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孝道做為一種傳統社會規範,具有性別上的差異,傳統父系社會的前提下,

孝道規範的對象往往是兒子/媳婦而非女兒/女婿。然而隨著台灣女性意識提升,

男女於職場上逐漸地平等(尚未平等),女兒/女婿負擔起照顧親生父母親的責 任的比例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內政部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自 2000-2009 年探 討 65 歲以上老人起居活動有困難者之主要幫忙料理者時發現女兒/女婿照顧 者的比例有略為升高的趨勢,自 2000 年的 6.86%上升到 2009 年的 11.55%。過 往許多針對台灣探討老人照顧研究,也不乏集中於討論女兒(女婿)照顧者的文 章,例如涂翡珊(2005)的研究便特別探討了台灣兒子、女兒身為照顧者的重大 差異,指出相對於兒子照顧者,女兒照顧者受照顧者受刻板印象影響較少得到非 正式網絡的協助,兒子照顧者往往能夠得到妻子大量的幫助,女兒照顧者卻往往 僅期待自己的手足分擔照顧責任,而鮮少向先生尋求協助,甚至認為先生沒有照 顧娘家媽媽的責任,只要先生不要反對就好。本文雖然有幸接觸到三位女兒照顧 者的家庭,卻礙於兩組家庭的受訪者皆較為忙碌,無法讓我蒐集到足夠的資料進 行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兩組照顧者的比較,甚感遺憾。

此外本研究也缺乏不同性別之老人於老人照顧上的比較,Brewer(2001)的 研究指出兩性往往由於生命歷程的不同產生截然不同的老年生活,美國女性平均 花費 17 年照顧配偶或長輩、18 年照顧自己的孩子,長期的照顧生涯雖不利於女 性的經濟狀況,卻使自己獲得更高的生活技術、社會網絡,使自己較能應付年老 後的生活,反之缺乏生活技術、社會網絡的男性老人在失去伴侶後往往難以得到 良好的照顧。本文因為受訪者的特性,雖然訪談九位女性老人、四位男性老人,

88

卻缺乏足夠的資訊(獨身男老人)進行不同性別之老人的比較,四位男性老人中 有三位的伴侶健在,餘下一位曾經歷喪偶的男性老人則因為兩位女兒的特殊疾病,

反而享有小女兒以及兒媳提供的健全照顧生活。

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Henry Rosemont, Jr. and Roger T. Ames著、何金俐釋,2010,《生民之本─《孝 經》的哲學詮釋及英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Henry Rosemont, Jr. and Roger T. Ames, 2009, The Chinese Classic of Family Reverence: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of the Xiaoj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三階段人口及扶養比,2013,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www.ris.gov.tw/zh_TW/346,取用日期:2013年11月21日。

王文芳、陳玉敏,2004,〈家屬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長期照護雜 誌》8(3):327-344。

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2012,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取用日期:2012年11月18日。

中華民國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八十、八十二年台灣地區老人狀況 調查,出版年份 1987、1988、1989、1990、1992、1994,行政院主計處、

內政部合編。

中華民國八十五、八十九、九十一、九十四、九十八年老人狀況調查,出版年份 1996、2000、2005、2009,內政部統計處編。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2,「孟子」。http://ctext.org/mengzi/zh,取用日期:

2012 年 11 月 16 日。

台視新聞網,2012,「失 智 家 庭 同 聲 一 悲,孝 子 弒 久 病 母 孝 子 勒 殺 母,姊 淚 擁 「 知 道 你 累 」、「 撐 不 下 去 」。 失 業 殺 母 警 局 痛 哭 , 不 忍 母 住 安 養 院,接 回 家 盡 孝 釀 悲 」。http://www.ttv.com.tw/101/11/1011114/1011 1144336202I.htm,取用日期:2012 年 11 月 19 日。

90

台灣社會變遷,1994、1999、2004、2009,「文化價值/宗教文化」調查資料,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持,http://www.ios.sinica.edu.tw/sc/,取用日期 2013 年 10 月 16 日。

伊慶春、簡文吟,2001,〈台灣家庭的動態發展:結構分裂與重組〉。《

人口學刊》23:1-47。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臺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3):192-201。

我國長照十年計劃,2007,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

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aspx?f_list_no=581,取用日期 2013 年 12 月 5 號。

林如萍,2000,〈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中華家政學刊》

29:32-58。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愷,1993,《論語新編新詮》。台北:三民。

陸洛、陳欣宏,2002,〈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之初探〉。

《應用心理研究》14:221-249。

涂翡珊,2004,〈女兒照顧者角色形成與照顧經驗之初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中:五南圖書。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國立台灣 大學社會學刊》23:1-34。

張瑞圖,1981,《日記故事大全》。台北:廣文。

費孝通,1991,《差序格局》。頁 25-33,收錄於費孝通著,《鄉土中國》。香港:

三聯書店。

葉光輝,2009,〈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

91

31:97-141。

楊靜利、陳寬政,2002,〈台灣地區子女離家的原因與步調〉。《人口學刊》

25:120-144。

楊靜利、陳寬政、李大正,2012,〈近二十年來的家庭結構變遷〉。頁 3-28:收錄 於伊慶春、章英華編,《台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 家庭與婚姻》,台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楊懋春,1985,《中國家庭與倫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賴炎元、黃俊郎,1992,《新釋孝經讀本》。台北:三民。

禮記,2012,取自網頁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pre-qin-and -han/zh,取用日期 2012 年 11 月 10 日。

蘋果新聞,2012,「不想拖累兒子 癌夫病痛 妻燒炭攜手亡」。http://www.appledaily.

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310/34080752/2012/11/19,取用日期:

2012 年 11 月 19 日。

英文部分

Ariela Lowenstein and Svein Olav Daatland, 2006, “Filial norms and family support in a comparative context: evidence from the OASIS study.” Aging and Society 26(2): 203-223.

Cheung Chau-Kiu, Kwan Alex Yui-huen and Ng Sik Hung, 2006, “Impacts of Filial Piety on Preference for Kinship versus Public Care.”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5): 617-634.

Fan, C. Cindy and Youqin Huang, 1998, “waves of rural bribes 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8:

227-251.

John R. Logan and Fuqin Bian, 2012, “Family Values and Coresidence with Married

92

Children in Urban China .” Social Forces 77(4): 1253-1282.

Lin, Ju-Ping and Chin-Chun Yi, 2010, “Filial Nor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ging Parents: Comparing Taiwan 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Support for Chinese Older Adults, L.A., US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10-05-06 ~ 2010-05-07.

Loretta Brewer, 2001, “Gender Soci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lder Caregiver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5: 217-235.

Merril Silverstein, Daphna Gans and Frances M. Yang, 2006,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ging Parents The Role of Norms and Need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7(8): 1068-1084.

Merril Silverstein, Tonya M. Parrott and Vern I. Bengtson, 2012, “Factors That Predispose Middle-Aged Sons and Daughters to Provide Social Support to Olde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7(2): 465-475.

M. Weinstein, T. H. Sun, M. C. Chang and R. Freedman, 1994, “Co- Residence and Other Ties Linking Couples and Their Parents.” Pp 305-358 in 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Taiwan, edited by Arland Thornton and Hui-Sheng Lin.

R. Freedman, A. Thornton and L.S. Yang, 1994, “Determination of Co- Residence in Extended Households.” Pp 335-358 in 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Taiwan, edited by Arland Thornton and Hui-Sheng Lin.

Rowland, D.T., “Chapter 8.” Pp. 121-132 in Population Aging: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ging 3,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 V. 2012.

Te-Hsiung Sun and Yin-Hsing Liu, 1994, “Changes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Chinese Family: Taiwan’s Experience.” Pp. 319-361 in Traditional and Changes in the Asian Family, edited by Lee-Jay Cho and Moto Yada. Tokyo:

Nihon University.

93

Maxine Weinstein, Te-Hsiung Sun, Ming-Cheng Chang and Ronald Freedman, 1990, “Household Composition, Extended Kinship and Reproduction in Taiwan 1965-1985.” Population Studies 44(2): 217-239.

Wolf P., 1985, “Chinese Family Size: A Myth Revitalized.” Pp 30-49 in The Chinese Family and Its Ritual Behavior, edit by Hsieh Jih-chang and Chuang Ying- chang.

Taipei: Institute of En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Yi Chin-Chun and Ju-Ping Lin, 2009, “Types of Relations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Elderly Parents in Taiwan: Mechanisms Accounting for Various Relational Typ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40(2), 305-324.

Yen-Jen Chen, 2008, ” Strength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of Ageing in Place Care Model in Taiwan Based on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Ageing International, 32(3):

183-204.

Young-Hee Won and Gary R. Lee, 1995,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arents in Korea,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1995 August.

Yu-Ping Chang and Joanne Kraenzle Schneider, 2010,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Nursing Home Placement Among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46,(2): 108-118.

Zhang Hong, 2004, “Living Along” and the Rural Elderly: Strategy and Agency in Post-Mao Rural China.” Pp 63-87 in Filial Piety: Practices and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edited by Charlotte Ikel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hen Heying Jenny, Feng Zhanlian, Chen Zhiyu and Feng Xiaotian, 2011,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institutional long-term care cultural management of filial piet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 121-134.

94

附錄

附錄一、訪談大綱 第一部分:

 訪談目的:釐清兒女從小到大與父母的居住歷程變遷。

第二部分:

 訪談目的:紀錄曾長期分居的親子以及未曾分居的生活作息及生活重心,以 此理解不同居住安排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

將分別詢問而兒女/媳婿(主要照顧負責人)以及父母

1.請問您什麼時候開始與兒女(父母)分開居住(分開進食)?

2.分居的原因是(工作、求學、婚姻等)?

3.分居的原因與同居時發生的事情有關嗎?請舉例詳細說明?

4.分居的時間持續多久?

5.您與兒女(父母)居住的距離相差多遠?

6..在分開的階段中,您與兒女(父母)多久見一次面(通電話)?

7.在分開的階段中,您與兒女(父母)見面的原因是(過年過節等)?

8. 在分開的階段中,您會嘗試主動與兒女(父母)接觸嗎?

9. 分居後的生活會不會讓您覺得兒女(父母)與您的關係沒有先前 親?請舉例詳細說明?

1. 可否請您描述共居/分居時期的生活作息(以此理解從未分居以 及曾長期分居家庭的親與子生活作息)?

2. 分居後形塑的作息以及未分居前的作息有差異之處嗎?請舉例詳 細說明。

3. 分居的居住安排是否對您的生活重心產生影響?請舉例詳細說 明。

4.

5. 針對曾長期分居家庭,您認為分居後為何會形塑這樣的生活作息 呢(如工作需求等)?

95

第三部分:

 訪談目的:探討生病之後的同居生活,透過物質及情感兩種老人照顧的面 相,說明不同居住安排下形塑的親子關係對於老人照顧的影響。並討論老 人對於缺乏緊密親子關係的老人照顧之心態及調整。

(二)孝道實踐之物質支持面

從飲食、住宿、外出活動等日常生活面向測量物質支持對兒女/媳婿家庭原本 的生活作息造成的影響。

父母的部分:

(一)飲食

1.一日生活中,三餐會與父母/夫家父母一同用餐嗎?

2.兒女飲食上是否需要顧慮您的生活作息或因此而需改變他們自己原本的用餐 習慣呢?請舉例詳細說明。

3. 您對於這樣的生活作息更動有什麼看法/感想?

4.若接受的老人照顧與期望的有落差,有於心態、實務上做調整嗎?

(一)基本問題

1. 您因為生病而與兒女/媳婿(父母)同居多久?

2.您與兒女/媳婿(父母)的關係是同居前較好、還是同居後,為什 麼呢?請舉例詳細說明。

3.您比較偏好現在的同居生活、還是未同居前,為什麼呢?請舉例詳 細說明。

5. 與兒女/媳婿(父母)同住後有沒有什麼生活作息轉變?請舉例 詳細說明。

6.您有什麼生活作息是與兒女/媳婿(父母)不一致的嗎(如睡眠、

飲食等)?請舉例詳細說明。

96

(二)住宿

1.有什麼生活作息是因為您同住後改變的呢?請詳細舉例說明?

2. 您對於這樣的生活作息更動有什麼看法/感想?

2. 您對於這樣的生活作息更動有什麼看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