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全語言教學之理論與應用

一、全語言的興起與發展

在近代歷史當中,全語言是其中一種可提升教育之運動(Edelsky, Altwerger, Flores, 1991)。在廿世紀的前半世紀裡,在美國的社會科學與教育當中,具有 一股行為主義的傾向(Norris & Damica, 1990)。1920 年和 1930 年代,由於許 多老師不滿當時流行的技能教學,「全語言教學」這個術語也還未出現時,他 們卻同時發展出許多全語言教學的方案,來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Israel, 1922)

這些不滿和改革逐漸產生後續的效應。

全語言運動始於 1970 年代,源於美國小學教師對當時教學和課程的反應。

那時教育界的主流瀰漫著回歸基本能力的呼聲,強調以技能為導向的教學課程,

語言被分割成一一技能來教導,如音素、拼字、詞彙、文法和閱讀理解等。學 習者的能力,則是以針對個別技能的量化測驗來評分。教師們受制於既有體制 與教科書,無法發揮專業能力,且發現學習者學習興趣普遍低落。不少在個別 技能的標準化測驗表現「成功」的學習者,對閱讀和寫作卻興趣缺缺,既被動 又消極。即使學習者有機會選擇要讀寫什麼,他們也很少做決定。面對學習者 語文學習上的困難和失敗,教師們開始反省,並檢視這些以及能訓練為重的語 言課程,是否符合學習者的學習本質和需求(黃繼仁,1997)。

這段期間學者們的理論和研究,對全語言觀念的形成,有許多助益。如 Ken Goodman 在 1960 年代後期探討人類語言行為的本質和閱讀的歷程,Donald Graves 從事有關寫作歷程的探討,Y. Goodman、Harste、Marie Clay 等學者進 行有關早期讀寫發展的研究,以及 Michael Halliday 討論社會與語言之間的關係 及語言學習概念等。其中以 Ken Goodman 對全語言運動的形成和推動產生最重 大的影響,因此被譽為「全語言之父」(黃雅筠,2003)。Goodman 最早給全 語言教育下的定義是「全語言教育是一種視學習者語言發展和語言學習為整體 的思維方式」(Goodman, 1986)。

全語言教學運動的堅實基礎來自於許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廿世紀的 影響最大;而美國的全語言教學運動通常可以回溯至 1970 年代中期至晚期,由 於 K. Goodman 和 F. Smith 等人將閱讀視為心理語言的歷程日漸獲得認同,Y.

Goodman 則從事語文發展的相關研究(Edelsky et al., 1991; Goodman, Y., 1989;

Goodman, K. 1989; Watson, 1989; Weaver et al., 1996)。學者的貢獻,以 Dewey 的反省性教學、學習者是課程發展過程中的重心、課程中的語言和其他領域學 習的整合;Piaget 的兒童的主動性、認知發展;Vygotsky 的「可能發展區」(ZPD)

概念、中介學習、語言在教育中的角色、社會脈絡的重要性;Halliday 社會與 語言的關係、功能性文法、語言學習的概念(Goodman, Y., 1991)最為卓著;

另外,尚有 Weaver 的社會心理語言學分析、Rosenblatt 的交互激盪概念、

Holdaway 的分享讀書經驗、Graves 的歷程寫作、Harste 的創作圈……等。促成 其理論的建構日益完備(黃繼仁,1997)。

綜合來說,全語言教學對美國來說,是第一次「由下而上」、從教室到校 長室、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的改變;它的理論是基於語言、學習、教學、課程、

與社會影響語言和學習過程的完整科學知識,不僅是此項統整知識基礎的自然 成長,包含閱讀的內容與關心讀者本身,不只是純粹的理論也是實踐的哲學,

而且也是教師之間發起的專業主義運動(Goodman, K., 1992a)。Y. Goodman

(1989)指出全語言教學運動肇事於其先前的人文運動,其前身包括進步主義、

語言經驗策略和開放教育,接著介紹其演進的歷程。

Goodman 之閱讀歷程和語言課程理論,對語言教學的觀念具極大的啟發。

當時傳統的英語教學老師將語文教學視為技巧的學習,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收 者。久而久之,學生們對閱讀與寫作愈來愈缺乏興趣,而 Goodman 語文學習過 程是整體的,不能分割,若欲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則應把語文放在情境中 學習,和了解語文(包括語音、語義、語法)運用的情形的理論順勢在 1980 年代後於澳洲、紐西蘭、英國、加拿大及北美等地掀起一股熱潮,加州、得克 薩斯、紐約等州開始採用全語言教學,在中小學之教室皆可見明顯的改變(李 連珠,1996)。1987 年加州更實施了一項名為《加利福尼亞語言科目課程框架》

的課程計劃;而至 1990 年 6 月,第一屆全語言教育國際會議在芝加哥召開。此 後,全語言一詞大量出現在刊物上,也越來越多教師在課程上引進全語言教學 觀(何沐容,2009)。

即使受到語言教育界嚴厲的批評,全語言教學並未銷聲匿跡,反而在以英 語為第二語言和其他外語教學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Rigg(1991)、Freeman and Freeman(1992)、Hedgecock and Pucci(1993)、Redman(1994)和 Adair-Hauck

(1996)等學者,先後發表如何將全語言教學觀應用於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中的研究文章。澳大利亞學者 Nunan 也在其“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一書中介紹在全語言觀念下如何對班級進行需求分析、如何確立目標、如何編 選教材、教學的內容以及整個教學計劃之評估等內容(何沐容,2009)。

Y. Goodman(1989)指出,廿世紀的後半期,有些教師逐漸了解到兒童和 教師都需負起責任,以解決實際而有意義的問題;隨著語言學習的觀點逐漸改 變,教師的角色也得到重新檢視。教師不僅對傳統教學不滿,也嘗試改革的途 徑,付諸實際的行動。D. Watson 與其他人於 1978 年在 Columbia, Missouri 等 地組織「全語言教師團體」(Teachers Applying Whole Language, TAWL)。加 拿大也於 1980 年由 E. Buchanan 和 O. Cochran 成立「兒童中心的經驗基礎學習 團體」(Child-centered, Experience based Learning, CEL),因而對教育的語言、

教師、學習者的角色產生了嶄新的觀點(Goodman, Y., 1989; Israel, 1992)。

教師在全國各地成立地方的專業成長團體合作探究全語言教學,1988 年北 美大約有 500 個這類團體於 Tucson 聯合組成全語言教學聯盟(WLU),架構 資源網路,以提供快速成長的全語言教師專業成長團體共通興趣的相關服務

(Goodman, K., 1991b;Watson, 1994b)。

在台灣,自 1996 年發起成立「全語言教師團體」,該團體即為「全語言教 育發展研究會」的前身,以推廣全語言教育理念與增進學術與實務交流為目的,

對於全語言教育的推廣,功不可沒(中央通訊社網站,2009)。

二、全語言的理論與原則

(一)全語言的理論依據

全語言顛覆了傳統封閉的視野與觀點,它可說是一種哲學、一種理論、一 種信念、一種態度(Hse, 1994)。嚴格來說,全語言不算是一種具體的語言教 學法,而是一種關乎教學、學習和教室中語言角色的哲學(鐘添騰,2001),

是對語言、學習、課程、教學四者,重新思考的教育哲學觀點(Goodman, K., 1998)。

全語言融合了許多理論,我們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了解全語言的教學理論。

1. 哲學觀—人文主義(Humanism)

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強調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目標在完成人的價值,

發展人的特質(陳照雄,民 75);所以教育的目標主張尊重人性、發展人類的 自由、崇尚人類的價值和培育個人的理想;不僅視人類生而平等,主張有教無

類,尤需教育者充分發揮教育愛,協助個人實現理想(黃繼任,1997);反對 機械式的強行灌輸學習、強調全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人文主義之信念與 全語言教學是相同的(郭為藩,2004)。

2. 教育學—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進步主義的教育產生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背景,卻流行於私立學校,甚少 影響到公立教育(黃繼任,1997)。進步主義教育的目標為發展「全人」(包 括心理、身體和思想)的教育,就是協助與他人相互依存的兒童發展成一個自 主的個體;進步主義教育是實驗性的—兒童 可以嘗試自己的想法並從其中的結 果學習;教師應該以科學家的實驗立場來進行教學,課程主要是透過直接的經 驗來進行的(Dewey, 1963;參考 Edelsky et al., 1991);至於真實的教育,應該 是持續而集中的兒童自發活動,而非教師傳遞的權威課程(黃繼任,1997)。

此外,Dewey(1981)也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做中學」、「學校 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等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顯而易見,全語言教學亦 符合所述之進步主義的觀點。

3. 教育心理學—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建構主義是從十九世紀末期迄今走向人本的知識思潮,跨越哲學、心理學、

社會學等多個學術領域(朱則剛,民 85),但是作為一種學習哲學的建構主義,

卻 可 少 追溯 至 十八 世 紀 哲學 家 Giambattista Vico 在 作 品中 提 及的 知 識 論

(“Constructing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1997);不過,教育學界或心理學 界常將建構主義之起源歸於心理學家 Piaget(1997)或是極力倡導建構主義思 想的 Bruner(1986, 1990),而 Bruner 的研究卻受 Vygotsky 的啟發甚多。

實際上,Piaget 和 Vygotsky 這兩位心理學者都以建構主義的哲學詮釋學習

(Caverly, 1995);從哲學的角度來看,Piaget 認為學習者在與環境互動中,經 由討論、批判,而改變個人對外在世界的主觀看法,此一角度屬於個人建構(黃 繼任,1997)

建構主義的主要原理為:「知識是認知個體主動的建構,不是被動的接受 或吸收」(何沐容,2009)。俄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 Vygotsky(1978)

指出,建構主義是一種學習的哲理,其反映我們的經驗以及建構自己對世界的 理解;每個人依據個人的經驗以建構自己的原則及心理模式,因此,學習是調 整心理模組以適應新的經驗的過程。

4. 語言學習理論—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

讀寫萌發指的是語言與思想的關係,早在幼兒認識語言的過程中就出現了

(李連珠,2001)。讀寫萌發的研究工作最早始於 1960 年代,由紐西蘭的學者 Marie Clay 做先鋒;1970 年代,關於讀寫萌發的文章在美國問世;並在 1980 年代遽增。讀寫萌發的一個重要觀念是:兒童學習讀寫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而不是在一個特定的時刻。Y. Goodman(1986)將這樣的過程比喻為「不斷成 長的大樹」。她指出,當幼兒意識到文字與意義間的關係,讀寫的根基便開始 了。Y. Goodman(1986)所做的文字知覺研究報告(Clay, 1975;Long et al., 1982)

及其他相關研究指出一項事實:幼兒置身於一個文字的社會,在文字環繞的環

及其他相關研究指出一項事實:幼兒置身於一個文字的社會,在文字環繞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