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第二節 傳統媒體

網路發達開放,加速資訊流通,外加幾乎人人一具可連結網路的手機,能否 搶先報導突發新聞,機運才是決勝負的關鍵。對網路時代的大眾而言,尋找、消 化及生產資訊,幾乎不是難事,因此對速度慢半拍的主流媒體,也沒多餘耐心,

忠誠度將會分散,關注突發新聞新興資訊平台才是首選,其餘報導才選擇主流媒 體。(Schmidt & Cohen, 2013: 57-58)此外,主流媒體受限版面及跑線部署,不同 於獨立媒體可固定經營以議題為導向的採訪路線,報導宛如大雜燴,議題無深度 可言。(陳順孝,2015)

隨著各種網路資訊湧現,加上長期以來「社會亂源」的惡名,傳統媒體公信 力搖搖欲墜,影響力不如以往。縱使有時外界的批評固然嚴苛,甚或惡意嘲諷,

但也應自我反省力求改善,才能尋回公信力。

力挽頹勢的對策,絕非抱殘守缺,而是順應新時代的資訊秩序,正視群體智 慧,敞開大門開放參與。以商業軟體為例,由於受專利權保護,如同密不透風的 黑盒子。隨後發展的「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原始碼由眾人開發,

再經各方修補,其品質媲美商業軟體,甚至有過之無不及。以此借鏡,專業媒體 須破除舊思維,切忌排斥對話,效法開源軟體的精神,朝向「開源新聞業」的形 式發展,大眾臥虎藏龍,雙向溝通集思廣益,促成開放對話,對新聞業反而是良 性發展。(Gilmor, 2004: 12-14)彼此若能合作就有機會促成:發揮綜效資源整合、

截長補短功能互助、周延視角品質升級、彼此攻錯多元價值。(胡元輝,2012a: 64)

借助網路普及與科技發達,公眾目擊事件現場,捕捉第一手畫面,成為突發 新聞的主要報導者。他們提供的「原始素材」(raw material),(Sterling, 2009: 1142)

論品質或許遜色,但原汁原味的真實影像,足以反映當下實況,依舊有充分新聞 價值。(Gilmor, 2004)因此,傳統媒體向大眾徵求提供特定議題或重大事件的訊 息,成為常見的合作模式。例如,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前,BBC 缺乏充足的攝影 記者拍攝全球反戰遊行,因而籲請閱聽人拍攝並上網發布照片。(Bowman &

Willis, 2003)然而,這類合作模式,雙方關係疏離,公眾只是提供素材,往往聊 備一格,若合作走調,更可能淪為商業媒體填補爆料版面的利用工具,反而扭曲 合作初衷。(胡元輝,2012a)

設立新聞平台開放會員報導,亦是常見的合作模式。但若只是單純的平台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供者,僅僅停留在公眾開放參與,兩方互動有限,不過限制合作的意義。(胡元 輝,2012a)2016 年 6 月,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於臉書發表辱罵榮民的影片,

引起社會公憤。由於她是《PeoPo》公民記者,過去在此發表的數篇影片遭檢舉 分裂族群,雖然此次爭議影片出自臉書,《PeoPo》依舊成為外界箭靶,甚至波及 整體公民記者,造成公民新聞的開放制度引發質疑,《PeoPo》平台提供者《公視》

緊急停權洪素珠的會員帳號,並下架涉及族群分裂等不當內容影片。

學者建議,《公視》應藉此重新檢視自身與公民記者之間的關係,不該畫地 自限認為只是平台提供者,切勿將公民記者視為玩票型的新聞志工,應以協作新 聞強化公民新聞的專業實踐,回應社會對提升新聞專業的期待,建立社會對公民 新聞制度的認同,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劉昌德,2016/6/15)借鏡韓國公民媒體

《OhMyNews》,其發展策略不外乎持續培訓公民記者,協助提升報導素質,並 強化成員歸屬感。另外從教育單位紮根公民新聞的意識,設立大學區域公民記者 組織,提供大學課程規劃,並成立韓國大學生記者獎。同時持續加強與NGO 組 織互動,討論社會關切議題,每年更舉辦跨國際公民新聞聚會,提升公民媒體影 響力。(何國華,2007/1/30)

事實上,理想的合作模式是雙方深層協作,例如設立專職人員協調公民採訪 作業、設立專職人員養成公民記者、專業人員公布公民協力事項、專業人員公開 採訪所得資料、專業與公民記者進行直接討論、以及專業與公民記者共同製作新 聞。合作目的應是有助改善整體新聞生態,亦可能連帶產生經營效益,從而有更 好的民主發展。(胡元輝,2012a: 46-47)

除了徵召公民記者,另與網路新興組織或獨立媒體攜手合作,亦能擦出火花。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衛報》(The Guardian)等主流媒體,與 致力推動政府資訊公開的《維基解密》(WikiLeaks)合作,聯手揭露阿富汗戰爭 相關文件,協力揭開政府的難言之隱。《紐約時報》2010 年與《ProPublica》合作 發表〈紀念醫院的死亡抉擇〉(Deadly Choices at Memorial),報導紐奧良紀念醫 院於卡翠那風災之後實施安樂死,雙方合作一舉拿下當年普立茲新聞獎。

2014 年 1 月 15 日,《蘋果日報》即時新聞網路平台宣布與《上下游新聞市 集》、《新頭殼》、《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及《環境資訊中心》五 家獨立媒體合作供稿,強調合作完全尊重獨立媒體的編輯自主。《蘋果日報》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為即時新聞對許多題材心有餘而力不足,尋求與獨立媒體合作,能借助其優質報 導,補足自身商業媒體的闕漏。在網路開放的世界,走向合作對整體新聞環境也 是好事。(林靖堂,2014b/1/27)對獨立媒體而言,《蘋果日報》不干預編輯自主,

又能協助報導露出,增加流通管道,能夠擴大讀者群,雙方也有互補效果,可謂 魚幫水水幫魚。(唐鎮宇,2014/1/16;易汶健,2014/1/18)2 月 16 日,合作對象 再添六家媒體,包括《民報》、《科學月刊》、《NPOst》、《今周刊》、《財訊雙週刊》

及《新新聞》。

與獨立記者合作的道理相仿,不論是提供平台供發送新聞稿,邀請撰寫專欄,

或共同合製報導,可引進傳統記者欠缺的視野與觀點,對此獨立記者也受惠,不 僅賺取稿費,同時提升報導能見度。(陳順孝,2014: 30-31)相較專業記者以客觀 報導為撰寫新聞原則,獨立記者不受傳統新聞事業規範,長期專注特定議題,累 積獨到的觀察與見解,能提供深度解讀,觀點鏗鏘有力。

傳統媒體正逢開放式變革,築牆不如搭橋,面對網路新興媒體與自媒體,不 必不相往來或互斥對立,反而應該通力合作,互補互利,為新聞增添多元風貌。

談合作的前提,不以利用或消極心態因應,應借助彼此優勢截長補短,或共同拓 展新聞議題,才能如虎添翼,進而提升新聞的真實、透明與批判,甚至轉化為推 動社會變革的動力。

第三節 網路新興媒體及自媒體

(一)爭取信任衝撞體制

傳播科技發達,促成個體戶記者及網路新創媒體湧現,報導者的身分日趨多 元,行動又比傳統記者機動,對公部門及執法單位而言,面對捉摸不定的採訪者 自然繃緊神經,因此與其打交道勢必要尋求信任。獨立記者朱淑娟以自身經驗為 例,在她離職《聯合報》後,起先採訪營建署等政府單位時常碰壁,歷經數次溝 通來意,提供自身報導供參閱,逐漸獲取信任。(宋小海,2012c/4/11)

除了尋求信任,主動爭取採訪權也有必要。2008 年 12 月 10 日,不滿警方 屢屢在群眾場合阻礙採訪,一群街頭紀錄者出面捍衛權利,發起集體採訪警政署 長王卓均的行動。採訪大綱如下:一、為什麼不能拍?哪一條法律規定,不是記 者就不可以有了解、紀錄公共事務的權利?二、在西華飯店外,驅離樂生陳情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採訪者所依據的法條是什麼?三、當天有未穿著制服、自稱「警察」、「分局長」

的人員,執行驅離的動作,他們是誰?四、站在西華飯店門外拿著攝影機拍攝,

有什麼「危害」,必須遭到驅離?五、警方對於「比例原則」的看法是什麼?六、

警方在行使公權力時是否拒絕人民在旁紀錄、監督?(苦勞網,2008/12/9)

2015 年 9 月 14 日,《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正式向立法院提出書面申 請採訪証。由於無下文,《公庫》所屬之「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決 議尋求司法救濟,於12 月 11 日提起訴願,要求立法院核發採訪證。在依舊毫無 音訊的情況下,2016 年 6 月 30 日提起行政訴訟。(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6c/1/2; 2016a/7/1)

放眼新聞史,新聞自由向來是走在危機四伏的荊棘小徑,從不會從天而降,

而是一點一滴主動爭取而來。爭取新聞自由並無特效藥,唯有質疑不合理的採訪 秩序,挺身捍衛權利,才能避免溫水煮青蛙。

(二)維繫報導公信力

公民新聞包羅萬象,提供多元資訊,在媒體失能的環境下湧現,別具意義。

發展至今,雖獲肯定,卻也評價兩極。質言之,不認公民記者的關鍵之一,是認 定其新聞素養不足,甚至會拉低整體新聞素質。或許這種認知多少是成見使然,

但無可諱言,誰都可以當記者的時代,人人有機會傳遞新聞,卻不是人人都有新 聞素養,公民記者也可能會製造假新聞。2008 年 10 月 3 日,CNN 旗下公民新聞 平台《iReport》刊出一則假新聞,指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心臟病 發住院。假消息一出,蘋果公司股價應聲下跌,連帶讓CNN 賠上信譽。

其實,就連致力推動公民新聞的季爾莫(Dan Gillmor)都坦言,公民新聞雖 然前景光明,但不能否認這類新興媒體良莠不齊,產製的新聞可能有失公信與公 正,無法獲得普遍信賴,造成新聞品質低落,這個問題甚至須花數十年解決。

(Gilmor, 2004)換言之,資訊滿天飛固然目不暇給,但報導品質參差不一,是新 聞百花齊放下的一大隱憂。

素質好壞當然不能干擾權利歸屬。但若光有傳播技能,並不夠格勝任記者之 責,畢竟能否克盡記者義務的關鍵在新聞素養。督促公民記者必須養成與發揮素 養,並非貶低,而是為了深化報導品質,重視報導可信度才可能打響名堂,同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扭轉形象,消弭外界的成見與疑慮,才可能永續發展。

一旦冠上記者身分,就得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報導原則與專業記者並無二

一旦冠上記者身分,就得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報導原則與專業記者並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