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民教科書中社會議題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公民教科書中社會議題的意涵

隨著時代的變動,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許多議題或現象,社會學家 統稱為社會議題,而人們往往會透過教育學習的過程來解決各種社會議題。從 教育的立場來看,教育的發展與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教育本身要能反映社會所 需,因而教育應涵蓋那些內容?這問題將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不同的社會脈 絡,這答案及解釋,也因著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社會利益權衡或政治現實考 量,而呈現出不同的課程思考與主張(甄曉蘭,2004)。故課程內容是在特定 社會文化背景脈絡下的選擇性產物(Kliebard,1992),也影響教科書內容的 編輯。

從上節內容瞭解戰後台灣政治社會發展如何影響公民教育政策的發展,進 而瞭解社會演進如何影響公民課程內容。因此本節主要根據上節研究結果,深 入探討公民教科書中社會議題之意涵,並從「個人」、「家庭」、「社會」、

「文化」四個面向加以深入探討。

壹、 社會議題在教育課程中的意涵

社會,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或文教等方面,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 許多議題或現象,統稱為「社會議題」,且需要透過基礎性、跨學科與特定主 題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奠定社會發展策略釐訂、方案設計和治理的深厚基礎(吳 根明、曾光正,2011)。一般而言,社會議題可由兩種層次來瞭解,第一種是 指包含較大且較廣的類別,例如貧窮或暴力問題:第二種為特定議題的探索與 瞭解,社會議題直接或間接影響世上的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如何去處理 社會議題,影響人們如何去應對這些社會議題(Gaudelius&Speirs,2002)。因 此,社會議題對教育而言,係指教育必須明確地、勇敢地面對每個社會議題,

且總是完全與現實及生活緊密結合,並且建立一個有組織的社會聯繫(Milbrandt,

2002)。故將社會議題結合到教育中,強調教育制度的功能與社會背景息息相 關,當社會有所改變,教育制度也必須有所改變(陳箐繡,1999)。所以在目 前快速變遷的社會,教育改革的內容及方式必須要能結合當代的社會議題,並 學習透析其內涵,以因應多元複雜的現代社會(張堯統,2004)。

整體而言,社會議題具有以下四種特性(劉美玲,2002):

一、社會議題是整個社會群體組成分子共同關注的事務,他具有爭議性且可討 論的。

二、社會議題是複雜的,通常其所產生的因素不光只有社會的,可能還包括政 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全球化等各方面因素參雜其中。

三、不同層面會產生不同的問題與看法,必須瞭解整個議題所處的社會脈絡,

從不同角度並藉由各種探索以了解社會問題產生的各種因素。

四、面對社會議題解決方式並非唯一,我們須接收更多資訊與培養新的思維,

培養一種社會行動的觀念,才能持續清楚地解決議題的種種爭議。

因此教育政策的擬定或是教材的編輯過程中本身要擇取那些社會議題,本 身就是複雜的過程。學者單維彰(2013)《課程綱要是社會議題》:「數學課 綱的討論與決策,不是一個數學問題,而是一個社會議題……。在今天的社會 和政治制度下,決定議題的方法是協商,並沒有客觀的標準答案。課程綱要屬 於教育,而教育屬於社會,所以數學課綱的研究並非數學命題,而是社會議題。

社會上任何議題的決定,一定傷害到某些人,讓某些人獲利。」由此可知,任 何教育議題及內容的設定都將涉及各種社會議題的篩選,尤其公民教育本屬社 會科學範疇,因此針對教材中社會議題的設定來反映社會需求發展,則具有更 進一步的意義及重要性。

貳、 公民教科書中社會議題之意涵

公民教育是國家或社會為了培育健全公民,所實施的一種教育,就個人而

言是一種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個人經由公民教育,以了解各種政治、社會之規 範,以適應各種政治、社會之生活;如就國家社會而言,則是經由公民教育來 傳遞政治、社會之文化遺產,規範個人政治、社會之行為,並建立共識,以促 成政治、社會之理想(楊日旭,1985)。因此在公民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往 往將當時政治社會環境所需之各種價值、議題納入,並透過公民課程的實施來 達成,而學校課程大多透過教科書來傳遞各項知識內容,在我國公民教材主要 包括道德(含倫理)、文化、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六方面知識,涵蓋了 公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張秀雄,1998),本身即深具受國家政治情勢、所處社 會環境變遷,甚至整個世界情境及動態發展影響之特性,是故,透過公民教課 書分析,可探究社會議題所處的社會脈絡,再試圖從不同層面角度切入分析,

以了解社會問題產生的各種因素,才能持續清楚地解決現今所反應的各種社會 議題。然而與生活有關的皆是社會議題的範疇,若全盤納入探究不免失焦,且 不是單篇論文能分述道盡。所以本研究僅就現今國中社會科公民部分教科書的

「社會生活」部分,篩選與社會生活直接相關的個人、家庭、社會、文化四個 層面來分析探討,檢視其教科書內容能否反映社會需求,進而引領社會的發展。

以下就公民教科書中社會議題內涵中與生活直接切合的「個人」、「家庭」、

「社會」、「文化」四個層面內容加以討論。

一、個人層面

公民科起源於「修身科」,強調個人倫理道德的建立,再者,公民教育是 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並透過各級學校強化公民課程內容,旨在教人修己善群,

做人做事道理,培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做未來良好公民表現的重要性,

因此,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有關個人層面內容中,主要侷限在道德教育內涵。

從早期的公民教育就是以道德倫常為重點,以建構符合社會需求的價值體系,

而道德中的忠勇、愛國、服從、負責等德目更是維繫後來戒嚴時期威權統治的

重要元素(鄧毓浩,2008)。

從1952年至1962年公民課程目標第一項內容可知,皆以奠立「四維八德」

為社會中心道德目的,作為公民課程之基準。即便到了1983年修改課程目標內 容第二項:「指導學生實踐修己善群、立身處世、互助合作、濟人利物的倫理 規範,以養成現代公民的道德觀念與良好的生活習慣。」、1994年課程目標第 一項:「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行為適應能力。」

雖開始注入民主法治、適應社會生活的道德觀念,有別於過去以訓練、培育中 華民族固有美德的立足點,但仍然可看出道德倫理為公民課程內容的主要目 標。

在課程內容方面,如1952年課程大綱中編列「公民的德性」,內容有「民 族道德的重要」,反映出當時注重激發民族精神方面之教材,其餘內容如:共 同校訓、禮義廉恥、青年守則、社會道德則在威權統治時期公民教材內容都可 清楚明見,顯示出在戒嚴時期政府透過教材、教條守則內容灌輸學生遵守、服 從的公民德性。解嚴後,則強調民主法治和基本權利概念,加強學生生活及品 德教育。

到了民主鞏固時期教育改革後,各家出版課程內容當中皆除怯以道德名稱 獨立編章,改以品格教育議題融入教材方式實行,除了在公民課程實施外,更 期望融入於各科課程內容之中,以培養健全良好的公民。

故根據上節公民教育政策發展及公民教育課程目標及大綱內容來看,公民 教育個人層面內容,早期主要為道德內容,近代則開始有認識自我,重視個人 發展之趨勢走向。

二、家庭層面

家庭是對個人人格養成、價值建立,以及個人社會化過程中,扮演著相當 重要的角色,而公民教育本身具有個人社會化的功能,因此在公民教育內涵中

皆會論及家庭相關內容。根據1952年課程目標第二項:「養成對家庭、學校、

社會、國家及世界之深切認識與正當態度,以確定其正確之人生觀。」及1962 年課程目標第二條:「指導實踐修己善群,持家處事,濟人利物的生活規範,

並使成為習慣。」從內容可看出,皆以「家庭」為社會團體的基本核心,往外 延伸至國家、社會,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普世 價值。直至1983年的課程目標雖然不見以「家庭」字眼列入課程目標內容,但 其第二項內容:「指導學生實踐修己善群、立身處世、互助合作、濟人利物的 倫理規範,以養成現代公民的道德觀念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第三項:「激 發人性的自覺,培養民主法治觀念,增進民族意識,維護國家尊嚴。」仍然可 看出以「己身」為立足點,採同心圓形式往外延伸至國家、社會,藉此建立完 整社會體系架構。

此外,根據上節內容得知,教科書討論家庭內容,主要包含家庭組成、家 庭功能、親屬關係、家庭類型、家庭倫理等主題。但隨著社會發展,家庭主題 內容也起了變化,如於解嚴後即去除孝心孝行的篇章,近年來則又加入家庭衝 突的化解之道,來加以討論家庭衝突問題。此外,解嚴後,隨著民主法治注重 個人權利的思想發展,社會上也開始重視性別平等的概念,其中過去在戒嚴時 期編寫「婦女在家中的地位和責任」單元,到民主時期也加以刪除,由此可看 出隨著時代的變動,教科書編寫家庭的內涵也跟著改變。

三、社會層面

公民教育本身具有政治社會化的功能,故公民課程的實施可教導學生學習 各種社會知識內涵、規範及價值,以培養個人達到學習適應社會的能力。根據 1952年至1962年公民課程目標中可看出,皆以直接養成、灌輸社會基本知識內

公民教育本身具有政治社會化的功能,故公民課程的實施可教導學生學習 各種社會知識內涵、規範及價值,以培養個人達到學習適應社會的能力。根據 1952年至1962年公民課程目標中可看出,皆以直接養成、灌輸社會基本知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