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為了建構全面且系統性的漢代孟子學,對於前輩學者豐富的研究成果勢必要 有深入的了解與整理,透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與探索,從中找到本文研究的 立足點,然而,關於孟子研究,浩瀚如海,礙於筆者精力與時間所及,直接從關 於漢代孟子的研究切入。

誠如問題意識所言,在漢代政治與思想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且有著互相循 環的關係,因而在探究漢代思想之前,必須牽涉到漢代政治社會與思想之間的研 究。

40

徐復觀先生《兩漢思想史》對周、秦、漢三代,特別是漢代社會政治結構 進行了探討,且十分重視知識分子的問題,徐先生說:

若不能首先把握兩漢知識分子的這種壓力感,便等於不了解兩漢的知識分 子。若不對這種壓力感的根源──大一統的一人專制政治及在此種政治下 的社會作一確切的解析、透視,則兩漢知識分子的行為與言論,將成為脫 離了時間空間的飄浮無根之物,不可能看出它有任何確切意義。41

在專制政治的背景下,知識分子的思想與對經典的詮釋不可能完全脫離當代的影 響,因而從漢代政治社會結構中來論知識分子的行為與言論是必要的,徐氏對於

「知識分子」與漢代政治之間的關係研究對於本文有很大的啟發。林聰舜先生《漢 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行程與發展》中從「帝國統治的需要」作為漢代 儒學的前提,探討漢代儒學的一個共同面向──思想、統治與權力的運作,林氏 指出漢代儒學與先秦儒學有重大的改變,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漢儒較重視外 在的規範秩序,第二、相信天人感應之說,第三、與當權者、政治社會之間的關 係更加密切,第四、漢儒透過較易理解的形式作結合與論述,

42

而這四個方面的 表現使得漢代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顯得格格不入,林氏對於漢儒思想背後的權力 關係採用同情的理解之態度去面對,重視漢儒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所產生的正面

40 除了下面所介紹的兩本之外,亦參考其他關於漢代思想、政治、經學的著作,在思想史論著上,

如: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7 年)、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

(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1978 年)、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年)等等,在經學史論著上,如: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

《漢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年)、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 公司,1995 年)、湯志均、華友根、承載、錢杭合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4 年)、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等等,在政 治方面,如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甘 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 年),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等書。

41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一卷(臺北:學生書局,1976 年)〈西漢知識分子對專制政治的壓 力感〉,頁 167。

42 詳細說明請參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3 年),頁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作用,呈現出漢代儒學建構為帝國意識形態的歷程與發展,對於儒學在漢代的思 想轉變給予正面的肯定與經世致用的積極意義,其中對於漢代政治與儒學的轉化 有細膩的分析,對於本文釐清政治與思想之間的互動關係有所幫助。

在漢代孟學的發展研究中,可從三個層面來觀察,以下便從分別從「時代背 景與學術思潮」、「歷史形象與思想接受」、「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三個層面,對 前人研究成果進行梳理:

一、 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潮

孟子地位的浮沉無可避免地受到漢代政治與社會背景所影響,漢代乃為一大 一統帝國,政治與學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孟子地位在歷史脈絡中之浮沉,除 了受到整個時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等等因素影響外,更受到了整個時代學術思 潮的轉變而有所不同,研究孟子在漢代的發展,不得不討論到漢代的時代背景,

這類型的研究近似黃俊傑所說的「歷史/思想史的進路」,

43

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

(一)從整個漢代的政治與社會背景來論

董洪利《孟子研究》

44

在第七章〈漢代的孟子研究〉一章中,認為兩漢孟子 學有著不斷「升格」的趨勢,從西漢到東漢,孟子逐漸受到重視,而影響力也逐 漸擴張,

45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出現了研究《孟子》的專著,一是對孟子的 評價提高了,而孟子地位的變化主要與兩方面有關:一是整個儒家學說在漢代的 命運,一是兩漢學風的變化。在第一個方面,董氏指出漢初由於變亂之後,社會 尚未穩定,因而崇尚黃老之學,主張休養生息,漢武帝時,雖然表面上獨尊儒術,

儒家地位得到提升,但是實行的卻是法家學說,直至西漢末東漢初期,儒學佔有 絕對的統治地位,研究儒學成為獲得官職利祿的最好途徑,在這樣的社會政治影 響之下,董氏指出:

儒學的研究必然得到空前的發展。《孟子》在當時雖未入經典之列,但卻

43 黃俊傑先生在對當代孟學研究的整理上,就研究進路來區分成兩大陣營:一是「哲學/觀念史 的研究進路」,二是「歷史/思想史的研究進路」。就前者而言,將《孟子》與社會政治經濟的 變遷中抽離,並且假定思想體系內各個觀念有著其自主性,而從這個假設上來剖析孟學中的重 要觀點;後者則與前者不同,乃是將孟子置於歷史或文化史的脈絡中加以考慮,特別注意與分 析孟學在思想史上的沉浮變化:「這種研究途徑最常見的立場就是將孟子及其思想放在歷史或 文化的脈絡中加以考察,探討其思想史的地位及其意義。所以,『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

是區分第一種與第二種研途徑的重要指標。詳細內容請參: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 年),〈第一章 序論〉,頁 9-40。

44 此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對於孟子的生平事蹟、政治思想、性善論、文學思想與成就以 及教育思想進行研究;下編則是從《孟子》成書開始談起,接著以時間為序,從漢代、魏晉隋 唐一直談到到清代的孟學發展。請參: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45 董氏認為孟子在西漢的地位並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司馬遷並沒有為孟子單獨立傳,且僅 僅寫了一百三十七字,二是《漢書.藝文志》中,僅把《孟子》在諸子中,與其他儒家經典《論 語》、《孝經》、《爾雅》置入經部有高下之分,三是到西漢結束前,並沒有出現專門為《孟子》

作注之人。請參: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頁 1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是經典之外儒家學說的首要著作之一,所以很自然地隨著崇儒的浪潮,被 推到文化學術的峰巔。46

儒學在漢代的推崇必然影響了孟學的研究,董氏認為漢代「獨尊儒術」的結果亦 推動了孟學的發展,除此之外,在第二個方面,董氏更進一步指出孟學在漢代的 變化,不僅僅是與儒學命運有關,更受到了當時學風變化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從 西漢至東漢,經學的研究有很大的變化,西漢經學為今文學,講求微言大義與經 世致用,又受到當時師法盛行的影響,因而「經生們嚴守師法,多專一經,不敢 超出老師所傳之經的範圍,只求在師傳的經書之內敷演大義向縱深探究,很少涉 獵群書」,

47

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對於孟學的研究就比較少,然而到了東漢就有 所轉變,東漢古文學偏重於名物訓詁,為了考證的需要,因而多方涉獵,廣泛研 究,又加上《孟子》一書在儒家學說的地位,研究孟學之人自然而然便相對增多。

除此之外,李峻岫《漢唐孟子學論述》

48

採取思想史與學術史、文獻史相結 合的方法,以時代為序,分成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三個部分,對於孟學的發 展有著較全面的分析,且針對歷年來關於孟子在漢代地位演變的問題進行深入的 討論,在第一章〈西漢孟子學的浮沉〉中,先概述《孟子》在漢代的學術地位,

接著以時間為軸,逐一論述西漢各思想家與作品中的孟學思想,如:陸賈、賈誼、

韓嬰、董仲舒等等,以及當時政治制度與《孟子》地位浮沉的關係,如論述鹽鐵 會議中孟子地位有所抬升,受到關注後,在西漢後期受到學風與復古改制運動的 影響,孟學的推尊在後期並未得到良好的延續;在第二章〈東漢孟學的勃興〉中,

從東漢學風與士風出發,接著逐一對東漢《孟子》注本進行專題性的考察,李氏 認為孟學在東漢逐漸提升與當時學風及士風的轉向有關,東漢博通之風的盛行,

使得學者不再只專注在五經的章句訓詁上,因而《孟子》得到了學者較多的關注,

又加上東漢士風體現出先秦儒學所崇揚的以道自任、勇於進取的傳統與《孟子》

所提倡的士人理想人格有所相通,因而得到東漢士人的重視,以此自勉。

李氏提出從西漢到東漢孟學地位的改變表現在三個地方,一是從孟荀必稱到 孔孟並稱,二是《孟子》被稱作「傳」,三是東漢出現了一批研究《孟子》的專 著。在第一點上,李氏首先考究趙岐「孝文皇帝欲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一說,從秦朝官 制開始討論「博士」,接著以漢初史料作為佐證,李氏認為文帝尚未有「經學」

《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一說,從秦朝官 制開始討論「博士」,接著以漢初史料作為佐證,李氏認為文帝尚未有「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