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歌仔戲劇團的發展

第一節 劇團的產生

「戲班」是傳統戲劇對於演出團隊慣常的稱呼,負責人稱班主、班頭或者頭 家,經營戲班稱「整班」或「整籠」。整班首需投下資金,購置戲籠,招收班底

(前場和後場)。班底的良窳,乃劇團經營成敗的主要關鍵。2

歌仔戲的演出團隊,從最初自娛娛人、凝聚鄉里情誼的子弟班,之後轉進內 台,以至於迎神賽會時節野台廟口的職業演出,職業性演出劇團的出現,代表歌 仔戲的戲劇演出成為一種謀生方式;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劇團產生特定組織及經 營管理方式。

一、職業歌仔戲劇團的出現

歌仔戲表演成為職業化演出,呂訴上先生將歌仔戲進入內台演出視為重要的 關鍵;3原先以「落地掃」形式表演的「歌仔陣」4因緣際會躍上舞臺,5廣受歡迎;

內台戲院經營者視其為具有商機,而將歌仔戲劇團引進內台;吸收其他劇種的音

2 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頁 227。

3 民國前十五年,日本帝國主義强占臺灣,人民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農村的經濟陷入困境,歌 仔戲不得不轉向城市發展,城市的一些戲院老闆,眼見歌仔戲叫座,就紛紛同歌仔戲班訂定合同,

聘去長期演唱,從中牟利,歌仔戲就這樣從業餘的走向職業化,同時,它還有兩個別號,即「子 弟戲」和「逢門戲」,前者是業餘性質的,後者則是職業性的。參見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

(臺北:銀華出版社,1961),頁 239。

4 所謂「歌仔陣」是歌仔戲的雛形;原先流動表演的「福建車鼓」(其乃結合了福建歌謠小調、

南管曲調及竹馬戲等),隨著十六世紀末大量移民渡海來台,在漳州居民落脚聚居處與「錦歌」

說唱相合,起初在節慶中結合陣頭演出,當它在陣頭當中停下,在平地做定點演出,即是所謂的

「落地掃」。

5 據說它(歌仔陣)登臺表演是一次偶然機會:節逢酬神,搭台唱四平戲,四平戲唱完,舞臺空 著,歌仔陣的演員趁機跑上舞臺就演,結果很受歡迎。參見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頁46

樂、身段、舞臺效果及組織形式,6內台歌仔戲展現出日益專精的大戲風貌。7表 京班;1920 年有上海余慶、天勝兩班與京都複勝班;1921 年有京都三慶班與上海天升班;1922 年有上海如意女班與醒鍾安京班;1923 年有舊賽樂與京都德勝班;1924 年有上海復勝京班等。

參見同註3,頁 P198-204。

舞社歌劇團」,而新舞臺也全面演出歌仔戲,自此帶動內台職業歌仔戲團蓬勃演 出的風潮。

二、京戲劇團與歌仔戲劇團的形成

從歌仔戲的發展歷史看來,無法確切斷定歌仔戲表演走向職業化的時間,然 而從文獻當中經常得見:歌仔戲表演吸收當時臺灣流行劇種諸如亂彈戲、四平 戲、高甲戲等表演精華;而職業劇團的組織形成,亦有所取法。

京劇在兩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累積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據《中國戲劇管 理體制概要》一書的分類,京劇在組織型態上可分成「名角挑班制」、「資方組班 制」、「共和班」與「家族班」四種,人員編制至多可達一百人;在薪資制度上採 取「包銀制」、「日薪制」,薪資發給按演員技藝分級呈現金字塔式的結構;而這 些在歌仔戲班亦是約定成俗的概念。11

根據研究者孫惠梅的歸納,歌仔戲的發展受京劇的影響最深,影響的層面歸 類為三部份:

1 音樂形式:從「本地歌仔」進入所謂「改良歌仔」,12歌仔戲擴充原先簡單的 曲調,幷在演出中加入鑼鼓點,豐富表演形式。

2 舞臺技術:基於豐富表演的需要,不管當時的歌仔戲表演是處於子弟戲拼館的 風氣,13或者是招睞觀眾的職業性演出,商業及非商業的競爭之下,靠引進新

11 孫惠梅,「台灣歌仔戲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宜蘭縣職業歌仔戲戲劇團為例」(臺北:文 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 26。

12 在本地歌仔階段,其音樂並沒有鑼鼓點,唱腔曲調變化也比較少,因此最初的歌仔戲運用有 限的曲調如:「七字調」、「背詞仔」、「雜念仔」、「大調」等曲調,因此早期的歌仔戲在演出變化 與速度難免流于單調。參見林鋒雄主持,〈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臺灣戲劇中心研 究規劃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頁 291。

13子弟團具有地域性,其活動也以配合角頭廟祭典爲主,每個角頭的子弟團爲了地方及團體榮 譽,無不全力以赴,希望在技藝和陣容方面勝過其他團體,所謂「輸人不輸陣」之謂也。參見同 註2,頁 256。

技術來擴充舞臺效果,乃是可以理解的原因;而這新技術的來源,極有可能是 當時已經盛行多時,規模初具的京劇戲班。14

3 組織型態:京劇演員流入歌仔戲班當指導老師之後,帶進歌仔戲團的不只是表 演技術,還包括在京班習以為常的習慣,例如:班規、演出禁忌、薪資計算等 等。

從歌仔戲的發展過程來看,原先隨興吟唱的「錦歌」,陸續加入劇情、音樂、

身段,融合流動性表演的車鼓,最後一躍登上舞臺。表演的內容和方式隨時間的 演進,與主客觀環境不斷交融產生漸進式的變化;歌仔戲表演從街巷鄰里中自娛 娛人,到廣受歡迎足以產生商機並以之為業絕非一夜之間;昔日研究者將歌仔戲 轉戰內台視為邁向職業化的開始,因而著重內台戲單的探究,然而歌仔戲在轉入 內台之前,必然已經存有一定的規模和型態,這當中相信不乏有以之為業的藝 人,甚至職業劇團的存在;15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進入內台之後的歌仔戲劇團,

除了燈光、音樂、身段、佈景等表演內容及形式受到中國戲班的影響,戲班的組 織型態更有所取法。整體運作方式的漸趨成熟,帶動演出效果,影響演出頻率,

也使得越來越多愛好者投身其中,職業演出的歌仔戲班隨之普遍。

14 同註 3,頁 237。

15 歌仔戲最初的演出和現在馬路旁打拳擊賣膏藥的行商一樣,但到處受人歡迎,於是便有懂德 生意經的人出來組織巡迴歌仔戲劇團。參見劉秀庭「『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

(臺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