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 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治 Contagion of The Social and 政Political 大 Chinese立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 ‧ 國. 學 sit. y. Nat. n. er. io. 指導教授:魏艾博士 a v. l C Advisor: Wei, I, U Ph.D ni. hengchi. 沈湘湘 Shen, Hsiang-Hsiang. 中華民國103年6月30日 June 30, 2014.

(2)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謝. 辭. 眼望著高山,心裡總會揚起挑戰的雄心,下一個念頭卻是忍不住質疑自己: 「這是我能夠負荷的距離嗎?」直到攻頂,才知道不能放棄初衷是那麼重要。那 一天在病榻上,爸爸雖已不能發一言一語,但完成學業這個承諾是我心裡最深刻 的印記,這個承諾我懷抱許久,在冰冷的冬天,清晨四點起床,也只為這一個堅 持,這是我對父親親口的承諾,在他流下最後一滴眼淚,我知道他聽見了,也帶 著我的承諾去了天堂。這一路鞭策我最用力的媽媽,為了激勵我繼續向前,她一 直是我最堅實的後盾,這本論文獻給爸爸和媽媽。謝謝不斷鼓勵我的哥哥姊姊, 他們一直是我最好的榜樣。謝謝菜鳥先生的包容,讓我可以勇敢追求我的理想。. 政 治 大 解年輕世代在彼此交流上的期待與限制,那些接受我訪談的大陸交換生所展現出 立. 這篇論文從醞釀到寫作時間長達 4 年,恰足以在兩岸關係的變動中觀察和瞭. 來的自信與努力,與我同年齡大陸學者身上所展現的氣質隱然不同,傳統的兩岸. ‧ 國. 學. 關係論述已經不能夠完全解釋兩岸分立的動態互動,進入被研究者的主客觀環境. ‧. 才能正確的瞭解事實、解釋與預測,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正確瞭解當前存在 以事實為依據的情況,將有助於引導這種變遷趨向於我們所期望的結果,這也是. y. Nat. sit. 社會科學的功能所在。」. n. al. er. io. 忘性和記性的好壞是辯證的,將這一路來的挫折遺忘,牢記途經挫折時給我. i n U. v. 幫助和溫暖鼓勵的師長朋友們。能夠完成此篇論文,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魏艾老. Ch. engchi. 師的耐心與教誨,老師指引我方向,讓我能心無旁鶩的朝向明確目標前進;與施 哲雄老師談話,就像打開一座書庫,滿眼的第一手資料隨手可得;楊念祖老師對 於兩岸交流的實務經驗與宏觀視野,郭武平老師與朱蓓蕾老師從安全觀對我的指 導,圓滿我論文的論述,在此一併感謝老師們的支持與指導。 東亞所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真心感謝嘉州同學不吝惜提供統計數據、秀珍 學姊不斷啟發我新的想法,還有那些已經在學術領域中成績豐碩的學長和同學 們,引薦願意為我敞開心胸的大陸學生們。我一直相信「奇幻少年的牧羊之旅」 中的一段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對於那些在這個聯合起來幫助我的小宇宙裡的朋友們,我滿心感激。 沈湘湘 謹誌.

(3)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摘. 要. 兩岸關係研究在開放政策的導引下,自過去以共黨體制與理論研究,轉為更 務實的經濟和文化研究,兩岸社會和人民透過頻繁交流瞭解彼此,是目前兩岸關 係的重要發展,其中一項趨勢即是大陸年輕學生能在台灣停留,並在一段不算短 的時間內深入一般民間生活,這些所謂的「陸生」在來台停留 4 個月以上的時間 內,除了在學校上課,騎單車環島、搭「台灣好行」、搭台鐵、坐公車等等方式, 在台灣城市和鄉野間體驗與感受,一部分人更在選舉造勢場合,和激動的選民一 起喊凍蒜凍蒜。 根據 Allport 以來學者對於接觸相關研究文獻的瞭解,群際之間的研究必須. 政 治 大. 考慮接觸的內涵、接觸的過程以及制約接觸的條件等對接觸效果的影響。傳統「接. 立. 觸假說」認為類似文化背景之群體可透過深度交流接觸達到真正理解溝通,消除. ‧ 國. 學. 群際偏見與隔閡,達到族群融合。. 本論文即以上述理論為基礎探討兩岸年輕學子交流的樣態及效,透過量化的. ‧. 問卷與深度訪談,探索這個族群接觸內涵與過程,理解到所謂的「接觸」並不能. sit. y. Nat. 僅限於「接觸的頻率和時間長短」 ,也不能僅奠基在語言文化具類似性的基礎上,. io. er. 就達到「接觸假說」所預設的「消除類屬」(de-categorization)或進一步「融合類 屬」(re-categorization)。因為族群之間各成員心中存在著「自我類屬」. n. al. Ch. i n U. v. (self-categorization),想要消融彼此的界線,必須先探索成員對自我類屬的定義,. engchi. 此外還須考慮接觸環境上制度面的制約,從制度面的設計增加群際成員的接觸頻 率,才能進一步減少成員的「群際偏見」(intergroup bias)及增進「群際情感」 (intergroup emotion)。. 關鍵詞:陸生、社會接觸、社會距離、政治社會化、群際接觸、群際偏見.

(4)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Abstract In the leading of open policy, the mainstream of cross-strait studies has shifted from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to Economy and Culture. At the tide of exchange,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are the most propriate targets to learn about, less sensitive and having deep contact with Taiwan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udies like Allport’s, scholars should take the content, process, and constrait of contact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 groups. Traditional “contact assumption” assumes groups sharing similar culture background will reach mutually understand through exchange in depth, deliminate bias and barriers between groups.. 政 治 大. This study has examed the impact of the frequency and time length,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similarity on contact, knowing that those conditions above are not the only factors to de-categorization or further re-categorization. The members of each group have bared self-categorization in mind. Eliminating intergroup bias and enhance intergroup emotion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of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between. 立. ‧ 國. 學. groups. Besides, the goal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is to make the contact more intensive. ‧. io. sit. y. Nat. and to avoid the false contact. The less attractions offered by media to the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the les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y will have. So the policy design should be delicate enough to allow those students to take the advantages of curriculums、professors, and schools to reach the goal of social contact between the. n. al. er. young generations of cross-strait.. Ch. engchi. Keywords: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social socialization, integroup contact, intergroup bias.. iv n contact, U social. distance, political.

(5)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26.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32. 第一節 價值與偏見. 32. 第二節 社會接觸與社會距離. 40. 政 治 大.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 第三章. 立. 54. 陸生在臺「社會距離」和「政治社會化」之量化分析. ‧ 國. 學.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分析. 第二節 陸生與台灣社會接觸機會及社會距離之測量. ‧. 第三節 陸生在台灣的政治社會化測量. io. sit. 社會接觸:「我群」與「他群」的界線. n. al. er. 第一節 文化體驗與生活適應:個人特質與制度安排. Ch. 第二節 社會接觸與政治社會化. engchi. 第三節 接觸與互動:訪談與觀察. 第五章. 65 74 90. y. Nat. 第四章. 65. i n U. v. 104 104 120 131. 結論. 13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46. 參考書目. 149.

(6)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圖表目次. (表次) 表 1-1 民國 96 至 99 學年度(2007-2010 年)來台研修大陸地區 學生期程概況表. 6. 表 1-2 大陸來台研習生人數及每年成長率. 7. 表 1-3 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 14. 表 1-4 陸生深度訪談題綱. 24. 表 1-5 兩岸貿易統計表. 28. 表 2-1 社會距離指標. 46. 表 2-2 政治定向的種類. 56. 政 治 大 表 2-3 以對兩岸關係現狀的看法來檢測陸生對台灣立場變化的四種型態 立. ‧ 國. 學. 表 3-1 教育程度分布表 表 3-2 科系分布表. ‧. 表 3-3 來台意願表. 表 3-4 學校所處地區及其居住地(戶籍地)之交叉統計. Nat. n. Ch. engchi U. 表 3-8 是否具備共產黨員身份統計表. 68. y. 69. 70. er. io. al. 67. 70. 表 3-6 戶籍屬性與個人對家庭經濟地位在社會階層之認知交叉比對 表 3-7 出生年代表. 67. sit. 表 3-5 戶籍屬性表. 62. v ni. 71 72. 表 3-9 出生年代與是否具備黨員身分交叉比較表. 72. 表 3-10 性別分布統計表. 73. 表 3-11 陸生與台灣學生成為朋友之數量統計表. 76. 表 3-12 陸生與臺灣朋友連絡頻率統計表. 76. 表 3-13 提供臺灣朋友協助統計表. 77. 表 3-14 請臺灣朋友協助統計表. 77. 表 3-15 常不常幫台灣朋友的忙和常不常請臺灣朋友幫忙交叉表. 77. 表 3-16 「當陸生和臺灣朋友談到兩岸關係時,如果有不同意見, 會不會擔心繼續談下去會傷感情?」統計表. 78. 表 3-17 在臺交往朋友數與台灣同學互動情形比較表. 80.

(7)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表 3-18 在學年級數與結交臺灣朋友之交叉比較表. 81. 表 3-19 會不會與家人討論兩岸關係的議題. 82. 表 3-20 會不會與同儕討論兩岸關係的議題. 82. 表 3-21 與臺灣同學(朋友)和與大陸同學(朋友)討論兩岸關係議題的交叉比較 83 表 3-22 陸生與老師討論兩岸關係之比例表. 84. 表 3-23 與臺灣老師和與大陸老師討論兩岸關係議題的交叉比較. 84. 表 3-24 陸生在臺結交朋友數與兩岸關係討論之顯著性. 85. 表 3-25 陸生來臺期間一周有幾天會參加社團活動. 86. 表 3-26 陸生自我認為在學校社團活動的活躍度. 86. 表 3-27 是否常參與社團的重要決策. 87. 政 治 大 表 3-29 陸生在臺期間接觸臺灣大眾傳播媒體的經驗 立 表 3-30 與台灣同學討論兩岸議題與在台灣接觸大眾媒體經驗交叉分析表 表 3-28 在班會或各種社團會議是否常發言. ‧ 國. 學. 表 3-31 對兩岸關係一些陳述的意見. 表 3-32 與台灣同學和老師討論兩岸關係與兩岸關係陳述意見之交叉比較表. ‧. 表 3-33 黨員與對兩岸關係陳述之 T 檢定分析表. sit. io. n. al. Ch. 表 3-36 陸生旅遊地點次數表 表 3-37 對兩岸政府好感度. er. 與兩岸關係陳述之迴歸分析 表 3-35 陸生對臺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看法偏好表. 92 92 94 94 95. y. Nat. 表 3-34 「擔心和台灣朋友談論兩岸關係會傷感情」. 87. n U engchi. iv. 96 96 97 98. 表 3-38 兩岸關係不武不獨之意見表. 98. 表 3-39 臺灣與大陸關係的看法意見表. 99. 表 3-40 陸生在臺接觸與對兩岸關係看法之迴歸分析. 99. 表 3-41 參觀總統府與對兩岸關係陳述(P8)的看法相關性比較表. 99. 表 3-42 參觀總統府與對兩岸關係陳述(P9)的看法相關性比較表. 100. (圖次) 圖 1-1 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曲線圖. 14. 圖 1-2 陸生在台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分析圖. 18. 圖 1-3 訪談內容架構圖. 23.

(8)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圖 1-4 滾雪球抽樣示意圖. 23. 圖 1-5 研究架構圖. 27. 圖 2-1 價值觀的互動關係(1). 36. 圖 2-2 價值觀的互動關係(2). 36. 圖 2-3 假設團體範圍越大、對個人影響越小. 47. 圖 2-4 認同的文化迴路. 53. 圖 2-5 政治社會化的研究架構圖. 57. 圖 3-1 陸生在台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之量化分析路徑圖. 66. 圖 3-2 戶籍屬性與個人對家庭經濟地位在社會階層之認知交叉比對. 70. 圖 3-3 陸生與台灣朋友接觸頻率及交友情形比較圖. 79. 圖 3-4 陸生交友數與在校社團活動活躍度交叉比較圖. 87. 政 治 大 圖 3-5 在校社團活動活躍度與台灣同學討論兩岸關係交叉比較圖 立. ‧ 國. 學. (附錄). 88. 附錄 1、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22 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sit. n. er. io. al. Ch. engchi. i n U. v. 30 102. y. Nat. 附錄 2、99 學年度第二學期短期研習陸生各校分布情形. ‧. (陸生納入健保部分).

(9)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自1998年台灣開放大陸學生(以下簡稱為陸生)來台從事短期研修2至4個月 起,2010年台灣大專院校正式招收來自大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台灣的校園內越 來越多在台灣短期研修的陸生。近幾年來,隨著開放的程度增加,除了正式取得. 政 治 大. 台灣學籍的大陸留學生外,大部分的陸生可來台進行4個月至1年間的短期研修。. 立. 臺灣多年來發展出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其中兩. ‧ 國. 學. 岸差異最大者即為政治體制,以及因制度上的差異所形成的社會人文環境。陸生 來台學習時,透過不同管道和不同途徑接觸台灣的制度和社會時,受到接觸的影. ‧. 響,使越來越多的陸生開始考慮在台繼續就學、就業和生活的可能性,這種現象. Nat. sit. y. 透露了經過短期的生活或就學經驗,陸生對於台灣這個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政治制. al. er. io. 度和社會環境產生好感,因而希望留下來,進而產生政治社會化的影響,這個現. v i n Ch 題),但回顧近年來台灣相關研究會發現,政治意識或政治態度對個人的族群態 engchi U n. 象雖尚不致於影響有關國家認同的深層轉變(例如我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的命. 度有最明確的顯著影響,遠超過接觸他族經驗的多寡或是一般社會接觸的效果。 1. 而社會接觸則是影響族群偏見和歧視的基礎因素2。因此現有研究雖已主張陸生. 在台經驗對社會接觸有其正面效應3,但陸生與台灣的社會接觸深厚程度如何?這 些社會接觸是否能使陸生融入台灣社會當中?則因為研究的限制性因素而難以 深度耙梳。本論文則將針對此進行研究,並假設陸生的社會接觸應能增進陸生對 1. 2. 3. 王甫昌,「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 釋」,台灣社會學(台北),第 4 期(2002 年),頁 11~74;陳志柔、于德林,「台灣民眾對外來 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台北),第 10 期(2005 年),頁 95~148。 伊慶春、章英華,「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台北), 第 12 期(2007 年),頁 194。 王嘉州,「來台陸生之政治社會化與政府認同」,發表於從轉型到轉向:中國研究的比較觀點 研討會(台北:中國研究學會主辦,2010 年),頁 2。 1.

(10)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於台灣印象及對台灣民主政治的認同,但會因為接觸內容之差異而產生不同結 果。 兩岸關係自1980年代快速發展,雖歷經台灣、大陸基本格局的轉變以及國際 4. 大環境的變遷,但基本上仍為「經濟整合、政治疏離」的狀態。 依據陸委會的 統計自2010-2014年第一季,台灣對大陸進出口總額已達到5160億美元,而2013 年大陸對台灣的進出口總額也超過1243億美元(參閱附表1-6)。儘管兩岸在政治上 仍處於隔閡狀態,但中共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2002年在慶祝 「江八點」講話七周年紀念會上即提出,「兩岸同胞共創的文化,是維繫全體中 國人的精神紐帶,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兩岸青年應加強交往,增進瞭解。」5 2005. 政 治 大 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促進 立. 年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四點意見」,強調「貫徹寄. ‧ 國. 學. 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維護台海地區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祖國和 6. 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並且一定努力做好。」 2012年. ‧. 胡錦濤的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有關涉台部分亦強調交流合作、人民往來,認為兩岸. y. Nat. 「要繼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 io. sit. 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7 基於以上的對台政策思考邏輯. n. al. er. 下,在胡錦濤所作的十七大、十八大政治報告中以及2008年底為紀念《告台灣同. Ch. i n U. v. 胞書》三十週年發表的講話(簡稱胡六點)8,均明確表達未來將加強兩岸人員. engchi. 往來,擴大各界特別是青年交流,以增進兩岸的瞭解、化解歧見誤會。 2014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時,提 到兩岸青少年身上寄託著兩岸關係的未來,「要多想些辦法,多創造些條件,讓. 4. 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修訂版(台 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 年),頁 3。 5 「北京紀念"江八點"七周年 錢其琛發表講話(全文)」,搜狐網,2002 年 1 月 24 日, http://news.sohu.com/65/68/news147746865.shtml 6 「胡錦濤: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人民網,2005 年 3 月 4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04/content_2649825.htm 7 「胡錦濤十八大報告涉台部分(全文)」,中評網,2012 年 11 月 8 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2/9/6/9/10229698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 2296980 8 「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華網,2008 年 12 月 31 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31/content_10586495_2.htm 2.

(11)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9. 他們多來往、多交流,感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 。因此大陸對於 增進未來兩岸關係的路徑之一就是增加與台灣的交流工作,這種「寄希望於台灣 人民」的作為,尤其是希望年輕世代透過交流增進了解,降低隔閡與差異。透過 交流,大陸年輕一代對臺灣的印象不斷在重構,臺灣的大陸政策也逐漸受到「民 眾觀點」的左右。10 目前學界對於兩岸大部分相關議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遷移對兩岸政經 社關係造成的影響,從微觀層次討論移居經驗的研究雖然逐漸增加,但仍非主 , 流,對兩岸交流人員所作的研究亦集中在「台商研究」和「台灣至大陸求學學生」 其中有關台商的研究以流動與認同問題11、台商經營問題12、台商子女教育問題13等. 政 治 大 人、外派幹部和家人,不論是為了更好的就業機會或是為了可以增加社會流動的 立 為主要關注點。移居至大陸的台商大部分是具備一定知識技術的台資企業經理. ‧ 國. 學. 上升14,綜合而言,經過這麼多年的交流與接觸經驗,移居大陸的台灣人似乎並 未真正將大陸當作安身立命之所。15而身處於中國大陸的環境中,部分論述認為. ‧. 隨著接觸機會增加且深入,越能夠理解和認同彼此16,但相反的也有經過接觸而. sit. n. al. er. io. 9. y. Nat. 失去好感,甚至產生或強化了負面印象的情況出現。17或提出台商認同變遷之路. i n U. v. 「習近平:兩岸青少年要多交流」,中央社,2014 年 5 月 7 日,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5070260-1.aspx 10 石之瑜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臺北市:新臺灣人文基金會出版,2003), 頁、3-9。 11 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台商研究(台北:五南圖書,2012 年);蔡馥宇,「上海市台商 的流動能力與身分選擇」,(台北)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林平,「從居 住空間看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當地的認同」,台灣政治學刊(台北),第 13 卷第 2 期(2009 年 12 月),頁 57~111。 12 張宴薰,「兩岸經貿政策對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之影響」,(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碩士論文(2012 年),頁 1。 13 譚仁傑,「提升對大陸台商子女學校輔導政策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區兩所台商學校為例」,(台 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2 年),頁 2。 14 林平,「想像的階層流動:中國大陸台灣學生的就學就業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 55 卷第 3 期(2002 年),頁 58。 15 鄧建邦,「持續地回家:大上海台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台灣社會學(台北),第 18 期(2009 年),頁 139-179。 16 蔣逸青,「群際接觸對登陸台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頁 23。 17 林瑞華,「『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社會融入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 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頁 97;林平,「從居住空間看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當地的認同」, 台灣政治學刊(台北),13 期 2 卷(2009 年),頁 57-111。. Ch. engchi. 3.

(12)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徑與變化形態將隨著不同情境而有所不同。. 18. 台灣自1980年代末開放大陸探親,打破與中國大陸政治社會隔離的狀態,逐 漸有許多台灣年輕學子赴大陸短期研究進修或與大陸學生互動交流的狀況19,進 一步就讀大陸大專院校,學界對於赴大陸就學的年輕學子,其研究亦以就學現況 20. 、學歷認證政策21、大陸優惠政策及未來就業22等問題為主,有學者指出,去大. 陸就學的台灣學子在進入學校時有優惠政策且門檻低,但實際上畢業後在缺乏社 會資本又缺乏台灣學歷認證的政策支持,最後陷入進退失據,擺盪於兩岸之間的 23 尷尬局面 。亦有學者認為儘管胡錦濤以來對台政策上「軟的更軟、硬的更硬」. 的兩手策略,轉變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政府形象的看法,但鎖定青年學子的擴大兩. 政 治 大 施」,實際上亦不能在潛移默化中,扭轉改塑台灣民眾的身分認同。 立. 岸青年交流、台生比照陸生收費、承認台灣學歷和開放證照考試資格等「惠台措 24. ‧ 國. 學. 無論是台商或是台生,這些問題的研究大部分都聚焦於在大陸生活的台灣 人,在遠赴大陸就業或就學的過程當中可能產生的心理和社會實際因素影響,在. ‧. 兩岸交流開放更廣更深的今日,值得吾人研究的是,這些情形是否也可能會發生. sit. y. Nat. 在台灣生活的大陸人身上。. n. al. er. io. 在臺灣生活的大陸人士,粗略分類大致可分為陸生(短期研修生及修習學位. i n U. v. 生)、陸配及陸籍在台工作人員。其中陸生由於教育程度較整齊、知識水準較高,. Ch. engchi. 對兩岸事務或台灣問題的意識較為清晰,且仍處於學校的環境中,尤其短期研修 18. 19. 20. 21. 22. 23. 24. 陳朝政,「台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論 文(2005 年),頁 82。 曾于蓁,「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台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8 年),頁 2。 游騰穎,「台灣地區學生赴北京高等院校就學現況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 年);楊宗川,「大學生赴大陸求學態度暨相關問題調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 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孫佳玲,「大陸學歷採認政策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 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年)。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高雄:麗文出版社, 2010),頁 64。 林平,「前程似錦還是南柯一夢?在中國大陸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當代中國(台北),第 13 期(2011 年),頁 83-98。 林平,「想像的階層流動:中國大陸台灣學生的就學就業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 55 卷第 3 期(2002 年),頁 58。 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台北),第 48 卷第 3 期 (2009 年 9 月),頁 12、19。 4.

(13)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生在台期間短,為多體驗台灣生活,有更多的動力走出校園接觸台灣社會,因此 在討論政治社會化或觀念塑造的過程當中,是較為適當的研究群體。台灣的官方 政策不斷受到開放與否的討論以及學界對此研究群體的關注,有必要回顧目前對 於陸生研究的發展歷程。 (一)陸生政策沿革 自民國87(1998)年起,台灣的各級公私立學校依據「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 25. 台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 及「大陸地區文教專業人士及學生來台從事文教活 26 動審查要點」 等規定,開始有陸生進入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或訪問,兩岸青年學. 生正式由單邊的學術交流走向雙邊。政治上在民國89(2000)年首次經歷政黨輪. 政 治 大. 替,由民進黨取代國民黨掌握國家機器的統治權,期間的兩岸關係及互動則相當. 立. 起伏,中國大陸對於民進黨政府在政治上採取「聽其言、觀其行」的政策,兩岸. ‧ 國. 學. 政治交流雖中斷,但文教交流卻未因政治因素而阻斷。台灣於101(2002)年7月公 布「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成為兩岸教育學術交流的轉變關鍵,. ‧. 有了上述的法律基礎,兩岸各級學校透過締盟合作或書面約定,學校學生即可透. sit. y. Nat. 過此一合作模式來台修習。民國94(2005)年陸委會雖已考慮將來台短期進修的. al. er. io. 陸生放寬期限至一年,但直至民國97(2008)年教育部核定「各級學校與大陸地. v i n Ch 及學生來台從事文教活動審查要點」修正案,始正式放寬陸生來台研修期限由4 engchi U n. 區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審查要點」及「大陸地區文教專業人士. 個月延長為1年,但人數不得超過1,000人。27在現階段兩岸情勢發展下,教育交. 流重新開啟春花水暖的另一階段,人數持續穩定成長(如表1-1),尤其在民國 99(2010)年8月19日通過「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 科學校法」(一般稱為「陸生三法」)修正案後,採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高中生. 25. 「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台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2 年 10 月 25 日,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083479&ctNode=29651&mp=1 26 「大陸地區文教專業人士及學生來臺從事文教活動審查要點」,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2008 年 10 月 24 日,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16598&KeyWordHL=&StyleType=1 27 陸委會,「延長陸生來台研修期限為 1 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0358&ctNode=7271&mp=1. 5.

(14)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28. 自民國100(2011)學年度起來台就讀具學位大學。 但除了在相關法令明定「一限 二不」:限制大陸醫事學歷採認、陸生不得報考國安機密相關系所、非中華民國 國籍者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技證照,29在臺陸生至今在學業、就業和生活上仍受到 「三限六不」的限制,且一再在台灣社會中被提出討論。與兩岸的教育交流的開 放程度相比,臺灣官方對於現實的考量較多,因此在政策鬆綁的步伐上顯得蹣 跚,如在有關大陸學歷認證方面,教育部始於民國100(2011)年1月10日公告認可 大陸地區列名「985工程」之41所大學名單,除著眼於國際趨勢及兩岸學術交流, 亦希望使陸籍配偶之就學人權、台商子弟回台就學之學業銜接等問題得到妥善解 決。30. 政 治 大. 表 1-1、民國 96 至 99 學年度 (2007-2010 年) 來台研修大陸地區學生期程概況表. 立. 4. 第 2 學期. 409. 第 1 學期. 441. 第 2 學期. 606. 第 1 學期. 1265. 第 2 學期. 1630. 第 1 學期. 2499. -1047. 3. --. C h 7082 U i e h n c g ※:合計未加總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預估人數。 合計※. 299. y. 97 85. 2499. 645. 5. 1052. 182. 3077. sit. 2895. 4. 2. er. al. n. 第 2 學期. 641. 小計. ‧. io. 99 學年度. 232. Nat. 98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國. 97 學年度. 1 年內人數. 學. 96 學年度. 6 個月內人數. v ni. 299. --. 2798 2847*. 490. 7572. *:人數係根據教育部初步的統計,自民國 99(2010)年 11 月 1 日至 100(2011)年 2 月 1 日 止,申請來台進行短期研修的陸生共有 2847 名,分布於 84 所大學院校。 資料來源:教育部,「兩岸文教交流及陸生來台輔導政策說明會報告」,頁 31。. 28. 「陸生三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2012 年 8 月 20 日, http://www.ey.gov.tw/eycc/News_Content.aspx?n=DF52F83A5B7D2A47&sms=114B66117B4BF 117&s=BE0A8AA46B99E069 29 「中生來台/一限二不今入法」,自由時報,2010 年 8 月 19 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19/today-fo6.htm . 30 「教育部擴大採認大陸地區 111 所大學學歷」,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18494&wid=6635a4e8-f0de-4957-aa3e-c 3b15c6e6ead&Index=1 6.

(15)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來台陸生政策是著眼於台灣高等教育制度的國際化,但又為確保國家安全和 台灣學生受教權益,其修習科目限制在與國家安全或敏感科技領域之外,需要經 過特別審核,且因為陸生在台研修超過六個月時,台灣方面的學校須提出包含課 程及課餘生活安排、住宿、生活輔導機制、緊急聯絡網等相關研修計畫報教育部, 故大部分在台陸生研修期間多為一學期(4個月)。而教育部「在推動策略上,鼓 勵各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研議設置專責兩岸教育事務單位或人員,規劃辦理有關 教育交流事務,以發揮上下整合功效,未來將持續以審慎、穩健步伐推動陸生來 31. 臺及學歷採認事宜,以促進國內教育機構與國際接軌。」. 在校園國際化的前提下,「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也提出將會放寬大陸來台. 政 治 大 陸生來台增長率超過110%,第101(2012)學年度,來台陸生達到15,590人,與 立. 研修學生人數的限制,在這樣的開放政策前提下,第98(2009)和100(2011)學年度. ‧ 國. 學. 100(2011)學年年相較,增長率僅為39.9%。但由於目前我國政策上對陸生仍有 「三限六不」的限制(三限為限制採認的學校、限制領域、限制來台陸生總量,. ‧. 六不為不給予陸生加分優待、不提供獎學金、不影響本國學生招收名額、不准陸. y. Nat. 生在台打工、不得報考公職人員、畢業後不得在台就業),因此受到多重因素影. io. sit. 響,2012年陸生來台就讀學士班(具學位者)的陸生人數為677人,比去年還少了65. n. al. er. 人。32因此政策對於陸生來台意願同時具有正負面之影響,此一增長比例的上下. Ch. i n U. v. 波動原因似乎可進一步深究,並作為各校招生的參考。. engchi. 表1-2、大陸來台研習生人數及每年成長率. 大陸來台研習生人數及年成長率 學 年 度. 95. 96. 97. 98. 99. 100. 人. 448. 823. 1,321. 2,888. 5,316. 11,227. 83.7. 60.5. 118.6. 84. 111. 數. 成長率(%). 101. 102. 15,590 21,233. 39.9. 36.2. 資料來源:作者自「教育部統計處」之統計數據進行計算所得,原始統計數據載於教育部,「近. 31.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簡要版」,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1 年 4 月 1 日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5161404/%e4%b8%ad%e8%8f%af%e6%b0%91%e5%9c %8b%e6%95%99%e8%82%b2%e5%a0%b1%e5%91%8a%e6%9b%b8%e7%b0%a1%e8%a6%81 %e7%89%88.pdf。 32 「三限六不政策影響?陸生來台念大學 人數減少至 677 人」,今日新聞網,2012 年 7 月 13 日,http://www.nownews.com/2012/07/13/91-2834281.htm. 7.

(16)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教育部全球資訊網,103(2014)年1月31日,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 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二)陸生研究的發展 大陸學生早於1980年代已進入台灣,彭宗平將大陸交換學生來台分為三個階 段,「第一階段是1980年代,陸生來台多是加入短期的學術交流行程。第二階段 是1998年前後,彭宗平時任清華大學教務長,促成清大與大陸「李政道基金會」 的合作,首批為期6到8星期研修時間的陸生來台,因交流成果不錯,各校也紛紛 效法,教育部將陸生來台時限延長為一年,則可以當作是第三階段的序幕。」33. 政 治 大. 陸生的研究亦依據上述時間序列的階段分類,在第一階段,並無實際以陸. 立. 生為研究群體的研究,但多聚焦於兩岸教育交流政策,因為1980年陸生來台初. ‧ 國. 學. 始,多為學生透過參與研討會或跟隨老師在台研究起,數量不多,且與專業人士 來台訪問講學重疊,當時學界並無針對陸生來台的相關研究,僅有針對兩岸教育. ‧. 交流政策演進的著作,如劉勝驥對兩岸交流的研究34,指出台灣政府早期大陸政. sit. y. Nat. 策中有關開放兩岸教育交流主要依循「國統綱領」之規範,採取近程、中程與遠. io. er. 程三階段,由交流邁向國家統一。但由於兩岸政治共識不足,中共對台政策仍以 政治不對等、國際間孤立與軍事威脅為主,因此教育交流長時期停留在近程階. al. n. v i n 段,以文教交流列為優先推動的重點。台灣自1987年開放探親後,中國大陸即頒 Ch engchi U 發「關於對台灣進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規定」,由「國家教育委員會」負責管理大. 陸人士來台灣的學校教育機構和台灣人士赴大陸的學校、教育機構學習、進修、 講學、研究,及與大陸教育統一進行交流、合作的事宜。 第二階段為民國87(1998)年首批大陸學生來台研修6-8週至民國97(2008)年陸 委會修訂放寬來台研修期限為一年止,政策的放寬影響陸生來台廣度和深度,當 然兩岸關係逐漸和緩也是主因之一,此一期間的陸生研究主要仍附屬於討論兩岸. 33. 34. 林奇伯,「大陸學生留學台灣,引爆善意競爭」,遠見雜誌(台北),第 275 期(2009 年 5 月)。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968_3.html 劉勝驥,「兩岸教育交流的法令與發展」,研習資訊(台北),第 24 卷第 6 期((2007 年 12 月), 頁 23。 8.

(17)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學術領域交流的政策開放問題下。如有關台灣民眾對大陸學生來台就學政策的滿 意度為研究標的,在劉勝驥的研究中:民眾85.2%同意「大陸學生來台短期(半 年內)研習」、不同意者8.6%,民眾75.3%同意「大陸學生來台修習學位(多於 35 一年)」、不同意者17.3%。 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大陸學生來台短期研習態度是. 開放的,與政府擬定政策之預想效果相符合,但對於以陸生為標的的研究不多, 也未從實質微觀面對陸生來台後的社會和經濟等方面影響作討論。 第三階段為2009年至今為立法院開始修訂「陸生三法」後開始受到學術界的 關注,「陸生三法」當時在台灣社會引起廣泛討論,國內的正反意見都有,楊景 堯從兩岸文教交流的角度,廣泛的討論陸生來台政策的具體措施和目的、學歷採. 政 治 大 修的法律依據修訂後 ,要接受在台停留半年以上的兩岸交換學生必須要學校間 立. 認與陸生來台的關聯、以及陸生來台對台灣教育體制的影響等。36陸生赴台灣研. ‧ 國. 學. 簽有「姊妹校約」及「交換學生約」才可放行,而目前台灣147所一般大學中, 已有115校、將近八成已與大陸302校簽有姊妹校約,總合約數更高達1039個。37. ‧. 此階段開始的陸生研究一部分依舊在討論開放陸生政策對於台灣高等院校. sit. y. Nat. 因少子化所可能引起生源不足的經營問題。楊景堯將兩岸高等教育情況聯結,認. al. er. io. 為中國大陸自1999年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毛入學率從4%提升到2008年的23%,. v i n Ch 題很多,僅僅寄望於民辦大學達到這樣的目標是很難的,甚至現有過度擴充的公 engchi U n. 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擴展速度太快,未來希望能夠繼續擴增到40%的難. 辦大學也面臨辦學和人才的問題。38而台灣的高等教育從民國83(1994)年以來的廣 設大學提高升學率開始,一直有供過於求的問題,若以市場機制來看兩岸大學供 需問題,兩岸大學某些程度尚可互補,是有實際可行因素在內,因此有研究針對 台灣的高等教育環境指出台灣能夠吸引大陸學生來台留學的拉力因素,主要還是 在於開放的留學政策、台灣的文化和大學環境、台灣商管科系具吸引力以及經濟. 35. 36 37 38. 劉勝驥,「大陸學歷認證與大陸生來台就學之政策研究」,發表於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 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主辦,2009 年)。 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頁 64、80、116、144、198。 林奇伯,「大陸學生留學台灣,引爆善意競爭」。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頁 11-12。 9.

(18)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39. 因素等。 大陸學生到台灣來念書的利基,除了希望在大陸就業市場可以有較高 的競爭力以外,就是在畢業後在台灣有好的工作機會,但這兩者目前似乎都不可 能,因為大陸自1999年擴大招生之後,每年就學率都在提高,2007年學齡層的高 等教育毛入學率就已經到達23%,現在大陸每年約有400萬大學畢業生走出校園 後找不到工作,而在台灣政府的「三限六不」政策下,即使學校畢業後也不可以 留在台灣就業,因此楊景堯曾提出,未來真正會影響大陸學生來台意願的因素, 可能在於學生家長對台灣的印象與態度,因為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經濟支柱是來 40 自家長。 余英時認為台灣最大的資產是中華文化與民主制度,真正會吸引大陸. 家長的應該是無形的生存保障和民主制度。. 政 治 大 台攻讀學位政策之前,相關研究大多聚焦在分析大陸短期交換生來台的動機及意 立 普遍而言目前關於陸生研究,在政府於民國100(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可來. ‧ 國. 學. 願,以評論政府開放政策之適當性,並推論未來正式開放政策實施後,將有更多 陸生願意來台就讀。41隨著陸生數量逐漸增加後,討論陸生切身問題的研究始逐. ‧. 漸增加,有研究指出陸生目前面對的是更國際化的教育環境和較少的家庭經濟負. y. Nat. 擔,雖然一部分陸生表示未來還是想到歐美國家留學,但因台灣大陸語言相通、. io. sit. 交流時間短、兩岸文化及生活習慣相近、到台灣比前往歐美國家的經濟負擔低、. n. al. er. 兩岸歷史與政治上的特殊關係等因素,因而選擇到台灣進行短期交流,42且因為. Ch. i n U. v. 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以及台灣文化的吸引,從中國大陸學生的眼光來看,到台灣變 成最時尚的事情。. 43. engchi. 在著眼於陸生接觸外界所受到刺激與反應的研究,有學者比較陸生在台就學. 39. 40 41. 42. 43. 陳治堯,「陸生來台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0 年),頁 121-124。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頁 141。 李文瑜,「大陸學生來台學習參與影響調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 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年);姜齡媖,「大陸地區交換學生來台現況暨開放陸生來台政策 評析」,(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頁 3~4;王秋淑,「開放陸生來 台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11 年),頁 122-123。 李逸雲,「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 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1 年),頁 58。 林奇伯,「中國掀起台灣熱,到台灣事最時尚的表徵」,遠見雜誌,第 275 期(2009 年 5 月號)。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937_2.html。 10.

(19)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前後,對於台灣主權、政治社會化、以及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看法是否有顯著變遷。 透過量化的分析,學者指出陸生來台四個月後的對於大陸對台政策主張比剛來台 時開放。44而在台灣主權問題方面,來台陸生對台灣主權之容忍度整體偏低,影 響陸生台灣主權容忍度的因素中,以對台灣政府喜愛程度、外在政治效能感與政 治信任感最為重要。研究發現認為為維護台灣主權,就不該拒絕陸生來台就學, 反而應該招收更多陸生,但應有相關配套措施45。基於理論推演與實際經驗,認 為提升陸生台灣主權容忍度的具體措施,應鼓勵來台陸生修習兩岸關係課程。. 46. 無論是交換生或是學位生都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中的一環,學者研究國際學生 的流向主要受到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傳統、國際政治關係、經濟發展水平、. 政 治 大 育並非義務教育,而是選擇性的教育,因此以全世界為範圍,什麼國家的教育品 立. 國家留學政策、教育發達程度等六個方面的因素。47高等教育理論中闡述高等教. ‧ 國. 學. 質好就可能吸引更多的學生願意去,其中隱含著留學生對於未來達到社會流動的 期盼。留學生也隱含著他們或他們的家庭是有資源的行為者,藉由追求更多的教. ‧. 育經驗或前往已開發國家進修,爭取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48但兩岸的高等教育. y. Nat. 流動吸引力並不僅僅存在教育本身,也包含兩岸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環境。尤其教. io. sit. 育部「解除台灣以往僅承認大陸六省學生來台就學學歷,2012年全面開放六省以. n. al. er. 外學生,2013年9月招生時已有超過二千位學生來台念大學,台灣私立大學因為. Ch. i n U. v. 少子化的退場機制可望緩和。」49陸生來台念大學,台灣僅承認上海、北京等六. 44. 45. 46. 47. 48. 49. engchi. 王嘉州,「來台陸生對台政策主張的持續與變遷」,發表於第七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 討會(中國蘇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主辦,2011 年),頁 2。 王嘉州,「來台陸生台灣主權容忍度初探」,發表於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高雄: 中山大學主辦,2010 年),頁 1。 王嘉州,「來台陸生之政治社會化與政府認同」,發表於從轉型到轉向:中國研究的比較觀 點研討會(台北:中國研究學會,2010 年),頁 1。 李聯明、呂浩雪,「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制約國際學生流向的主要因素」,比較教育研究, 第 6 期(總第 169 期,2004 年),頁 71-75。 Johanna Waters, Education, Migr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Transnational Students between Hong Kong and Canada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08), pp.77~113.; Maria Chee, Taiwa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al Families: Women and Kin work(London: Routledge, 2005), pp. 93~101.; Anna Findlay, Alexandra Stam, Russell King and Enric Ruiz-Gelices,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Searching for the Meaning of Student Migration”, in Steven Vertovec eds., Migration: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2(London: Routledge, 2010), pp. 311~324 「吳清基:陸生來台將全面開放」,中國時報,2013 年 3 月 15 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31500290.html。 11.

(20)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省學生,但六省市原本教育資源就比較豐富,陸生來台人數並不踴躍,民國 102(2013)年開始開放其他教育資源較差的省分後,學生數勢必增多。前教育部長 吳清基曾表示,大陸學生到台灣讀書,未來對兩岸交流有正面影響。50 在陸生研究的發展階段中,學術討論雖然隨著政策的開放程度而增加,但 最重要的轉折點在於研究者不僅從政策角度來看陸生,也開始從社會學、政治學 方面來討論陸生作為研究群體的可能轉變,而此項轉變恰恰正是政策開放的一項 重要思考點—如何讓兩岸年輕世代透過接觸增進了解。兩岸在人員交流往來密切 的現況下,實際仍有政治上的差異,衝突的機會雖降低但並未完全解消,Robert Abboud和Newton N. Minow曾就衝突的兩方提出忠告,經濟互動導致政治融合並. 政 治 大 也蓬勃發展,2013年的文教交流入境高達52403人次, 與2012年相當(53770人 立. 減少未來衝突,但並不會改善雙邊的互信。51隨著兩岸關係逐步改善,兩岸交流 52. ‧ 國. 學. 次),連續數年來的高強度交流是否能夠使兩岸年輕世代跳越經濟互動關係,更 進一步透過接觸,累積雙方的互信,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如果將兩岸的大交流置入全球化的潮流來看,全球化強化了人員跨越國界的. sit. y. Nat. 移動能力與速度,在移入與移出的國家之間形成了所謂的「連綴社群」(linkage. al. er. io. community),影響的不只是政治社群與成員的關係,還包括移入與移出國家的政. v i n Ch 「連綴社群」,其與台灣社會接觸的強度、認同取向與變遷,在政治對立、經濟 engchi U n. 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面向。而新世代到台灣就學的大陸學生,作為兩岸間的. 互賴的兩岸關係中,更別具意義。現有對陸生的研究已知其對台灣的制度認同有 好感,但事實上也有陸生認為兩岸社會的差距正在縮小,因此對台灣制度的認同. 50. 「吳清基:陸生來台有助兩岸發展」,中央社,2013 年 3 月 6 日。 http://tw.news.yahoo.com/%E5%90%B3%E6%B8%85%E5%9F%BA-%E9%99%B8%E7%94%9F %E4%BE%86%E5%8F%B0%E6%9C%89%E5%8A%A9%E5%85%A9%E5%B2%B8%E7%99% BC%E5%B1%95-131433118.html。 51 Robert Abboud and Newton N. Minow, “ Advanc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The Economic Path out of Conflict, “ Foreign Affairs(Sep/ Oct 2002), 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58243/a-robert-abboud-and-newton-n-minow/advancing-peac e-in-the-middle-east-the-economic-path-out-of-conf 52 資料來源為陸委會「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文教交流統計」2013 年全年統計數字,由筆者自 行加總,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111416233571pdf、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111416232471.pdf、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111416225471.pdf.及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42119545271.pdf 12.

(21)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是否因為社會接觸的強度差異而有區別,具有研究之價值。認同的定義有時過於 廣泛,從個人到接觸的對象、社會角色、面對面團體(face-to-face groups)和更廣的 社會階層等,都可能影響認同。53來台陸生經過接觸而增進對台灣社會和政治制 度的了解,因而能夠理解和認同彼此,或是如已有的對兩岸互動頻繁的團體如台 商或大陸的80後新世代的研究,顯示出兩岸互動頻繁的團體在對彼此評價上是負 面的,在互動上是疏離的。54這些研究顯示兩岸人民也有因為經由接觸失卻好感, 或認為原來也不怎樣,或強化了原先的負面印象。 研究兩岸人員交流的分歧,印證在陸生群體上是正向還是負向影響,是值得 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正向影響的研究,但缺乏針對陸生與台灣接觸後加深了對. 政 治 大 自我原先的認知狀態較少被討論,但這兩項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現有研究和歷 立 於群體差異的認知而鞏固我者與他者的邊界,因為陸生與台灣社會接觸的強度與. ‧ 國. 學. 史皆顯示當兩岸在某些特定議題上發生衝突時,兩岸間的矛盾益形明顯,陸生雖 與台灣社會深度交流,但在某些特定議題上兩岸民眾對於彼此的不信任感是否亦. ‧. 因關係的改善而增強?兩岸價值和制度等差異造成彼此的猜忌和疏離,難以在短. y. Nat. 時間內融合,思考兩岸關係改善進而深化的關鍵,在於交流活動質的改善而非僅. io. sit. 是量的增進,增進相互了解,加強共享的價值與思維,進一步轉變對彼此的認知,. n. al. er. 有利於建構兩岸社會的互信,而建構社會互信是處理兩岸關係的基礎,增進兩岸. Ch. i n U. v. 的價值和思想的對話和交流,是建構兩岸互信的重要途徑。. engchi. 因此本論文希望透過以陸生為個案的研究來探討兩岸人民透過實際的社會 接觸,成見是否真的消弭? 陸生對「台灣」的社會距離的認知是正面增進還是負 面的畫出彼此界線,或是認為兩者並沒有根本上的差異,接觸的強度對於陸生的 認知或社會化的結果又將產生何種影響?台灣的民主制度對於陸生透過社會接 觸或教育體制產生了哪些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結果?. 53. 54. Seth J. Schwartz, Koen Luyckx, Vivian L. Vignoles, “Introduction: Toward an Integrative View of Identity”, in Seth J. Schwartz, Koen Luyckx, Vivian L. Vignoles (ed.)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N.Y.: Springer New York, 2011), p.4. 林瑞華,「『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社會融入之分析」,頁 116;蔡宜靜,「咫 尺天涯:大陸 80 後和台灣人的社會接觸」,(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頁 60~61。 13.

(22)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正式修讀學位外籍生. 僑生. 外籍交換生. 大專附設華語文中心. 16,000 12,000. 10,651. 10,177. 9,135. 8,000. 11,426. 10,861. 10,320. 3,935. 11,612 7,764. 14,480 14,045. 13,562 12,555 8,801. 10,059. 3,301. 15,204 13,898 11,554. 6,258. 5,259. 4,000. 12,840. 1,121. 1,441. 1,732. 2,069. 2,259. 95. 96. 97. 98. 99. 3,301. 0 100. 101. 圖1-1、近年來境外學生在台留學/研習人數曲線圖 資料來源:教育部,「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政 治 大.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378&Page=14083&Index=5&WID=31d7. 立. 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Nat. 26,488 30,150 33,065. 國際學生. 24,511 27,738 30,067. io. 境外學生. n. al. 正式修讀學位 3,935. Ch. 5,259. 98. 99. 39,042 44,776 57,166. v ni. 34,285 37,177 41,885. engchi U 6,258. 100. y. 97. sit. 96. er. ‧ 國 95. ‧. 年度 / 學年度. 學. 表1-3、近年來境外學生在台留學/研習人數. 7,764. 8,801 10,059. 101. 102. 64,558 78,261. 43,957 33,206. 11,554 12,597. 外籍生① 僑生 10,320 10,861. 11,426. 12,840 13,562 14,045. 15,204. 17055. 1,864. 3,554. (含港澳)① 正式修讀學位 -. -. -. -. -. 928. 陸生① 非學位生. 外籍交換生②. 12,233 14,030 15,381. 1,121. 1,441. 1,732. 18,438 22,413 32,134. 2,069. 2,259. 3,301. 37,404 45,055. 3,871. 3,871. 14.

(23)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短期研習及個 1,245. 1,146. 1,258. 1,307. 1,604. 2,265. 2,265. 3,163. 人選讀② 大專附設華語 9,135 10,177 10,651. 11,612 12,555 14,480. 13,898 15,510. 文中心③ 大陸研修生③. 448. 823. 1,321. 2,888. 海青班④. 284. 443. 419. 562. 5,316 11,227. 679. 861. 15,590 21,233. 882. 1,278. 說明:1.大陸研修生人數係指短期交流包括6個月以下及6個月以上之短期研修人數。 2.本表僑生含國立臺灣師大僑生先修部資料。. 政 治 大. 附註1:①正式修讀學位外籍生、僑生及正式修讀學位陸生均以每年10月15日為資料標準日。. 立. ②101學年度外籍交換生、短期研習及個人選讀以上學年度人數估列。. ‧ 國. 學. ③大專附設語文中心修讀華語文者、大陸研修生係以年度計算。 ④海青班全名為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統計資料係指每年3月底實際報到人數。. ‧. 附註 2:①僑生根據教育部之「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第 2 條之規定,「本辦法所稱僑生,. sit. y. Nat. 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 io. al. er. 居留證件回國就學之華裔學生」,其它更嚴謹之相關規定亦見後續修正條文中。參考 資料:教育部,http://home.educities.edu.tw/hkmoversea/ready/rule.html.. n. v i n Ch ②海青班申請資格為「在海外出生且已取得僑居地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或自台出境所 engchi U 持中華民國護照已加簽『僑居身分』者。」「僑委會為培養海外青年(定義為上)獲得 實用知識與生產技能,發展農、工、商、家政事業,促進當地繁榮,特會同教育部辦 理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參考資料來自僑委會海青班簡章, 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5649&no=5649&level=B 資料來源:教育部,「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 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15.

(24)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論文研究目的可分為三部份: 一、從兩岸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時空環境架構下,以文獻分析方式探析 兩岸政府在 2000-2012 年間對大陸學生來台短期交換之政策走向,分析 不同政黨對於兩岸文化交流政策之作法,以及兩岸政府在此政策上之管 理方式,理解政府對於大陸交換生政策之思路。 二、來台交換陸生對於台灣校園文化和一般生活型態的適應和喜好,並探討 陸生經過台灣就學經驗之後,以量化問卷調查方式,瞭解陸生在台灣社. 政 治 大 對臺灣社會距離的認知。 立. 會接觸的管道與強度,透過瞭解陸生在台灣社會接觸的內涵,討論陸生. ‧ 國. 學. 三、由於兩岸生活文化以及教育背景之差異,以深度訪談方式解析陸生來台 就學之動機與選擇因素,以及來台就讀後在經濟、文化和生活上之適. ‧. 應。由於在學就讀是重要的政治社會化場域,擬透過深度訪談瞭解與分. sit. y. Nat. 析陸生來台後所接觸的人、事、物,亦即希望透過陸生社會接觸的途徑,. io. n. al. er. 瞭解陸生在台灣政治社會化的情形。. Ch. engchi. i n U. v. 16.

(25)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第二節 研究方法. 從對來台交換陸生的訪談中可以了解,大部分申請來台短期進修或交換的陸 生從小是聽台灣流行音樂,看台灣連續劇、綜藝節目,或是使用台灣生產的3C 電子產品長大的1980年或1990年代以後出生的學生。以中國大陸政府對於台灣問 題的教育方式和統戰手法,台灣在這些學生的心目中存在著一種新潮、開放、流 行但亂糟糟的印象,如果我們把這些通俗文化或商品定義為軟實力,則軟實力就 如奈伊(Joseph Nye)所說,其效果不一定是正面的,但軟實力的產生卻是透過文 化浸潤而產生的,問題是軟實力在於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訊息由什麼人發. 政 治 大. 送、由什麼人接收,以及這如何影響我們的能力,以得到所要的結果。部分的訊. 立. 息與形象是由政府對內、對外的政策所傳遞,部分則是由通俗與精緻文化來傳. ‧ 國. 學. 遞,但同樣的訊息是由身處不同環境的不同接收者加以接受和詮釋,效果也各不 相同。55. ‧. 本論文之研究主要是對於陸生來台短期研習的現象提出初步假設,認為來台. y. Nat. sit. 陸生與台灣社會接觸的強度將影響其對台灣制度認同的偏好,兩岸最大的差異極. n. al. er. io. 在政治制度,本論文亦將分析陸生在台的社會接觸途徑,以及這些途徑與政治社. i n U. v. 會化的關係,而政治社會化主要是以陸生對台灣民主制度認同的強度為判斷標. Ch. engchi. 準。陸生受到台灣文化和實地生活的浸淫,對於政治、民主、自由等觀念產生改 變,因此陸生在台之學習與生活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是必要的。. 一、規範與質性研究法 本論文研究在研究程序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旨 趣;第二階段,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研究架構,確定研究對象,並設計研究 工具與方法;第三階段,將就研究需要進行多元資料蒐集,包括文獻彙整,以及 就研究對象進行量性與質性的資料蒐集;第四階段,依據資料所得進行量性與質 55. 吳家恆、方祖芳譯,Joseph S. Nye, Jr.著,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 年),頁 89。 17.

(26)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性的資料分析,將以實證資料輔以質性訪談資料分析歸納出研究結果,並以驗證 本論文之分析架構具可驗證性,體現綜合性的研究成果。. 社會 距離. 背景資料 教育 年齡 性別 科系 省籍 黨籍 戶籍 專業與經 濟. 社會接觸.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政治 社會. ‧. 化. sit. y. Nat. al. n.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er. io. 圖1-2、陸生在台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分析圖. Ch. engchi. i n U. v. 由於陸生來台深受政策開放程度的影響,因此透過文獻分析法,有助於系統 整理兩岸政府在陸生交流方面之政策走向與陸生來台發展趨勢。因為陸生在台是 否多與陸生群體接觸或是能與台灣社會實際接觸,對於政治社會化效用以及認同 將會有所影響,中國大陸中央政府對於陸生來台短期交流之政策一向採取開放態 度,因此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為了解陸生在台灣與台灣人接觸強度,本文將同時採取量化和質化研究方 式。量化研究資料來源為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嘉州於2011年所 做之「大學生的兩岸觀與公民意識問卷調查」,此項問卷係以義守大學短期研修 陸生為研究對象,共蒐集233份成功樣本,為目前對陸生所做問卷調查中最大規. 18.

(27)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模經驗調查,質性研究則為作者於2010年至2012年間陸續透過學術及個人網絡所 進行之面對面訪談。 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中一直存在實證主義和人文主義兩種不同的方法 論。實證主義強調科學建構,希望透過學習自然科學建構理論的模式追求研究的 精密性,因此強調數學和統計資料;人文主義則強調理解,認為社會科學應從日 常的、平凡的事物出發,研究人類對社會現象作出解釋和賦予意義。實證主義的 社會科學研究能夠對於既存的或發現的經驗事實確實發現變化後,能夠做出明確 的回答,但對於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社會發展趨勢卻常束手無策,相對的人文 主義在面對新的歷史情況或社會現實時,能夠透過思考與論證,不斷檢視研究對. 政 治 大 時,人文主義更能夠深入的發掘問題本質。 立. 象和概念範疇。56因此社會科學研究雖以實證主義為主流,但在面對新社會狀況. ‧ 國. 學. 質性研究相對於量化研究,是一種更在乎對生活世界有一整體性瞭解的研究 方法,它彌補了量化研究提供的化約性數據呈現,提供我們對事件的更深入理. ‧. 解。它是一種在自然情境下,透過與研究對象互動、理解其意義脈絡與意義建構. sit. y. Nat. 過程的研究方法,因此質性研究的目的是對現象進行解釋性的理解,對於獨特、. al. er. io. 地域性的事件進行整體性探究,逐步理解由社會文化所建構的事件意義。透過質. v i n Ch 不論透過哪一種資料的收集方法,都必須解釋分析所蒐集的大量語言資料。 因 engchi U n. 性研究,研究者可以對人的生活、故事、行為以及組織運作或社會關係進行研究, 57. 此執行質性研究時特別重視與研究對象的直接互動,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方 58. 法進行資料蒐集。 綜合而論,質性研究法適合應用在進行中的動態過程、或尚 未有深入研究的新議題、或者是不熟悉的社會情境等問題上。 本論文針對來台陸生的研究即採用深度訪談法,研究設計採取半結構式訪談 (Semi-structured depth interview),此種訪談方式具有兩個特徵,59第一,訪談問 56. 57 58. 59. 文軍等譯,Robin Cohen & Paul Kennedy 著,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年),頁 1-7 。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頁 159。 王雲東,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 (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頁 256-257。 Tom Wengra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CA:Sage Publications, 2001), p.72. 19.

(28)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題是事先準備的,然後透過訪談再進行修正;第二,深入訪談主題的內部結構。 關於第一個特徵,訪談問題主要是半開放式的設計,讓被訪者有澄清或擴展回答 的機會60;至於第二個特徵,就是進入被訪者的日常系統。所以,這種深度訪談 61. 的意義,在於對被訪者在訪談時可賦予自己話語的意義。. 本論文在掌握上述深度訪談之意義下,採取下列方式進行: 1、 訪談背景資料的蒐集、閱讀和訪談準備:首先對開放短期陸生來台研習 相關之兩岸政府規定進行了解;其次預先建構訪談內容架構(訪談題目 設計架構參考圖1-3);再擬定訪談題目,主要從被訪者的基本背景資料 著手(訪談題目參見表1-5), 採取半開放式問題,然後根據各場次的. 政 治 大. 訪談內容進行逐步修正。. 立. 2、 採取「漸進式聚焦法」(Progressive focusing),從一般化的興趣領域切. ‧ 國. 學. 入,逐漸發現被訪者的興趣點,然後再集中展開。. ‧. 3、 訪談者採取懸置態度,即懸置訪談者原有的理論預設與成見,全神貫注. sit. y. Nat. 地去感受訪談對象的各種反應。. al. er. io. 4、 事前了解被訪者日常生活環境和生活情況,以掌握雙方得以對話的基本. v. n. 知識,從而創造出一種真正的面對面的「我群關係」。62縮短受訪者與訪 問者之距離。. Ch. engchi. i n U. 5、 因訪談不免涉及較敏感的政治性議題,因此將從被訪者個人的生活史做 為訪談的切入點,將訪談引入一種自然狀態,以有利於被訪者放鬆心情, 開始自然的溝通。 6、 全方位觀察,訪談者具有對大陸情勢及兩岸政策的深度認識,對大陸用 語與涵義也有ㄧ定的掌握能力。除進行口語式訪談,並同時進行非口語. 60. 61. 62. Hilitary Arksey & Peter Knight,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CA:Sage Publications, 1999), p.7. 楊善華著,「田野調查中被訪者敘述的意義詮釋之前提」,謝立中主編,日常生活的現象學 社會學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年),頁 7~8。 「我群關係」的概念由舒茲所提出。楊善華,同前註。 20.

(29)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式的觀察,以獲取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更富意涵的資料。 由於在台陸生目前眾多且具政治敏感性,學校在對外策略上相當保護,因此 全面採樣相當困難,且陸生在台活動具有透過網路結識,並打破校際藩籬,形成 63 在台活動之次級團體之特性, 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在抽樣上以筆者現有之社會網. 絡起始,採取滾雪球式(snowball sampling)及目的性抽樣的綜合式抽樣。滾雪球抽 樣是一種辨識和抽取網絡中個案的方法,建立在滾雪球的類比之上,雪球開始時 很小,隨著滾動時增加雪量而增大。雪球抽樣是一種多階段的技術,開始於一個 64 或少數人的個案,然後根據與初始個案的連結而拓展開來, 至多數訪談情境及. 內容相似時停止。.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深度訪談的原則進行,本論文研究的訪談對象幾乎具有相同的「生. 立. 平情境」,都是改革開放以後1980--90年代出生的二世代,是靠家庭經濟支撐來. ‧ 國. 學. 台的經費,身處之大環境是一樣的,對於兩岸關係的知識來自於傳播媒體多於教 科書,運用新科技如手機、網路、微博等通訊軟體比人與人的互動還多,這樣的. ‧. 世代難以用單一的量化問卷瞭解,必須輔以質性訪談,去深究他們對於兩岸大環. sit. y. Nat. 境的認識,與台灣社會接觸的程度,以瞭解陸生認為台灣社會對此一群體的接受. al. n. 界線的動態變化。. er. io. 度,以及此群體對於台灣社會的瞭解,期望透過這樣的瞭解,能夠明瞭兩岸社會. Ch. engchi. i n U. v. 二、歷史比較分析法 討論一個社會的變遷,歷史比較研究法會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可以探討在當 前不同社會中基本特徵的相同和相異之處,社會制度的安排在不同的社會有不同 的呈現風貌和型態。歷史比較研究方法可協助研究者提出不同社會因素或不同團 體之間的相關性,並比較不同文化或歷史情境下相同的社會過程和概念。歷史比 較研究可以增強概念化和理論的建構,通過檢驗不同的文化情境,以產生新的證 63 64. 此點係透過本論文作者訪談研究之前期調查所得知。 Lawrance Neuman 著,郝大海譯,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 (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2007 年),頁 270-271。 21.

(30)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65. 據。. 本論文的研究蒐集兩岸政府有關留學或對外開放政策,以及對政策評估之相 關文獻,綜合探討兩岸在彼此交流時所可能遇到的結構性限制或結構的助力。且 質性研究無法脫離文化情境的探討,尤其兩岸隔離60多年,文化上的異同將對不 同世代的人產生不同影響。歷史比較分析可透過文獻檢閱梳理出兩岸年輕學子所 處的文獻情境以及所產生的思想脈絡,以提供質化研究分析的基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5. 郝大海譯,Lawrence Neuman 著,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頁 515。 22.

(31)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陸生個人背景:戶籍、 原就讀學校與科系、性 別、家庭經濟地位、政 黨屬性. 與台灣接觸的面 向與頻率 對台灣的社會距 離之認知是否有 所改變. 在台灣學校與師長互 動情形. 對兩岸關係看法. 對臺灣傳媒、政治制 度、兩岸關係之看法 體驗台灣文化的感想. 及台灣民主制度 態度是否有所改 變. 政 治 大. 立. 圖 1-3、訪談內容架構圖. ‧ 國. 學. 資料來源:自行製作. ‧. al. sit C. n. I. CFh. K. engchi GS. J L. D. B. er. io H. y. Nat. A. M. i n U. v. E P. N. Q O. R. 圖 1-4、滾雪球抽樣示意圖(顯示一個社群間的社會關係) 資料來源:自行製作. 23.

(32)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表 1-4、陸生深度訪談題綱 來台陸生之「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訪談大綱 個人背景 1、從哪個省份來?農村戶籍或城市戶籍?共產黨員狀況?獨生子女嗎?家庭 背景?性別?出生年份? 2、在大陸就讀哪個學校?科系?在臺灣就讀哪個學校?科系?. 政 治 大. 3、為何選擇到台灣就讀?考量因素有哪些?. 立. 價值. ‧ 國. 學. 1、來台前對於台灣政治的看法?來台前對台灣社會的綜合看法和了解?. ‧. 2、過去在大陸受教育過程中所認為台灣是怎樣的狀況?. sit. y. Nat. 3、在大陸如何獲得台灣相關資訊?你覺得這些資訊的可信度?你覺得自己對. io. al. n. 接觸. er. 於台灣有偏見(和真實情況不同也不會因為證據而改觀的主觀看法)嗎?. Ch. engchi. i n U. v. 1、與台灣人(同學)在哪種情況下才有較深度的接觸?接觸後是否會改變對台 灣人的印象? 2、在臺灣與同學互動如何?有參與台灣學校裡的社團活動嗎?活躍度如何? 你覺得有隔閡還是其實差異性不大?請闡述。 3、你在臺灣曾經參觀(加)過的旅遊景點/政府單位/古蹟/活動? 4、你收看或閱讀台灣的新聞媒體嗎?媒介為何(如網路、報刊或電視)?你收 看台灣的政論性節目嗎? 5、你衡量自己與台灣社會的社會距離感有多大?你會願意和臺灣人通婚?在 24.

(33)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此工作定居?爭取公民權?或再度來遊玩? 政治社會化 1、你經歷台灣哪一場選舉?參加過選舉造勢活動嗎?感想如何? 2、來台後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感受?對於台灣社會(法治)的感受? 3、對於台灣政黨政治與政黨輪替的看法?會和台灣同學討論政治問題嗎?主 要討論內容為何? 社會距離. 政 治 大 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嗎? 立. 1、在臺期間比較熟悉的朋友是台灣人多還是大陸同學多?為什麼?對您而言. ‧ 國. 學. 2、會希望有機會來台灣工作或定居嗎?為什麼?. 3、對於台灣社會最有好感的部分是甚麼?為什麼?如果民主是一種生活方. ‧. 式,你喜歡台灣這種生活模式嗎?. y. Nat. io. sit. 4、你對於兩岸關係的現況看法如何?你認為台灣可以如何選擇與大陸關係?. n. al. er. (獨立、統一或維持現狀). 資料來源:自行製作. Ch. engchi. i n U. v. 25.

(34)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一、研究範圍 依照台灣開放陸生來台政策以及實際情形,本論文之研究範圍概分為時間範 圍與空間範圍,就時間範圍來說,由於兩岸係自 1999 年起始正式開放陸生來台 交換以及短期研讀,因此本論文參考之統計資料以官方自 2000 至 2014 年所公佈 之數字為主,但實際田野訪談案例因研究經費和研究人力限制,且考量較新資料 對於目前趨勢之較大預測性,將以滾雪球方式於 2011-2013 年間來台交換之大陸 學生中隨機選取。就空間範圍而言,本文主要以中國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為主, 因此論文中提及有關「中國」、「中國大陸」、「中共」、「大陸」等名詞之意. 政 治 大. 義,均不包括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立. ‧ 國. 學. 二、研究架構. ‧. 本論文目的在於討論「接觸的頻率」如何影響群際接觸的效果,以及「接觸對於. Nat. sit. y. 兩岸間政治差異性的認知是否產生影響」。兩岸除了語言上的相通性,各自擁有. al. er. io. 不同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文化,目前雖然社會各層面、各行業均掀起了翻天蓋地的. v i n Ch 離六十多年的差異性, 必須如剝洋蔥般以不同的社會層面,層層剖析。本論文 engchi U n. 頻繁接觸與交流,但接觸和交流應證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質性,或是驗證了兩岸分. 以來台灣交換之大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與台灣人深入接觸之頻率和方 法,以及接觸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並不同變項來觀察陸生對臺灣各階層之交往頻 率及政治社會化效果。在「交往頻率」方面以「與台灣同學互動情形」、「與師 長、朋友互動情形」、「在台期間社團活動經驗」以及「在台灣參與活動的經驗」 等進行觀察。而在兩岸最大差異的政治制度方面,則以「政治社會化」角度,審 視陸生在台灣「接觸資訊經驗」、「在台灣參觀的經驗」、「對兩岸關係的陳述 認同」、「對兩岸關係現況的看法」、「對兩岸經濟交流的看法」、「對中國政 治的看法」等變項,在下一章進行統計檢證。本論文研究架構圖如下:. 26.

(35)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 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理論基礎. 陸生深度訪談. 問卷經. 文獻探討. 驗調查 經驗調查變項 解讀. 立. 研究發現 政 治發掘可能問題 大 建議事項. ‧. ‧ 國. 學. 圖 1-5、研究架構圖.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