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歌定義、特徵、分類與功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探討運用兒歌教學介入,對於幼兒聲韻覺識、注音辨識以及識字能

力之影響。本章蒐集及整理和本研究相關的理論、教學與研究結果的文獻後,分 為,「兒歌定義、特徵、分類與功能」、「幼兒園兒歌活動」、「兒歌創作」、「兒歌 相關研究」、「詞素覺識」、「識字能力」和「詞素覺識與識字能力」,共七節論述 之。

第一節 兒歌定義、特徵、分類與功能

一、兒歌的定義

兒歌是有音韻、有趣味且語句自然,屬於韻文式的兒童文學(陳瑞琴,1993)。

兒歌也是幼兒在還沒學會讀書認字之前,最早利用聽覺來學習的文學作品之一。

不同學者對於兒歌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整理如下表 2-1-1:

表 2-1-1

學者對兒歌的定義

(續下頁) 學者(年代) 對兒歌的定義

許義宗(1997) 兒歌是採用貼近兒童生活領域的內容,是以幼兒可以理解的 語句寫成,可以配合兒童的節奏,寫成的音樂性的作品。

李慕如(1996) 念給幼兒聽的歌或是幼兒唱的歌都屬於兒歌,以韻律和趣味 性為主,可以促進幼兒練習發音、學習說話,且可以陶冶幼 兒的性情。

8

(續下頁) 學者(年代) 對兒歌的定義

林文寶、徐守濤、

陳正治、蔡尚志 (1996)

兒歌是符合兒童心理的諧韻歌詞,由於語句淺白、有高低音 調,注意諧韻,念誦時注意強弱及抑揚頓挫,好似唱歌,有

「兒童歌謠」之稱。

黃瑞琴(1993) 兒歌是伴隨著遊戲動作唸唱,不是幼兒坐在教室裡不斷複誦 的教材,而是很自然地從日常生活學習。

洪文瓊(1991) 兒童從出生開始最早接觸的文學類型就是兒歌,因為兒歌是 兒童文學的源頭,也是兒童文學的開始,是文學之母。

莫渝(1991) 兒歌是孩童生活中,含有教育兒童、啟迪智慧、富有想像力與 娛樂價值的初級文學作品。

杜子(1991) 兒歌即是兒童歌謠,也就是所謂的童謠。創作者在了解幼兒語 文詞彙與心理特徵後,利用簡短語句,且有趣、生動與具體的 語言來創作的短歌兒。

丁明根(1991) 兒歌是在民間傳承有押韻的語言,能自然地從人們口中一氣呵 成唱出的調子(歌兒)就是兒歌。

郁化清(1991) 兒歌內容應該與幼兒生活結合,有童趣且容易讓幼兒唸唱。是 幼兒喜歡的,雖不一定要有教育意義,但反教育的粗俗文字是 一定不可以有的。

傅林統(1990) 童謠是成人以口語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傳授給兒童的歌謠、

詩,或是有韻律的語句。

9

根據以上學者的定義,研究者將兒歌定義為兒歌是幼兒在生活中、遊戲時,

透過大人唸唱,從大人傳唱給幼兒,引起幼兒注意,幼兒跟著學習,並感受到兒 歌的樂趣。幼兒不知不覺學會,除了複製所學之外,也可能會加以改編字詞或是 內容,且兒歌具有語言的韻律、節奏、押韻等文學之美。

二、兒歌的特徵

兒歌除了具有語言的韻律、節奏、押韻等文學之美,許多學者也提出了兒歌

的特徵。兒歌是孩子們的詩,從孩子們的心性、生活、童話世界意象、遊戲情趣,

以及兒童語言的感受出發,比起人們的山歌、民謠,更顯得句式自由、結構奇變、

比興特多、聲韻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語平白、順口成章(朱介凡,1977)。

Burke(1986)兒歌有押韻和節奏,引發幼兒身體搖動或拍手,在幼兒園的老師是享 受這種藝術的口傳者,傳遞給幼兒的兒歌應有下列特徵:有結構的語言,聽起來 是悅耳和諧的、有押韻並可以預期押韻的字、情緒可以被吸引與激發、有關幼兒 學者(年代) 對兒歌的定義

葉詠琍(1986) 兒歌在幼兒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以年齡較小的幼兒為 對象,是兒童可吟可唱的簡短詩歌,兼具民歌的藝術風格 與兒童年齡特徵。

林武憲(1985) 兒歌是兒童歌謠的簡稱,也有人將兒歌稱為童謠,兒歌和 兒童詩合稱為兒童詩歌。

陳正治(1984) 兒歌是符合兒童身體心理需要的歌謠,富有音樂性和文學 性。內容包含敘事、寫物,形式上講求押韻,文句簡潔。

重視結構重視實用性、趣味性和淺易性,古代稱為童謠,

現在稱為兒歌。

10

的生活經驗、可以引發動作反應(例如拍手、踏腳、搖擺)、有簡短的意象,在經 驗中創造圖畫(引自黃瑞琴,1993)。研究者將兒歌特徵整理如下表 2-1-2:

表 2-1-2 兒歌的特徵

學者(年代) 兒歌的特性 杜淑貞

(1994)

遣詞用字不必俚俗、詠物說理趣味生動、充分展現地方特色、

想像新奇幽默、語彙淺近易懂、形象明白親切、音韻鏗鏘悅耳。

宋筱惠(1991) 兒童歌謠的特質有語詞平白易懂、聲韻自然活潑、句式短潔生 動、情意俏皮有趣、想像奇特幽默。

郭蓫 (1991) 兒歌的特質為透過口語化的運用,傳達正確的概念、豐富的知 識,特點為內容有趣、想像力、主題鮮明、諧和韻語和流暢的 音節。

Burke(1986)、

Goody(1983)

幼兒園教師傳遞給幼兒的兒歌宜有 8 點特徵,包含有節奏的語 言、有押韻、情緒的吸引、熟悉的主題、可引發動作的反應、

簡單的意象、音樂性聲音,以及可玩味和有趣的想法。

林武憲(1985) 兒歌特質有四個,包含平易性、音樂性、教育性和趣味性。

朱介凡(1985) 兒歌從幼兒生活、語言及心性感受出發,一般兒歌特徵有八個,

分別是:句式自由、順口成章、語言平白、聲韻活潑、情趣深 厚、意境清新、比興特多、結構奇變。

陳正治(1984) 兒歌五個特性為趣味性、實用性、淺易性、音樂性和文學性。

以上學者提出的兒歌特徵,可以整理出大部分學者認為兒歌的特徵,包含聲 韻自然活潑、句式短潔生動、趣味性、有押韻、想像力、情緒的吸引、熟悉的主 題,以及可引發動作的反應。研究者認為兒歌的特徵包含:符合幼兒生活經驗、

傳遞過去生活經驗,且兒歌具有趣味性、押韻,且具有文學性,可以引發孩子對

11

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兒歌分類

兒歌的類別相當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邱秀桂(2003)將兒歌分成 八大類,包含搖籃歌、育子歌、遊戲歌、娛情歌、幻想歌、連珠歌、知識歌和口 技歌,口技歌又分成繞口令和急口令。然而在蔡麗雪(2007)的研究中,將林武憲 的兒歌整理後也是分成八大類,包含知識歌、逗趣歌、勸勉歌、抒情歌、生活歌、

故事歌、繞口令和謎語。比較兩者分類的差異,可以發現相同的分類是知識歌、

娛情歌(抒情歌)和口技歌(繞口令),其餘的分類有其差異性。研究者將所收集來的 資料整理,並將兒歌分成九大類,分述如下:

(一)知識歌

是透過兒歌將生活中的人事物作為題材,做為傳遞知識的媒介,可以讓幼兒 認識事物、理解道理的兒歌,內容十分豐富。知識歌依據知識的類別,又分為動 物歌、植物歌、數字歌、時令歌、自然歌和器物歌。

1.動物歌:介紹動物的特徵習性和生活習慣。孔子認為學《詩經》可以多識 鳥獸草木之名,藉由吟誦動物的兒歌,也有助於兒童認識動物(陳正治,

2007)。例:〈河馬〉河馬胖嘟嘟,好像大胖豬,頭大耳朵小,臉長四腿粗,

泡在水裡真舒服,張開大嘴打呼嚕(林武憲,1990)。

2.植物歌:介紹關於蔬菜、水果、花草、樹木的兒歌。例:〈冬瓜〉冬瓜長,

冬瓜大,皮青青,肉白白,吃冬瓜喝冬瓜茶,會不會變成(矮)冬瓜? (林武憲,

1990) 。

3.數字歌:數字對幼兒是很抽象的概念,需透過日常生活的數數,以及數字歌,

邊玩邊學習,才能很快學會。例:一隻青蛙一張嘴(喻麗清,1978) 。

12

4.時令歌:是介紹節慶、季節與時節的知識性兒歌。根據節慶活動介紹給幼

兒時令兒歌,幼兒會更有興趣,對節慶活動感受更深。例:〈過新年〉過新 年,貼春聯, 祭祖先,又拜年。新衣新帽壓歲錢,爆竹鑼鼓響連天 (林武

憲,1990) 。

5.自然歌:包含大自然相關的雲雨、風、太陽、大地、地球、宇宙…等方面的兒 歌。可以藉由自然兒歌引發幼兒對於自然的關心與保護。例:〈烏雲賽跑〉天上 運動會,烏雲來賽跑,跑得滿身汗水,汗水往下滴,往下滴…..地上的人們還說:

「下雨好,下雨真好」(林武憲,1991)。

6.器物歌:是介紹物品、器皿、生活用品的兒歌。藉由兒歌介紹,讓幼兒獲得有 關器物的知識。例:〈筆〉古時沒有筆,寫字怎麼辦?起初用刀刻,後來用竹做…(林 武憲,1980)。

7.色彩歌:是介紹顏色給幼兒認識的兒歌。幼兒對顏色感受力很敏銳,也喜 歡 鮮豔的顏色,可以由玩具、卡通和電視得知,因此透過兒歌與色彩的連結,幼 兒會相當喜愛且易並與生活常見事物產生連結(邱秀桂,2003) 。例:〈厶 嫂嫂 的花傘〉嫂嫂的花傘顏色多,掰著手指數顏色,一塊紅,一塊黃,綠色,藍色,

一二三四,四種顏色(林武憲,1982)。

8.衛生歌:是介紹有關衛生知識的兒歌。透過衛生兒歌的學習,幼兒認識衛生保 健的常識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陳正治,2007)。例:〈九十九〉吃飯減三口,飯後 百步走;早起看日出,睡覺不蒙頭;年紀活到九十九(計志中,1966)。

(二)逗趣歌

是語句活潑、俏皮,能引發他人莞爾一笑,甚至哈哈大笑,也包含兒童自我娛 樂時所唱的歌。能引起兒童快樂情緒的兒歌就是逗趣歌(陳正治,2007)。例: 羞羞 羞、點仔膠。

13

(三)口技歌

唸這類兒歌常因為咬字不清而產生趣味性,因此口技歌可以訓練幼兒正確的 咬字與國語發音,口技歌又可以分成兩類:

1. 繞口令:例張大嘴,李大嘴,倆人對坐來比嘴,張大嘴說李大嘴的嘴大李大嘴 說張大嘴的嘴大 (朱介凡,1977) 。

2.急口令:例二十四果星 (朱介凡,1977) 。

(四)生活歌

包含搖籃歌、育子歌。搖籃歌,又叫「搖子歌」,是止哭催眠的兒歌。例:嬰嬰 睏 (簡上仁,1982)。育子歌,是在平常生活中為寶寶祈福的兒歌。例:拍拍胸 (朱 介凡,1977) 。

(五)遊戲歌

包含遊戲歌和逗趣歌,是兒童玩耍遊戲時念唱助興的兒歌。例:點仔點水缸-臺 灣兒歌 (廖漢臣,1980)。

(六)幻想歌

是幻想虛構的兒歌。例:白鷺鷺 (簡上仁,1991) 、天烏烏 (馮輝岳,1982) 。

(七)勸勉歌

是勸導幼兒思想向上,行為向善的兒歌。在品德教導上,有時兒歌的作用比 口頭勸說效用還大。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為學、待人、接物、孝親、敬長 等,都需要別人給予他勉勵,這些兒歌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兒童的行為(蔡尚志,

1982)。例: 〈爬樓梯〉上樓去,爬樓梯,一步一步別著急,一 二一, 一二一,

邁了左腳邁右腳,一步一步慢慢來,從下到上很容易 (林武憲,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