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共住宅居外部住環境改善策略研析

第五章 公共住宅居住環境改善策略

第二節 公共住宅居外部住環境改善策略研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公共住宅居外部住環境改善策略研析

以第二章文獻回顧居住環境的空間、人與社會、機能、環境本質四大面向配 合第三章台北市公共住宅發展歷程,探討現況公共住宅外部居住環境與相關課題,

包含公共住宅選址原則缺乏對外部居住環境考量、公共住宅建築物設計缺乏對周 邊居住環境考量、公共住宅提供之內部公共空間欠缺凝聚社區意識效果、公共住 宅之興建提升周邊居住環境密度同時強化負面感受、缺乏對公共住宅管理評估機 制、大眾仍對公共住宅存有疑慮等課題,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問卷設計,於第四章 的調查分析結果得知公共住宅對其外部居住環境影響因素包含居住環境密度、生 活機能、環境認同三大因素,換言之,公共住宅的興建不僅會對居住環境的空間 結構帶來影響,與居住環境的生活機能以及居民間的人際互動也有著密切的關聯。

因此本研究將依據調查分析結果為基礎,建立適用於台北市公共住宅居住環境改 善策略,策略包含人本居住環境規劃設計與社區意識凝聚提升。

壹、人本居住環境規劃

居住空間、生活機能、公共設施服務以及交通等環境要素與人生活息息相關。

以人為本之居住環境規劃係以提供高品質、舒適、便利之居住環境為核心,此部 分將針對居住空間之、生活機能與公共設施、交通規劃等三部分提出人本規劃相 關之改善建議。

一、高品質居住空間形塑

在都市高密度之居住環境中,公共空間與開放空間扮演凝聚都市文化的重要 角色,廣場、綠地、公園、街道等空間,長久以來是都市居民生活中心,提供了 聚會、社交、休閒遊憩等活動空間,並為擁擠的都市空間提供了必要的紓緩。本 研究透過調查發現政府持續利用都市中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提高地區居住環 境密度,導致公共設施及道路服務水準下降、停車空間不足停放車輛占用道路及 騎樓,如此不僅影響都市景觀、降低居住環境品質,對居民身心靈健康也有著一 定之影響。就都市景觀而言,如果空間被私有化現象封閉,將會提高人與人之間 及人與空間之間的分化、隔離和排斥,居住環境將會變得更加冷漠、索然乏味。

並且,因為公共性降低,都市街道景觀的能見度與暢通不再,亦會使犯罪機率升 高,使都市充斥緊張與危險。而高密度的居住環境所導致公共設施與交通服務水 準降低,使居民產生負面的擁擠感受,進而降低居住滿意度,並同時會影響產業 投資意願,減損都市競爭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新都市主義規劃理念可回應上述因都市化、人口結構變遷、都市空間解構帶 來的社會問題,新都市主義以反思現代主義帶來都市問題為基礎,結合現代生活 之各種要素,重新建構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氣息的緊湊鄰里社區,並透過土地 使用混合、適宜步行之鄰里環境、優質公共空間提供、人性化建築設計及配置、

生態技術等規劃手法創造高品質生活環境,提升地方多樣性激發都市內人文精神。

因此,形塑一高流動性之街道空間於公共住宅居住環境,使各文化、種族、生活 背景相異的居民在同一街道中交錯流動,可以達到降低社會分隔感,提升居民間 的互動與生活經驗交流。新都市主義基本原則包含:(一)從住宅或工作地點前 往主要活動空間距離應在可接受步行距離之內;(二)緊密連結之道路網,高品 質的人行道系統與公共空間,提高步行意願;(三)利用土地使用混合,使居住、

就業、就學、購物、娛樂等活動能於一地區中被滿足;(四)強調美觀、舒適、

人性化建築設計及配置;(五)強調具有地方特色且高品質公共空間、開放空間;

(六)強調永續發展,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護。

綜上而言,公共住宅的規劃設計應配合其周邊居住環境進行,包含人行道之 串聯、土地使用檢討、公共設施服務水準檢討、公共空間與開放空間提供並營造 地方文化特色。首先,瞭解周邊居民對居住環境之需求,並配合檢討公共住宅基 地周邊土地使用與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以維持未來公共住宅引入人口後之居住環 境品質。其次透過友善步行空間的提供串聯各活動之節點,減少私人運具依賴,

提升大眾運輸使用量,降低居住環境的交通擁擠、停車空間不足、空氣汙染、交 通噪音等影響,並於開放空間與公共空間設計上搭配與居住環境相關之共同元素,

例如具有地方象徵性之公共藝術或創作品、提供行人休憩之座椅、大量植栽、花 卉等自然生態點綴等,刺激空間中人、事、物的互動與增進社會活動之發生,並 成為都市人對生活地點之記憶,同時配合居住環境條件進行生態保護、引入相關 節能技術於發展同時保護環境生態,達致以人為本的居住環境規劃,如圖 5-2 所 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2:高品質居住空間形塑規劃手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二、健全生活機能與完善公共設施

本研究經調查發現,在生活機能方面,公共住宅周邊居民認為政府興建公共 住宅引入人口,影響地區之商業與醫療機能;公共設施方面,公共住宅周邊居民 普遍認為居住環境公共設施不足,而不足之原因為公共住宅興建前即不足,但市 政府仍持續在都市中興建公共住宅引入人口,同時卻沒有提供適當公共設施,以 致都市中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下降,影響居住環境品質。居住環境之生活機能與公 共設施皆為影響居住環境品質的要素,同時兩者也具有互補之功能。

生活機能為滿足個人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健康醫療照顧、社會福 祉、價值文化等基本居住環境所需之服務,且完善之生活機能有助於彌補公共設 施之不足。公共設施係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

依據 105 年營建統計年報,台北市在仍有 2,396.78 公頃約 32.65%公共設施用地 未取得,但政府卻持續利用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增加地區居住環境密度,在此 情況下居住環境良好之生活機能有助於彌補公共設施的不足,因而未來在規劃公 共住宅時應該同時考量其周邊居住環境,對於鄰里型公共設施做一全面之檢討,

並配合當地民眾之需求於公共住宅基地內或周邊提供適當之公共設施以滿足居 住環境之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人本交通理念落實

以人為本的交通規劃設計目的是形塑優質生活空間,而優質的生活空間屬於 居住環境之一環。TOD 大眾運輸發展導向原則為目前台北市公共住宅基地選址 原則之一,其目標是減少私人運具對道路用地與停車空間所需土地面積之依賴,

使人們可以減少小汽車及其他私人機動運具的使用,而增加步行、自行車、大眾 運輸等綠色運具使用意願,並於住家附近步行範圍之內完成日常所需之服務,或 經由公共運輸系統連結其他活動之目的地。台北市公共住宅選址 TOD 原則利用 公車系統及捷運系統為基礎,選擇距離捷運站 500 公尺,或公車站 300 公尺範圍 內基地,但除了大眾運輸系統的支持,非機動運具的倡導以及通行空間規劃與營 造也應該被納入考量。

政府興建公共住宅,增加地區人口及居住環境之密度,雖然將大眾運輸工具 考量在基地選址原則中,但是在私人運具數量持續提升情況之下,增加停車空間 已不能解決問題之根本,賴文泰(2011:291)指出當旅運「環境」改變而產生新 情境時,則會影響旅運者「意向」、「習慣」,進而影響運具選擇之行為。相關研 究指出,在 TOD 規劃與發展理念之下,舒適的人行空間與公共運輸系統之使用 意願呈現正向關係,規劃者從步行者角度出發,重視行人與行車安全,且確保行 人與公共運輸之可及性,例如:加種行道樹、增加防風遮雨設施及順暢大眾運輸 場站與住業地點行人動線,重新檢視民眾步行與大眾運輸場站環境的關係,減少 通過性交通知流量並降低車行速度,且鼓勵創造行人安全之步行空間,提供更友 善動線使旅運者易於進入大眾運輸車站,以提高公共運輸及非機動運輸之使用,

舒緩交通帶來的擁擠感(張學孔、呂英志,2009:54,羅巧靈、Martineau,2010:

8-9,白仁德、劉人華,2015:125)。並且本研究透過調查分析得知,沒有足夠的 停車空間,導致車輛占用道路或騎樓情況嚴重,同時騎乘腳踏車於道路時需閃躲 停放車輛情況也更加嚴重之情況,為公共住宅興建引入人口對居住環境密度因素 造成影響之居住環境變項。

綜上,基於人本交通為中心之規劃理念,未來政府興建公共住宅時,除了考 量與大眾運輸場站之距離外,也應該考量公共住宅周邊人行道、自行車道之系統 規劃。在公共住宅規劃階段,考慮周邊居住環境,留設適當之人行道與自行車道,

除了保障通行安全之外,也應將人行道、自行車道與大眾運輸場站串聯,同時為 提升旅運者步行、騎乘自行車時之舒適度,應強化街道家俱設施與植栽配置,換 言之,配合既有大眾運輸場站,以可及性、方便性、舒適性與安全性為原則,透 過公共住宅周邊居住環境之規劃增設或強化步行及自行車騎乘環境以落實 TOD 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