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價值與偏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本論文主旨在於探討大陸學生到台灣短期研習經驗的內涵,其中將依理論 假設提出「社會距離」的可操作性指標,以量化研究來瞭解陸生在台最可能接觸 到政治社會化之途徑,來探討陸生在台灣所可能產生的「社會接觸」以及「社會 接觸」對於認同中價值趨近性以及社會邊界的增進或減少。由於兩岸同文同種,

而差異最大者為政治體制,因此本論文亦將探討社會接觸對於政治社會化之影 響,但因並非所有在台陸生均為政治學專業,對於民主或政治的認知並不能從純 學術角度看待,因此須先討論陸生對台灣民主政治制度的認識與認知。由於大陸 幅員廣大,各地區發展與開放的程度將影響陸生的背景以及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因此在實際討論上,也必須將陸生本身背景列入考量。因此本論文假設陸生的社 會接觸應能增進陸生對於台灣印象及對台灣民主政治的認同,但會因為接觸之實 質內涵差異而產生不同結果。

在討論影響陸生與台灣之接觸對「社會距離」和「政治社會化」影響之前,

有必要藉由與陸生在台經驗相關的理論和文獻探討著手,先釐清價值的塑造,包 含「我者」和「他者」的範圍區分,以及對既有價值和認知與未來改變相關之接 觸理論、影響陸生對台灣民主制度看法的政治社會化理論。並藉由價值、接觸和 政治社會化等理論的梳理,提出具操作性的相關指標,以提出本論文的假設和作 為下一章研究設計的基礎。

第一節 價值與偏見

兩岸之所以區隔,是因為歷史以及政治因素塑造了兩個團體,兩岸人民之 所以能將我者與他者分類屬不同團體,藉用社會心理學家Henri Tajfel對團體界線 劃分的定義,主要包含三種因素:「對團體的認知、價值以及情感上的歸屬感。」

66兩岸雖然區隔六十餘年,但仍共同分享廣義的中華文化,保留相當的聯結。在 文化當中,語言是最基礎的大眾媒介,一種語言不僅是一種中性的溝通媒介,而

66 Henri Tajfel, “ Interindividual Behavior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Henri Tajfel 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pp.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一種寄寓著深厚感情文化載體。在文化社會學者的眼中「語言的本身就是一種 溝通行動」67,「雖然在民族的界線和使用特定語言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

但是命定的人類語言差別,對於民族國家的形成產生了強大的導向引領作用。」

68兩岸之間雖然自1950年代起文字開始有繁簡和用詞的差異,但語言基本上是足 以溝通的,兩岸均使用共通的語言,而語言具有貫穿力,使兩岸在文化上的認知、

規範和情感上產生一定的聯繫力,加上政治、地緣和經濟趨動力,兩岸自然而然 開始交流往來。然而兩岸關係深深受到各自內部社會狀態及彼此政治氛圍的影 響,時而友好或中斷,但經濟利益和文化聯繫總凌駕於政治關係,兩岸間經濟和 文化交流常走在政治前面,甚至能引導兩岸政策的走向,近數年來政府政策亦扮 演推動兩岸關係的主動角色,這些政策作為即奠基於兩岸間的類同與差異。

全球化是21世紀以來推動各國家、區域密切交流、整合的一股強大力量,全 球化造成「疆界毀壞」或疆域的模糊,人員、資訊、貨物或是資本都更容易跨界 流動。Ronald Robertson曾指出:「當下的世界不斷被壓縮,而且它的主要成分—

民族社會及國際體系—正遭到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的內外抑制,在這一情況下,

如何辨認個體與集體的『自我』及『他者』間的關係變得非常複雜。」69兩岸關 係在兩岸政府政策開放和全球化的助力下,經歷30多年的交流與互動,陳重成指 出,台灣民眾的身分認同正處於一種「自我」(Self)與「他者」(Others)的 分合遽變中,實際參與兩岸社會交流的人均可能面臨情境認同和身分認同的兩難 困境,以及彼此都是對方的「他者」的身分的再確認過程,因此身分認同是兩岸 社會交流與互動過程中的核心議題。70

全 球 化 浪 潮 下 在 所 有 的 空 間 中 均 混 合 著 全 球 化 (globalization) 和 在 地 化 (localization),許多衝突的概念需要被整合性的理解,且需要被考慮的變項紛雜,

67 Edward Shils, Center and Periphery: essays in macrosociolog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p.76.

68 王小章、鄭震譯,Michael Schudson著,「文化和民族社會的整合」,Diana Crane 主編,文化 社會學—浮現中的理論視野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頁 24。

69 Ronald Robertson,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2), p. 98.

70 陳重成,「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 刊(台北),第 9 卷第 1 期(2008 年),頁 39~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體系正處在一種分裂(Fragmentation)與整合(Integration)相互交織的「分合」

(Fragmengration)狀態中,亦即「趨同的融合力量與分解的分化力量共同構成全球 化的整體過程,且「分合」的狀態也會使衝突性、模糊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均 降低。」71兩岸被全球化的潮流席捲下,雖然政經合作議題最受到關注,但自1987 年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社會交流一直在政經關係的跌宕下蓬勃發展,透過 實際而深切的接觸,兩岸民眾所見所言不斷重構兩岸深層結構的意識形態。陳重 成曾指出,「台灣經歷了『去中國化』的教育和社會教化,塑造出所謂台灣意識,

過去台灣人所認知的『大陸同胞』從虛構意象(Virtual Image)中釋放出來,成為一 個具體的真實對象,兩岸關係在全球化下,只能以建設性的合作關係取代排他性 的對抗關係,使兩岸間圈層式區域認同的社會建構可在全球化下被確立。」72事 實上,在全球化下的移動人口必然會面臨和遷徙地的認同問題,他們可能在認同 原來的母國與居住的國家間擺盪。73而本論文則希望藉由陸生來了解這個群體所 認知的「台灣」究竟仍是中國大陸政府宣傳和教育下的虛構意象(如台灣是中華 人民共和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是透過交流後已成為一個被重新認識 的真實的「他者」?「我者」和「他者」是如何形成則須借重社會學及社會心理 學的概念來給予定義。

一、價值塑造類別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群體有分立的趨勢,可區分為「我者」與「他者」,

人類與自己的群體在一起有自在、省事、投契和對自己文化的驕傲感。人腦必須 藉重類別來幫助思考,類別就是歸納的意思,一旦分類成功後,這些類別就成為 正常的臆斷基礎。74分類造就了「我們」和「他們」的差異,和「我們的人」在 一起時,類別內所形成的習慣、文化就會逐漸形成價值。Gordon Allport提出「一 個人最重要的類別就是他個人的價值體系,只要感覺、情感、價值介入時,人們 就會傾向於自由地、渴望地和幻想地思考。這種局內人的思考方式是很自然的,

71 James N. Rosenau, Distant Proximities: Dynamics Beyond Globalization(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p.4, 5, 11, 12.

72 陳重成,「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頁 67。

73 王宏仁,「族群認同與國際移民趨勢」,科學月刊(台北),第 31 卷第 11 期,2000 年,頁 943。

74 汪琪編譯,Gordon Allport 著,偏見的故事(台北:三山出版社,1973),頁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任務便是完全照著追求價值者的方式生活,由這些價值 而來的推斷使我們能夠這麼做。」75在相同的價值體系裡,局內人會做類似的思 考和推論。個人的每項行為背後都有其動機與目的,其心中的價值觀便是決定其 行為模式的基礎。文崇一認為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或一群人用以衡量事務或行為的 標準,價值觀會受到文化環境與歷史傳統等因素的影響。76價值觀並非人一生下 來就與生俱有,而是透過後天的學習而得,社會學家認為每一個個體從小就經由 家庭教育、同儕遊戲、學校教育以及職業團體的生活教育,逐漸學習價值觀念,

進而建構自我的價值觀。77透過團體的接觸,個人培養出與所處環境相和的價值 觀,但後天學習而來的價值觀會隨著與他人接觸而調整。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雖然會埋怨自己的壞運氣和環境,但並不會希望和別人 易地而處,也就是我羨慕你,但我並不希望變成你,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你的 品性、你的東西。所有個人在群擬中的份子身分,也是由這種基本自愛而來,既 然他不能改變他的家庭、傳統、國籍或是語言,他最好乖乖的接受。他們對他的 影響不僅是外在的,也深入他的內心。78

Gordon Allport也提出生命價值與熟悉感的關係,人有時雖會對每天例行的生 活和慣常的老夥伴感到厭倦,但支持人的生命價值也是由這種熟悉的感覺而來,

「因此人們熟悉的事物本身就變成了價值,人會喜歡那些從小就熟悉的烹飪方 式、習俗和人們。且熟悉的事物為生存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79由類別而形 成的價值成為這個類別的判斷標準,而將類別視為團體的一種,價值就是這個團 體認同的範圍。Pamela J. Conover對於團體認同的主客觀條件都給予了明確的定 義,假如將兩岸人民視為兩個團體,Pamela J. Conover的定義將有許多的啟發,

且團體認同更是影響對政治議題看法的重要因素,人們透過與不同的團體聯繫來 建構自己對政治的想法。80她認為能產生團體認同(group identification),必須具有

75 汪琪編譯,Gordon Allport 著,偏見的故事,頁 27。

76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年),頁 6。

77 陳秉璋、陳信木,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 年),頁 300、304-305。

78 汪琪編譯,Gordon Allport 著,偏見的故事,頁 33。

79 汪琪編譯,Gordon Allport 著,偏見的故事,頁 31。

80 Pamela J. Conover,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s on Political Perception & Evalu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46(1984), pp. 760~761.

為差異顯現出類別,Richard Jenkins提出「以社會的角度來看,類同和差異永遠 是同一個觀點的函數:我們的類同是他們的差異,反之亦然。」81Pamela J. Conover 認為,個體由客觀身分進而成為主觀認同者,其過程是值得探究的,透過心理上

為差異顯現出類別,Richard Jenkins提出「以社會的角度來看,類同和差異永遠 是同一個觀點的函數:我們的類同是他們的差異,反之亦然。」81Pamela J. Conover 認為,個體由客觀身分進而成為主觀認同者,其過程是值得探究的,透過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