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具體的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第四節 具體的成果

〈吳太伯世家〉、〈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此三篇敘事,正足以看 出司馬遷從「世家」到「列傳」,對於王道觀、君臣之道與士道觀的一系列傳承 與變化,進而使《史記》突圍成以「人之意志」為主的「一家之言」過程演變。

從〈吳太伯世家〉司馬遷刻意「嘉伯之讓,作吳世家第一」(〈吳太伯世家〉,頁 1341),可見司馬遷心中王道之典範在於「義、讓」。然而,對比吳王闔廬與夫差 等後代子孫的爭亂以至國滅,代表著司馬遷心中對於王道的失落。

〈越王句踐世家〉中,太史公曰:「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越王句踐 世家〉,頁 658)然而,我們從范蠡口中所得出的結論卻是「大名之下,難以久 居。」(〈越王句踐世家〉,頁 656)「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 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越王句踐世家〉,頁 654)

代表著司馬遷體悟出的君王與臣子的相處之道亦是悲劇性的,「可共患難,不可 與共樂。」於是,「范蠡知之,超然辟世,長為陶朱公。」(〈范睢蔡澤列傳〉,頁 958)司馬遷刻意在〈越王句踐世家〉中「突圍」君臣之道的「知、捨」,強調個 人理想之追求,捨棄傳統士道的束縛,為士人安身立命找到另一種典範的突圍。

司馬遷立〈伯夷列傳〉為「列傳」之首,並說:「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 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太史公自序〉,頁 1343)可見司 馬遷心中嚮往著的臣子之道為「義、讓」;然而,〈伯夷列傳〉中說:「余甚惑焉,

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傳〉,頁 827)司馬遷顯然已對天道失望;

到了〈伍子胥列傳〉中,歷經了王道之不存;或雖遇明君句踐,臣子(文種)亦 無法善終;若遇上暴君夫差,臣子(伍子胥)亦只是悲劇性的收場。於是,司馬 遷在〈伍子胥列傳〉中「突圍」「怨、怒」之臣子復仇觀,代表司馬遷對於天道、

王道、君臣之道皆失望後,「人之意志」便「突圍」而出,〈伍子胥列傳〉其體會 之史觀與史識,即人之「意志」足以推動歷史前進。

王維楨評〈伍子胥列傳〉曰:「太史公蓋以自見也。」87於是,司馬遷敢於

《史記》中引孔子作《春秋》之目的為「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太史公 自序〉,頁 1337)而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對於這則記載,則刻意略 去了「貶天子」三個字。自漢以後的史書,再也找不到像司馬遷這樣敢於「突圍」

一個時代,進而從「立言為公」之不朽「突圍」成「一家之言」之個人不朽追求;

使《史記》成為以一群「人之意志」為中心的紀傳體史書傳統;進而使《史記》

       

87【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頁17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本紀」、「世家」到「列傳」的體例結構,皆從「家族血緣」出發,締造出共同 中華民族大一統文明;更影響了漢代、乃至於後世二十五史的書序,皆有關於作 者生平事蹟;或上溯祖考、姓氏之以「作者自序」為中心的體制。

「『一家之言』不會僅止於個人的性向與氣質的表現,它勢必同時也是一種 社會文化的共同價值。」88本文不僅探究司馬遷個人性向與才氣展現下,《史記》

在外在體制、筆法的繼承與超越;更探究司馬遷所代表的漢代人在社會文化意識 衝擊下,「包括他們的『價值』、『理想』,以及他們具體表現這種『意識』的 方式。」89所欲對社會、世界進行「突圍」。

筆者希望以《史記》敘事,揭露中國史傳敘事傳統中相互引用、對話、競爭 的延續脈絡,探究司馬遷《史記》更多的敘事篇章,史傳敘事的繼承與突圍,看 出司馬遷更多「原創性」與聆聽到其更多「個人」之敘事文心;接著,進一步探 討中國史傳傳承間的文化議題與問題意識,以聆聽更多敘事傳統作家或作品如司 馬遷或嘆或怨或更多研究論著的聲音,產生對話以迸發新的火花,使《史記》的 敘事或以敘事為中心的論述傳統之研究更豐富、多元。

最後,帶著司馬遷這份「突圍」於千秋的膽識與使命,在論文完成之後,更 該思考的是,該如何反求諸己的如同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 之言」一般,從自身出發,在歷史的洪流中,繼續窮究天人之間的分際;思考從 古至今的通變;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帶著那份千秋的膽識與使命,敢於「突圍」

一個時代的體制與禁錮,思考著中文系文化意識之傳承,企盼最終亦「突圍」成 屬於自己不朽之「一家之言」。

       

88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 年),頁 73。

89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 期(2011 年 6 月)。

頁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