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二、 研究論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界中所缺少的一手資料。訪談將依受談者工作單位與類型進行些微調整,並依據 受訪者之回答進而延伸探討。訪問大綱詳如附錄一。

二、 研究論點

1. 組織變革定義與成因

(1)組織變革定義

組織變革(Organizational Change)起源組織行為學,每位學者定義組織變革 的角度不同,使組織變革定義莫衷一是,例如 Leavitt 提出組織變革分為三種:

組織結構的變革、人員的變革、技術的變革;42 Mosher 則認為組織進行變革時,

著重其外在關係與內在結構的組合,組織變革是指組織結構有計劃的變遷,包括 職位的增加、任務的重新安排、現職人員的更迭、預算的增減等;43 陳金貴認為 組織是開放性系統,透過資源的輸出、輸入與轉換的過程中,與外在環境產生了 相互作用。當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衝擊,並配合內在環境的需要而調整其內部若 干狀況,以維持組織本身的均衡,進而達到組織生存和發展的目的,這種調整的 過程即為「組織變革」。44 綜合學者所述,本研究認為組織變革的定義為:「組織 因應內外環境變化、追求績效與生存需求等壓力,對於組織結構、人員與工作進 行計劃性調整,以提升組織效能並達到組織生存。」

42 Leavitt, Harold J., "Appli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Industry: Structural Technological and 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James G. March,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1960), pp. 1149.

43 Mosher, Frederick C.,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Case and Commentary. (New York: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1967).

44 陳金貴,組織變革中員工抗拒改革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4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組織變革成因

組織變革成因以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兩者為主。學界內對於組織變革成因有 諸多解釋,如Szilagvi 認為變革原因分為外部及內部力量,外部力量主要有技術、

產業變遷、國際貿易、企業及政府、人口驅力,內部力量是指組織結構、組織流 程及人員行為等要素。45 組織變革成因以 Craig Lundberg 所提出的大規模組織改 變(LSOC)模型最為詳細與代表性,如下圖 1。Craig Lundberg 認為組織變革成 因具備四大要素:內部條件(Internal Permitting Conditions)、外部條件 (External Enabling Conditions)、催化因素(Precipitating)與觸動事件(Trigger Events)。46

圖 1 大規模組織改變(LSOC)模型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2. 理論應用

組織變革最初運用在企業管理,企業應因環境變化,對現在公司原有組織

45 Andrew D Szilagyi,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3th ed.). (Glenview, IL:Scott, Forman and Company,1983).

46 Kimberly and Quinn eds., Strategies for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ing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1984),pp.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做出改變,以求生存與績效,變革的目的為如何開發或提昇產品之品質、降低 成本、提昇競爭力。而政治學使用組織變革則多以行政組織、公共組織為主,

旨在探討政府組織變革策略與方案。亦分析個人變項與組織變革的關係。下列 分別敘述各類別文獻。

第一類,公營事業出現組織變革與民營化。1980 年代歐美國家出現財政危 機,各國政府試圖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營運績效,開始出現公營事業組織變革、

民營化與委託外包等現象,公營事業具有公共性與企業性雙重特質,常有政策 性與社會性任務,與民生、產業活動關係密切,因此各國政府在推動公營事業 民營化前,會先進行內部組織改造。最具代表性的為英國,1979 年英國大選 Margaret Thatcher 當選首相,上任後強勢主導英國國營企業民營化與鬆綁管制 措施,致力推行小政府以實現經濟自由化,如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國 家巴士公司(National Bus Company)、英國國鐵等國營事業陸續民營化。47 林 淑馨則以日本國鐵為例,從組織結構、組織文化與管理方式三個面向,觀察日 本國鐵民營化前後差異,發現民營化與組織變革間的關係與影響。48

第二類,探討公部門的組織變革。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皆出 現政府組織變革與改造現象。以日本為例,戰後日本政治經濟低落,1970 年代 石油危機與1990 年代政治貪污事件,顯示日本官僚組織獨大,內閣實權小的現 象,加上泡沫經濟衝擊,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衰退。20 世紀後,日本進行政府組 織變革與改造,重組中央省廳、強化首相官邸機能等。49 學界內以 Sergio

47 潘偉華、俞慧芸,「國際間推行民營化經驗的回顧」,公營事業評論,第7 期(2000 年),頁8。

48 林淑馨,「民營化與組織變革:日本國鐵的個案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27 期(2006 年 3 月), 頁147-184。

49 李昌麟,「全球政府組織與改造之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 8 期(2004 年 10 月),頁 127。

Fernandez 和 Hal G. Rainey 為代表,梳理近四十年的資料,歸納出八項組織變 革的關鍵,提供嚴謹且完整的思考架構。50 江大樹則探究我國首度政黨輪替後 的政府改造與組織變革,以創新與執行力兩項組織理念檢視。51 尚未出現對如 中共的後極權主義(Post-totalitarian authoritarianism)國家詳細組織變革分析。52

第三類,將組織變革理論帶入中國大陸研究。蔚承一以Kurt Lewin 的組織 Sect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6,No.2(2006),pp.168-176.

51 江大樹,「從創新到執行力:政府改造的變革與困境」,政治科學論叢,第 26 期(2005 年 12 月),頁79-128。

52 Juan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3): Micropolitical Theory(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5), pp.175-412.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38-54. Juan J.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2000), p. 35. Hongyi Harry Lai, “Religious Policies in Post-totalitarian China: Maintaining Political Monopoly over a Reviving Society,”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1, No.1(Spring 2006), pp.56-77. Chongyi Feng,“Democrat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1989,”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7, no. 57(November 2008), pp. 673-688. Lauri Paltemaa and Juha A. Vuori,

“Regime Transi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From Mass Science to the Controlled Internet,”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7, No. 1(April 2009), pp. 1-23.

53 蔚承一,中共「整黨整風」之研究(1978-1985)一個計劃性組織變革個案的探討(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原因。若團系幹部晉升是出於派系考量,那在由團系出身的胡錦濤與非團系 出身的習近平擔任期間,團系幹部的權力將有顯著差異。研究分析胡習時期副部 級以上團系的基本特徵、職務分佈與晉升到副部級以上級別所需時間。搜集時間 自2002 年 11 月 15 日至 2020 年 12 月 25 日,分析 6518 筆人事資料,整理後分 析資料為328 位副部級以上幹部。

首先,團系幹部定義將採取寇健文的「1973 年共青團重新組建以後,曾經 在共青團擔任副局級以上領導職務幹部」,54 將以黨群眾部門中副省部級以上官 員為主,而解放軍與武警的晉升體系自成體系,故排除解放軍與武警體系。另外 央企與高校的晉升體系難有團系幹部,也將其排除。

其次,分析胡錦濤、習近平時期副省部級以上團系幹部的基本特徵變化。分 別分析幹部性別、族裔、教育程度、專業領域等方面,探討團系幹部是否出現新 特徵。

1. 團系幹部性別的比例與人數。

2. 團系幹部各民族(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人數與比 例。

3. 分析團系幹部的教育程度與專業領域,主要為幹部教育程度(博士、

碩士、研究生、大學、大專等)與專業學科類別,並進一步分析在職與 脫產學歷。

54 寇健文,「胡錦濤時代團系幹部的崛起:派系考量vs.幹部輸送的組織任務」,遠景基金會季刊,

第8 卷第 4 期(2007 年 10 月),頁 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分析胡錦濤、習近平時期副省部級以上團系幹部的職務分佈變化。探 究胡習時期副省部級以上團系幹部的職務類別情況,如中共中央部門、國務院部 委、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全國群團組織與省黨委部門等。

1. 團系幹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與中央委員會的人數與比例,並分析正國 級、副國級、正部級與副部級官員職務類別與人數。

2. 團系幹部的職務類別,中央層級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部委兩大類別為 主,地方則是分為黨委、政府、人大、政協。

最後,分析胡錦濤、習近平時期團系官員的晉升速度。探究在不同領導人主 政下,團系幹部晉升速度是否不同,將以副部級以上團系幹部為主,記錄調動次 數、任職地區與職務以及其晉升所需時間,以正廳級為基準觀察,例如副部級官 員將觀察其從正廳級職務晉升到副部級職務所需時間與調動次數,正部級則觀察 其正廳級晉升到副部級所需時間與調動次數、副部級晉升到正部級所需時間與調 動次數,以此類推。特別說明本研究的職務晉升以「職務級別」為主,詳見表1。

若幹部職務重要性出現明顯變化將另行說明敘述,例如51 歲即擔任河北省委副 書記的趙勇,在習近平主政下轉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 主任,職務級別雖皆為副省部級,但實權與仕途發展性完全不同。

第二部分,研究者將蒐集習近平主政時期共青團幹部名單。以共青團中央與 省級副局級以上共青團幹部為主,分析胡錦濤與習近平時期共青團幹部仕途發展 變化,並蒐集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與省級團委的兼掛職幹部,評析幹部來源與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找出習近平時期共青團幹部的發展與將來趨勢,預估共青團在中共黨國體系中定 位與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