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接收正確、充分與即時資訊的自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當新聞自由延伸至普遍人權,隨著權利歸屬不同,新聞自由的內涵就須建立 一套有別以往的解釋。提出新聞自由的新內涵,就學術而言,意義在填補現有研 究的缺漏。回顧文獻可見,以新聞自由為題的學術研究為數不多,且不論學刊論 文或博碩士論文,皆側重如國家安全或隱私權等應用面向,以內涵探討為主軸的 理論研究更少之又少。(林元輝,2009)此外,為了臨摹而引介此一概念的研究,

也有偏離原意之虞。(賴祥蔚,2006)綜觀解嚴至今的文獻,探討新聞自由的消 極意義居多,積極意義相對鮮少。(陳鴻嘉、蔡蕙如,2015)這突顯新聞自由的 內涵思辨正是台灣學界的研究缺口。另一方面,這套論述欲尋回新聞公害橫行公 眾所喪失的權利,以利社會成員充分享用新聞自由,維繫民主體制健全。據此提 出以下具體要件:一、接收正確、充分與即時資訊的自由;二、免於採訪侵害的 自由;三、享有合宜傳播法制的自由;四、編採不受干預的自由。

第一節 接收正確、充分與即時資訊的自由

新聞報導的原始功能在維繫社會生活,如狩獵覓食、擊退異類入侵或區分敵 友,性質相當於生活環境的偵查報告。(石麗東,1991: 1-2)不論古今,新聞是人 類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獲取資訊不外乎出於生存需要,藉此掌握環境變化,才 能趨吉避凶。(王洪鈞,2000: 3-4, 15)

以台灣的海島經濟體系而言,外貿有賴國際新聞提供如原料來源、國際市場 動向、世界金融波動、他國新產品問世等相關資訊,於是新聞報導便成探測市場、

交換或輸送商情的管道。另外,新聞也是日常生活必須品,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 民生問題,大眾藉此累積往後行動出擊的資本。(石麗東,1991: 2-3)尤其在高度 組織社會,講究互助分工,社會現象錯綜複雜,天地風雲變幻萬千,人不可能完 全靠自己認識環境,新聞資訊無非是為了群體生存需要。

當代資訊社會,科技全面改寫人類生活方式與組織型態,仰賴資訊生存成為 新的經濟模式,職業屬性轉向以資訊生產為主。另外,資訊網路突破時空限制,

串連整個世界,伴隨各種媒介滲透,文化因而承載濃厚的資訊色彩。易言之,科 技(technological)、經濟(economic)、職業(occupational)、空間(spatial)與文 化(cultural)的因素,共同催化資訊社會來臨。(Webster, 2006: 8-21)資訊社會

(information society)反映資訊就是經濟力量的主要來源,(McQuail, 2000: 558)

同時也是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要件,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資訊之於民主,猶如貨幣之於經濟。」即是鮮明的詮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此外,新聞資訊也是社會成員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重要來源,不容小覷的教育 功能堪稱「第二套課程」,影響程度直逼學校,未來更可能取而代之。國際間廣 泛響應推廣的「讀報教育」(Newspaper In Education, NIE)正是實踐媒體教育功 能的實例。「讀報教育」是教師以報紙為綜合教材,教授各學科知識,由於貼近 現實,資料又新,且內容涵蓋各領域,填補教科書的不足,可說是活教材。現今 沿用單位更不止於學校機構,另包含監獄、老年人中心(senior citizen centers)、

身心障礙機構、大學宿舍或新住民英語學習課堂等單位。(Abbott, 2005;吳翠珍、

陳世敏,2007: 14, 329, 339-40)

當今社會形貌漸趨複雜,包曼(Zygmunt Bauman)以液態(liquid)描繪當 代社會高度變動的特質,(Bauman, 2000)貝克(Ulrich Beck)則以風險(risk)

為理解現代社會的核心概念,說明風險的形貌不定,不僅難以迴避,更不受國界 限制,具有擴散的特性,人類無法自外於此。(Beck, 1986)因此,在災難頻傳的 當代社會,以傳播媒體溝通「不確定」(uncertainty)成為重要關鍵,(鄭宇君、

陳百齡,2012: 4-6)更可以發揮「救災」、「情感撫慰」與「促進重建」之效,例 如傳遞資訊與徵集物資,或是減緩集體焦慮,甚至是追蹤政府應急措施、重建計 劃及協助募款。(林元輝,2000)例如,2011 年 3 月 11 日的日本東北地震,宮城 縣石卷市地方報《石卷日日新聞》面臨電力中斷與設備毀損,為求照常出報,連 六天發行手寫報紙,並張貼至避難所入口處及便利商店等地,當地災民得以藉此 瞭解災情,發揮安撫民心之效。克難發稿的精神,除了獲頒 2011 年國際新聞協 會(IPI)的年度特別獎之外,手寫報更在華盛頓與巴黎的博物館展出。(陳沛敏、

林社炳,2011/4/3;共同通訊社,2012/3/11)

綜觀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與法國「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每年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調查報告,可發現:解嚴後,台灣新 聞自由充分,在亞洲國家總是名列前茅,數次享譽亞洲第一,更列為全球自由地 區。總體而言,媒體活躍(vigorous)且多樣(diverse),除了能自由報導政府施 政,亦可指控官方錯誤行為。(美國國務院,2013)

但另一方面,愛德曼(Edelman)公關公司於 2006 年 10 月 24 日發表的「亞 洲利益關係人報告」顯示,僅有1%的台灣人信賴媒體報導,在亞洲十國(澳洲、

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新加坡及台灣)中敬陪末座。

再者,對台灣人而言,報紙的可信度甚至不如網路資訊。(Taipei Times, 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2010 年《天下雜誌》針對「置入性新聞調查」指出,相信新聞的民眾只有三成一 左右。(林倖妃、陳一姍,2010: 329)學界另指出,八成左右的台灣民眾不信任 媒體報導,同時質疑媒體會受政治或財團干預。(林聰吉,2012)

對照上述評比顯示,台灣新聞自由名列前茅,新聞公信力卻敬陪末座。按照 一般認知,新聞自由充分,媒體提供的資訊不受干預,可信度自然提升。然而,

台灣新聞媒體極不尋常的現象在於,不僅「高自由度」與「低信賴度」並存,彼 此又有巨大落差。細究之,「自由之家」與「無國界記者」對新聞自由的調查報 告並不包括評估「新聞品質」,(黃聖堯、李韋廷,2006)而其正是媒體是否受公 眾信賴的關鍵。

事實上,媒體報導往往浮光掠影,充斥無足輕重的瑣事或奇聞軼事,更不乏 街談巷議或網路謠言,不見深度解讀,甚至缺乏事實根據,只為填充新聞版面。

經常穿鑿附會,挑戰科學常識,常見各類神鬼之說。且這類新聞常假「獨家」之 名,卻絲毫不見其價值。又常犯偏頗,輕信隻字片語,或向主流勢力傾斜,夾雜 主觀的意識形態,各種歧視具體反映在年齡、性別、性傾向、職業、地域與國籍 等屬性。(孫秀蕙,1996;林育卉,2008;關魚,2010)

按照一般認知,記者「跑」新聞天經地義。但現今媒體若無題材,基於「輸 人不輸陣」的精神,不顧基本專業倫理,到處向其他媒體「借料」,尤其網路更 是記者的取材聖地,(朱立熙,2008)舉凡 YouTube、批踢踢、監視器、行車記錄 器與社群網站,由於取得容易,可謂記者生產新聞的神器。如此一來,網友的身 影時常在新聞出現,如「網友認為」、「網友痛批」或「網友都說讚」等。(鄭國 威,2015)於是,常見網友寫到「記者快來抄!」或「媽,我在這!」,以反諷 記者抄襲成性的歪風。

倘若無料可借,甚至無中生有,自編自導自演,造假作故事。如今,媒體不 再「跑」新聞,苦無題材便「抄」新聞,要是無法得逞,便「編」新聞、「導」新 聞或「演」新聞。(朱立熙,2008)本以報導真實為天職的媒體,非但不再反映 真實,也不是扭曲真實、框現真實或模擬真實,簡直是超逸真實,造就自以為是 的真實,這種資訊與新聞的本質脫鉤,稱不上是新聞,充其量是劣等贗品。(林 元輝,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媒體追逐時效,未善盡查證便照單全收,視傳聞為新聞,求表相不求真相,

導致錯誤百出,更到了「錯多不怕債多不愁」的地步。(劉旭峰,2006: 124-25)

尤其,有線電視興起後,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新聞轉播車成為媒體搶 先機占法寶的利器,為了滿足「先報先贏」的心態,所有消息幾乎有聞必錄,不 僅引用匿名消息來源,捕風捉影,誇大渲染,更常見記者荒腔走板的表現。(林 元輝,2004)

當電子媒體慣以「速思」(fast thinking)的邏輯產製新聞,這種如速食生產 速度般的「大麥克新聞」(McNews),通常未經深思熟慮,充斥冗贅、錯誤的資 訊。(Bourdieu, 1996: 39 ; Rosenberg & Feldman, 2008: 35)這類「偽資訊」目的只 為娛樂,毫無秩序亦無意義,毋須認真對待。(Postman, 1985)以此說分析台灣 實況,當媒體捨棄追求真實,競相以娛樂為能事,講究趣味與衝突的資訊攻占新 聞版面,閱聽眾時而放鬆時而亢奮,進而削弱思辨能力,新聞業與娛樂業顯然無 異。(姚人多,2005)

媒體非但報導內容追求娛樂,播報型式亦採綜藝手法。如《華視》晚間新聞 的「大選情報員」主播梁芳瑜曾身穿韓服,搭配激昂語調及誇張手勢,模仿朝鮮 中央電視台主播李春姬,化身「梁春姬」播報新聞。同為《華視》晚間新聞的氣 象主播莊雨潔也曾扮「格格」播報氣象。《東森》新聞的「新聞趴趴 go」主播丁 元凱,背負「熱血主播」的封號,除了直擊各式新聞現場外,並曾扮演小護士、

健身教練、乳牛、舉牌小弟及萬聖節南瓜等角色。

到了網路時代,傳統新聞媒體的對手不只有平面媒體及電子媒體,更包含如 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網路媒體,整體競爭更加激烈。當戰場轉移至網路,行動閱讀 迅速崛起,為了衝高流量,媒體卯足全力推陳出新新聞資訊,2013 年左右一波媒 體新爭戰就此展開,即時新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媒體心繫點閱率,即時新聞搶快衝量,不時埋梗求吸晴,內容多如牛毛卻無 關宏旨,既瑣碎又沒營養,外加受限篇幅無法釐清事件脈絡,往往流於浮泛。有 時為湊成一篇報導,硬是加油添醋講廢話,或翻攝「行車記錄器」或「監視器」

畫面,新聞已成「廢文」。此外,抄錄改寫網路訊息或同業新聞更成常態,導致 各家新聞一模樣,凡事有聞必錄不重查證,寧錯殺不可錯放,因而烏龍百出。新 聞冠上的「獨家」或「live 連線報導」多是虛有其名,經常只比同業早幾分鐘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發,或播放監視器畫面再由記者配音,實際是看圖說故事。(呂苡榕,2015c/10/15;

發,或播放監視器畫面再由記者配音,實際是看圖說故事。(呂苡榕,2015c/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