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鄭毓瑜教授. 學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 ‧. ‧ 國. 立. 政 治 大. Nat. n. al. er. io. sit. y. ——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呂怡靜.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v.

(2) 摘要 本文欲探究《史記》在中國傳統史傳「敘事」文類中,對《左傳》、《國語》 等先行史傳在文體「形式」上,如體例、筆法之繼承與「突圍」;更欲深究《史 記》在「文化精神」上,對該時代意識及世界觀之傳承與「突圍」;亦即從文化 史角度,探究司馬遷著《史記》的「價值和理想」等「意識形態」與其表現『意 識』之方式。 本文以《左傳》 、 《國語》與《史記》等史傳共同記載之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相 關人物――夫差、句踐和伍子胥――所涉及的敘事篇章:〈吳太伯世家〉、〈越王 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為論述中心,藉由文獻分析與互文法,探究內容涵 蓋從「世家」到「列傳」的此三篇敘事。司馬遷何以特別「突圍」吳太伯與季札 之「義、讓」 ;句踐與范蠡間君、臣相處之「知、捨」 ;伍子胥與白公勝對君王之 「怨、怒」。依序觀察司馬遷對於王道觀、君臣相處之道與天道觀、士道觀的繼 承與「突圍」。 循此,探究春秋戰國之《左傳》 、《國語》等史傳,迄於漢代之《史記》,在 外在體例與內在文化意識、思想、價值之繼承與超越,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觀 察宇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天、性格與意志」――即「意志與命運」 間相互滲透的變化情形;窺探中國史傳從《國語》 、 《左傳》到《史記》間, 「言」、 「事」畸輕畸重至「言、事相兼」的發展過程;對比、參照《史記》與《左傳》、 《國語》等史傳間,針對同一史料之記載差異處,此即司馬遷之個人抒情與歷史 意識之欲「突圍」與最動人處,即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之第四節所欲探究司馬遷 之敘事文心,以聆聽司馬遷以《史記》「突圍」整個時代、文化價值觀之高音。 本文企圖以《史記》敘事為論述中心,揭露中國史傳敘事傳統中相互引用、 對話、競爭的延續脈絡,來豐富《史記》敘事研究的角度。探究司馬遷如何透過 史傳敘事的繼承與「突圍」,展現其個人與宿命的抗爭;承接孔子「述而不作」 的思想脈絡下,以《史記》向孔子之《春秋》致敬;並聆聽在家族傳承與個人使 命交織下,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或嘆或怨的個人 不朽之音,重建一個可能的「中國文化史之敘述傳統」及其未來的發展性,使中 國史傳敘事傳統與《史記》的敘事研究更豐富、多元,實為本文之企盼與渴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 司馬遷、敘事、史記、吳太伯、季札、夫差、句踐、范蠡、伍子胥、白公勝、吳 太伯世家、越王句踐世家、伍子胥列傳、突圍、吳越爭霸人物。.

(3) 誌謝 一流的演員必須融入劇本角色的生命中,方能演活該角色;在過程中亦要能 自由出入於角色與現實世界間,精準拿捏與轉換情感收放的尺度,方能華麗轉身, 同時完成角色扮演亦真實回歸自我。 書寫論文的過程中,我亦不停來回穿梭於千年之遙的文化時空中;出入於司 馬遷悲壯且偉大的史家世界,聆聽其筆下時而激昂;時而跌宕;時而悲憤;時而 愛奇,如泣如訴、如歌如狂的孤獨高音。遙想兩千多年前,其如何隱忍且孤獨的 伏案著述,用生命照耀與突圍出千年輝煌的史識與史心。這些年感謝司馬遷及《史 記》的相伴,豐富了我的視野與心靈。企盼此論文,能不褻瀆我對司馬遷及《史 記》傳中人物的敬愛,讓我亦能華麗轉身。 若作家書寫時總期待有個知音。我想,司馬遷是極其不幸又極其有幸,他用 他的身體不幸,鎔鑄且照亮了歷史文化史冊;然而又極其有幸的完成矢志,以《史 記》向孔子與其家族致敬,華麗轉身且贏得後世無數史傳、知音的追隨與景仰。 謹以此論文,先向我學術殿堂之女神——鄭毓瑜老師致敬。感謝她一路的指 導與成全,正因其給了我寫作上最大的彈性與自由,我方能完成此拙著。生命中 也因著鄭老師在課堂上帶給我的視野情懷與學術感性,讓我更堅定地踏上研究所 的求學之路;也感謝蔡英俊教授於論文口試時的講評與感性分享,拓展了我的思 緒脈絡與情懷,得以用更深更廣的文化視野來重新審視論文的書寫脈絡與未來研 究方向;同時也感謝廖棟樑老師於論文口試時,給予我的鼓勵與建議。從大學「《史 記》課」到研究所「古代文學專題課」,總能在棟樑老師的課堂上,獲益良多且 深受其學術熱情的感動。再次感謝您們的指導與付出,讓我這本拙著無比生輝。 在漫長的研究所學習與論文寫作中,感謝政大國文教學研究所教授們的栽培, 莉芬導師、芳明老師、文惠老師、啟屏老師等,謝謝您們的春風化雨;也感謝讀 研究所時結識的建男學長、孟謙學長、秉楠學長、陽明山小星星、子維、彥倫大 哥等人,謝謝你們豐富了我的求學風景;最後更感謝我的家人、先生和貓咪們, 對我多年研究生之路的體諒、成全與陪伴;再次以此論文向司馬遷、您們及我天 國的父親致敬。.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4)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 ——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立. ‧ 國. 〈吳太伯世家〉之「義、讓」突圍…………………………………… 25. ‧. 第二章. 政 治 大.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前人研究概況…………………………………………………… 10 研究範圍與方法………………………………………………… 16 具體的成果……………………………………………………… 22. 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1.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吳王夫差家族系譜之建構……………………………………… 26 一、太伯的辭讓與周裔的榮光…………………………………………26 二、吳國的起源與霸業的召喚…………………………………………30. Ch. i n U. v. 第二節 季札附傳之敘事………………………………………………… 33 一、辭讓的承襲與節義的彰顯………………………………………… 33 二、詩樂的教化與爭亂的肇始………………………………………… 36. engchi. 第三節 吳王夫差本傳之敘事…………………………………………… 46 一、剛愎的個性與讒言的聽信…………………………………………46 二、稱霸的野心與滅國的教訓…………………………………………53 第四節 「義、讓」王道觀之敘事文心……………………………………… 58 一、節讓的彰顯與王道的失落…………………………………………58 二、義讓以化爭與詩樂以求和…………………………………………61 三、家族的繁衍與典範的繼承…………………………………………62 第三章 〈越王句踐世家〉之「知、捨」突圍……………………………………67.

(5) 第一節. 越王句踐家族系譜之建構……………………………………68. 一、禹康的榮光與中興的預言……………………………………. 68. 二、越國的起源與遺烈的無繼. ……………………………………. 72. 第二節 越王句踐本傳之敘事…………………………………………. 77. 一、盈滿的警戒與忍辱的試煉……………………………………… 二、良臣的輔佐與霸後的寡情………………………………………. 77 82. 第三節 范蠡附傳之敘事………………………………………………… 92 一、智謀的輔君與功成的隱退……………………………………… 92 二、君臣的知遇與士道的捨棄……………………………………… 95. 政 治 大. 第四節「知、捨」君臣道之敘事文心…………………………………… 100 一、權力的矛盾與君臣的悲歌……………………………………… 100 二、士道的超越與理想的追求……………………………………… 103 三、知遇的回報與自我的展現………………………………………105. 立. ‧ 國. 學. 第四章. 〈伍子胥列傳〉之「怨、怒」突圍……………………………………109. ‧.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伍子胥家族系譜之建立……………………………………… 110 一、直諫的榮光與死諫的預示………………………………………110 二、復仇的點燃與道德的挑戰………………………………………114. i n U. v. 第二節 伍子胥本傳之敘事……………………………………………… 117 一、隱忍的試煉與忍垢的意志………………………………………117 二、鞭屍的復仇與忠諫的悲劇……………………………………… 125. Ch. engchi. 第三節 白公勝附傳之敘事……………………………………………… 134 ——復仇的失據與忍垢的不足………………………………………134 第四節「怨、怒」士道觀之敘事文心……………………………………139 一、仇報的迴旋與怨怒的超越………………………………………139 二、敘傳的史識與諷諫的承繼………………………………………143 三、歷史的書寫與精神的不朽………………………………………147 第五章 結論………………………………………………………………………151 參考書目……………………………………………………………………………160.

(6) 第一章 緒論. 〈太史公自序〉之太史公曰: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 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 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1 「突圍」 ,顧名思義為「突破包圍」 。本文探究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 , 不僅欲觀察司馬遷面對先秦古籍,如《詩》 、 《書》 、 《禮》 、 《樂》 、 《春秋》 、 《左傳》、 《國語》……等包圍下,在「言、事」或「編年、紀傳」等外在「形式」筆法、 體制上,其所欲「紹、正、繼和何敢讓」的繼承與超越――「突圍」。 筆者更欲觀察的是,若春秋戰國是周道衰廢,道之不行的紛亂時局;在漢一 統天下後,司馬遷面對士人卻仍陷「悲士不遇」之境;甚至於在其遭遇李陵之禍 後,重新面對「天人之際,古今之變」2與「成敗興壞之理」3等內在「文化意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包圍衝撞下,經由其「稽理、究際,通變」後,其企圖對「天道觀、王道觀、君 臣之道、士道觀……」等時代價值觀與世界觀,進行的吶喊――「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 (〈太史公自序〉 ,頁 1338) ; 「天之報施善人,其何 如哉?」 (〈伯夷列傳〉,頁 826)「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伯 夷列傳〉 ,頁 827)與「突圍」――「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 思來者。……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4;進而以《史記》 「貶 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 (〈太史公自序〉 ,頁 1337)的「一家之言」 。 柯慶明曾在〈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序說:. Ch. engchi. i n U. v. 「一家之言」的主觀特色,不但是撰述者個人的性向才氣的表現,例如一 般相信:「子長多愛,愛奇也」;「其人好奇而詞省,故事覈而文微」; 但更重要的其實是敘事之際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觀照世界的基本信念,若根 本相信:「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則出現在《史記》中的焉能不是一個 「傳奇」的世界?而這種信念終究不會僅止於個人的性向與氣質的表現,                                                         1. 【漢】司馬遷著、 【日】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大安書局,1998 年) ,頁 1337。 下引《史記》原文皆根據此注本,僅於文末標明頁數,不再另注。 2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年),頁 1257。 3 同上註,頁 1257。 4 同上註,頁 1257。 1.

(7) 它勢必同時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共同價值,是一種敘事表現的美感規範, 甚至因而形成了敘事文類的結構特性。5 如同柯慶明所言: 「一家之言」不會僅止於個人的性向與氣質的表現,它勢 必同時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共同價值。故本文不僅欲探究司馬遷個人性向與才氣 展現下,《史記》在外在體制、筆法的繼承與超越;更意欲探究《史記》所代表 的漢代人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共同價值,亦即司馬遷所代表的漢代人在社會文 化意識衝擊下,所欲對社會、世界進行的吶喊與「突圍」。換言之,本文欲「突 圍」的是從文化史角度,探究司馬遷《史記》敘事所展現的「價值和理想」等「意 識形態」與表現『意識』之方式。探究從「世家」到「列傳」的 〈吳太伯世家〉 、 〈越王句踐世家〉和 〈伍子胥列傳〉三篇敘事。依序觀察司馬遷從對「義、讓」 王道觀之嘉許;轉而對「知、捨」君臣之道的體悟,最終「突圍」出「怨、怒」 士道觀的「一家之言」敘事文心與歷程。 此間亦可觀察春秋戰國之《左傳》 、《國語》等史傳,迄於漢之《史記》,在 外在體例與內在文化意識、思想、價值之繼承與超越,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如 司馬遷從「立言為公」突圍成「一家之言」之追求;進而突圍成「人之意志」為 中心的紀傳體;使《史記》之體例結構,皆從「家族血緣」出發,締造中華民族 大一統文明之敘事歷程;觀察宇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天、性格與 意志」――即「意志與命運」間相互滲透的變化情形;窺探中國史傳從《國語》、 《左傳》到《史記》間,從「言」 、 「事」畸輕畸重到「言、事相兼」的發展過程。 聆聽司馬遷以《史記》在眾聲喧嘩中, 「突圍」整個時代、文化意識之唯一高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柯慶明, 《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 年),頁 72-73。 2.

(8)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傅修延說: 「編年體的本質特徵是『依時序事』 ,然而歷史事件既不會均勻平 衡地散布於各個時間區域,也不會井然有序地次第發生,它們可能在一段時間內 相對沉寂令史家無事可述,也可能差不多於同一時刻交集紛來使人們目不暇接, 因此按照時間不可逆的線性方向進行按部就班的分年紀事,並非達到敘事目標的 最理想體制。」6「依年佈事」與「事繫於人」的矛盾衝突,構成了對另一種更 完善體制的呼喊,於是,司馬遷面對《春秋》 、 《左傳》等史傳編年體制,該如何 以一全新的體制,來「突圍」體制與時代的局限?明代劉曰梧序陳邦瞻在《宋史 紀事本末》說:「左、馬之義例精矣,一以年為經,一以人為經。」7 司馬遷面 對著漢一統的新時代,何以特別「突圍」出一個以「人的意志」為主,橫亙上下 千年的通史「紀傳體」? 朱熹在〈跋通鑑紀事本末〉說: 「自漢以來,為史者一用太史公紀傳之法, 此意固不復講。至司馬溫公受詔纂述《資治通鑑》,然後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編 年繫日,如指諸掌。雖託始於三晉之侯,而追本其原,起於智伯,上系《左氏》 之卒章,實相受授。偉哉書乎!」8漢代以來,編年體與紀傳體,遂成了史傳體.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制中,牢不可破的兩大體例,故馬端臨在〈文獻通考序〉中說: 「《詩》 、 《書》 、 《春 秋》之後,惟太史公號稱良史,作為紀傳書表,紀傳以述理亂興衰,八書以述典 章經制,後之執筆操剪牘者,亦不易其體。然自班孟堅而後,斷代為史,無會通 因仍之道,讀者病之。至司馬溫公作《通鑑》,取千三百餘年之事跡,十七史之 記述,萃為一書,然後學者開卷之餘,古今咸在。」司馬遷《史記》與司馬光《資 治通鑑》,遂相映成為漢以來史傳之通史紀傳體與編年體雙壁。 然而,一種書寫歷史體例的「突圍」 ,不僅泛指「外在形式」上的突破與衝 撞,更是指「文化意識」上,對於劃時代的一種吶喊與對世界觀的衝撞,亦即對 觀看世界的角度與視野的「突圍」 。 《春秋》和《左傳》礙於編年體制,其敘事結 構便極為分崩離析。當我們追溯某一故事線索,它往往會消失於另一故事中;或 僅導向某事件的起因與導火,略提起後又消失。此敘事反映春秋歷史的運作長期 處於分崩離析中。 《左傳》的敘事模式再現當時的政治歷史,諸侯國間彼此鬥爭、 聯盟,敘事中心被分散,敘事統一賴於個人、行動與結果來呈現。 相較於春秋時局的紛亂,面對漢代一統天下的新局,司馬遷藉由「網羅天下. Ch. engchi. i n U. v.                                                         6. 傅修延, 《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1999 年),頁 221-222。 參見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劉曰梧萬曆 33 年序。 8 參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卷 81, 〈跋通鑑紀事本末〉 。 3 7.

(9) 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9 之《史記》,在「卒 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太史公自序〉,頁 1339)的千年歷史中, 「突圍」出什麼「成敗興壞之理」?其又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10中, 探究出什麼天、人之間的「分際」?古、今歷史間的「通、變」?「突圍」出何 「一家之言」?其對於天道、王道、君臣之道與士道的態度,又有何變化?以至 於最終「突圍」出一部以「人的意志」為主軸的歷史──紀傳體。司馬遷最終欲 讓後世看到什麼世界觀?此即本文觀察司馬遷《史記》敘事「突圍」的一個角度。 若《春秋》之產生,代表了「周道衰廢,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 不用,道之不行」 (〈太史公自序〉 ,頁 1337)的紛亂時局,於是孔子欲以《春秋》 來撥亂反正;那麼,身處壺遂口中「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 其宜」 (〈太史公自序〉 ,頁 1338)的漢代,司馬遷所欲堅持「自周公卒五百歲而 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 ,繼《春秋》 ,本《詩》、 《書》 、 《禮》 、 《樂》之際」 (〈太史公自序〉 ,頁 1336)的真正動機為何?何以司 馬遷一方面「唯唯,否否」澄清「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 ( 〈太 史公自序〉,頁 1338),企圖讓《史記》與《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以達王事」 (〈太史公自序〉 ,頁 1337)的目的脫鉤;另一方面卻又不斷懇切地強 調:「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太史公自序〉,頁 1336)班固 在《漢書•司馬遷傳》中,刻意略去《史記》記載孔子著《春秋》目的為「貶天 子」三個字,此舉是否正是司馬遷上述對壺遂等史家正統派所欲婉曲「隱筆」之 真正原因?而隱隱道盡漢代一統天下後,知識分子面對君權的悲哀? 司馬遷既以《史記》上繼《春秋》之心明顯,其又將如何繼《春秋》而本《詩》 《書》《禮》《樂》之際來開展《史記》敘事?〈太史公自序〉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 《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太史公自序〉,頁 1338). Ch. engchi. i n U. v. 孟子〈離婁下〉說: 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 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 義則丘竊取之矣。」11 若孔子編《春秋》的目的是要其成為「禮義之大宗」來為後世法,藉由「事、文、 義」注入自己的價值判斷於其中。司馬遷又將如何「述往事,思來者」的透過解                                                         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年),頁 1257。 10 同上註,頁 1257。 11 【漢】趙岐注 【宋】孫奭疏、 【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 《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226。 4.

(10) 讀與重新詮釋來撰寫《史記》以繼承此「禮義之大宗」?超越孔子「事、文、義」 的史學價值判斷,並「以史為經」來承接其史識與史心,以完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面對春秋、戰國「稱《詩》喻志」與「賢人失志」發端的《詩》 、 《騷》 與《春秋》之譏刺、諷諫傳統,迄於大漢一統後,面對士人「悲盛世不遇」的感 慨,在以《史記》「紹繼」與「不敢讓」於《春秋》間,司馬遷對於君、臣間的 諷喻傳統,面臨何種轉變?又是怎麼樣的歷史興懷與自身遭遇,促使司馬遷進而 「突圍」了中國傳統的「價值、理想與意識方式」?何以從「不遇於時」的感慨, 「突圍」成「遇己於志」的個人抒情?又何以從先秦「立言為公」之三不朽理想, 進而「突圍」成「一家之言」之個人生命價值之不朽追求?最終使《史記》成為 以一群「倜儻非常之人」為中心的紀傳體史書傳統;進而使《史記》 「本紀」 、 「世 家」到「列傳」的體例結構,皆從「家族血緣」出發,締造出共同中華民族大一 統文明?更影響了漢代、乃至於後世二十五史的書序,皆有關於作者生平事蹟; 或上溯祖考、姓氏之以「作者自序」為中心的體制?此即本文觀察司馬遷《史記》 敘事「突圍」的另一個角度。 中國史傳敘事傳統可視為一段「言」、「事」畸輕畸重的發展過程。12《尚.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書》多載「語錄」而較少「敘事」,然其高古質樸少藻飾之敘述風格已為後世散 文孕育養分;《國語》雖以記言為主,但一系列言行展示某一人物風采之趨勢, 其中重教誨、妙比喻、列國行人辭令皆大為可觀;《戰國策》敘事曲折、藻采絢 爛、極盡騰挪跌宕之能事,其縱橫恢奇之氣,堪為後世楷模。孔子《春秋》據魯 史開展出「微而顯,志而誨,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罰而勸善」13之微言大義 與春秋筆法,為春秋史事注入一股撥亂反正之清流;《左傳》的再述更煥發出史 傳敘事之光輝,劉知幾稱其敘事為:「或膄辭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 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之卓絶」。 14 15 達到「言事相兼,煩省合理」的先秦史傳顛峰。 司馬遷吸取一系列《尚書》到 《戰國策》等史傳之精華,站在《左傳》「言、事相兼」的巨人肩膀上,既已承 父志,許下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之願,又該如何在諸多先行的史傳中「突圍」, 贏得魯迅「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6的高度稱讚,開展出史傳「言、事兼 備」之敘事巔峰?此即本文觀察司馬遷《史記》敘事「突圍」的再一個角度。 探討中國敘事的角度與方法眾多。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從西方敘事學 的角度,提出一個新視角去解讀古典敘事文本――「敘事內驅力」――是什麼對 事件的發生負責?這又如何結構定型整個敘事?他將敘事內驅力分為三個層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2. 傅修延認為《尚書》雖出現〈金縢〉這類言、事並茂之作,然實屬偶見;《國語》記事零散, 故《尚書》、《國語》都偏重記言;《春秋》主記事而不記言,然太過簡約。相形之下,《左傳》 實現以事包言的敘事技巧,使敘事從「記言」為主,發展成「言、事相備」的先秦敘事史傳高峰。 上述語見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 1999 年), 頁 192。 13 【晉】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春秋經傳集解序》(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 年) ,頁 39。 14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 《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頁 451。 15 上述觀點參陳平原, 《中國小說散文史》 (臺北:二魚文化,2005) ,頁 26-41。 16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新北:新潮社文化,2011 年),頁 366。 5.

(11) 而其中每個層次都會滲透以下的層次。第一層是天:人執行「上天」賦予的任務; 第二層次是「人的性格」 :行為是人物個性的結果;第三層次是「人的意志」 :人 有意識的、自覺地做出實現某一目的的決定,並為了實踐這一目的而矢志不移。 這些區分非絕對,然而他們卻可以幫我們理解對事件進行再現時的重要差異。17 《詩經》之頌詩,實代表「上天」層次的敘事內驅力。 《大雅‧皇矣》中「皇 18 矣上帝、臨下有赫。……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上帝將天命轉移給周,於是 啟動周王室天命;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19文王雖具完 成天命之美德與能力,然而若無天命協助亦難成大業。《尚書》、《國語》記事零 散,其敘事實屬偶見,故欲觀察敘事內驅力,仍需以《左傳》為主。《左傳》中 不乏出現以「上天、性格」為敘事內驅力之例,如重耳的命運開始是「上天」的 旨意,直到登上君位,重耳敘事的內驅力才轉以「性格」為主導。20 「性格」內驅動力在《左傳》中最常見,慶封的故事即屬於此類。他是一個 性格無情、魯莽、缺乏判斷力的壞人,但在其生命終了時,慶封突然表現出與他 個性不符之反抗,慶封在死前嘲弄並反抗他的敵人,說出:「無或如楚共王之庶 子圍弒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諸侯!」21 一個惡人在拒絕悔改時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對他人做出正確評價,魯國道德家雖仍視慶封為罪有應得,但對他最後的反抗卻 含讚美之意。在任性抵抗與道德標準間,似乎有某種聯繫,當「性格」內驅力融 入「意志」時,道德判斷在這類人身上變得模糊不清,因為他們的意志使其行為 即使破壞了社會規範仍值得讚賞。我們處在一個別於性格與知識――不管是前知 或對後果盲目――驅動的敘事。一個任性角色可以統御敘事中心。雖然慶封的反 抗是驚鴻一瞥,在《左傳》敘事中不多見,但是戰國後卻變得司空見慣,此與大 一統帝國的政治力緊密相關。不過,吳越爭霸相關人物――吳夫差、越句踐與伍 子胥復仇的「意志」敘事內驅力卻是在《左傳》即已開始。22 無獨有偶,柯慶明曾在〈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序說:.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意志」與「命運」是一切敘事文類的表現重點與探究的主旨。……敘事 文類所以會有或者偏於「意志」,或者偏於「命運」的詮釋,其實正來自 敘事文體的成熟,亦即要在「綜其終始」之際,顯現其間的因果之關連, 這固然是「情節」觀念,甚至人物「性格」之統一與變化觀念的自覺,但 也就在「稽其成敗興壞之紀」的需求下,形成了或者以「人事」為主,或 者以「天命」為重的,不同的詮釋與敘述的傾向,而呈顯了「成一家之言」                                                         17. 敘事內驅力觀點請參見【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 《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 (南 京:江蘇人民出版,2002 年),頁 68-72。 18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 疏‧毛詩正義》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1018 。 19 同上註,頁 1022 。 20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頁 68-72。 21 【周】左丘明傳、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頁 1253。 22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頁 82-83。 6.

(12) 的主觀特色。23 柯慶明以「意志與命運」的角度來詮釋《史記》與中國敘事文類,其觀點剛 好與宇文所安所言「意志、性格、天」的敘事內驅力可互為參照,來探討司馬遷 《史記》敘事中,「意志、性格、天」即「意志與命運」的交疊滲透情況,反映 出司馬遷個人氣質獨特性與漢代社會文化積澱下的共同價值,佐證了司馬遷何以 「突圍」出一部以「人的意志」為主的通史「紀傳體」之因,此即本文觀察司馬 遷《史記》敘事「突圍」的又一個角度。 職是之故,本文以司馬遷《史記》春秋末年,吳越爭霸主要人物――夫差、 句踐和伍子胥――所涉篇章: 〈吳太伯世家〉 、 〈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 三篇為主要探討文本。因《左傳》 、 《國語》和《史記》對於伍子胥、句踐和夫差 的歷史敘事皆各有所重,且《史記》上述三篇史料可謂奪胎換骨於《國語》與《左 傳》,故成為本文研究司馬遷《史記》敘事之契機。〈十二諸侯年表〉有言:. 政 治 大 太史公讀春秋歷譜諜,至周厲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挾王室之義, 立 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諸侯恣行,淫侈不軌,賊臣篡子滋起矣。齊、 ‧. ‧ 國. 學. 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齊負東海,楚 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 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 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 法,王道備,人事浹。」(〈十二諸侯年表〉,頁 227-228). sit. y. Nat. n. al. er. io. 司馬遷感於「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太史公自序〉,頁 1340) 之仁義缺,賊臣篡子起的春秋時代,故其欲承孔子明王道,以制義法而作「世家」。 且將〈吳太伯世家〉列為「世家」之首,並言: 「嘉伯之讓,作吳世家第一」 (〈吳 太伯世家〉,頁 1341) ,可見司馬遷欲以「義、讓」標舉王道之心殷切。然而, 面對著吳王闔廬弒僚與吳王夫差殺忠臣等吳太伯後代子孫的爭亂、國滅,司馬遷 如何看待這段歷史背後,文化價值的傳承與斷裂?「義、讓」王道觀若不復存在, 忠臣又該何以自處?「綜其終始」,司馬遷何以如此敘事吳國這段歷史?其背後 之敘事文心為何?其所欲「突圍」的天道觀與王道觀為何? 又面對同一段吳越爭霸歷史,何以司馬遷在〈越王句踐世家〉中,特意加入 《左傳》所無記載之范蠡事跡於〈越王句踐世家〉中?且刻意抬昇范蠡謀略之功, 尤勝於句踐?甚至文末加入《左傳》 、 《國語》中不曾出現的范蠡救中子一事,使 范蠡之事跡貫串全文?究竟司馬遷何以如此敘事?文末太史公曰:「臣主若此, 欲毋顯得乎!」(〈越王句踐世家〉,頁 658),可見司馬遷欲以〈越王句踐世家〉 一文,來說明君臣相處之道明顯。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 (〈越王句 踐世家〉,頁 656)此是否正是司馬遷所欲「突圍」之君臣相處之道?. Ch. engchi. i n U. v.                                                         23. 柯慶明, 《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 年),頁 72-73。 7.

(13) 《史記》中,除了「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此條材料外, 〈伍子胥 列傳〉的內容絕大部分已散見於〈吳太伯世家〉、〈楚世家〉和〈越王句踐世家〉 中,何以司馬遷仍堅持為伍子胥立傳?凌稚隆認為〈伍子胥列傳〉「一傳中敘夫 差復父仇也,雖伯嚭亦復祖仇也;申包胥復君仇也;越王復己仇也;白公復父仇 也,此敘事之微也。」24可見「復仇」為通篇之旨。內容是反映作家態度的重要 形式,〈伍子胥列傳〉中充斥著私仇、國仇、禮遇之恩、引薦之恩的糾葛迴旋。 究竟司馬遷何以如此敘事? 司馬遷立〈伯夷列傳〉為「列傳」之首,並說: 「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 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 (〈太史公自序〉,頁 1343)可見司 馬遷心中嚮往著的臣子之道為「義、讓」;然而,當讒人罔極,王道不存之時, 司馬遷刻意在〈伍子胥列傳〉中「突圍」「怨、怒」之臣子復仇觀,此是否正是 司馬遷所欲「突圍」之臣子之道?太史公曰:「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 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須臾忘郢 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伍子胥列傳〉,頁 853)王 維楨曰:「太史公蓋以自見也。」25 此是否也正說明了何以司馬遷最後能以「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的意志」突圍了一個時代的體制――編年體,更使《史記》「突圍」成漢代唯一 敢「貶天子」之「一家之言」,個人生命價值之不朽追求? 職是之故,透過此三篇歷史人物敘事的分析,即可觀察司馬遷對於天道觀、 王道觀、君臣之道觀及臣子士道觀等,一系列思想的承繼與試圖「突圍」之處; 進而觀察司馬遷《史記》何以能「突圍」一個時代與體制的侷限,從《春秋》 、 《左 26 傳》編年體――編年者,又不能即一人而各見其本末 ――「突圍」成紀傳體; 更可觀察中國史傳如何從《國語》之重「言」 ,發展到《史記》之「言、事相備」 之過程;觀察春秋戰國之《左傳》、《國語》等史傳,迄於漢之《史記》,在外在 體例與內在文化意識、思想、價值之繼承與超越,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觀察宇 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天、性格與意志」――即「意志與命運」間 相互滲透的變化情形;窺探中國史傳從《國語》 、 《左傳》到《史記》間,從「言」、 「事」畸輕畸重到「言、事相兼」的發展過程。 蔡英俊教授在〈 「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一文中,提出一 個「中國文化史中的敘述傳統」之理想:.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我們認為「敘述」的重點不再只是專指某一種文體、也不限定在某種特定 的主題或題素,而是指稱一種講述的活動或行為,也就是人類藉以表現並 傳達經驗的一種模式。因此,「敘述」就不能單純被限定在傳統上所謂的 「體類」的觀念。借用高友工先生闡釋「抒情傳統」時的用詞來說,廣義 的「敘述」與「敘述傳統」,其實也涵蓋了「整個文化史中某一些人(可                                                         24. 凌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 《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98),第 6 冊,頁 20。 【明】凌稚隆輯校、 【明】李光縉增補、 【日】有井範平補標, 《補標史記評林》 ,頁 1779。 26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頁 3。 8 25.

(14) 能同屬一背景、階層、社會、時代)的『意識形態』包括他們的『價值』、 『理想』,以及他們具體表現這種『意識』的方式」。我們希望在往後能 重建一個可能的「中國文化史中的敘述傳統」及其在未來的發展性。27 誠如蔡教授所言,本文意欲透過文化史的角度,探究司馬遷《史記》的敘事 「突圍」 ,如司馬遷如何透過史傳敘事的繼承與突圍,展現其個人與宿命的抗爭? 其在承接孔子「述而不作」的脈絡之下,如何透過《史記》對孔子《春秋》或其 他史傳致敬,且仍可看出其「原創性」與聆聽到其「個人」之聲音?司馬遷對於 人類歷史發展的體悟與面對歷史人物書寫的生命感懷與精神超越為何?透過《史 記》的一家之言,司馬遷想要傳遞歷史文明的典範與價值是什麼?……等等。 筆者意圖揭露中國史傳敘事傳統中相互引用、對話、競爭的延續脈絡,更趨 近了解與呈現出司馬遷或同屬一背景、階層、社會、時代的漢代人之『意識形態』 包括他們的『價值』、『理想』,以及他們具體表現這種『意識』的方式。進一步 探討中國史傳傳承間的文化議題與問題意識,以聆聽司馬遷或嘆或怨或更多研究 論著的聲音,產生對話以迸發新的火花,使《史記》的敘事研究更豐富、多元。 冀望更多人來關注「中國文化史中的敘述傳統」,藉由更多的碰撞與交流,重建 一個屬於敘事傳統的完整論述,實為筆者對未來之企圖,也是動身欲去的終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7. 蔡英俊, 〈「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 , 《清華中文學報》第 5 期(2011 年 6 月)。 頁 23。 9.

(15) 第二節 前人研究概況. 漢、魏學者已稱司馬遷《史記》 「善敘事」 ,如班固以「善序事理、文直」28、 張輔以「辭約、事舉、辭藻華靡」29評價《史記》敘事;劉勰以「實錄無隱之旨, 博雅弘辯之才」盛讚《史記》敘事與司馬遷之地位30。唐代劉知幾等人31肯定《史 記》開創「紀傳體」之文體。劉知幾《史通》更獨立〈敘事〉專篇,肯定《史記》 敘事「其文闊略」 。32宋代真德秀《文章正宗•綱目》以「敘事」作為文章四體之 一;王正德《餘師錄•卷 1》和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稱司馬遷敘事「疎蕩、 頗有奇氣」;宋洪邁則稱司馬遷敘事「重踏熟復」33。 明、清學者多著墨在評點、考據與評論《史記》章法,如吳見思《史記論文》 詳析《史記》體裁章法、段落層次、風格特色等;牛運震《史記評注》以文筆行 文、字句章法評《史記》 ;湯諧《史記半解》從章法脈絡、敘事筆法評《史記》;. 立. ‧ 國. 學. 34. 政 治 大. ‧. 姚祖恩《史記菁華錄》從敘事書法、文章旨趣、及書寫深意評《史記》35;邱逢 年《史記闡要》多從文章寫法評論《史記》 。36 簡言之,漢、魏文人研究《史記》. Nat.                                                         28. y. sit. n. al. er. io. 班固稱司馬遷:「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直而 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引自【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清】王先謙補注, 《漢書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年),頁 1258。 29 《晉書•張輔傳》引晉張輔評論司馬遷: 「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 又遷為蘇秦、張儀、范睢、蔡澤作傳,逞辭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 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遷稱良史也。」引自【唐】房玄齡等撰, 《晉書》 (北京:中華書局, 1964 年),頁 1639。 30 劉勰言司馬遷及《史記》 : 「實錄無隱之旨,博雅弘辯之才,愛奇反經之尤,條例踳落之失,叔 皮論之詳矣。」引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注釋•史傳》(臺北:里仁出版社,1984 年) , 248 頁。 31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序》 、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序》 、 【唐】皇甫湜《編年紀傳體》和【唐】 劉知幾《史通》皆肯定《史記》開創「紀傳體」的文體。 32 劉知幾: 「觀子長之敘事也,自周以往,言所不該,其文闊略,無復體統。洎秦漢已下,條貫 有倫,則渙炳可觀者,有足稱者。」引自【唐】劉知幾撰、 【清】浦起龍釋, 《史通通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166 頁。 33 洪邁稱司馬遷敘事筆法為: 「重踏熟復,如駿馬下駐千丈坡,其文勢正爾,風行於上而水波, 真天下之志文也。」引自【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 《容齋隨筆》 (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 889 頁。 34 湯諧在《史記半解・雜述》云: 「 《史記》之文,一篇自有一法,或一篇兼具數法。煙雲繚繞處, 幾於勺水不漏,而寄託遙深,迷離變幻,使人莫可端倪。」引自楊燕起等編, 《史記研究集成• 史記集評》(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 年),176-177 頁。 35 姚祖恩《史記菁華錄》題辭:「余少好龍門史記,循環咀諷,炙輠而味益深長。……嘗欲抽挹 精華,批導竅卻,使其天工人巧,刻削呈露。」 即讚揚史公敘事筆法為「天工人巧」 36 邱逢年《史記闡要•諸法皆歸於渾融》言:「其文益疏蕩激詭,有奇逸之氣。……所以文成而法 自立,諸法悉備而無用法之痕者歟!」引自楊燕起等編,《史記研究集成•史記集評》,178 頁。 10. Ch. engchi. i n U. v.

(16) 敘事,內容指涉以史傳為主,視敘事為一文體。唐、宋文人研究《史記》敘事, 多從文體研究拓展到文章技巧、風格、人物形象、結構等方面。明、清學者多著 墨在《史記》評點、考據上,評論章法脈絡、敘事書法且漸與古典小說並列研究。 近、現代37學者《史記》的敘事研究多站在前人基礎上,或總結前人對《史 記》敘事手法的研究;或受歐美敘事與美學理論影響研究《史記》敘事,多朝《史 記》文藝研究發展,如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38歸納 19 個《史記》類例 敘事手法;郭雙成《史記人物傳記論稿》39從思想和藝術面評《史記》人物傳記; 宋嗣廉《史記藝術美研究》40分《史記》為雄奇、悲壯、流動、勻稱和發憤之「非 中和」的美學風格;吳汝昱《史記論稿》41從文、史方面體會司馬遷作史真意與 文藝創作;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42研究《史記》紀傳體、藝術及對小 說發展的影響;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43以取材、主題、布局、 寫人、語言面向探討《史記》藝術成就;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44就選擇 傳主、提煉主題、剪裁取捨、類傳合傳、互見法、增潤生發、移甲作乙,分析《史 記》人物典型化的創造與貢獻;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45 從風格美學 上提出 7 種《史記》的形式律則;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46以人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主題、情感,分析人物文、史學特點;楊樹增《史記藝術研究》47從《史記》人 物、創作、構思、手法、風格和語言等方面建構《史記》藝術體系;張新科《史 記與中國文學》48就小說、辭賦、先秦語言等探討《史記》與小說的淵源。 回顧《史記》敘事研究,發現近、現代學者大多將焦點集中在文學與藝術的 敘事研究上,內容較少指涉傳統史傳歷史敘事。49於是,開始有學者回歸史傳歷 史敘事傳統,研究「敘事」與「義法」及《史記》敘事內涵,如白壽彝《史記新 論》50提出「寓論斷於序事」為《史記》最基本的敘事形式;靳德峻《史記釋例》 51 將《史記》分成15條書法義例;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52以50條目探討《史. n. er. io. sit. y. Nat. al.                                                         37. Ch. i n U. v. 近、現代以前的人物、書籍介紹依照人物時代先後為序;近、現代以後的人物、書籍介紹則依 出版書籍的年代先後排序。 38 賴明德, 《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 年)。 39 郭雙成, 《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1985 年) 。 40 宋嗣廉, 《史記藝術美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年)。 41 吳汝昱, 《史記論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 年)。 42 李少雍, 《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 (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 年) 。 43 范文芳, 《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44 可永雪, 《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1991 年)。 45 李長之,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開明書局,1995 年)。 46 周先民, 《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47 楊樹增, 《史記藝術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年)。 48 張新科, 《史記與中國文學》(香港:商務印書局,2010 年)。 49 張素卿認為古代學者論及「敘事」 ,通常與歷史撰述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反而不是指稱「虛構 的敘事」或「小說」 (fictional narrative/fiction) ,應與部分當代學者援引西方文學理論而說的「敘 事」區別。若欲區別文學界盛稱的「虛構的敘事」 ,這種因述事詳備而具有歷史價值的「敘事」 , 可以別稱為「歷史的敘事」 。參張素卿,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 有限公司,1998 年),頁 29-30。 50 白壽彝, 《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 年)。 51 靳德峻, 《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年)。 11. engchi.

(17) 記》義法;韓兆琦《史記博義》53歸納《史記》義法為10類;俞樟華、張大可《司 馬遷一家言》54以述史、通變和互見探討《史記》筆法;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 傳學史》55以據事直書、微婉顯晦、互見法和太史公曰論述《史記》書法;趙生 群《《史記》編纂學導論》56歸納出15節闡釋《史記》書法、義例;陳桐生《史 記與今古文經學》57討論《史記》與《春秋》書法之承襲關係。58 上述即為本文研究之契機。筆者希冀《史記》敘事研究可以多些文、史交流, 既站在文藝敘事基礎上,又可再多回歸於史傳歷史敘事之傳統研究上,使兩者產 生更多對話。研究《史記》之著作與論文甚多,本文敘事研究方向奠基於: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59,認為敘事原始要終,依時 序編構行事,呈現事理之本末。 《左傳》以此解經釋義,切應《春秋》 「見之於行 事」的特點,傳承「屬辭比事」之教。本文承其研究成果,探詢《史記》如何承 襲《春秋》、《左傳》之「文、事、義」書法而承接中國敘事傳統。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古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60,書中仔細爬梳 先秦甲骨問事、青銅銘事口舌傳事、史傳運事到諸子言事等內容,認為《尚書》、 《國語》等偏重記言;《尚書》雖有像〈金縢〉這類言、事並茂之作,然實屬偶 見;而《國語》記事零散, 《春秋》記事簡約; 《左傳》是「先秦敘事史上的高峰」。 傅修延認為一、 《左傳》之前各典籍的敘事, 「言、事」畸輕畸重,至《左傳》方 達成「記言與記事兩者的均衡合宜」 ;二、 《左傳》達成「文本與故事的基本對稱」, 此為編年體走向鴻篇巨制的敘事提供了橋梁;三、《左傳》達成「事實與虛構的 交融互滲」 ,其「誣謬不實」有兩層表現,一是「顯露於外,喜語神異」 ;二是「藏 得深層,記述無憑,」介於真實與虛構莫辨。《史記》則奠基於《左傳》上述成 就中,在「編年體制的桎梏與敘事主體的活躍」的相互衝突與呼喚中,登上歷史 舞台,也成為本文研究《史記》敘事「突圍」的立基點。本文承其研究成果,繼 續觀察《史記》如何駕乎先秦敘事之上,於漢代再創高峰,以觀察中國敘事文之 「文、言」的變化與探討「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61、 《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62。書中推論《國 語》較接近原材料,《左傳》則經過選擇、修飾,故敘事風格一致。作者從比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2. 孫德謙, 《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年)。 韓兆琦, 《史記博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54 俞樟華、張大可,《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 55 張高評, 《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 56 趙生群, 《 《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年)。 57 陳桐生, 《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 58 上述《史記》相關書目參考李秋蘭, 《 《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8 年)一文所列之文獻。 59 張素卿,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 (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60 傅修延, 《先秦敘事研究――關於古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 1999 年)。 61 王靖宇,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 年) 。 62 王靖宇, 《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此書較《中國早期敘 事文論集》多出兩篇文章: 〈從《刺客列傳‧荊軻傳》看《史記》的敘事特色與成就〉及〈司馬 遷為何要把一部歷史著作也寫成文學作品?〉,其餘內容皆同。 12 53.

(18) 文學與敘事學角度來探討中國敘事文的特性,將敘事文分為「故事、人物、觀點 和意義」等要素,作中、西敘事文之比較。並提出「圖畫式」和「音樂式」兩種 閱讀敘事文的方法。其中「音樂式」的想法較趨近於西方讀者反應(Reader-Response) 派的觀點,著重讀者在細讀文本中,所感受到的心靈享受與參與。雖然此兩種閱 讀法,所論尚屬模糊且不易區分。然而,此敘事分析角度,帶給筆者許多啟發。 在此概念下,期待為敘事文加入更多敘事視角與欣賞玩味。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63之〈敘 事內驅力〉一文,提出「敘事內驅力」來觀察《左傳》敘事角度與方法,本文即 立基於此,企圖觀察中國敘事傳統由《左傳》至《史記》「天、性格、意志」之 敘事遞變。此觀點與柯慶明教授認為「意志」與「命運」是一切敘事文類的表現 重點與探究的主旨的觀點,不謀而合,可相互驗證。又〈自殘與身分:上古中國 對內在自我的呈現〉一文,從司馬遷對自己身體的摧毀以及對內在自我身分的著 迷(豫讓吞炭毀容、聶政破臉),去理解司馬遷為何選擇腐刑。本文以此為立基 點,企圖對其觀點予以理論驗證。 〈活著為了著書,著書為了活著:司馬遷的工程〉一文,宇安文所安認為司 馬遷通過《史記》將自身家族寫入著作(私史),反而使後來之正史皆效法之, 亦使「史」具備後代「史家」之意義;李紀祥在後出的《《史記》五論》一書中, 亦從歷史系的角度探討《史記》由「子」入「史」考及「家書」與「史書」性質 之立論,兩者分別從文、史的角度來論證,可互為參照。宇文所安又認為司馬遷 對歷史資料改造成「列傳」形式,體現一個人被種種目標統一的生平。傳記頭尾 記敘此人祖先和後嗣,將生命視作完成某種工程來完成使命。其認為《左傳》文 字在編年體制中有過於肥大之嫌,造成更接近於《史記》的敘事形式。此觀點與 傅修延認為《左傳》達成「文本與故事的基本對稱」,此為編年體走向鴻篇巨制 的敘事提供了橋梁不謀而合。本文以此為立基點,企圖對其觀點予以理論驗證。 〈 《詩經》中的繁衍與再生〉一文,從《詩經》篇章中觀察到人類及文化面 臨繁衍與再生的問題。後代子孫面對祖先會有陷入繼承與配應者是否完美延續祖 上或面臨斷裂的恐懼。筆者承襲上述宇文所安所提出的觀點,透過分析本論文三 篇敘事,將其論點一一驗證且擴大論證依據,企圖對其觀點予以理論驗證。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64及《《史記》五論》 65 兩書,透過歷史學之訓練,探討《史記》由「子」入「史」考及「家書」與「史 書」性質,作為筆者論述司馬遷以《史記》上承孔子《春秋》之立論觀點。可與 上述宇文所安之觀點互為參考。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66一書,王明珂對於華夏族群邊 緣的形成與擴張,尤以吳國與越國華夏化歷程與漢人對邊疆異族意象的考證與研.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i n U. v.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敘事內驅力〉 ,收入《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南 京:江蘇人民出版,2002 年)。 64 李紀祥, 《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年)。 65 李紀祥, 《 《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 66 王明珂,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年)。 13 63.

(19) 究結果,為筆者探討司馬遷族源系譜的論點,找到了考古資料佐證,與筆者文獻 分析可以互為徵引。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67一文,認為伍子胥與司馬遷生命悲劇互為映 照,且認為司馬遷在《史記》中插入與上下文無涉的「孔子相魯」,因孔子是污 黑的人類歷史洪濤中的一線燭光,心嚮往之。本文即用此觀點來詮釋司馬遷對於 歷史仇恨的史識與超越,予以詮釋司馬遷〈伍子胥列傳〉之敘事文心。 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68一文,阮芝生認為吳太伯是讓國(生讓), 而季札非讓國,是辭讓;吳國生亂是從壽夢亂受命季札開始,非季札辭讓導致; 季札無法改變吳國之亂,其志節為「以讓化爭」。然劉國平與阮芝生觀點相反, 他認為《公羊傳》記載天啟夷昧,所以季札雖無國可讓,但季札應該為吳國生亂 負責,因為其未積極說服其父、兄改變傳位給他的決定。筆者兼採兩說且用「以 讓化爭」來詮釋 〈吳太伯世家〉之旨。 〈貨殖與禮義〉69一文,阮芝生認為范蠡是富好行其德的商人典範,體現財 富帶給人對於欲的追求與節制;並視「一之以禮義」為〈貨殖列傳〉之旨。筆者 以上述觀點詮釋〈越王句踐世家〉中,范蠡及其救中子一事,並將此視為〈貨殖 列傳〉范蠡之互文。 〈滑稽與六藝〉70 一文,阮芝生釋義〈滑稽列傳〉義在頌美「諷諫」 。筆者.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將此觀點與〈伍子胥列傳〉互為參照,認為司馬遷引用同一段引文帶出伍舉、淳 于髡兩人,即為傳達其篇章之諷諫之旨。 簡宗梧〈《左傳》伍子胥的形象〉71一文,認為《左傳》塑造伍子胥「仁孝 知勇」的形象,為一悲劇英雄的典型,是本著史學觀點。筆者在其研究觀點上, 進而探究司馬遷讓伍子胥成為一「烈大夫」之敘事文心,更加對比出《史記》之 於《左傳》在敘事筆法及復仇觀點的突圍。 陳雅萍《由《左傳》 、 《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 物為例》72,以句踐、夫差、范蠡和伍子胥四人為例,分析《史記》 、 《左傳》和 《國語》的特出與司馬遷遭遇腐刑有關。該論文側重人物藝術表現手法,對人物 進行個別獨立的論述,然此舉則易忽略敘事文「綜其終始」的特性,單獨拆解個 別人物的形象論述,較不意看出司馬遷依時序編構行事,所欲呈現於通篇事理之 本末。本文則朝向通篇歷史敘事「言、事」及「敘事內驅力」之觀察,側重整篇 歷史敘事之結構與過程,與之結論與探討重點皆不相同;然其對個別人物性格之 分析成果,對本文極具參考價值。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7. 朱曉海, 〈讀《史記‧伍子胥列傳》〉 《文與哲》第 9 期(2006 年 12 月) , 《文與哲》第 9 期(2006 年 12 月) 。 68 阮芝生, 〈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 ,《台大歷史學報》第 18 期(1994 年 12 月) 。 69 阮芝生, 〈貨殖與禮義〉, 《台大歷史學報》第 19 期(1996 年 6 月) 。 70 阮芝生, 〈滑稽與六藝〉, 《台大歷史學報》第 20 期(1996 年 11 月) 。 71 簡宗梧, 〈 《左傳》伍子胥的形象〉 ,《孔孟學報》第 45 期(1983 年 4 月)。 72 陳雅萍, 《由《左傳》、 《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 (國立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 年)。 14.

(20) 為範圍》73,藉由春秋晚期吳楚柏舉之戰、吳越夫椒之戰和吳越姑蘇之戰,比對 《左傳》與《國語》之書寫差異與藝術手法。該論文側重敘戰之藝術表現手法, 對三場戰爭進行個別獨立的論述,然此舉則易忽略敘事文「綜其終始」的特性, 單獨拆解敘戰來分析其藝術性,較不意看出司馬遷依時序編構行事,所欲呈現於 通篇事理之本末,且亦忽略「人」在「事件」中的影響力。本文側重整篇歷史敘 事之結構與過程,與之結論與探討重點皆不相同;然其對敘戰之藝術分析成果, 對本文極具參考價值。 胡豔惠《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74,透過《史記》與春秋經傳之討論對比, 得出司馬遷於史料三傳並取於《史記》;針對《史記》上承《春秋》之書法論據 多有著墨,本文即奠基於此成果,以吳越相關人物敘事篇章來加深驗證其理論。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75,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 一家之言」之修史旨趣、藉人明史、推見至隱與隱寓抒情等敘事3大成就與特色 等6大主題,從體例結構、敘事技巧之角度,論述《史記》書法的特色。 邱詩雯《《史記》之「改」 、 「作」與歷史撰述》76,從史蘊詩心傳統的構成、 據事類義之義法談到司馬遷創作方法,舉證司馬遷文、史改作之不易。上述三篇 論文屬於《史記》義法類之研究,在《史記》諸多研究中,敘事研究篇數實則不 多。本文立基於上述《史記》敘事義法之研究,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探討 司馬遷《史記》之敘事突圍處,豐富《史記》敘事傳統之研究。 林慧君《《史記》中的復仇書寫》77,認為《史記》書中復仇者皆具忍辱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象,實為司馬遷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壘塊,提供本文探討司馬遷敘事主題之參考。 章學誠認為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重人之所 輕,而忽人之所謹。」78《史記》研究在著作或碩、博士論文方面,都算是一門 顯學;然而,對於《史記》之敘事研究大多偏向片段拆解式的分析、探討《史記》 之筆法和人物之藝術形象描述,重視其煉字、造句及人物形象評點,但是對於《史 記》篇章之完整敘事過程,或輕描淡寫或直接帶過而鮮少論及。 本文企圖站在前賢研究《史記》的基礎上,秉著「前修未密 後出轉精」的 精神,藉由〈吳太伯世家〉 、 〈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三篇文章之敘事 分析,回歸中國傳統敘事「綜其終始」之特點,側重整篇歷史敘事之結構與過程, 探究司馬遷依時序編構行事,所欲呈現於通篇事理之本末;進而觀察《史記》通 篇歷史敘事之「言、事」、「敘事內驅力」及敘事內容彰顯之「文化意識」,來豐 富《史記》之敘事論述,此即筆者為文之用心。. Ch. engchi. i n U. v.                                                         鄭金仙, 《 《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圍》(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年)。 74 胡豔惠, 《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5 年) 。 75 李秋蘭, 《 《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8 年)。 76 邱詩雯, 《 《史記》之「改」 、「作」與歷史撰述》(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 77 林慧君, 《 《史記》中的復仇書寫》(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 78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 《文史通譯校注•答客問上》(北京:中華書局, 1985 年),頁 470。 15 73.

(2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本文以〈吳太伯世家〉 、 〈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為主要探討範圍。 其原因為: (一)司馬遷感於春秋戰國時代「周室衰微,諸侯專政」 (〈太史公自序〉, 頁 1340) ,仁義缺,賊臣篡子起,故欲承孔子「明王道,以制義法」而作「世家」。 且將〈吳太伯世家〉列為「世家」之首,並言: 「嘉伯之讓,作吳世家第一」 (〈吳 太伯世家〉,頁 1341) ,可見司馬遷欲以「義、讓」標舉王道之心殷切。然而, 司馬遷以太伯讓國與季札辭讓對比吳王闔廬與夫差等後代子孫的爭亂、國滅,司 馬遷何以如此敘事?又如何看待「義、讓」王道觀之傳承與斷裂?故〈吳太伯世 家〉正可一探司馬遷之王道觀及所欲「突圍」之文化意識。 〈越王句踐世家〉中,司馬遷加入范蠡事跡與范蠡救中子一事,並使范蠡謀 略猶勝句踐來貫串全文。司馬遷何以如此敘事?文末太史公曰:「臣主若此,欲 毋顯得乎!」(〈越王句踐世家〉,頁 658),司馬遷欲以此文說明君臣之道明顯。 故〈越王句踐世家〉正可一探司馬遷心中君臣之道及其欲「突圍」之文化意識。 《史記》中,除了「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此條材料外, 〈伍子胥 列傳〉的內容絕大部分已散見於〈吳太伯世家〉、〈楚世家〉和〈越王句踐世家〉 中,何以司馬遷仍堅持為伍子胥立傳?〈伍子胥列傳〉中充斥著私仇、國仇、禮 遇之恩、引薦之恩的糾葛迴旋。司馬遷立〈伯夷列傳〉為「列傳」之首,並說: 「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 (〈太史 公自序〉,頁 1343)可見司馬遷心中嚮往著的臣子之道為「義、讓」;然而,當 王道不存,司馬遷刻意在〈伍子胥列傳〉中「突圍」「怨、怒」之臣子復仇觀, 此是否正是司馬遷所欲「突圍」之臣子之道?故本文正可一探司馬遷心中之士道 觀及其欲「突圍」之文化意識。 職是之故,此三篇敘事,正足以看出司馬遷從「世家」到「列傳」 ,對於王 道觀、君臣之道與士道觀的一系列傳承與變化,進而使《史記》突圍成以「人之 意志」為主的「一家之言」過程演變。 (二)歷來探討敘事文之範圍、角度眾多。宇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 篇章句子 篇章句子富節奏感 篇章句子 篇章句子 富節奏感 富節奏感 富節奏感 易背誦 易背誦 易背誦 易背誦 引發背誦興趣 引發背誦興趣

能夠說出詳略 有別、主次分 明、徐疾有致 的故事。. 能以特定人物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南越王墓主人身穿絲縷玉衣,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一枚青白玉篆刻 的「趙 眜 」玉印,可證墓主人是南越文王趙 眜 。趙 眜 ,《史記》稱為趙胡,是南越國的第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