27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5:目標承諾對任務績效具有正向影響。

六、訓練動機與任務績效之關聯

員工教育訓練對於企業而言為最重要之策略,藉此可幫助員工獲得獨特知識 與技能以因應環境之挑戰(Tabassi et al., 2012);然而,為收訓練成效,受訓者之動 機層級為關鍵決定因素(Mathieu et al., 1993; Tannenbaum & Yukl, 1992),意即於訓 練過程中動機可以影響員工參訓意願(Maurer & Tarulli, 1994; Noe & Wilk, 1993)。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員工之參訓動機於訓練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根據研究顯示 動機其可顯著提升個人訓練績效產出(Smith, Jayasuriya, Caputi, & Hammer, 2008;

Tabassi et al., 2012b; Tai, 2006);相較於其他可能會影響員工訓練成效之因素,如 組織氣候、環境因素、獎勵制度等,受訓者之動機為最重要之因素(Mathieu & J.W.

Martineau, 1997; Mathieu et al., 1993; Quiñones, 1995);而此訓練動機之屬性為內在 動機,有學者指出內在動機可對任務績效產生正向影響(Zapata-Phelan et al., 2009)。

因此,根據以上推論提出本研究

假說 6:訓練動機對任務績效具有正向影響。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