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接觸與社會距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出現所謂「台歸派」,兩岸的相互瞭解將會更深。90陸委會評估,陸生在台灣 的經驗可增進陸生深入了解台灣民主自由。91曾有文章針對留學生返國後的生活 適應歷程作研究,指出留學生因受到留學經驗的影響,返國後在文化素養、價值 觀和人際互動觀念均發生改變。92前教育部部長吳清基也認為,「大陸目前『海 歸派』最夯,陸生回陸後成為『台歸派』,將有機會接領導班子,影響對台決策。」

93因此了解陸生對於台灣初始的想法以及實際接觸後的轉變,有其重要性。

本論文雖以來台陸生為研究對象,不特別討論台灣人的觀感,但接觸本就是 一種雙向建構的過程,陸生對台灣的觀感部分取決於當地社會的反應與回饋,因 此本論文雖僅解讀陸生單方面的現象與影響,但答案應該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台 灣社會對於開放陸生來台受教育一直存有疑慮與排斥的心理,教育部曾於2009 年完成全台巡迴20場大陸學歷與陸生來台公聽會,反對者的意見集中在「怕」這 個字的擔憂上,怕陸生來台搶就業機會、怕影響國安、怕稀釋教育資源、怕獎學 金名額被占去。94這是台灣社會對於陸生來台就讀的一項回饋,但台灣主流意見 和政策仍在於開放陸生來台是台灣以文化和教育軟實力正面迎向中國大陸的具 體行動,尤其台灣本就為開放的多元文化社會,對陸生而言台灣作為地主文化,

雖然會受到影響而有些微變化,但此變化不在本論文討論之列,論文主要還是聚 焦在討論外來者接觸地主文化的途徑,以及如何調整、適應和看待地主文化。

第二節 社會接觸與社會距離

一、社會距離作為社會接觸之研究指標

90 單厚之,「陸生來台印象佳 將有『台歸派』」,中國時報(台北),2010 年 9 月 1 日,版 A2。

91「延長陸生來台研修期限為 1 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0358&ctNode=7271&mp=1

92 魏瓊玲,留學生返國後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硏究所碩士 論文,2005 年),頁 131-132。

93「吳清基:台歸派陸生未來可能影響接班」,中央網路報,2010 年 8 月 11 日,

http://www.e-research-solutions.com/zh-tw/plugins/views/ers_news_detail_view.php?topic_id=553 4770

94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高雄:麗文出版社,2010),頁 2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兩岸自中國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增加交流接觸,自2008年開始全面 的通商通航通郵,交流和接觸已經達到全面化,但大環境中兩岸隔閡和敵意卻未 完全減除,尤其在台灣的選舉期間特別容易感受到,政治制度和意識型態的差 異,使這種敵意存在於特定的政治性認知之中,如統獨議題。學者也曾提出兩岸 交流網絡的數量雖然增加了,但交流網絡的質量卻出現較大的落差,無論是交流 區域、對象、管道或時間,明顯都出現集中化、淺碟化的趨勢,顯然社會交流網 絡在全面性、深度性的紮根功能上,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95在心理層面,台 灣人對於大陸人通常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造成了階級上的差異,使交流接 觸較深的如台商或台幹等群體,在「客觀的消費能力」和「主觀的生活方式」中 與大陸人的「接觸機會」被決定。96社會接觸理論運用在陸生研究上,教育程度 和年齡是兩個已控制的研究變項,除了來台的自主意願不同外(大部分為自主報 名,少部分為學校推派),陸生所受的教育背景,以及其所在大陸的政治背景、

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是否會影響與台灣人接觸的機會。在這一個年輕族群裡到台 灣交換的經驗中,客觀的活動場域裡以及主觀的資訊接收與交流,是否會影響與 台灣人接觸的機會,而這些機會關係著他們在台灣能否結交台灣的同學或朋友,

產生情感的聯繫,對於台灣社會認知造成正向或是負向改變,是可以透過量化研 究來了解接觸途徑與頻率對於消除個人偏見或族群歧視有何重要的影響性。運用 既有的「群際關係」理論,本文希望瞭解除了語言文化類似帶來接觸的初步基礎 外,「接觸的長短與頻率」在「接觸」上發揮多少功效?在陸生互動的情境中,

其背景與互動模式所產生出的各種心理和態度,如何制約了「接觸」的成效。

OECD 國家長期以來都支持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因為此舉有助於知識與文 化的交流,亦有助於不同國家的政治與經濟菁英們的情感聯繫,更有助於這些人 的相互理解,從而能夠維持日益走向跨文化社會的社會穩定。97傳統學界對兩岸 關係的研究,側重於政策和實務的制定與運作,特別是兩岸透過社會經濟密切交

95 陳德昇、陳欽春,「兩岸學術交流政策與運作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 6 卷第 2 期 (2005),頁 73。

96 林瑞華,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社會融入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論文,2012 年),頁 114-115。

97 “OECD Policy Brief”, OECD, August 2004, http://www.oecd.org/dataoecd/33/60/33734276.pdf

往後對政治層面的擴散效益(spillover effect)。98但互動的本體是人,在交流和互動 的過程中,所有參與者逐漸改寫與重構兩岸社會和文化的內涵,因此學界對於兩 岸關係的關注也逐漸由傳統的宏觀層面擴至微觀層面。

社會學家常以社會接觸來解釋族群間互動關係,Gordon Allport所提出的「接 觸假說」,認為群際接觸一般有助於化解群體的偏見,但這種化解的過程必須符 的偏見,增進了解。由Gordon Allport的論點來看,接觸的內容和品質對接觸的結 果有重要的影響。Thomas F. Pettigrew 則以三階段模型分析交流接觸如何導致態

98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魏鏞,「邁 向民族內共同體:台海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 45 卷,

第 5 期(2002 年),頁 1~55。

99 Thomas F. Pettigrew,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vol. 49(1998), p.

66~68.

100 如 Gordon Allport 1954 年的研究、Sims & Patrick 1936 年在阿拉巴馬大學針對北方白人學生 接觸南方黑人與日俱增的偏見;但 Brophy 於 1946 年針對商船的研究,白人在船中與黑人船 員共處時間越多,對於種族態度越正向。以上實證研究參閱 Pettigrew, Thomas 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vol. 49(1998), p. 67.

101 如本論文第一章之附註 15、16。

102 如註 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度轉變:首先為浮現的是「針對個人」(individuation)的傾向,有助「消解類 屬印象」(decategorization),摒除既有偏見敵意。其次,交流接觸逐漸強化對 不 同 族 群 成 員 的 認 識 瞭 解 與 正 面 情 感 。 最 後 為 「 再 造 類 屬 印 象 」

(re-categorization),此時所我們(we)和他們(they)的界線逐漸消除,偏見也不再 負面,反有助促進的同化融合。103伊慶春、章英華認為Gordon Allport最大的貢獻 是「就社會接觸概念提出可供分析驗證的相關因素之分類:例如接觸頻率強度、

互動雙方的位階和角色、接觸領域(偶然/居住/職業/休閒等)以及互動的社 會氛圍(例如真實或假性接觸、典型或特殊性接觸、個人間或團體成員性接觸等)」

104。Stuart W. Cook也曾強調接觸所可能產生的吸引力(interpersonal attraction),尤其 如果本有敵意的雙方接觸者特質與先前刻板印象不同時,更可能推翻原先所持有 的負面族群態度105。但是,不同族群間的接觸,過程指涉社會背景、適當的接觸 情境、個人人格特質和互動後的心理狀態,互動的過程包含著客觀因素,不能被 簡單的認定將產生友善態度。

對於一個社會中族群的排斥和接受,社會學家通常以「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作為一個古典的測量指標。Gabriel Tarde在其模仿律( Laws of Imitation)一 書中就曾提出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的概念,他認為一個社會總有地位差異的 人,地位低的人會想模仿地位高的人、平民模仿貴族、鄉下人模仿城裡人,當然 有時是反向的模仿,而地位最高、距離最近的人是最容易成為模仿對象的人,這 裡的距離就是社會距離。106但長期相處,無論差異或地位多懸殊,相互模仿會把 人的地位拉平,一個社會或文明的進步就是歸功於模仿,107依照Gabriel Tarde的論 點,距離指的是心理上的模仿、接納和理解,因此無論陌生人的空間距離多遙遠,

只要每天能有足夠多的聯繫,就能滿足模仿的慾望,這就是以最接近、社會距離 最短者成為模仿對象的規律。Gabriel Tarde使用距離的概念指稱文明之間、階級

103 Thomas F. Pettigrew,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vol. 49(1998), p.74~75.

104 伊慶春、章英華,「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台北),

第 12 期(2006 年),頁 199。

105 Stuart W. Cook “Interpersonal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Cooperating Interracial Groups”, Jour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12, no.1(1978), p. 97.

106 Gabriel Tarde, Laws of Imitation(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03), p. 224.

107 Gabriel Tarde, Laws of Imitation, p. 148~1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間、不同地位的人之間接觸機會多少,心理上相互接納融合的情況。108 Henri Tajfel and John Turner在1986的著作中,認為個人在所屬團體中的自我認同來自於 自我衡量所屬團體(one’s own-group)和外在團體(out-group)間之比較後所產生 的,因此即使一個團體中成員對自我的社會認同不滿,既不會使其嘗試改善原先 的團體認同,也不會使其離開現處的團體而加入他所認同的團體。因此少數團體 (minority group)成員對於多數團體(majority group)成員的拒絕或接受可能會影響 的是這個個人對於自己原先所屬團體社會認同的感想。109

接觸理論和社會距離主要在討論不同團體的交流和交往,與本論文之陸生研 究基本思路吻合。Gabriel Tarde的社會距離和模仿觀點雖然主要討論階級間的差 異,但其所指涉之階級事實上指的是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樣態,因此社會距離被用 來表徵群體偏見、文化差異和群體互動等人與人之間的內在屏障。110運用在來台 陸生的研究上,以不同文化取代Tarde的階級,且兩團體在接觸後更容易映照出 對於自我的認同和對團體的認同,此項接觸不至於改變原始團體認同,但將會影 響對於自身原先所屬團體社會認同的感想。在本論文的研究中將來台交換的陸生

接觸理論和社會距離主要在討論不同團體的交流和交往,與本論文之陸生研 究基本思路吻合。Gabriel Tarde的社會距離和模仿觀點雖然主要討論階級間的差 異,但其所指涉之階級事實上指的是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樣態,因此社會距離被用 來表徵群體偏見、文化差異和群體互動等人與人之間的內在屏障。110運用在來台 陸生的研究上,以不同文化取代Tarde的階級,且兩團體在接觸後更容易映照出 對於自我的認同和對團體的認同,此項接觸不至於改變原始團體認同,但將會影 響對於自身原先所屬團體社會認同的感想。在本論文的研究中將來台交換的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