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課程設計

第二節 課程規劃

一、教學對象設定

本幼兒華語課程的教學對象設定為在泰國三語幼稚園學習中文的泰籍幼兒,

年齡為 3 至 6 歲之間,因三語學校環境較國際化,在班上也許會有些其他國籍 的學習者混合在同一班。學習者程度為初級,雖然學過漢字,但大多數學習者 背景是非華語母語者,所以其華語聽、說、讀、寫能力非常有限。

二、課程時數與流程安排

本課程時間按照 Curtian and Dahlberg 的理想課程時間以及「全美外語教學 學會」(ACTFL)達到 K12 水平所需的最短學習時間,故本研究課程的安排共 有八單元,每單元上兩週,每週五天、每天 30 分鐘,本課程的上課流程安排為:

第一堂課,教師先進行暖身活動(打招呼及唱兒歌)2 分鐘,再將主題的 詞彙與用語介紹給學生,共 15 分鐘,再進行活動來協助學生的記憶 13 分鐘。

第二堂課,教師進行 2 分鐘的暖身活動後,協助學生復習詞彙及句型 10 分鐘,再進行遊戲 5 分鐘,然後做出 5 分鐘的角色扮演活動,最後進行 8 分鐘 的認字及寫字練習活動。

第三堂課的流程與第二堂課相當,差別在於第三堂課的復習活動附加延伸 活動。

第四堂課,完成 2 分鐘的暖身活動後,教師先幫學生復習內容 5 分鐘,再 讀故事給兒童聽,約 10 分鐘,之後花 3 分鐘左右的時間詢問學生關於故事的內 容,來確保學生掌握故事的內容,最後請學生利用課堂最後 10 分鐘的時間畫出 與主題有關的畫,然後老師收藏為隔天給學生用來發表自己經驗。

第五堂課,教師花 2 分鐘進行暖身活動,再協助學生復習詞彙與句型 5 分 鐘,然後進行遊戲 5 分鐘,角色扮演 5 分鐘,最後請學生分享前一天的作品,

約 10 分鐘。

表 五-1 課程流程安排表

教學活動項目 進行時間

- 第一堂 暖身活動(唱兒歌) 2 分鐘

介紹詞彙與句型 15 分鐘

學習單活動 13 分鐘

- 第二堂 暖身活動(唱兒歌) 2 分鐘

復習 10 分鐘

遊戲 5 分鐘

角色扮演 5 分鐘

認字及寫字練習活動 8 分鐘

- 第三堂 暖身活動(唱兒歌) 2 分鐘

復習及延伸活動 10 分鐘

遊戲 5 分鐘

角色扮演 5 分鐘

認字及寫字練習活動 8 分鐘

- 第四堂 暖身活動(唱兒歌) 2 分鐘

復習及遊戲 5 分鐘

讀故事書及問答 13 分鐘

畫畫及練習寫字 10 分鐘

- 第五堂 暖身活動(唱兒歌) 2 分鐘

復習 5 分鐘

遊戲 5 分鐘

角色扮演 5 分鐘

學生發表、分享活動 13 分鐘

三、主題與內容設計

(一)主題的選擇

幼兒教育學者對單元計劃與主題整合的重視程度,充分反映在美國國際兒 童教育協會(ACIE)的報告書中,該報告描述「幼兒本位」的幼稚園是:「能 夠包含所有學科領域的教學,而以整合式的經驗呈現給幼兒,使幼兒擴展概念,

強化技巧,並提供語言、文學、數學、科學、健康、藝術、音樂等各方面學習 的基礎」(Moyer et al., 1987;李連珠譯,1997)。李連珠(1997)表示,整合 是主題或課程的主要價值,此外,當幼兒將新訊息同化到既有的知識結構中,

或是應用新的訊息來重組或調適自己的想法時,整合作用都會發生。

根據上述的說法,本設計的目標為能讓幼兒將新的訊息連結到既有的知識,

且能在日常生活使用簡單的中文來溝通、說出個人的喜好與分享經驗、認出漢 字以及寫簡單的漢字,此外,帶給學習者既有意義又有趣味性的學習,因此題 材取自於兒童生活圈的主題,包括考慮到泰國當地的環境。

在教學主題的安排上,本研究參考第二章的文獻探討,包含 Goodman 五點 促使語文容易學習的因素、全語言教學觀七大原則、Krashen 的可理解性語言 輸入、兒童心理發展理論、蒙特梭利的兒童共同特質;同時依據需求分析結果,

如教師應先教導學生生活環節、聽說讀寫同時教導、課程應穿插品德教學;此 外,也參考課程觀摩的發現,讓課程更完善,如課程應有教學流程、為避免學 生混淆,先不教漢語拼音。根據以上的原則,本研究可歸納出八個主題為教學 單元,分別為:我的學校、我的教室、我的家庭、顏色、蔬菜及水果、感官、

出去玩、交通工具。

(二)材料規劃

基於第二章文獻探討,全語言教學以內容為教學導向,教師需用多元教材,

強調有內容及有意義之語言教學,以實際運用語言為教學目的,控制情境或主 題,重視語言真實形態,發展啟發式、自由式語言表達。本研究的材料可分為

漢字(詞彙)、兒歌及童書,選材的基準為需要搭配該單元的主題,以及內容 是否有啟發性,此外,本研究也以觀摩課程的材料作為參考,可詳細地指出每 項目的選材準則如下:

(一)在挑選漢字來進行教學的脈絡,本研究將漢字分為兩部分:一為該 單元要教學生的詞彙,只要求學生能認字即可;二為要求學生會寫的漢字,此 類漢字的數量與筆劃不能太多,且難易度亦不能太高。本研究認為要求學習者 必須會寫所有學過的漢字,會成為過重的學習負擔,尤其是低年齡非華語母語 學習者,因此本課程只要求學生能認字以及會寫簡單的漢字即可。

(二)在挑選兒歌的部分,本研究考慮該兒歌有無趣味性、歌詞好不好唱、

與兒童的生活有沒有關聯、唱歌時要搭配什麼樣的動作。

(三)在選擇童書方面,本研究考量本書是否配合兒童發展及認知的概念、

語文的概念、體能的概念、社會情緒發展等都需要多方面考量,此外,也考慮 故事是否配合該單元的主題以及貼近兒童的生活?內容有無趣味性?難易度是 否恰當?書上呈現的畫面及彩色能否吸引兒童以及啟發可討論的問題?

(三)活動設計

本課程設計的活動以全語言教學觀為主幹,並依據第二章文獻探討其他理 論以及第四章的觀摩與需求分析歸納出的理念,再設計出配合教學主題的活動 來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在設計的過程中,本研究必須考慮每一項活動必需有目標,例如課程開始 前,本研究帶學生唱兒歌當作暖身活動,課前唱歌就變成教學流程之一,此外 也讓兒童曉得上課時間已到,要準備上課;漢字教學活動的目標為幫助學生識 字或者認寫漢字;進行遊戲活動的目標為協助學生復習學過的詞彙,同時也讓 學生從樂中學習,不過每個遊戲的目標不一,可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聽、

說、讀、寫能力等等。

在安排每單元的詞彙時,每一單元的詞彙量無法一致,設計者必須考量兒 童需知的詞彙有哪些、是否符合教學目標、難易度為何,讓兒童可從既有的知 識與新的知識連結。此外,本研究觀摩後發現,每週幼稚園教師要教的詞彙平 均為 10-15 生詞左右,在一學期內,兒童將學到約 200 詞左右,此作為設計之 參考數據。

表 五-2 課程大綱

詞彙:

伯、姑姑、叔叔、舅舅、阿姨

(水果) 水果的營養

/甜/冷/熱)」

搭配主題的兒歌:

四、小結

本課程設計針對泰國幼稚園的學習者,年齡為 3 至 6 歲,學習者背景皆為 華語非母語者,其華語程度為初級階段。本研究的課程安排共有八單元,每單 元上兩週,每週五天、每天 30 分鐘,教學流程為第一天先帶學生進入主題的情 境,再介紹目標詞彙及進行課程活動,之後教師透過不同的教學活動漸漸地加 強學生對內容的概念,教學活動含唱兒歌、介紹本單元詞彙活動、延伸活動、

學習單、角色扮演、遊戲、認字及練習寫字活動、讀故事書、畫畫及練習寫字、

及發表學生的作品。

題材取自於兒童生活圈的主題,亦考慮到泰國當地的環境。在題目的安排 上,本研究參考第二章的文獻探討及第四章需求分析結果與課程觀摩設計出八 個單元的課程設計,分別為:我的學校、我的教室、我的家庭、顏色、蔬菜及 水果、感官、出去玩、交通工具。本研究的材料可分為漢字(詞彙)、兒歌及 童書,選材的基準為需要搭配該單元的主題,以及內容是否有啟發性,此外,

本研究也以觀摩課程的材料作為參考。因學生年紀幼小且不是華裔背景,教師 不能太要求學生寫字,只能要求學生認字及會寫簡單的漢字。

本課程設計的活動以全語言教學原則為主幹,此外還參考其他相關的理論 以及第四章的觀察與需求分析歸納出的理念,再設計出配合教學主題的活動來 引導幼兒學習者學習華語,且每項教學活動是有目標的。在安排每單元的詞彙 時,每一單元的詞彙量無法一致,設計者必須考量兒童需知的詞彙有哪些、是 否符合教學目標、難易度為何,讓兒童可從既有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