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小結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

兩岸關係研究在開放政策的導引下,自過去的社會主義和共黨理論,轉為更 務實的經濟、文化研究,研究面向大部分仍以宏觀政策、數據統計分析為主,而 兩岸關係的發展取決於兩岸宏觀與微觀的交流動態,過去在兩岸關係微觀分析並 非傳統研究主流,近來則因兩岸交流密切,建構主義興起,微觀分析逐漸為研究 者所重視,但過去以來對兩岸關係之微觀與質、量化分析,多聚焦於臺灣人看大 陸和臺灣人對大陸的認知,研究一般大陸人如何看台灣往往會因為研究者缺乏研 究經費或社會網絡而受限,在目前兩岸關係的研究中仍然屬於新興的研究領域。

兩岸的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這是兩岸政策制定者均有之共識,因此透過交 流瞭解彼此,是目前兩岸關係最重要的發展,在兩岸互信不足之狀態下,具大陸 人士背景、在台灣能長期停留並且深入一般民間生活、能夠被台灣民眾不戴任何 有色眼鏡看待並以平常心對待的群體,當以陸生為主。

兩岸關係自政府自 2008(97)年研修兩岸條例及大學法,透過「三限六不」的 政策,有限度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卻一直到 2011(100)年才實際開始招收大陸學 生來台灣就讀大學。台灣社會為了要不要讓這一群年輕人到台灣來反覆辯論,其 中考量有教育資源的公平權益,也有對台灣就業市場的衝擊等等問題的憂心,但 是支持這項政策者抱持著讓校園多元化、國際化,創造具有文化衝突的環境,讓 學生產生思考,對臺灣學生有利。而陸生因為有和台灣學生類似的語言和文化背 景,卻因國情政治上差異甚大,彼此甚至處於敵對的狀態,讓兩岸的學生的接觸 和交流,更可能產生更多的思考與刺激。考量現實狀況,目前來到台灣就讀學位 的陸生仍然是少數,因此本論文以來台短期交流的交換生為最主要研究對象,這 個群體在台灣受教育和生活,且交換計畫使學生課業壓力較少,在一段時間內可 以沒有壓力且頻繁的接觸在地民眾和文化,因此為最佳之研究觀察對象。本論文 主要著重在討論這群陸生在台灣接觸的頻率和長短及接觸情形,進一步分析這些 接觸的內涵限制性因素,而透過這些社會接觸,對於陸生在台灣期間政治社會化 的影響如何?以及對臺灣社會距離的認知又是甚麼?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了探究以上所提出的問題,本論文以在大陸來台停留 4 個月以上之交換生 為研究對象,採取量化與質化並重之方式,希望瞭解陸生在台灣接觸之頻率以及 接觸之結果。根據 Allport 以來學者對於接觸的瞭解,從相關研究文獻來看,群 際之間單靠接觸是不夠的,思考接觸的內涵,接觸的過程以及制約接觸的條件,

在在均會影響接觸的效果,正如 Allport 等學者所著重的「接觸的制約條件」,

對於接觸將有關鍵性的影響。傳統「接觸假說」認為類似文化背景之群體可透過 深度交流接觸達到真正理解溝通,消除群際偏見與隔閡,達到族群融合,但以兩 岸為例來討論群際接觸,卻不容易獲致相同結論。兩岸之間雖然共享相似的文化 和語言背景,但隨時空轉變和歷史的隔閡,早已發展出不同的樣態,如兩岸這般 類似的文化基底卻呈現出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而這些文化與價值所呈現的具體表 徵即是所謂的個人背景,因此本論文以個人背景作為自變數來瞭解個人背景對於 接觸的影響,亦透過質化的深度訪談瞭解被研究者內心想法,研究發現顯示,兩 個類似卻不甚相同的文化衝撞和交流,除了顯現出彼此在溝通上的誤解和舉足不 前焦慮感,也可能會產生衝突,而不同的價值基礎亦將導致溝通上的差距和真意 隱藏,使溝通難以呈現彼此真正想法。

思考「群際關係」理論的脈絡,本論文引用 Thomas F. Pettigrew 之三階段模 型分析交流接觸如何導致態度轉變:首先為浮現的是「針對個人」(individuation)

的傾向,有助「消解類屬印象」(decategorization),摒除既有偏見敵意。其次,

交流接觸逐漸強化對不同族群成員的認識瞭解與正面情感。最後為「再造類屬印 象」(re-categorization),此時所我們(we)和他們(they)的界線逐漸消除,偏見也 不再負面,反有助促進的同化融合。196 Cook 也強調接觸所可能產生的吸引力,

尤其如果本有敵意的雙方接觸者特質與先前刻板印象不同時,更可能推翻原先所 持有的負面族群態度。197本論文透過深度訪談理解接觸過程達至之結論:所謂的

「接觸」並不能僅限於「接觸的頻率和時間長短」,也不能僅奠基在語言文化具

196 Thomas F. Pettigrew,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vol. 49(1998), pp.74~75.

197 Stuart W. Cook “Interpersonal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Cooperating Interracial Groups”, Jour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12, no.1(1978,Fall), p. 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類似性的基礎上,就能夠達到「接觸假說」所預設的「消除類屬」(de-categorization) 或進一步「融合類屬」(re-categorization)。事實上,族群之間各成員心中的存在著

「自我類屬」(self-categorization),想要消融彼此的界線,就必須減少成員的「群 際偏見」(intergroup bias)及增進「群際情感」(intergroup emotion),這些所謂的群 際偏見包括相互認知的差異、刻板印象、隔閡、歧視、威脅、排斥等等。198但由 於兩岸關係之間有其特殊性,因此兩岸陸生的接觸除了有個人背景文化因素影響 外,在某些程度上還受到制度面設計的制約,因此接觸的效果深受到個人背景和 制度面的影響,也就是在跨文化溝通時所參雜的心理樣態和成員個人成長經驗,

及非完全開放式接觸所可能遇到的制度面影響。

一、虛假接觸影響社會距離的縮短

本論文透過統計資料分析,發現有關陸生個人背景方面,來台灣之陸生主 要以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為主,但不論其專業背景為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對 於接觸之影響不大,而願意來到臺灣交換之陸生多是自己報名經過學校篩選,根 據訪談的瞭解,臺灣文化對大陸 80 後 90 初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有普遍的浸淫性和 特殊吸引力,許多陸生表示是聽臺灣歌曲和看台灣電視劇長大的,這些陸生對於 臺灣普羅文化並不陌生。隨著大陸國際化程度加深,出國交換已是大學生普遍的 選擇,但臺灣對這些陸生而言有地理位置、經濟、語言、文化和開發程度的優勢,

因此陸生會選擇至臺灣短期交換。本論文量化研究之受訪者多來自於經濟狀況中 等以上的家庭,約有四分之三的陸生來自城市,因此這些陸生來自於屬中產階級 以上的城市戶籍家庭,其中具有中國共產黨黨員身分的比例為一半一半,以性別 的分類來看,女性約佔五分之三強,這些綜合背景資料為本論文實證研究之基礎。

本論文以社會距離的操作性定義:「社會距離就是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 之間,在社會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否定性和同情性的態度、雙方相互理解和信任 程度,以及交往頻率」,作為分析基礎,並將問卷設計為「在與台灣同學互動情 形」、「在臺期間與師長、朋友互動情形」、「在臺期間社團活動經驗」和「在

198 M. Hewstong & M. Rubin, & H. Willis, 2002, “Intergroup Bia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No. 53(2002), pp. 575-6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參與活動的經驗」等分類,各項分類中另有 4 至 5 個問題用以測量「交往頻 率」、「信任程度」和「心理主觀狀態」。

「在與台灣同學互動情形」上,經統計分析發現約有 65%的陸生在台灣期間 所交往的朋友數低於 10 人,將近一半以上陸生,每周有 3-4 天始與台灣朋友有 講話、打電話或透過網路連絡,但以上之統計數字無法呈現出陸生所認知的朋友 深交程度;因此問卷另以「是否開口請台灣朋友幫忙或接受台灣朋友請託」來測 量陸生認知之朋友交情深度,其中很少請台灣朋友幫忙或很少幫台灣朋友的忙均 佔了 86%以上,此一數據之意義為在瞭解陸生認知之朋友關係交情深度,因為陸 生甫來到臺灣這個並不熟悉的環境中,在生活安頓或出外旅遊上,應有不少地方 需要外人協助,透過此題之檢視吾人發現即使被陸生認知為朋友關係之臺灣同學 可能實際交情並不深,因此不好意思或不願意提出要求協助或提供協助;而問卷 亦以敏感之兩岸關係作為測試「信任程度」之變項,統計分析發現陸生認為與台 灣朋友討論敏感的兩岸關係會傷害情感與不會傷害情感之比例相當。

以上統計數據已基本呈現「社會距離」操作型定義中基本之交往頻率、信任 程度和主觀心理狀態,本論文依據「接觸假說」:「接觸頻率對於陸生與台生之 間拉近社會距離有顯著效果」,從統計分析資料來看,以陸生「在臺交往朋友數」

為自變項,和「與台灣朋友接觸頻率」、「相互幫忙頻率」和「意見差異時的處 理」等問題作交叉比較,均具有相當的顯著性(P<0.001),再將同樣的變數作迴 歸分析,則發現「在臺交往朋友數」對「接觸頻率」之影響力最大(P<0.001),

意即陸生在客觀的現實狀況中,如果交友數量越多,交往或接觸頻率將越頻繁,

因此創造交友的客觀環境和主觀的心理狀態(社會距離接近)是增加接觸廣度與 深度的重要方法。且主觀上願意幫忙願意開口請求幫忙之陸生,其能夠拉近彼此 距離的效能也較大(P<0.05),這一類的學生在與朋友談及敏感性的兩岸關係時,

較不會有心理上的限制,因此也不會影響結交之朋友數(P<0.1)。另若將陸生的 個人背景與交往頻率、信任程度和主觀心理狀態作分析比較,統計結果發現陸生 背景中以年紀及是否主動來台之主觀性意願對於與台灣社會接觸頻率之影響最

較不會有心理上的限制,因此也不會影響結交之朋友數(P<0.1)。另若將陸生的 個人背景與交往頻率、信任程度和主觀心理狀態作分析比較,統計結果發現陸生 背景中以年紀及是否主動來台之主觀性意願對於與台灣社會接觸頻率之影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