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歌仔戲劇團的發展

第三節 光復後劇團發展

全面進入內台演出的歌仔戲團,面對市場上的需求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

一方面擴大組織結構以因應複雜的劇團事務;另一方面資金雄厚的劇團則朝向多 元化發展。34以當時極具代表性的「麥寮拱樂社」為例,成立於1952 年(民國 四十一年)的拱樂社歌仔戲劇團,經營者陳澄三因應時代的變化,除擴大劇團之 外,更大規模改變經營策略,因此拱樂社歌仔戲團在全盛時期包含了七個歌劇 團;隨著五0 年代經濟復甦,各種新式娛樂的興起,拱樂社除了經營歌仔戲劇團,

還有歌舞團以及話劇團等的同名劇團;西元1966 年(民國五十五年),陳澄三先 生成立了「麥寮戲劇補習班」,其性質類似於今日隸屬高職體系的戲劇學校,專 門從事歌仔戲演員的訓練。陳澄三先生的改革和努力,「麥寮拱樂社」在這歌仔 戲劇團發展盛況空前的時期成為一個經典。

相同時空下的其他歌仔戲劇團,經營模式不出其右,戲路寬廣的劇團擴大 編制,將原有班底拆解後,搭配新進人員,成立二團三團是習以為常的現象。在 大環境的劇烈變動之下,劇團的管理者資訊收集和整合的能力更顯得重要,除了 倚靠傳統的班長牽引戲路的拓展市場;掌握市場脈動、有效的強化組織及適切的 分配資源是劇團順利運作的重要因素。

社會環境影響戲班運作顯現於外的現象為組織規模的擴大,及經營方式的 多元,劇團內部的管理概略如下:

34 参見同註 32,頁 37。

表2-4 光復後內台歌仔戲劇團經營管理概況

(續表 2-4) 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 38-40。及劉美菁著,《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 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學海出版社,民89),頁 10-14。

二、時代變遷與戲班的轉型

(一)廣播歌仔戲

舞臺之外,廣播演出是歌仔戲的第一個轉型。廣播歌仔戲約興起1954-1955 年間(民國43-44 年),一開始將內台演出的現場錄音移至電臺播放,但因效果 不佳,各廣播電臺於是成立自己的廣播歌仔戲團。在眾多參與制播的廣播電臺 中,以1962 年(民國五十一年)正聲電臺所成立的「天馬歌劇團」最受歡迎,

廣播歌仔戲由此到達高峰。五O年代,高雄市也有三家廣播電臺自組歌仔戲團,

分別是中廣電臺的「中廣五虎劇團」、鳳鳴電臺的「林碧珠劇團」及成功電臺的

「小月琴劇團」。廣播歌仔戲大多是演員至電臺組團,成員大約是由五至六位演 員,以及五至六位文武場加上一位團主。35

另一種廣播歌仔戲的型態是一人演出的「獨念團」,獨念團是早期隨著賣藥廠 商四處巡迴表演的歌仔戲藝人,其演出方式是一位獨唱者、一把廣弦,即可演出 一齣戲,性質近似於京片子說書。在全省巡迴演出表現出色者,往往被網羅進電 臺。但進了電臺的獨念團主要的功用還是在廣告商品。高雄市廣播界在五O年代 出現不少獨念團,如郭美枝、陳美珠、陳寶貴、楊秀卿、陳玉詩、柳仙,此外還 有許多盲歌者在電臺主持獨念團。獨念團本身和電臺並無直接關係,通常由廠商 和獨念團藝人簽訂契約,請獨念團錄製歌仔戲節目,並在節目中穿插商品廣告,

之後由廠商向電臺買時段播出。36

廣播歌仔戲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演出,延續外台戲的「活戲」傳統,演員手上 沒有劇本,經過導演講戲之後,立即上場演出。由於「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 演出方式,廣播歌仔戲演員通常身兼數角,對於演員來說,雖然不需要身段手勢 的肢體勞累,但一人分飾多角是謂演唱功力的一大考驗。

不論是電臺所屬的歌仔戲團,或者是藥商承攬節目的獨念團,因為「一人分 飾多角」的情形十分常見,為了避免角色混淆,廣播歌仔戲的劇本重要性增強,

在製作成本方面,編劇費用成為重要的支出。

廣播歌仔戲是歌仔戲轉型的新頁,但隨著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 年)電視 臺陸續開播,以及電視機的普及,廣播歌仔戲逐漸消失。

(二)歌仔戲電影

35 参考同註 33,頁 61。

36 参考同註 33,頁 62。

廣播歌仔戲正如火如荼的開展時,歌仔戲電影也幾乎同時出現;民國四十四 年(西元1955 年),著名的歌仔戲劇團-「都馬劇團」在電影的競爭下,以十六 釐米的底片拍攝了第一部台語電影-「六大才子西廂記」,但是這部初試啼聲的 歌仔戲電影因為拍攝技術還未成熟以及上映地點不佳,上映三天便匆匆下檔。

民國四十五年(西元1956 年),拱樂社集合當時先進的拍攝人才,籌拍「薛 平貴與王寶釧」,吸引大批民眾觀賞,造成一股台語電影的風潮。許多當時著名 的劇團例如新南光、日月園、賽金寶、美都等內台劇團都趕搭這股歌仔戲電影風 潮,投資開拍歌仔戲電影。觀眾可以在大約兩小時的時間看完一出戲,就不再願 意花錢且花好幾天的時間看連本的舞臺歌仔戲。37

善於擷取各家長才的歌仔戲,大量吸收各種表演形式的性格,無意間成為台 語電影的開路先鋒,也為自身發展覓得一條新路,但在迅速朝電子媒體靠攏之 後,也嚴重衝擊了內台歌仔戲的劇場商業體系,許多劇團因為趕不及時代的變 化,又無法抵禦新娛樂的競爭,38逐漸走向外台演出。

(三)電視歌仔戲

六O 年代電視臺開播後,許多內台戲班和廣播歌仔戲劇團演員紛紛投入電 視歌仔戲演出的行列;進入電視臺的歌仔戲起初沿襲內台傳統,以舞臺劇的方式 演出;彩色電視出現之後,電視歌仔戲在佈景、道具、戲服、音樂方面都力求改 良與突破,同時從電影、舞臺跨界而來的各方好手,包括葉青、小明明、柳青等 等,使得電視歌仔戲熱鬧非凡。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 年),開始出現所謂 的「改良電視歌仔戲」,由後來名噪一時的「鐵三角」:楊麗花製作主演、狄珊

37 同註 33,頁 39。

38 五、六 0 年代,經濟逐漸復甦,許多新興娛樂興起,戲院除了演出歌仔戲和播放電影之外,

新劇、魔術團、特技等節目都是常見的市民娛樂;六0 年代初期,日本歌舞團來台演出,此後全 省約出現了五十團歌舞團,招聘的團員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孩,除了表演大腿舞,有些歌舞團甚至 表演脫衣舞,一時令不少民眾趨之若鶩。歌仔戲觀眾被嚴重瓜分,逐漸走下坡。参見同註33,

頁70。

編劇、陳聰明導演的「俠影秋霜」使電視歌仔戲大受歡迎,從這出戲到緊接而制 的「蓮花鐵三郎」,電視歌仔戲走入有別傳統的「新潮武俠路線」。廣告的佳績 使當時的電視歌仔戲又成了最為賺錢的節目;不久,中視、華視亦相繼以葉青、

黃香蓮為首,爭相開闢新的歌仔戲劇碼,為歌仔戲創造另一波高潮。

當時的電視歌仔戲的演員並未與電視臺簽約,所以可以和任何一家電視臺合 作;而節目的製作是採行所謂「內制外包」,即由電視臺內的節目製作人代廣告 客戶製作節目因此廣告成為影響節目生殺大權的首要因素。39七O年代,歌仔戲 劇團林立,三家電視臺也都播出歌仔戲節目,競爭十分激烈,致使廣告收入受到 影響,而同時間,黃俊雄的布袋戲也在電視上大放光芒,風靡一時的「雲州大儒 俠」讓不少人廢寢忘食,電視歌仔戲的輝煌收視逐漸被取代。

三、改為院轄市之後全面的外台演出

自民國四十二年(西元1953 年)以來,高雄市便開始施行一連串的經濟建 設計畫,擴建高雄港,並設立高雄臨海工業區、楠梓加工出口區等。隨著港口的 擴建,工業區的設立,大量就業人口湧入,轉向工業化社會發展的高雄市,在政 府銳意革新之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都有長足的進步。民國六十五年(西 元1976 年)一月底,高雄市人口已過百萬,因此,民國六十七年(西元 1978 年)七月一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高雄市歌仔戲劇團的發展,因著城市的飛快 進步,表演舞臺及組織發展隨社會變遷產生急遽變化。

(一)全面外台演出的歌仔戲劇團

五O年代內台競爭激烈,許多歌仔戲劇團因無法在內台與大型歌仔戲班相抗 衡,於是轉戰外台;根據估計,民國四十五年以後(西元1956 年),全臺灣從事

39 参見同註 28,頁 80。

內台地方戲演出的劇團只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外台占四分之三。40而約在民國四 十三年前後(西元1954 年),高雄市出現了第一家專營外台戲的歌仔戲團-振芳 社,民國四十六年(西元1957 年)後,更名為「新春玉歌劇團」。根據團主葉振 芳先生表示,劇團成立之初,高雄市歌仔戲演出仍以內台為主,外台戲並不多,

所以職業外台戲班不到十團。但是隨著三家電視臺陸續開播,觀眾在家也可欣賞 歌仔戲,歌仔戲的生存再度受到影響。41

歷經社會變化而產生形式轉換,歌仔戲的演出回歸到民間信仰的需求;高雄 市的歌仔戲發展,從民國六十八年到民國八十四年為止(西元1979-1995 年),

歌仔戲班的表演場地以廟會演出為主,主要的目的在於敬神娛人,雖然因為庶民 娛樂的多樣化,但民眾對於廟會歌仔戲反應多半不惡。廟宇酬神請戲成為風氣,

尤其在八O 年代,風靡一時的賭博活動-「大家樂」,致使民眾到廟裏許願者多,

則請歌仔戲謝神還願者眾。然而隨著「大家樂」的退燒,這股「請戲潮」也在八 O 年代後期逐漸沉寂。

(二)外台競爭下的歌仔戲劇團

歌仔戲在廟會野台有其市場,但外台綜藝團、歌舞團、合唱團、魔術團等對 於歌仔戲的威脅持續存在;面對各式不同的演出方式,外台播放的電影才是影響 歌仔戲劇團生存的一大勁敵。外台電影播放者的營業牌照多登記在「掌中戲」,

歌仔戲在廟會野台有其市場,但外台綜藝團、歌舞團、合唱團、魔術團等對 於歌仔戲的威脅持續存在;面對各式不同的演出方式,外台播放的電影才是影響 歌仔戲劇團生存的一大勁敵。外台電影播放者的營業牌照多登記在「掌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