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好朋友幾乎都是所謂的差生2,但是我也不怎麼樣,除成績是前幾名外,我也一樣 上課不聽講,做小動作搗亂。我現在還記得有老師找我談話,明確的說「你怎麼 能跟那些差生混到一起,他們以後考不上大學去撿垃圾你也要去嗎?」有些老師 比較含蓄,也會提點「老師一直覺得你是個好孩子,也希望你不要被別人帶壞」。 當時的我沒有勇氣去質問,現在也更沒有辦法求證老師對「好孩子」的定義是什 麼了,然而這樣的一個疑惑卻長存在心裡。

總之,在學校教育和家庭中,兒童無可避免地被評價。千百年來,兒童的角 色在成人的翻雲覆雨手中經過了無數次的變身,佔據了話語權的教師和父母有著 自己對「好」孩子的想像,並且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判,而成人的標準又往往善變,

隨著個體的不同,時空的跳轉有所區別。

第二節 兒童觀的演變

設想,當我們現在去街頭採訪,提出「兒童是什麼」的時候,千百人可能有 千百個說法,但在今日,我們大腦中出現的童年形象確實是純潔、脆弱、天真的 樣子。路人的回答自然印映了時代特徵,然而兒童的形象在成人的世界中並非一 直呈現目前的樣貌。Colin Heywood 在《兒童的歷史》(Heywood 著/黃煜文譯,

2004)中詳盡梳理歐美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對兒童有所認識,到中世紀基督教的 原罪說對兒童的負面看法,再至啟蒙時代以 Locke 和 Rousseau 為代表的浪漫派 重新發現兒童,為其張貼純真無邪的標籤兒童史源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幾 千年來,兒童依舊是兒童,但是呈現在歷史脈絡中的樣貌卻一直變化萬千。

兒童恆存在歷史中,但在社會科學中作為成人眼中的研究主體卻是首次出現 在 Aries 於 1962 年出版的《兒童的世紀》中(李舒中,2009)。這本書首次將西 方「兒童」概念視為西方工業社會現代化的產物,開啟「兒童」概念作為一種社

2 在當時的語境中指成績不好,品行不佳的學生,在不同的地方和學校中有不同的說法如「後進生」,總之 就是與「好孩子」「好學生」等榜樣形象對立的一類學生。

會建構的大門。1973 年,Muller 根據這本書的基礎,總結出了現代兒童必經的四 個階段及其特質,如表 1-1 所示: 般人的確將童年與無知、脆弱以及無性慾連結在一起(Heywood 著/黃煜文譯,

2004)。在 Rousseau 的敘述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研究者認為兒童是「不完全的 有機體」,並隨著刺激不同而有不同反應;而成年是生命的重要階段,兒童僅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是成年的準備期。王慧蘭(2009)認為這種觀念的背後彰顯著一種「生成」

(becoming)的意識形態,即兒童是由「不成熟」逐漸發展成「成熟」的成人。

在成人主宰的社會中,兒童往往處於發展和社會化的次級地位。「孩子是國家未 來的主人翁」預設現代社會下的兒童跟成人一樣,在本質上就是主體,但因還處 於生長發育階段,又只被認定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需要有成人的監護 與教養,使其變成成人眼中的好小孩,繼而蛻變成這個社會需要的好公民。

在成人的社會中,兒童存在於何處呢?Allison James 認為兒童所在的空間要 不就是成人提前為其劃定好的空間如,幼兒園、學校等,要不就是侵入成人的領 域,如父母的房間、危險的馬路等(James 著/何芳譯,2014),但後者的行為因 為對大人來說極不恰當而常常受到注意。然而同樣,被成人認為適合兒童的地方 也同樣會透過紀律、規範等來控制兒童的活動。然而隨著紀律的施行,空間的功 能發生變化,即使之前被認為是合適兒童存在的空間也可能發生變化——擁有制 定規則權力和下令權力的往往是成人。

回顧教育存在的歷史,不難發現一個由父母自行在家教育到國家強制義務教 育的過程,在其發展的漫長時間裡,學者們亦進行了激烈的爭辯,如洛克(John Locke)主張在父親的監視和教育中才可以進行最好的道德教育,斐斯塔洛齊

(Pestalozzi)認為家庭是兒童教育的中心,而學校、國家及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 輔助機關,赫爾巴特(Herbart)主張兒童在家接受個別化、以孩童的經驗為基礎 來實施教學等;與此同時,康德(Kant)認為兒童應該遠離家庭以免染上家庭的 惡習;而學校可以提供兒童機會,藉由同儕的理想學習長處和公民資格,而黑格 爾(Hegel)認為國家教育可以監督兒童教育,防止因家長貧窮或疏忽沒有盡到 教育責任,亦可以幫助國家挑選政治精英實現國家政策(鄭玉卿,2002)。從他 們的觀點出發,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立論有所不同,但仍無法逃脫出「兒童是家庭 的從屬還是國家的從屬」這樣的命題選項。

兒童是永遠從屬於成人嗎?李舒中(2009)提醒成人在研究兒童時,不要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兒童在社會、生物與情緒等面向上對成人的依附性,視為「兒童是被動接受者」

的論證基礎。相反地,兒童是主動、動態性的行動體,可以抵抗或重新詮釋成人 對於他們的解釋。過去傳統的「人類發展」研究側重時間軸上的變化,重視生理、

心智與社會性在時間向度上的進展。但是新興的「人類發展」的觀點,則是同時 強調空間性、共時性與社會性,將個體的發展視作一種建構的過程。

國家、教育者、社會大眾對兒童都有不同的想像。中國學者虞永平(1995)

提出不同的社會成員有不同的層次和結構的兒童觀,根據兒童觀的發出者主要可 以歸為三種形態:

(1) 社會主導形態的兒童觀:指有一定權力的人們所認定的兒童觀,往往 以法律規章的形式正式確認,一般而言是一元性且無衝突。

(2) 學術理論形態的兒童觀:指哲學、心理、教育和人類學等學者所持有 的兒童觀,它往往是多元的,以系統的方式闡述,有理論基礎。

(3) 大眾意識形態的兒童觀:指廣大國民對兒童的基本認識和態度,具有 實感性、差異性和不系統性。兒童就在這種現實的兒童觀的作用下成 長,而前兩種兒童觀也透過大眾意識形態對兒童發揮作用。

17 世紀之後,理性主義逐漸抬頭,對兒童的教育與愛的觀念,已經慢慢脫離 純粹宗教上與道德上的意義,引導兒童分辨是非善惡的力量,也不再只是根據教 會頒佈的各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教義和諭令,而是人類自身的理性(以及父母本人 的理性)。因此父母有能力,亦有責任培養子女的理性能力。這時雖然兒童仍然 是需要拯救的對象,拯救的力量卻已經逐漸從教會裡的神父過渡給孩子的父母。

至此之後,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得到了弘揚,它的特點是提倡以人的地位為 中心,反對中世紀神學的以神為中心,歌頌人的偉大,強調人的價值,要求維護 人的尊嚴,提倡人的個性自由發展。在這個階段,Locke 和 Rousseau 發揮巨大的 作用。

以下將以歷史進程為線,從 Locke 與 Rousseau 開始,至 Durkheim、Piage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Vygotsky、Montessori 等人的時代,對各個學者的兒童教育相關論述進行回顧,

意在了解他們的教育理想與心中的理想兒童形象。

(一)Locke(1632-1704)與其《教育漫話》

Locke 是十七世紀英國著名的思想家,他重視以自然科學為依據的唯物主義 的經驗論,也重視促使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的教育理論問題(王天一,

1989)。他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白板說」和「經驗論」 兩方面(武文婷,2015), 即人的心靈原來就像一塊白板,一切思想、觀念都是後天獲得,都是從經驗中獲 得。與此同時,Locke 將人的認識區分為兩種獨立的來源,分別為「感覺」

(sensation)和「內省」(reflection)。「感覺」是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經驗是知識 的主要來源,他將這種透過感官獲得外界事物的印象和觀念稱為「外部經驗」, 而將透過心靈本身的「內省」而獲得的經驗稱為「內部經驗」。「白板說」和「經 驗論」否定先天論,支持後天教育決定論,為他後來所論述的兒童教育理論打下 基礎。

依 Locke《教育漫話》的論點,可知 Locke 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培育兒童成為 合乎當時十七世紀英國社會需求的標準紳士,這樣一位紳士所需具備的條件,實 際上也有著 Locke 自己的理想與期許在內。Locke 的紳士教育,就是要把新興階 級子弟,即剛奪權的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子女,培養成為掌握一定知識,有

「理智」、有「才幹」、具有「優雅」態度和善於處理事務,又能顯現出一副彬彬 有禮、正人君子形象的貴族型的紳士階級人物(郭紅,2006)。特別在《教育漫 話》中,書的一開始即闡明「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認識幸福的 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Locke 著/傅任敢譯,1989,p.29)。在曾經擔任醫生的 他看來,紳士首先要有健壯的體魄,健康是有健全精神的前提,而在健全的精神 所包括的兩個方面——道德品質和知識修養之中,前者居首要地位。也就是說在 Locke 的眼中,學問只能作為輔佐品德之用,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輔助品(王天一,

1989)。Locke 要求對兒童進行「四德」培養,分別是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希望可以教育兒童透過理智來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順從理性的指導,及 早培養兒童自制的性格,並形成習慣;多交各種朋友,學會與上流社會的人行處,

把兒童培養成為禮貌、謙恭有禮、文質彬彬、高雅友善之人,因此他闡述道:「門 路就可以更寬,朋友就可以更多,在這世上的造詣就可以更高」(Locke 著/傅任 敢譯,1989,p.73)。至於智慧,Locke 在這裡指的是兒童能夠及時學會處理自己 的事務,具有處理好所面臨各種事務的遠見、才幹和能力,這是一種善良的天性、

把兒童培養成為禮貌、謙恭有禮、文質彬彬、高雅友善之人,因此他闡述道:「門 路就可以更寬,朋友就可以更多,在這世上的造詣就可以更高」(Locke 著/傅任 敢譯,1989,p.73)。至於智慧,Locke 在這裡指的是兒童能夠及時學會處理自己 的事務,具有處理好所面臨各種事務的遠見、才幹和能力,這是一種善良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