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扭轉形象,消弭外界的成見與疑慮,才可能永續發展。

一旦冠上記者身分,就得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報導原則與專業記者並無二 致,不外乎報導事實,恪守新聞倫理,致力發揮新聞功能,提供公眾具新聞價值 資訊,或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倘若逾越界限,一樣要受社會公評及法 律規範。社群內部若能建立一套新聞倫理守則,並落實集體查核與監督,妥善利 用這套自我規範機制,就可能達到新聞正確、透明的基本門檻。(劉靜怡,2009:

171-72)

除了釐清記者責任外,也要嚴守記者分際。不乏有社運媒體記者在採訪過程 因感染陳抗現場的悲憤情緒,邊拍攝邊跟著陳情者喊了幾聲口號,警方見狀立刻 以「假記者」為由逮捕。(徐沛然,2015/1/8)記者使命在傳達社會真實,務必緊 守「採訪者」與「抗爭者」的分際,身分連貫性更要一致,不可隨意轉換身分,

只要當下身分是記者,僅可在旁記錄事件發生的過程,不應跟隨群眾喊口號或從 事任何陳情行動,以避免混淆角色。

另外,某些「獨立媒體」或「另類媒體」更扮演社運團體或抗爭者的幫襯,

除了可獲取「獨家」新聞外,又可以協力擴散公共議題,甚至在抗爭現場提醒如 何面對媒體。但這類媒體存在是為了推動社會變革,不該充當陳抗者的御用媒體,

否則是在折損公信力,畢竟社運者也需要受監督,保持一定距離,不介入現場指 揮,不只是報導的基本規範,更是為了獲得社會長久的支持與信任。(管中祥,

2015a/10/9)

第四節 公眾

大眾媒體時代,面對釀生新聞公害的專業媒體,倡議媒體改革的先鋒團體為 數有限,且多以游擊戰術應戰,始終難以發揮深遠的影響力。網路進步時代,足 以群策群力,形成具有實踐可能的外部監督與募款機制。社群外的網路力量若能 不遺餘力監督,行有餘力出錢支持,全體齊心戮力總動員,為新聞環境盡一份心 力,更有機會維繫多元社會價值的討論空間。畢竟新聞報導良窳,不僅攸關新聞 業,更與民主體制唇齒相依,需要公眾共同捍衛。

無可否認,人人是自媒體時代,新聞出錯在所難免,報導素質良莠不齊。但 在網路技術成熟時代,有高度互動特質,足以促成群眾充當新聞監察員,進而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正錯誤釐清真相。(Bowman & Willis, 2003; Gilmor, 2004)例如,致力推動資訊透 明的線上社群「g0v 零時政府」,發布「新聞小幫手」專案,只要安裝瀏覽器外 掛程式,除了可篩選網路新聞中的錯誤資訊,也能貢獻一己之力舉報錯誤新聞,

發揮制衡作用,避免錯誤新聞不斷流傳,降低誤導群眾的比例。

在無須大把鈔票即可興辦媒體的時代,資金挹注已不必仰賴商業集團的雄厚 資本、特定金主解囊或基金會資助。放眼全球乃至台灣,愈來愈多群眾資助平台 媒合報導者與贊助者,讓有意的報導者能在平台提案,接受公眾捐助,因而催生 出不少優秀的新聞報導,舉凡美國的Spot.us、台灣的 weReport 與「台灣媒體小 農協會」等組織,皆是以支持優質新聞媒體永續經營為宗旨。

但社會捐獻能否持續的關鍵,取決公眾看法是否轉變。與其被迫買下劣質新 聞,不如自發小額贊助不受政商勢力控制或投身公共議題的非營利媒體,支持有 心人做有品質的新聞,使其擺脫因財務而無以為繼的困境,(胡元輝,2012b)否 則叫好不叫座也是枉然,更要讓只堅信商業模式的人跌破眼鏡,看見公眾資助的 韌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結論

縱觀歷史進程,新聞自由的權利歸屬,不管是專業特權抑或普遍人權,傳播 科技皆屬關鍵。

大眾媒體時代,囿於傳播科技昂貴,傳遞資訊成本所費不貲,無形中抬高經 營門檻,挾帶雄厚資本的新聞媒體乘勢而起,自此築起進入市場的高牆,奠定難 以撼動的霸主地位,促成長年屹立不搖的商業模式,更確立由傳統新聞媒體主導 的「代理式新聞體制」。砸大錢才能辦媒體的法則,造就寡占甚或獨占的市場結 構,大型新聞組織叱吒風雲,主宰新聞的產製與發行,囊括有限的版面與頻譜資 源,充當唯一的新聞守門人,行使尋求、產製及傳布資訊的自由,大眾只能單向 接收報導,從單一視角掌握社會動向,幾乎沒有任何插手的空間,由上而下的傳 播模式就此成形,「接收者」與「發送者」的角色截然二分。基於市場門檻高不 可攀,促使新聞發言權成為少數特定人士擁有的權利,突顯大眾媒介蘊含階級性 格。

由於新聞內容由傳統媒體及其從業人員決定,無關大眾的事,就連當時的傳 播研究也幾乎以大眾傳播媒體為中心,認為閱聽眾充其量是被動的烏合之眾,不 會生產訊息,只會接收訊息,且隨時會因訊息應聲而倒,研究焦點往往側重大眾 媒介所傳遞的訊息對閱聽人造成何種效果與影響。

加上以公眾福祉為訴求的「第四權理論」出現,認為政府三權不足以互相制 衡,人民監督政府不免力不從心,因而秉持新聞自由專屬新聞媒體,主張由規模 完善的新聞媒體組織充當「第四權」,才可能與龐大繁複的政府抗衡。學說為新 聞實務打了一劑強心針,加深社會對新聞媒體與新聞記者的既有想像,於是新聞 自由屬於職業特權的認知,深植人心。

時空更迭,步入網路發達時代,拜各式新傳播科技所賜,科技特性從單向傳 遞到雙向互動、從資訊來源單一到多元、從大眾到分眾、社群及個人、從同步到 異步,就此奠定以新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新媒體溝通模式。科技崇高的大牆倒下,

傳布資訊成本大幅下降,無須大把鈔票,甚至趨近零成本,便能創辦媒體,終於 剷除大眾媒體時代高度經營門檻的枷鎖,疏通長期封閉的傳播管道,傳播觸及的 範圍與規模空前未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當由下而上的傳播技術條件具備,網路起家的新興媒體與自媒體蜂擁而出,

百家爭鳴,彼此資源多寡不一,運作模式也各異。不論蒐集、產製與散布新聞,

人人都有機會親力親為,甚至扮演議題領頭羊,引領傳統媒體跟進報導,因此不 再是單向接受報導的閱聽眾,而是讀寫能力兼具的創用者。即使傳統媒體仍擁有 龐大影響力,卻不再是左右新聞內容的唯一中介,誕生於網路時代的新形態報導 者,已改寫新聞媒體與新聞記者的既有定義,並徹底翻轉原有的媒體生態結構。

舊傳播科技為新聞自由建造專業特權的道路,彼時由大型新聞組織充當公眾 的新聞代理人,新傳播科技則突破原狀,闢建普遍人權的行道,拓寬新聞自由的 動線,擊潰傳統媒體的霸權,讓任何人都有機會報導新聞。

新聞自由的權利主體延伸至人人,不再讓專業媒體獨攬特權,或許構成一較 高下的挑戰局面,但並非視公眾為剷除新聞公害的救世主,亦非為了要公眾出馬 取代傳統記者,最大意義在取回託付已久的新聞自由,促成人民勤於參與公共事 務,繼而與傳統媒體攜手開展更積極的社會行動,朝向民主的新進程發展。畢竟,

兩造皆不可或缺,各有長短,無須你爭我奪,同心協力裡應外合,各展長才相輔 相成,攜手合作造福社會,共存共榮才能創造雙贏。

憲法固然保障新聞自由,但絕非無限上綱,且行使權利也須克盡義務。只要 當了記者,即須擔負相應的社會責任並為報導內容承擔後果,其本分不外乎:探 求真相,挖掘社會各處的藏污納垢,並善盡查證工夫,呈現事實,嚴加把關報導 內容,竭力善用報導力量引領社會進步,守護公共利益,以保衛民主社會。不分 階級、地域、性別與國籍等屬性,避免刻板印象與歧視,提供公眾具新聞價值資 訊,扮演公共論壇協助意見交流,或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使其可藉此 慎思明辨、未雨綢繆或趨吉避凶,進而足以安身立命。除了謹守報導基本規範,

也要嚴守記者分際,迴避利益,不作附庸保持獨立,倘若逾越界限,不可倖免社 會公評及法律規範。

記者這一角色,可混淆是非亦可捍衛真相,可明哲保身亦可批評時政,可學 淺才疏亦可見多識廣,可走上康莊大道亦可踏入荊棘小徑,至於是卑鄙或崇高,

是平庸或神聖,是淺薄或高深,是舒適安全或艱難危險,取決記者自身的良知、

人格及價值取向,一切全憑自己把握。(楊繼繩,2016/3/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論及報導內容,無論普遍人權或專業特權,萬變不離其宗,媒體的命脈終究 在是否具備新聞品質。有品質,不僅能在資訊滿天飛的網路時代中脫穎而出,更 是能否存續的關鍵。專業新聞公害層出不窮,便是因為品質不堪,賠上媒體公信 力,因而承受社會厭棄的苦果。網路時代資訊宛如雙面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方面百花齊放,生機勃勃,另一方面資訊氾濫成災,充斥謠言與了無價值的資 訊,以網路起家的新興媒體與自媒體須引以為鑑,要不然也可能成為新聞公害的 製造者。總之,不分新來舊有,皆以新聞品質為依歸,須具備充分之素養,這是 能否獲得社會長久支持與信任的根本,否則誰都可能名譽掃地,最終斷了後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參考文獻

中文

《TVBS 新聞》(2015/5/30)。〈獨家/感情好!女童父母臉書打卡 記錄全家 福〉。取自http://news.tvbs.com.tw/local/news-600870/

《中央社》(2016/2/1)。〈蘇嘉全就職立法院長致詞全文〉。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2015020-1.aspx

《中國時報》(2011a/11/6)。〈傳教士牽線 路易 14 掀中國熱〉。頁 A12。

《中國時報》(2011a/11/6)。〈傳教士牽線 路易 14 掀中國熱〉。頁 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