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依據上節文獻回顧可以得知都市規劃、設計以及公共住宅相關政策形塑公共 住宅之外部居住環境,進而對都市居住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公共住宅相關政策 應將整體都市居住環境納入規劃考量,不僅要解決都市中之居住問題,更要以提 升全市民居住環境品質為目標。

「密度-強化理論」(density-intensity theory)常用於環境密度與擁擠知覺的探 討,呼應前述居住環境是台灣現階段以及未來公共住宅政策的重點,因於發展成 熟高密度之都市要持續增加住宅供給,而又以現有公有土地為供應基礎,故公共 住宅對都市居住環境會產生一定之影響。本研究思考公共住宅對於其外部居住環 境影響,以「密度-強化理論」作為理論基礎,觀察於發展成熟的台北市中興建公 共住宅對都市居住環境之影響,研究將透過問卷調查與分析來瞭解興建公共住宅 對外部居住環境產生之影響以及影響背後之原因,並給予相關政策建議。

壹、理論緣起

擁擠(crowding)是人們對四周人數的感受(experience)或知覺(perception),是 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於高密度的空間中,配合某些環境或個人因素,會導致人 們感受到擁擠,並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也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因此,如何在既定 的都市空間中,透過環境的改善以降低擁擠知覺,提高都市空間使用者的滿意度,

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王柔堯、謝孟達,2013:1)。

密度指的是物理情況之客觀描述,不涉及心理層面意涵。密度雖然不會對人 們的情緒或行為產生影響,但若能使人產生知覺擁擠(perceived crowding)2-10,便 能間接影響情緒和行為。擁擠是一種高密度的生理(固定空間內的人數)與心理(知 覺的、經驗的)狀態,當人們對空間的需求超過環境所能供給時,就會引起擁擠 感。擁擠指的是個人主觀的心理層面,發生於個人或團體維持個體私密性機制與 調節失敗時所產生的負面評價(Stokols, 1972: 275-277)。

於環境心理學中,關於擁擠相關理論的解釋機制多有分歧,「密度-強化理 論」為其中之一,是強調情境特徵使人產生擁擠感。「密度-強化理論」最早由 Freedman 於 1975 年提出,理論強調密度之重要性,是少數認為高密度並非完全 負面的理論,理論中密度僅是中性之概念,會強化人們原本的情緒反應,加強原 先環境已經存在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而高密度且不愉快之情境因素會導致擁

2-10擁擠知覺可以說是個人內在情緒對外在擁擠情境評估後之感受,進而產生行為反應的一種多 面向經驗(黃聖茹、施瑋竺,2010:2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擠的負面感受發生(黃聖茹、施瑋竺,2010:253)。換言之,密度本身沒有好 或壞的作用,但它會強化個人對情境的任何典型反應,如果個人發現自己處在愉 快的情境中,例如宴會或運動比賽,則擁擠的人群事實上可能使情境變得更令人 愉快;相反的,在耶誕節前購物或排隊等待註冊等不愉快的情境中,擁擠使得情 境更令人厭惡(McAndrew 著,危芷芬譯,2008:202)。

貳、密度對人的影響

密度又分為社會密度與空間密度,前者為相同物理空間內人數變化,後者為 相同人數所占物理空間的改變,但不論是高社會密度或高空間密度,對於人類的 身體與心理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Lee (1970: 40-51)研究發現,空間密度與社會 密度有不同的影響。實驗指出在社會密度(實驗對象每組中的人數)較高時,研究 對象的活動增多時,侵犯行為隨之增加,容易發怒或離開實驗空間等負面效應明 顯。當空間密度(每一實驗對象占多少平方英尺)較高時,實驗對象的相互交流與 一起活動的時間減少。上述兩種高密度情況與低密度時相比,實驗對象的獨自活 動時間增加,並且彼此出現迴避與接觸。

社會密度的增加常常意味著人均資源的減少,空間密度的提高則意味著空間 減少以外其他資源沒有減少,這也是社會密度要比空間密度更容易產生負面效應 的原因(徐磊青、楊公俠,2005:121)。從都市化人口往都市集中提高都市人 口密度角度出發,高密度所帶來的是「社會密度」的增強,對人類生理與心理的 反應,比不足的空間造成之「空間密度」所帶來的負面效果顯得更為強烈,實可 知適當的空間提供與劃設可因應不同人口密度之需求(徐佳君,2009:2-9)。本 研究著重社會密度的增加對居住環境所產生之影響,於高社會密度環境中對可用 資源競爭的人數增加,導致人們之間敵意行為增加,而公共住宅的興建,使地區 人口、交通流量增加,但是目前政策對於居住環境整體考量較欠缺,導致地區公 共設施服務水準下降、交通擁擠、噪音、空氣汙染等等負面效應伴隨著公共住宅 興建而強化。

參、環境中導致擁擠感之影響因素

依 Freedman 的「密度-強化理論」強調密度本身為中性的,但是若在特定的 情形之下,密度會增強可能發生的反應,會增強正面情形下的愉快,也會增加負 面情形下的厭惡感。於本研究中探究地區興建公共住宅增加都市密度時居民產生 擁擠感的影響因素,而造成擁擠的負面影響因素依據文獻彙整可從:社會性過度 負荷觀點、行為強制觀點、生態學觀點、情緒激動觀點、不想要的互動、干擾、

隱私調節等不同概念上的觀點加以解釋,詳見表 2-6。Montano 與 Adamopoulos

(1984: 643-666)統計研究對象在擁擠的情況下之感受,以及行動反應的統計數字,

歸納人們覺得擁擠的四種主要狀況、五種典型反應,以及主要情感影響,詳見表 人控制的缺乏即產生擁擠之負面感受,並且對生理、行為與認知產生影響(Gifford, R.著,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1991:255-261)。本研究以「密度-強化理

資料來源:Bell et al.著,聶筱秋等譯,2003: 414 表 2-7:擁擠的情況、情感影響以及典型反應歸納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5:行為模式中高密度環境對行為的影響 資料來源:Bell et al.著、聶筱秋等譯,2003:417 肆、小結

台灣公共住宅源於歐洲社會住宅之概念,現階段公共住宅政策以政府為主要 供給,強調居住權之重要性,並且重視居住環境與公共住宅需求者之契合,以「居 者適其屋」為政策目標期望達成「居住正義」。台北市為台灣首善之都,同時也 為台灣人口密度最高、對公共住宅需求最迫切之都市,政府為了確保市民居住權 利,故自 2010 年 10 月起興辦符合社會住宅定義之「公營住宅」及「公共住宅」,

由於兩者的內容、性質與興辦時間皆相似,故本研究將兩類公共住宅統一稱為「公 營住宅」。但目前台北市公共住宅興辦以現有公有土地為主,相關之區位選址原 則對於都市整體居住環境較欠缺考量,如此可能使公共住宅政策成為改變都市空 間結構之媒介,進而導致影響都市整體居住環境品質。

外部居住環境依上述文獻可知包括閭鄰關係、公共空間、道路、公共設施服 務水準、空氣汙染、噪音干擾等,又因台北市政府於都市中興建公共住宅可能使 多個地區密度升高,如此形成高密度之都市環境,對於市民會產生一定之生理與 心靈之影響,因而本研究利用「密度-強化理論」為理論基礎觀察政府興建公共住 宅對其外部居住環境產生之影響以及背後之原因。「密度-強化理論」可用於觀察 高密度環境時引發擁擠感受的影響因素,理論強調密度是一客觀物理條件,但會 因為個別差異、情境因素、社會條件、文化因素的不同而影響個體可能會感到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擠。因此,本研究將「密度-強化理論」作為研究思考之基礎,即透過理論觀察政 府於發展成熟之高人口與交通密度都市中,興建公共住宅解決居住問題時,所引 發都市居民擁擠的負面感受之影響因素,用以釐清公共住宅之興建對其外部居住 環境的影響因素,並且作為後續問卷設計及政策建議之參考,如圖 2-6 所示。

圖 2-6:公共住宅外部居住環境「密度-強化理論」概念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