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小結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際生活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而有不同的感受。當訪問者提醒陸生,「如果民主就 是一種生活樣態,是你現在每天過的生活方式」,陸生雖表示「台灣的民主容易 失序而流於無禮,但卻是一種輕鬆而沒有壓力的生活方式」。尤其參觀過總統府 或立法院的陸生,認為在台灣最高領導人辦公處所並不是高不可攀,對應大陸最 高領導人的高高在上截然不同,陸生雖然對於網路或新聞上對於最高領導人謾罵 的現象表示無法理解與認同,但卻認為是一種成就,是對權力解構的一種成就。

因此旅行的經驗和景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陸生的政治社會化,但也因為交換生 所在學校地理位置因素,致大部分南部的陸生不曾有機會體驗這樣的民主課程。

未來在陸生來台灣停留期間,學校若能制度化的安排陸生參觀臺灣的政權與治權 機關,且不會受到陸生交換學校南北差異之影響。

另外統計數字顯示是否具備黨員身分與對兩岸關係的陳述並沒有顯著的影 響,此一趨勢顛覆吾人一貫的想法,在目前兩岸仍屬於敵對狀態下,中國共產黨 員對於兩岸關係多半是保守且僵化,但陸生對臺灣地位的看法不會因為是非黨員 而特別傾向於台灣獨立的立場,而就算是黨員,也不會對特別傾向於大陸統一台 灣的立場,透過深度訪談,陸生表示目前年輕人加入共產黨是為了將來較容易在 國營企業找工作或考公職,目的為工具性的,並非是意識形態上的認同。

綜合而論陸生來台有關接觸對政治社會化之影響符合本論文之假設:「當與 臺灣社會接觸越多,在政治社會化方面越可能有較顯著的功能。」這些影響力彰 顯在與臺灣有較好接觸交流的陸生當中,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陸生因為接觸深度與 廣度的不足,這樣的趨勢並未實際廣泛的彰顯。政治社會化雖是一個長期而持續 的過程,但陸生在台灣所停留時間 4-12 個月接觸政治社會化媒介頻率和深度若 能增強,在政治社會化上則可能有更顯著之效果。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理論的功能在於對現實世界的歸納、解釋與預測,現實世界因為人而精彩豐 富,也更複雜多變,想要將複雜的現象經過精簡成為理論,或是將理論應用在不 同的時空背景中,都是對於社會現況的一種貢獻。兩岸關係奠基在分岔的歷史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流,吾人很容易從空拍的角度,來看這股洪流的流向,但若不深入水下,查看每 顆小石頭的位置、水草生長的方向,那洪流的流向就僅僅是一個方位,而不是一 個細緻的趨勢。

本研究發想於對於年輕世代的期望,因為「下個世代」永遠是「這個世代」

的未來希望,兩岸關係又必定是從一個世代傳遞至另一個世代課業,下個世代的 想法和交流當然深具影響,因此選取「陸生」這個年輕的族群作為研究對象,而 在臺灣讀取學位的陸生當然是較好的研究對象,但由於數量並不多且自 2011 年 起至今始三年,不易作追蹤研究,且另一個研究考量是,為了要討論兩岸距離是 否拉近,若採用數量較多的交換生作為研究對象,未來他們回到大陸之後,當然 可能將影響力擴至更大。但是由於交換陸生每半年至一年即將返陸,且人數眾 多,本論文在樣本的抽樣上雖採取滾雪球抽樣方式進行,仍不易在最終獲得封閉 式社群的結果。另台灣南北校園學術風氣及文化樣態、使用語言等,均有實際上 的差異,傳統上台灣南部地區較為熱情,因此在量化研究選擇上,以南部陸生最 多之大專院校為主,希冀本論文在研究對象選取上力求南北平衡,以補足滾雪球 抽樣的上不精確或不全面之處。另一方面本論文亦施以質性訪談之深度內容為 主,以探求個案之經驗,且抽樣調查時,難以全面性考慮到性別、大陸省籍、學 習科系等問題,因此可能造成某種程度的誤差,但調查進行時已儘量避免樣本不 平衡狀態出現。

另量化樣本與質化樣本之並非同一母體為本論文研究的一項無法避免的限 制,因為量化之問卷調查必須是學期終了始能測得陸生在臺的學習與生活樣態,

如何在短時間內收集完問卷且分類整理後,再根據統計資料的結果,從同一母體 中選取樣本進行質化訪談,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困境。另兩種研究途徑的基本思考 不同,量化樣本的選取以陸生數量(代表性)以及問卷實施的方便性為選取考量,

但質化樣本則必須兼顧樣本的普遍性及代表性,但陸生來台交換僅有四個月,且 學期結束後,陸生多半已準備返陸或忙於在台採購或遊玩,質、量化研究的以同 一母體實施有先天的限制,此為未來從事相關研究必須面對的限制與思考需改善 的方向。惟透過質化研究的訪談紀錄整理,陸生接受訪談在相關問題上的答案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距並不大,顯示量化與質化研究即使非同一群體,對於研究結果的影響應該可以 忽略。

本論文之研究主題在於兩岸「群際研究」,對兩個不相同卻相似的群體之接 觸情形作深入的探討,本論文主要提出之論證為在兩岸關係的架構下「接觸頻率 對於群體社會距離的認知和政治社會化產生重要影響」,而「接觸頻率則受到個 人主觀動機和制度設計之影響,產生不同作用。」因此為達到更好的交流接觸,

以縮短社會距離與達到政治社會化目的,須在制度設計上補足,給予兩岸年輕人 更自然的接觸機會,消彌因為主觀動機而降低的接觸意願。

本論文之未來相關研究主題建議可延伸至下列方向:

一、「台灣學生如何看待陸生」之研究:因為在田野資料的蒐集過程中,以及研 究者本人的經驗觀察,發現大部分的台生對陸生沒有特別興趣,甚至是反 感,或在課堂上針鋒相對,這樣的情形是否與「台灣主體性認同」相關,或 將台灣學生如何看待其它國家學生作比較,或可得致臺灣文化脈絡下的國際 觀。因此台生對於陸生之看法以及接觸內涵,是後續值得持續觀察的方向。

二、陸生返陸後對臺觀感轉變:陸生來台短期研習之制度雖已行之多年,在實際 情形上很難掌握卻值得重視的是,這些陸生返陸後對台觀感轉變以及對未來 事業影響的追蹤調查,甚至這些陸生對於有關台灣資訊之解讀是否有所改 變。

三、一般臺灣民眾對陸生的認知與看法:此外心理學和社會學上對團體認同的關 注在於雙向建構的過程,但實際研究上,陸生到台灣與台灣社會的互動過程 中,較少也較困難能夠討論的是臺灣一般人民對於陸生的認知和看法,也不 容易尋找出樣本探究除了校園外,哪一類型的人最容易接觸陸生,對他們的 認知和認識是如何建構的,對於原先初始印象是否有所改變,改變的趨勢又 為何,將可能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如果兩岸和平要形成共識,兩岸人民則需透過交流和接觸來增進對彼此的理 解,兩岸政府為了年輕世代創造「短期研習」制度,使這些青年學子在年輕的時 後能夠瞭解彼此,但透過深度分析發現,這些學生的接觸流於輕薄短小,且並未 涉及兩岸重要的統獨、認同和歷史解讀問題,兩岸架構下的「短期研習」不但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專業學術上的交流,也應該要有促進兩岸關係的功能,因此陸生來台交換計畫 中,應配合能增進兩岸學子自然而然接觸機會,例如住宿方面安排陸生與台生同 住,陸生可與台生共同研究;另在政治社會化方面,政府可鼓勵各校針對陸生開 設有關政治學、社會學、兩岸關係、臺灣史等專業背景老師之科目,並鼓勵陸生 選課,甚至針對陸生舉辦台灣認識之競賽活動,增進陸生對臺灣文史政治體系之 瞭解。透過增加接觸與深度閱讀,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更能朝向正面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