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轉變與公民教育政策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戰後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轉變與公民教育政策發展

教育是文化的建構,無法自外於政治、經濟與社會脈絡(潘慧玲,2012)

因此,欲一覽戰後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演變,實有必要先透過台灣政治社會環 境演變情形,來了解其對公民教育及教科書的影響及發展變化。此外,戰後至 今涵蓋時間範圍甚廣,且教育政策深受政治社會環境影響,因此本研究主要參 考台灣政治民主化發展的演變歷程,將公民教育趨勢發展演變加以對照分期,

且因學者的觀點取向不同,對民主化發展的分期也有所不同。如:學者劉阿榮

(2000)將台灣地區由威權體制邁向民主鞏固時期的公民教育與公民社會,以 威權轉型的歷史為主軸,大致上分為:威權統治、威權轉型(或民主化轉型)、

民主鞏固三個階段,且認為台灣地區自 1987 年解除戒嚴;1991 年終止動員戡亂 時期,回歸憲法體制,且經過多次修憲,大致上符合政治發展邁向「民主鞏固」

的方向。學者莊富源(2008)則將公民教育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一、

威權統治的全盛時期(1950-1980):係為「黨國一體」的憲政獨裁體制;二、

威權統治的鬆動期(1980-1990):又稱為「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三、民 主憲政的轉型時期(1990-2000):又稱為「寧靜革命」;四、民主鞏固的深 化時期(2000-迄今):係為「公民社會」理念的闡揚時代。學者藍順德(2010)

則將戰後整體教育政策演變區分為四期,該分期主要以 1987 年解除戒嚴為分界,

將解嚴前以 1968 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為界分為兩期,解嚴後以 2001 年實施九 年一貫課程分為兩期,共區分為四期:一、威權體制前期(1949-1968);二、

威權體制後期(1968-1987);三、民主萌芽時期(1987-2001);四、民主發 展時期(2001-迄今)。而學者桂宏誠(2006)則認為政府播遷來台之初,實 行「強硬的」(hard)威權體制,但隨著權力穩固與兩岸緊張情勢的減緩,而 逐漸轉為「溫和的」(soft)威權體制。1986 年以後,政治改革的速度與幅度均 有較大的變化,包括 1987 年解除戒嚴法等一連串的自由化政策,開啟了民主轉 型的過程,同時也被 Samuel P. Huntington 歸為「第三波民主化」國家;到了 1996 年首度舉行了總統直選,更被視為民主轉型的完成,在 2000 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執政長達半世紀的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並歷經和平地交出執政權的過程,讓 台灣的民主化受到了西方民主國家的肯定,也象徵民主走向更進一步的鞏固階 段。

因此根據研究當代政治社會發展學者,大抵將二次大戰以來許多國家民主 化進程分為:威權統治、威權轉型(或民主化轉型)、民主鞏固三個階段(劉

阿榮,2000),但其分界年限並無一定標準,故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發現 各學者的主張大多包含兩個最主要的分界點,分別為:1987年解除戒嚴以及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且其中又以1987年解除戒嚴影響台灣社會發展及教育內容 最多,及2000年實施九年一貫教育改革影響教育政策及教科書內容發展甚劇。

因此本研究將台灣政治社會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來加以探討,依序為:一、威 權統治時期(1945-1987年);二、威權轉型時期(1987-2000年);三、民 主鞏固時期(2000年-迄今)。以下就各時期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對應公民 教育政策演變情形加以說明:

壹、威權統治時期(1945-1987 年)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撤退來台,到1987年解除戒嚴,這一時期可稱 為威權統治時期。這個階段初期台灣政治發展的環境一方面受到中共武力威脅,

以及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因此國民黨政府在台灣頒布戒嚴令,加 強軍事、情報、特務、警政等的控制,形成威權的統治形態。在戒嚴時期,並 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厲行黨禁和報禁,凍結許多憲法條款,使得 人民,各種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及政治自由等權利受到相當多的限制(胡 佛,1998;李酉潭,2001)。即便到了1950年舉辦台灣省以下各級地方政府的 定期選舉,以及1969年開始了台灣地區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定期選舉,但事實 上台灣仍為「有限度的民主體制」(桂宏誠,2006)。

在經濟發展上,在遷台之初各項生產尚未完全恢復,物資缺乏,人民生活 艱困,於是政府陸續推動土地改革,繼1949年實施三七五減租後,1952年實施

「耕者有其田」,使農民購地耕作意願提高,農業生產大幅增加,農民收入也 跟著提高。在透過一連串的土地改革過程中,政府將地主的投資由農業轉到工 商業,促成台灣日後工業的發展。此外,1950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 防台灣海峽,並恢復對中華民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也及時解決當時台灣的財

政困境。到了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政府又陸續推動相關財經改革措施,

並朝國際化、自由化的方向,將台灣導入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系。至1963年 古巴危機造成國際糖價連續兩年大漲,加上香蕉、罐頭出口的大增,隨後十年 間台灣的GDP平均成長率為10.24%,台灣經濟開始呈現繁榮之景象。此期間,

政府亦加強人力培育,將國民教育延長至九年,並積極擴展職業技術教育,以 培養經濟發展所需之人力。雖然美援於1965年停止,但台灣出口仍持續擴張,

自1960年的1.6億美元,驟增至1974年的30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27.3%,由入 超轉為出超,刺激國內投資大幅增加,也帶動工業快速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 機會。也造就台灣「經濟奇蹟」、「亞洲四小龍」的稱號。但在1973年初國際 金融制度崩潰,美元貶值,物價上漲,接著又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全球糧食減 產造成糧荒,同年十月中東戰爭再度爆發,導致油價提高,引發石油危機。在 全球國際景氣大幅衰弱之際,台灣經濟也受到波及影響,因此政府推動十大建 設來加以因應,主要藉由刺激國內需求來彌補國外需求的不振,亦增進國內基 礎建設之發展(周濟,2011)。

故此時期台灣的運作及發展大致上是從政治面去思考與掌控,並在當時為 主要的國民黨進行黨、政、軍、警、特等大權掌握及嚴密的政治控制下,實施 黨國體制,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都在其監控下而難以展現。

直至1960年代左右開始,台灣的工業開始被政府重視,而民營企業也逐步發展,

台灣經濟亦逐漸起飛,迨1963年台灣工業所佔國民生產毛額比例開始高於農業,

且民營企業也開始超過國營企業,使得台灣在經濟方面首度展現其重要性及影 響力,也日漸展現與政治方面相抗衡的局面。由於台灣的經濟發展變遷,使得 人民於生活上有重大的改變,因此社會上不再是以「求生存」為出發點,而開 始訴求「生活合理化」的方向發展,也就是人民所追求的不再停留於「生存」

層次,而是已推進到「生活」的層次。然而,隨台灣的經濟社會變遷和發展下,

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發展的範疇仍舊相當狹隘,且社會上是一種重視人際關係的

社會,講求表面上的和諧,對於意見不同或公開反對、衝突,破壞和諧等情形,

多半是給予負面的評價。(邱榮舉,2011:390-391)。

至1970年代政府大力推動國民教育期間,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社會發生 重大變化。在國際情勢上,先是於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友邦紛紛斷交,

政府一方面面對接踵而至的外交挫折,另一方面在兩岸情勢上,則是中共於1979 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開始接連對台灣進行一系列的和平統戰。而在國內 政治情勢上,則是1972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推動十大建設、1978年就任第 六任總統,並於1980年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作為對中共統戰的 回應,這也是黨政威權統治時期最高的政治綱領(藍順德,2010:126-127)。

而在教育政策上,由於1949年大陸淪陷,政府遷台後,有鑑於過去失敗的 主因在於教育政策未能實現三民主義教育,故當時教育政策以實現三民主義救 國教育為目標。因此在「反共復國」、「反攻大陸」的口號下,及政府推行的

「國語運動」,主要在強化台灣人民擁有中國意識及光復大陸國土所展開的一 元思想與威權領導,也因此影響各項教育政策的制定及社會的發展(藍順德,

2010)。

因此,在公民教育政策發展上,為了貫徹建國教育政策,指導學生深切體 認四維八德為反共抗日的精神武器,並培養健全人格,轉移社會風氣,藉以達 成救國建國之時代使命。因此公民教育內容強調激發強烈的民族意識、陶鑄精 粹的民族道德、鍛鍊堅毅的民族體魄、闡揚優美的民族文化。在教學時並要注 重四維、八德,和總統手訂的「青年守則」教材,使學生付之實踐(李園會,

1984)。由此可知,此時國家在面臨反共抗俄之際,唯有透過民族精神教育來 激發國人的民族意識及德性,以因應實踐復國之大業。

隨著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政府考量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對於提高國民智能,

完成復國建國任務有密切關係,且對於國家政治、經濟、國防、社會等各方面

建設工作,均有重大影響,故於 1968 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教育部教育年鑑編 纂委員會,1974:323)。並於實施當年,總統手訂「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 指示」,認為須將四維八德諸德目貫注於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規範之中,

在道德精神方面,皆當遠取固有文化榜樣,進取實際範例,徵之以圖史文獻,

作為教育國民之依據(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5:459)。且為了加強 生活教育,將原有公民科改為「公民與道德」,其教材內容在確立行為規範,

尤注重道德行為之實踐。由此可知,此階段公民教育內容主要在加強生活教育,

並注重民族精神之展現。

並注重民族精神之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