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分居居住安排形塑的親子關係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分居居住安排形塑的親子關係

相較於台灣日治時期的農業社會中親子單調、變化不大的居住歷程,於上一 節我們看到戰後台灣社會中的親子往往於兒女成人、出社會後進行長時期的分居 生活,直到父母年老體弱、生活自主出現困難時才再度同居,於這節中將進一步 從分居的生命歷程形塑的親子生活作息談親子關係由緊密到鬆散的變化,一種與 傳統華人社會截然不同的親子關係。

本文於「文獻回顧」的第一節已經探討過傳統華人的家庭主軸為親子,既然 主軸是親子,我們可以進一步認定傳統華人的親子之間的聯繫必然非常緊密,所 謂「養兒防老、積榖防饑」,八個字點出華人親子從始到終的變化…以及隱晦的 親子資源交換順序,從中我們看到傳統華人親子關係的生活圈幾乎是重疊的,兒 子年幼時由父母親扶養長大、兒子成長娶妻後回過頭服侍父母親,親子之間的生 活作息因為長時段的相處,於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釀出來,達成一定程度的和 諧狀態。成就緊密的親子關係之餘,也象徵著親子彼此視對方為最親密的「家 人」。

然而,於上一節的探討得知現代的親子居住歷程不同於傳統農業社會的永久 同居。隨著台灣社會現代化,親與子往往於兒子年輕時由於成婚、工作等因素進 行長達十幾年的分居,建立不包含父母的「核心家庭」,直到父母年邁後才再度 同居。本節透過文獻探討長年分隔兩地親子的相處狀況,說明長期分居的居住安 排不僅降低親子間相處的頻率,甚至可能轉變親子雙方對於家庭核心成員的認 知。

隨著科技的發達、交通的便捷,分居兩地親子不見得會降低與彼此接觸的頻 率。Weinstein, Sun, Chang and Freedman(1994)的研究比較台灣不同年度的親子 的居住距離,發現兒媳與夫家父母的居住距離逐年上升,居住於同一家戶的比例 由 1973 年 57.8%下降到 44.2%;居住同一城市內以及居住於不同城市的比例分

22

別自 1973 年的 16.1%、26.1%上升至 25.1%、30.7%。我們或許可以用交通日漸 的便捷來解釋親子居住距離上升不代表接觸頻率的下降,然而同篇作者另外控制 不同的居住距離後,發現居住於同一城市的親子每日探訪彼此的頻率依然逐年降 低,由 1973 年 52%降低至 1986 年 49%;而居住於不同城市的親子,則至少有 五成以上探訪彼此的頻率低於一個月一次(含從未探訪),不過居住於不同城市 的親子一個月探訪彼此一次的頻率由 1973 年 20%上升至 1986 年 27%。從這些 數據中可以對台灣親子關係進行一些猜測,隨著台灣的親子互動的頻率降低,相 對於傳統農業社會下的親子共同吃住、共同務農所發展出來的生活作息,現代社 會中鮮少互動的親子,可能比較傾向於形塑鮮少需要顧慮對方的生活作息。

除了接觸的頻率外,讓我們從居住及奉養兩個角度探討現代台灣社會的親子 關係,章英華(1994)年探討了台灣子女以及父母對於居住安排的態度(如下表),

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首先,從父母立場來看,有近四成的父母認為不必與子女 一起住,子女中也有一成五持同樣看法;另外,將同住的可能性按照性別、輪流 與否來分配的話,作者發現無論父母及子女,都最偏好與已婚的兒子們輪流居住,

也就是「輪伙頭」的方式,而不是定期居住在同一位兒子家中。最後無論父母或 子女,偏好大家庭居住安排的比例幾乎微乎其無,不足 4%。

23

表 4. 台灣地區 1991 年從子女/父母立場探討親子居住的居住安排

居住安排方式/立場 從子女立場 從父母立場 與已婚子女輪流住 315(12.71) 210(8.45)

與已婚子輪流住 581(23.45) 444(17.86)

與已婚子女一位住 224(9.04) 162(6.52)

與已婚子一位住 432(17.43) 335(13.48)

不必與子女一起住 390(15.74) 924(37.17)

依父母意思 310(12.51) 73(2.94)

依子女意思 16(0.65) 81(3.26)

看實際情形 619(2.46) 89(3.58)

大家庭一家住一起 92(3.71) 84(3.38)

無明確答案 57(2.33) 84(3.38)

合計 2478(100) 2486(100)

資料來源:章英華(1994)變遷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表 3.1。

註:表中數值代表人數,括弧中為百分比。作者使用的資料為 1991 年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

全台灣抽樣。

此外,同篇研究也探討子女及父母對於分攤生活費的態度,發現子女對於分 攤生活費的意願明顯高於同住的意願,九成的子女願意以某種形式分攤父母的生 活費用。相較於同住態度方面高達 15%的子女認為父母不必與子女同住,只有不 到 5%的子女認為父母生活費不需要依靠子女;另外比起同住方面近 13%子女對 於是否同住猶豫不決、尚需要看父母意思,不足 0.5%的子女認為提供父母生活 費要看父母意思。由此可見現代台灣社會中的子女以及父母似乎均較為傾向經濟 奉養,而非透過同住的方式來進行孝道,即便談到同住的部分,親子也較為偏好

「輪伙頭」的居住方式。

上述的發現若有不同年度的比較,較能看出是否為一種趨勢。首先從居住面

24

來看,Weinstein, Sun, Chang and Freedman(1994)的研究調查不同年度 20-39 歲 已婚女性對於婚後是否跟父母同居的意願,發現願意同居的比例越來越低,從 1973 年 56.6%降低至 1986 的 40%。該研究也比較不同年度的 20-39 歲已婚女性 對於年老後與已婚子女同居的意願,發現同居的意願也越來越低,從 1973 年 55.9%降低至 1986 的 44.8%。此外同篇作者針對 1973-1986 探討子女對父母的經 濟奉養頻率變化,發現於 1973 年時從未給予夫家父母生活費的夫妻高達 35%,

然而 1986 年此比例卻降到 15%;反之於 1973 年時定期以及偶爾給予夫家父母生 活費的比例分別只佔 32%、33%,然而 1986 年時此比例卻分別上升至 42%、43%。

可見於 1973 年時至少有 35%的兒媳傾向於不給生活費,然而於 1986 年時給予父 母生活費的兒媳(85%,定期加偶爾)卻遠大於不給生活費比例(15%)。這是 親子關係上非常有趣的轉變。這是否代表兒媳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越符合傳統 孝道的規範的親子關係呢?

從 Yi and Lin(2009)的研究中可以得到更清楚的答案,該研究探討台灣同 居與不同居的親子關係,將孝道規範操作成下題:「對你而言下列哪一種關係最 為重要,你與父母親的關係、你與伴侶的關係以及你與孩子的關係?」若受訪者 選擇與父母親的關係最為重要則判定其孝道概念高,反之則表示其孝道概念較低。

研究發現就孝道規範強度來說,與父母同居的子女的孝道規範往往高於與父母分 居的子女。換言之與父母同居的子女認為與父母的關係比與伴侶、孩子的關係重 要;反之與父母分居的子女則認為伴侶關係、與孩子的關係比與父母的關係重要。

這樣的研究發現與文獻回顧第一節中,自古籍論證的孝道重要內涵「親子間緊密 的關係」不謀而合。

然而同篇作者卻發現,若從經濟奉養的角度來看,相較於同居的子女(高孝 道規範),不同居的子女(低孝道規範)給予父母親生活費的頻率反而更高。作 者因此引用 Lee and Parish and Willis 於 1994 提出的解釋,說明提供金錢的比例 提高,其實是反映兒子透過這種方式與父母達成不用同住的交易。由此可見在現

25

代社會中,親子關係於經濟奉養面頻率的提高,不僅不是兒子孝順的行為表現,

更可能是一種不孝─不願將父母視為生活重心─的表徵。

總結上述文獻,於現代社會分居的居住歷程普遍的情況下,傳統農業社會中 緊密的親子關係可能慢慢轉型。現今的親子由於長期分居,彼此接觸的頻率逐漸 降低,彼此同居的意願也不高,無論父母或子女皆偏好輪伙頭,而非定居於同一 子女家中的居住方式,顯見對於分居的子女而言,與伴侶、孩子的關係因為分居 的因素往往較親子關係緊密。而經濟奉養意願、頻率,於台灣逐年提高的結果按 照文獻的解釋,並不代表子女越來越孝順的表現,反而顯示子女透過這種方式達 成不用與父母同住的交易。

相對於傳統農業社會下的親子,長期分居的居住歷程形塑的親子關係將會大 不相同。長時期沒有生活在一起,彼此均有各自的生活重心的前提下,親子將很 容易形成不需顧慮對方的生活作息。誠如陸洛、陳欣宏(2002)的研究指出受訪 老人認為與兒子同住在一起的好處為「能夠互相照顧、幫助、同在一起生活,關 係才不會脫節。」而當子女離開老家,出外打拼時,老人往往感到失望,其中一 位受訪者表示「我大兒子去台北工作。台北我沒去過,他很久才回來看我們一次,

有空會常打電話,沒空就很少(顯得有些失望)。」這表示親子間彼此重疊的生 活圈隨著分居的生命歷程逐漸縮小。誠如 Rowland(2012)所述較少見到面或者 較少聯繫的親戚往往被視為是日常生活中較不重要的人。曾經對兒女而言最緊密 的父母,因為結婚、工作等因素長期分居後逐漸有各自的生活重心,慢慢地、隨 著時間的流逝,父母不再是兒女最親密的家人、不再是兒女首選的避風港,傳統 社會中父母對於成年兒女的功能似乎慢慢地被結髮的另一半、朋友等所取代,猶 如電影《東京物語》中的描述:

「孩子長大了,漸漸地全離開父母吧,到了姊姊這種年紀,已經有 和爸媽不一樣的個人生活,我想姊姊絕不是有惡意的,任何人都會最珍 惜自己的生活,是嗎?」

26

兒女慢慢地習慣過著沒有父母親的生活、父母也逐漸習慣子女不在身邊的日 子,親子於分居的歲月中逐漸發展出一套沒有對方的生活作息,曾幾何時我們想 像的家庭成員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子女的身影,親子之間的羈絆就這麼緩慢地於

兒女慢慢地習慣過著沒有父母親的生活、父母也逐漸習慣子女不在身邊的日 子,親子於分居的歲月中逐漸發展出一套沒有對方的生活作息,曾幾何時我們想 像的家庭成員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子女的身影,親子之間的羈絆就這麼緩慢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