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根據上述四節依序分析教科書的社會議題內容後,其將各時期各社會議題 層面內容整理如下:

表4-5-1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內容三階段特徵比較列表:

演變分期 威權統治

(1945–1987年)

威權轉型

(1987–2000年)

民主鞏固

演變分期 威權統治

(1945–1987年)

威權轉型

(1987–2000年)

民主鞏固

點在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並恢復我國固有道德及知能,發揚民族文化,充實生 活知能,以養成忠勇愛國之健全國民。以下將威權統治時期公民教科書社會議 題演變趨勢特色整理如下:

一、建立反共抗俄的意識型態:

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統治以「反共抗俄」、「戡亂建國」為國家經營最高 指導原則,因此教材內容特別強調反共意識、敵視朱毛匪幫的描述內容也就不 足為奇(徐秀琴,2000;陳敏華,1994)。相關課文論述如下:

在個人層面上,道德內容以貶低字眼如:奸詐、虛偽、欺騙、毒辣、陰狠、

恐怖、無恥等論述,充滿敵我意識。相關課文摘要如下:

現在朱毛奸匪,在大陸上,隨意殺人,提倡鬥爭,絲毫沒有仁愛的觀念。

我們要反共抗俄,更要實行仁愛的美德。(初中公民第一冊,1952:83)

現在共匪佔據大陸,絲毫沒有信義的觀念,他所言所行無不一是用奸詐、

虛偽、欺騙的手段。我們要反共抗俄,必須一言一行,都注意信義二字。

(初中公民第一冊,1952:84)

今日共產黨,在大陸上鼓動鬥爭,殘殺同胞,使得民不聊生。他們絲毫沒 有仁愛之心。我們反共救國,當然是為了救人,救人當然是由於愛人,所 以我要反共救國,解救大陸苦難同胞,是為了維護「仁愛」的固有道德。

(公民與道德第一冊,1983:71)

尤其是我們面對著朱毛奸匪,正在以各種毒辣的、陰狠的、恐怖的、無恥 的手段,來消滅我們的民族精神,搖撼我們的民族意志,賊害我們民族倫 理的今日,我們必須猛省,必須憬悟,去打擊我們的敵人,以挽救我們的 國家。(初中公民第一冊,1952:58-59)。

在家庭層面上,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加以推及,強調要有 健全的家庭之外,還要想到對岸水深火熱,受俄帝共匪宰制的大陸同胞,譬如:

古人說:「國之本在家」就是這個意思。……否則,像我們在大陸的同胞,

受俄帝共匪的宰割,生活不能安定,生命時刻難保,又怎能有歡樂的家庭?

(初中公民第一冊,1962:50)

在社會層面上,則是要將「反共抗俄」復國大業,當做個人應盡的社會責 任,加以實踐,譬如:

當此共匪佔據大陸,出賣祖國,殘害同胞的時候,我們青年學生,更應該 依照 蔣總統的指示,確立革命的人生觀,反共抗俄,以保衛國家,解除 同胞的痛苦,並且再進一步,為「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和「創造宇宙 繼起的生命」而努力!(初中公民第三冊,1952:26)

是時時警覺在此反共抗俄的大時代裏,自己責任的重大。自反,是時時反 省自己做人做事有沒有錯誤,是否對得起國家民族?自立,是時時充實自 己的學識和能力,以便將來報效國家。自強,是鍛鍊強健的身體,加強奮 鬥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難,以達到我們的目的。如果我們確實能做到自覺 自反自立和自強,必定能培養充沛的革命精神,而做一個健全的公民。(初 中公民第三冊,1952:31)

當此共匪占據大陸,國家環境艱難的時候,固然要盡我們的本分為反共抗 俄而奮鬥。將來光復大陸之後,重建國家,救助同胞,我們的責任也更大。

所以我們應該熟讀 蔣總統的訓示,體會到少年和國家的密切關係,從現 在起,充實自己,立志救國,俾能盡其應盡的責任。(初中公民第一冊,

1962:30)

二、實現三民主義救國教育目標

有鑑於過去國民政府失敗的主因在於教育政策未能實現三民主義教育,故 當時教育政策主張以三民主義教育思想為目標,希望達到三民主義揭櫫的民有、

民治、民享的理想。相關課文摘要如下:

在個人層面上,要將三民主意思想奉為圭臬,並根據青年守則來加以實踐,

要使大家能夠實行這個信條,纔能夠切實實行三民主義,進而達到我們教 育終極目的,就是造成一般國民人人能成為世界上頂天立地之人,建設中 華民國成為世界上富強康樂之國。由此可見青年守則的使命,是實行三民 主義,和國家民族的前途,有極大關係。在此反共抗俄的時候,尤其值得 重視。(初中公民第一冊,1952:74)

由於三民主義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以藉由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來落實三 民主義的各項建設,譬如:

明白指出三民主義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並倡導中華文化的復興。(公民與 道德第六冊,1983:75)

以復興中華文化為時代使命,才能使外籍人士了解中華文化,大陸同胞重 沐三民主義的光輝。(公民與道德第六冊,1983:78)

講求國家的富強康樂,謀求全民的共同福利。……,我們如能將三民主義 的文化建設與國家建設的總目標相結合,人人參與文化建設、文化活動,

使文化建設落實在每一個國民的生活裏。(公民與道德第六冊,1983:84)

在社會層面上則是,推動社會福利措施,已達成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相 關制度,譬如:

社會福利措施,是依據「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公民與道德第二冊,

1985:73)

三民主義本以倫理、民主、科學為基礎,因此在文化層面上則是透過推行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來實踐三民主義思想,譬如:

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轉型的社會,……,我們的文化建設要以中華文化的 精髓,也就是以倫理、民主、科學為基礎的三民主義,作為最高指導原則,

即要以中國倫理道德觀念—四維八德的文化建設。(公民與道德第六冊,

1983:80)

三、加強民族精神教育

1962 年修訂中學公民課程標準,目標特點在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並恢復我 國固有道德及知能。故公民教育內容為陶融公民道德,發揚民族文化,充實生 活知能,以培養有為有守之健全國民,特別注意道德教育實施。1968 年政府實 施九年國民教育,制定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內容修訂特點為:加強生活教 育,將原有公民科改為「公民與道德」,其教材內容在確立行為規範,尤注重 道德行為之實踐。並繼續積極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培養學生愛國心、公德心與 對國家社會之責任心,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愛國家、愛同胞、合群服務、負責守 紀,足以表現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 員會,1985)。根據此階段的課程標準及課程目標可知,皆以增進民族意識,

以激發國人民族之精神。相關課文摘要如下:

在個人層面上,藉由培養固有民族道德,來達到民族精神的表現,譬如:

尤其是民族和民族,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的不同,各有它故有的道德,靠 著這種固有道德的維繫,民族的全體分子,纔能夠萬眾一心,團結一致。

所以有人說,各民族的固有道德,就是民族精神的表現(初中公民第一冊,

1952:57)。

民國二十二年二月, 蔣總統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時候,即在南昌發起 新生活運動。蔣總統:「新生活運動,是社會建設的基本運動,其目的在 求中國之現代化。國民惟有現代化。纔配做獨立的國民;國民能夠做獨立 的國民,國家纔能成為獨立的自由的國民族精神的煥發,國民道德的修養,

必見之於國民日常生活,始不落於空談。」(初中公民第二冊,1962:10)

有革命精神的人,必定有骨氣,有志節,決不依違兩可,或東或西,更不 肯見風轉舵,投機取巧,敗壞民族的正氣。(初中公民第三冊,1952:29)

在家庭層面上,藉由愛家庭延伸至愛國家、愛民族,已達富強康樂的國「家」。

家庭是國家的基礎,有了好的家庭,纔有富強康樂的國家。要建設好的家 庭,必須家庭裏面每一個人,注重家庭道德,造成一個親愛和樂的家庭,

而後把對家庭之愛擴大起來,去愛民族,愛國家,以建設富強康樂的中華 民國。(初中公民第二冊,1954:9)

在社會層面上,強調個人是民族社會的一份子,民族盛衰與每個人都有所 責任,譬如:

我們是民族社會的一分子,民族的盛衰,我們每個人都負有責任。(初中 公民第一冊,1952:8)

在文化層面上,則是不斷強調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因此需要國人加 以維護,才不致遭俄帝侵略及中共朱毛的賣國殃民的暴虐摧殘之下,而亡國滅 種,以激發人民之民族精神,譬如:

每經一次融合,文化就有一次更新,在民族融合與文化更新相互影響循環 之下,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與發展,更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與文化。

(公民與道德第六冊,1983:19)

海內外同胞維護我中華文化,消滅中共,及光復大陸的奮鬥精神為宗旨,

所以它不是「一時一地」的運動,而是一個為復興民族,重建中華的長期 運動。(公民與道德第六冊,1983:75)

在思想方面,我們個人的思想,固然受本國固有思想何時代潮流的影響,

同時亦必表露於社會上,以影響別人。個人對於社會的影響,是極大的。

有 國父百折不撓的努力,纔有中華民國的誕生。有 蔣總統英明的領導,

纔有我國對日抗戰的勝利。(初中公民第一冊,1952:8)

蔣總統是我們國家的領導者,也是最關心青年和少年的人。他在告全國青 年書中說:「沒有青年,就沒有革命。近半世紀的中國民族革命史,可以 說是一部青年救國運動史……。」今日中華民族,在俄帝侵略及中共朱毛 的賣國殃民的暴虐摧殘之下,正面臨著有史以來亡國滅種的大危機。……

文化歷史的維護,國家命運的扭轉,自由生活的保障,乃是要全賴我愛國

文化歷史的維護,國家命運的扭轉,自由生活的保障,乃是要全賴我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