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

從上節討論已知,認同的產生與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息息相關,

而政治社會化則是個體獲得政治態度的一種方式,因此必須討論政治社會化的內 涵與主體、政治社會化在兩岸關係中的特殊性,以及社會接觸與政治社會化之關 係。

一、政治社會化內涵

政治學者借用社會心理學家對於「態度」的概念來解釋個體在面對政治環境 時的反應與主觀的看法,政治態度的構成主要為認知、感情和行動等三個成分。

政治認知包含一個人對民主政治意義、價值和性質的了解;情感部份則是個人對 政治的價值反映,例如喜歡與不喜歡、支持與不支持、同意與不同意等;行動則 是個人對政治目標的反應,如支持議案或反對議案等。143政治態度牽涉了政治信 任感、政黨認同、政治功效意識、公民責任感、政治疏離感等。144由於兩岸制度 上的差異,因此在討論陸生在台灣政治社會化的主要指涉者為陸生對於台灣實行 民主制度之主觀看法和變化。討論民主制度則必須討論到陸生的政治態度,探討 陸生在臺經驗對政治態度的影響,則須討論政治社會化之作用與影響。

政治社會化一詞最早見於社會心理學家Herbert Hyman1959年的著作「政治社

會化:政治行為之心理研究」(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主要在於研究個人政治態度與行為之根源與發展,並強調學習的重要 性,個人能夠藉由各種社會機構來學習符合自己社會地位的各種行為模式。145Fred I. Greenstein認為廣義的政治社會化,「涵蓋人生各階段中的一切政治學習,不論 其為正式或非正式、計畫或非計畫,均包含於其中。換言之,這種政治學習不僅 包括正式的政治學習,也包含非正式的政治學習,亦即凡具有影響政治行為之作

143 馬起華,政治行為(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頁 128。

144 林嘉誠,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頁 11。

145 Herbert H. Hym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N.Y.:

The Free Press, 1959), p.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均包含在此一概念範疇中」146;Richard E. Dawson 與Kenneth Prewitt則認為政 治社會化的定義為公民習得其對於政治世界認識的一種歷程,其應由文化傳遞與 個人學習兩方面來討論。一方面政治社會化培養和傳達國家之政治文化,另一方 面政治社會化為公民達成政治成熟之發展過程。147而Davis Easton 和Jack Dennis 則將政治社會化給予嚴格的定義,認為是「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取向或行為模式的 發展過程」。148所謂的獲取,並不僅止於正式的學習,還包含無意識的影響、刺 激、內化等作用。而關於政治行為取向與行為模式方面,係指個人對於政治事件、

問題所持有的一般性看法或反應,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歷程的影響在 改變,因政治社會化是一個從幼年時期到老年不斷的累進過程,在過程中受到新 的經驗和生活影響,具有時間上的縱深。因此雖然以上各家的概念看法雖有差 異,但綜合以上說法可歸納出兩點共識,即「政治社會化是政治知識、態度、價 值與行為的學習」以及「政治社會化並非與生俱來,乃是長期累進的發展過程。」

149Anthony Giddens就認為社會化「是一個動態的互動過程,家庭、學校、同儕團 體、組織、媒體和工作場所是個人社會化的主要力量,使人學習到文化模式的價 值觀、規範和信仰,人也在社會化過程當中,發展出自我認同感、獨立思考和行 動能力。」150

陳義彥將Eason和Hess將政治社會化中個人政治學習的內容所提出的九個面 向整理為表2-2,即政治系統成員對於政治有共同的三個期望:認知與解釋政治 現象的方式、對政治人物與政治制度具有的感情、政治評價的標準,亦即知識(認 知)、態度(情感)與價值(評價)為基本的政治定向,另從維持政治系統的觀點來 看,政府(government)、政制(regime)與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是政治系統重 要的三個構成部分,三個期望與三種構成部分的關係即構成政治社會化的九個面

146 Fred I. Greenstein,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D.L. Sills et al.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The M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1968) vol. 14, p. 551.

147 Richard E. Dawson & Kenneth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 analytic study (Boston: Little Brown, 1969),pp. 80-82.

148 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p.7.

149 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6 年),頁 4~5。

150 趙旭東、齊心、王兵、馬戎、閻書昌等譯,Anthony Giddens 著,社會學第 4 版,頁 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向。151本論文將借用陳義彥對於政治社會化的概念,作為討論陸生在台灣政治社 會化的九項指標。

表2-2 政治定向的種類

政治系統的層次 基本的政治定向

知識(認知) 態度(情感) 價值(評價) 政治社群

政制 政府(權威當局)

資料來源: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9年),

頁6。

政治社會化有討論微觀層次(micro-level)的研究和討論宏觀層次(macro-level) 的研究,前者指的是個人政治行為形成的過程和原因,後者則以David Easton的 政治系統論為主,討論政治系統的能否保持穩定的原因。本論文因討論的主體在 陸生個人,由於陸生並不屬於臺灣的政治體系,無法討論政治社會化對系統穩定 的支持與歸屬感之功能,但政治社會化是政治知識、態度、價值與行為一種不間 斷的學習過程,因此本論文主要討論的屬於政治社會化有關微體層次的理論,歸 結起來討論的問題是「誰在何種情況下從哪一個人或機構學習些甚麼,這些學習 有何效果?」152而通常較被提及的政治社會化主體(亦即機構)有:政府、政治團 體、大眾傳播、學校、家庭、朋儕團體。153

對於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層如面很廣,Herbert Heyman將政治社會化區分為兩 個領域:(1)與政治參與相關的問題;(2)與政治目標或意識形態相關的問題。154而 David Easton和Robert Hess也提出政治社會化涉及年輕人如何獲取他們的政黨認

151 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頁 6。

152 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頁 12。

153 林嘉誠,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頁 5。

154 Herbert H. Hym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N.Y.: The Free Press, 1959), p.18~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政治知識及政治參與的態度,以及如何獲取意識形態。155陳義彥也根據研究 能量和可行性,修正L. Froman Jr.的研究模式,提出圖2-6的研究架構。此一研究 架構採取了系統論的架構,其討論面向涵蓋個人政治社會化的內在(人格特質)以 及外在環境(家庭、學校、大眾媒介和友伴團體)的影響,運用此研究架構符合本 論文之研究旨趣。

圖2-5、政治社會化的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頁6。

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體以及同儕團體均扮演重 要的角色,Herbert Hyman指出兒童的政治傾向是模仿家長而來,因此家庭對於個 人的政治社會化影響將會持續好幾個世代,但是隨著個體長大後的經歷增長和接 觸其他的社會機構後,其政治傾向也可能變遷,…尤其隨著年齡增長,家庭的影 響將逐漸減低。156因此學校、同儕團體或大眾傳播媒體在個人成長階段的政治社 會化過程中,將逐漸扮演重要角色。

林水波曾就學校作為政治社會化的主體,在政治社會化扮演獨特角色,「學 校以其制度的特殊即具有統一和較易控制的特性見稱,每一個國家均在其既定的

155 David Easton & Robert D. Hess, “Youth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Seymour M. Lipset & Leo Lowental eds, Culture and Social Character( N.Y.: The Free Press, 1961), p.7.

156 Herbert H. Hym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N.Y.:

The Free

Press

, 1959), p.72, 76.

環境(家庭、學 校、大眾媒 介、友伴團體

人格特質

對政治系統的定向 與行為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政策、目標和政治理想的指引下,透過學校教育的歷程,去塑造個體的政治信仰 及政治人格,形成個體在政治上的行為定向與模式。」157而學校對於政治社會化 所形成的影響,Richard E. Dawson & Kenneth Prewitt認為主要有三種:(一)教室 的影響:包含正式的課程、儀式、生活以及教師;(二)教室以外的其他方面:

學校的社會環境、政治性青年組織及課外活動;(三)受教育對於政治自我的影 響以及學校和其他政治社會化機制間的角色關係。158簡約的分類即是學校的正式 課程、正式課程以外的活動與社會環境以及其他社會化主體間的關係。透過Lee H.

Ehman對於美國高中生在學校受到的政治社會化影響力的分析,學校對青少年政 治社會化的影響可區分為教室層面與學校層面,(一)教室層面:包含誰來教、

教些甚麼、以及教學如何進行,換言之,分別為教師、教科書、課程以及上課氣 氛;(二)學校層面:主要以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之情形、學校組織氣氛以及其他 諸如學校所在區域、規模大小、組成成員社會背景地位等其他相關學校背景因 素。159從過去學者的討論可知,在學校中,學生每天不可避免的一定會跟老師接 觸,尤其在大學的課程裡,因為不同科系或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同在一個教室上 課的同學不一定能夠有所接觸,但學生到學校一定會接觸到老師所傳遞的訊息和 知識,而這是學校課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教師為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關鍵。

而課堂上或下課時間的互動,對於政治社會化的學習所得,具有相當重要的影 響。另外有關學校組織團體活動及校風,也會對學生的政治態度產生影響,例如 學校社團或其他自發性組織,可由學生選任或擔任各種不同之職務,逐步學習或 瞭解實際社會的各種政治角色,對於學生學習政治社會化及對未來的政治態度養 成將有正面的效果。

除了學校之外,同儕團體和大眾傳播媒介也對於學生的政治社會化有一定的 影響,從學者的實證研究中可了解,隨著年紀增長,年輕人從過去與父母討論政

157 林水波,「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第 11 卷第 3 期(1973),頁 13-22。

158 Richard E. Dawson & Kenneth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p. 146; 陳 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頁 146。

159 Lee H. Ehman, “The American School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Review of

159 Lee H. Ehman, “The American School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Review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