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本文論點

三、 共青團後備軍角色變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注。共青團組織覆蓋全面性、有效性方面,中國社會發展迅速產業變化快,民 眾職業、興趣與身份轉變也快,出現新興公司沒有共青團組織的情況,例如快遞 送貨員、網路公司、青年創意團隊等,呈現「有團員沒有團組織」現象。在農村 與中國內陸地區省份則因為人口大量外流,出現「有團組織沒有團員」現象。共 青團與青年間吸引力、凝聚力不足方面,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矛盾激增,政治意 識形態淡化,中國青年價值觀出現多元化,各類型社會組織興盛,共青團不是青 年唯一選擇,尤其市場經濟下青年重視「物質誘因」,共青團逐漸與年輕脫節。

催化因素主要有三點,分別是防範民主運動浪潮、控制網路話語權、社會組 織蓬勃發展。隨著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與國際交流往來密切,加 上全球網路科技進步,中國受到國際影響程度逐漸增加。導致中共改革共青團試 圖加強青年控制、增進群眾聯繫。觸動條件則是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 厚、令計劃等人的政變集團威脅,其中令計劃是共青團出身,與部分團幹關係密 切,如申維辰、魏民洲等人。令計劃妻子谷麗萍為其收賄白手套,谷麗萍多年從 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白恩培、霍克、李嘉等都曾向其行賄。令計劃勢力以山西地 方官員與共青團系統交錯而生,2014 年山西官場大地震,許多官員因貪腐被調 查,官方定調為「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同時為降低將來共青團系幹部對中共 政治影響力,習近平改革目標轉向共青團。

三、 共青團後備軍角色變化

共青團定位為「黨的後備軍與助手」,是中共幹部人才甄補來源,向黨輸送 優秀黨員與幹部是共青團的組織任務。習近平上任後原先胡錦濤時期重用的團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幹部仕途發展轉折僅是短期影響,2016 年推出《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是從制 度、組織任務徹底改變共青團政治甄補功能,習近平上任後共青團「黨的後備軍」

角色定位是否改變備受注目,本文從兩方面分析後備軍角色,一是針對胡習時期 團幹離團後仕途發展進行分析,過往團幹因為年齡優勢仕途發展向來較其他群團 組織順遂,大多能快速獲得晉升黨務系統。二是分析推行共青團改革後兼掛職團 幹來源,從中分析共青團發展與變化。

1. 胡習時期團幹離團仕途發展

本研究從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與副部級市、省級團委與團中央部門副局級以上 團幹兩部分探討。在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方面,過往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轉崗後 大多擔任副部級職務,習近平掌權後則出現變化,2016 年 6 月時任共青團中央 書記處書記羅梅轉任西藏自治區主席助理,上一位離團後未擔任副省部級職位的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是1986 年的何光暐(轉任國家旅遊局常務副局長),羅梅 是30 年來首位轉任非副部級職務的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此人事調動後 2 個 月發布《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被視為習近平任內共青團幹部仕途發展預兆。

副部級市、省級團委與團中央部門副局級以上團幹仕途職務類別方面,胡習 時期離團團幹仕途發展最明顯變化是任職黨務工作與政府工作的比例與人數變 動,本研究收錄幹部標準採用胡習時期副部級幹部的正廳級調動次數(分別為 3.13 次與 3.39 次),以離團後具有「三次調動次數」為準則。職務類別判斷依據 首重次數,其次為時間。研究發現胡錦濤時期團幹離團後的仕途發展以黨務系統 最多,超過五成團幹以中共黨務工作為主,其次是政府單位的38.7%,群團組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企業與法院則各占比1.6%。習近平時期團幹仕途則以政府單位的 56.6%最多,其 次是黨務系統的35.8%,群團組織、企業經營與人大皆不超過 3.8%。本研究進一 步分析胡習時期團幹離團第一份工作,觀察團幹離團後仕途晉升的「起始點」, 胡錦濤時期團幹離團後第一份工作職務類別以黨務的56.5%最多,其次是政府單 位39%;習近平時期黨務與政府工作比例各為 47.5%、41.4%,任職黨務系統的幹 部比例下降 9%,任職政府單位比例相差不大。胡習時期團幹離團後仕途發展的

「職務類別」與「起始點」都明顯從黨務工作轉到政府工作。胡習任內離團並晉 升至副部級團幹與落馬團幹也有明顯變化。胡錦濤主政十年內離團且晉升副部級 團幹有 13 位,平均年齡是 45 歲;習近平執政至今沒有離團並晉升副部級之團 幹。另胡錦濤主政下離團並落馬團幹僅有2 人,習近平時期落馬團幹人數則為 4 位,若進一步將胡錦濤時期離任在習時期落馬者納入,數量增加到 16 位。顯示 習近平時期團幹發展不如過往,習近平無意提拔共青團系幹部,也不利用共青團 網絡關係培養其嫡系人馬。

2. 習近平時期兼掛職團幹來源

2016 年中共下發《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共青團開始全面改革,中共並未 對外公開改革方案全文,現有公開資料已描繪出共青團改革重點,共青團改革主 要有三大方向:中央機構縮編、團幹來源多元以及面向青年工作。其中改革方案 明文規定團中央機關各層級掛職、兼職幹部比例要42%以上,且不完全對應行政 級別。雖然共青團原先即為開放性的青年組織,許多其他領域、其他組織的青年 都可以進入共青團,例如周強、陸昊等。但大量非共青團體系人員進入共青團工 作,將打破共青團的封閉組織,且兼掛職幹部不對應行政級別形同縮減編制,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將蒐集2016 年共青團改革後團中央書記處與省級共青團的兼掛職幹部來源,

分析共青團工作重點與兼掛職幹部政策對共青團影響,發現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 記兼掛職幹部來源以高校、媒體與基層幹部為主;共青團省級團委兼掛職副書記 來源最多來自高校,第二為企業,第三則是基層幹部,第四是青工,第五是媒體 業。共青團掛職幹部大多來自體制外,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有意打破共青團封閉 組織並試圖拉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