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道迴響:孟子政治理念的實踐

第五章 外在的實踐:漢代知識階層對孟子精神與理論的承繼與應用

第二節 王道迴響:孟子政治理念的實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2

第二節 王道迴響:孟子政治理念的實踐

儒家理論的建立無非是為了實際運用在生活與政治上,內在心性之學最終仍 是希望能夠實現於外王之上,達到儒家所謂「經世濟民」的理想,也就是宋儒所 謂「內聖」通向「外王」之學,在孟子思想理論中,「內聖」與「外王」本是一,

並非是二者截然不同的關係,

126

「內聖」是體,「外王」是用,徐復觀先生認為:

儒家思想是以人類自身之力來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為起點,所以儒家所提出 的問題,總是「修己」、「治人」的問題。而修己治人,在儒家是看作一件 事情的兩面,即是所謂一件事情的「終始」、「本末」,因之儒家治人必本 之修己,而修己亦歸結於治人,內聖與外王是一事的表裡。127

我們不妨將儒家「內聖外王」思想看作是一同心圓,「內聖」在圓心,從而擴展 出去成為「外王」,也就是說,「外王」是「內聖」的擴展,「內聖」是「外王」的 基準,沒有「內聖」是不可能產生「外王」的,儒家心性之學的提出是為了實踐 在現實社會中而作準備,李澤厚先生提到:「首領、貴族們的個體『內聖』本是 與其能否成功地維繫氏族團體的生存秩序的『外王』,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128

而薩孟武(1897-7984)先生亦言:「先秦思想可以說都是政治思想,孔門四科,

政事其一,其他三科也多少與政事有關,只因孔門四科沒有劃分清楚,所以孔子 思想常為後儒所誤解。」

129

思想與政治有著緊密的結合可以說是中國思想的特色 之一,原因蓋始於中國思想之起源是以「人」作為出發點,為了使人民的生活更 加安定,故思想中往往與政治有所連結,無論是先秦各家思想都與政治有著緊密 的連結,尤其在儒家思想中,政治思想往往形成關注之焦點,原因在於儒家思想 對於「人」有著比其他各家更深刻的關懷,職是之故,後代才會認為「內聖外王」

是儒家思想之傳統精神,成為儒家思想中最突出的特點,然而在儒家思想中,其 實並未明顯將「內聖」與「外王」有所分立,李澤厚先生明確指出在孔子時代,

126 將「內聖」與「外王」分為兩個標準來求儒學義理乃是熊十力先生的創新用法,他認為《易》

與《春秋》分別發揮內聖外王之旨:「《易》經備明內聖之道,而外王賅焉;《春秋》備明外 王之道,而內聖該焉。」關於其對「內聖外王」闡釋,請參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 文書局,1960 年),第三冊,頁 142。在北宋之前,「內聖外王」一詞並未與儒家思想有所連 結,北宋大儒程顥(明道,1032-1085)曾以「內聖外王之道」一語來稱頌邵雍(康節,1011-1077)學術的精髓。見《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卷 427,〈道學一〉,頁 12728。

而在朱子語錄中對於〈天下〉篇中「內聖外王」四字,則有意避而不談,然而演變至今,這 四個字在現代學者認為是中國儒家思想之傳統,更將之與西方文化作比較,有學者認為,內 聖外王是中國學術傳統特色,與西方文化傳統不同,強調的是內聖開出外王,與康德先肯定 普遍道德法則的存在而後推演出遵守普遍法則的道德個體有所不同,另外也有學者認為,中 國傳統的「外王」有著嚴重欠缺之處。

127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學術與政治之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年),頁 8。

128 李澤厚:〈經世觀念隨筆〉《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年) 頁 257。

129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 年),頁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3

「內聖」與「外王」是相對統一的,在之後,二者才分開變成兩個議題:「在以 儒學占據主要統治地位的傳統思想中,由於一開始就具有宗教性因素與政治性因 素的交融合一,使『修身』與『治平』、『正心誠意』與『齊家治國』、亦即所謂

『內聖』與『外王』,呈現出兩極性的歧異關係。」

130

在孔子之後,孟子儼然是 個轉變的關鍵,有學者指出是在孟子之後,「內聖」與「外王」脫離成為兩個命 題,然而,在孟子思想中,「內聖」與「外王」是否真的一分為二?其中的關係 又是為何?孟子並未明確提及「內聖外王」這個觀念,從中窺探,二者並非是截 然二分的兩個命題,而是相融相攝的體用關係,「內聖」是為了「外王」而作準 備,在「內聖」的同時亦要推展擴充至「外王」,而「外王」的實踐亦離不開「內 聖」,在孟子的論述上,二者往往互相並敘,並沒有偏頗於任何一方,孟子「內 聖外王」之觀念的分歧往往是後世在詮釋與闡述時因時代需要而產生,在兩漢時 期孟子的「外王」思想便特別的突出,這是由於經典在詮釋與流傳的過程中,必 然涉及到「轉變」與「實踐」兩個命題,經典與詮釋者之間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

聖人思想有所轉變是自然而然的,就思想的內在理路而言,思想在時間的洪流中 不斷推動,也使得思想家亦不斷思考與加深經典中的理論主張,並對其有所檢討 與反省;就外緣因素而言,受到當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思想 家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對於經典中的理論也會有所轉變。再者,思想的提出就 是為了要實現於現實之中,因而經典理論如何實踐?能不能實踐?成為了當代知 識階層所必須面對與討論的問題。

一、孟子的政治理想

在孟子的思想理論中,各個領域範圍是互相聯繫的,如上節所說的歷史觀,

是以其人性論當作基礎,從中延伸出去,而彼此間又相互連結,孟子的政治主張 亦是如此,與其人性論息息相關,儒家強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個人的道德修養與整個群體社會是雙向的關係,孟子的政治理念便是由個人推向 社會,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31孟子點出「天下」、

「國」、「家」、「身」相互緊密的關係,形成一個無法切割的網絡關係,而這個網 絡關係正是以個人為「本」,從而「擴充」,「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32從個人道德修養出發,進而擴充自群體社會以至於天下,形成層層的同心圓,

而這同心圓的核心也就是吾人的道德修養,袁保新先生提到:

由於孟子基本上是由道德性來了解人性,所以政治的目的以及其實現的程 序與內容,也必須由道德來加以界範。這一點,使得孟子的政治哲學一開

130 李澤厚:〈經世觀念隨筆〉,《中國古代思想史論》,頁 257。

131 《孟子•離婁上》,頁 493。

132 《孟子•公孫丑上》,頁 2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4

始就表現出一種理想主義的傾向,亦即孟子始終是從道德的觀點來思考問 題,根本不願意赤裸裸的從權力分配的觀點來理解政治。133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孔子「愛人」思想的擴張,也就是從「仁」作為出發,細窺其 中,我們不難發現孟子往往將政治與個人修養作結合,可見在孟子思想中「內聖」

與「外王」並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題,二者環環相扣,緊密相依,孟子所謂的

「仁政」便是在「不忍人之心」的基準上而提出,「仁政」是「仁心」的擴張與 體現,「外王」與「內聖」的關係是無法脫離的,因而孟子在論述時往往「內聖」

與「外王」思想互相參透,陳熙遠先生說:

儒家的「內聖」,絕非天真地憑空自修自養,而是必須落在具體的人際關 係與社群網絡中,表現出合宜的行為。如果「知」或「仁」是指堯舜的「內 聖」,那麼即使在其「外王」之後,也必須從其「外王」的具體成就,來 見其「內聖」的實際表現。134

這也就是說為何孟子在論「性善」時,「言必稱堯舜」

135

,對於儒家而言,堯與 舜是最高的理想典範,所以在言性善時往往提到堯舜為例子,而堯舜不僅是理想 典範更是具有著人人皆可為之的普遍性格,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 同耳。」又引顏淵之語:「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在孟子思想 系統中,堯舜不僅是聖人,更是「聖王」: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

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 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 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 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136

又曰:「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37

堯舜之治是「仁政」的代表,

是「內聖外王」的最佳展現,因而孟子在論述「性善」時往往以堯舜為例,便是 希望在「內聖」的同時,也能夠擴而充之,為「外王」作準備。

論述至此,我們發現孟子的政治理念是以其人性論作為基礎,進而擴充,也 就是說孟子十分重視個人的主體性,職是,在孟子的政治理念中,「人民」主體 性就特別彰顯,以「民」為本的思想主張成為其政治理念中最大的特點,以「人

133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頁 108。

134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以孟子對舜的詮解為基點》(臺北市 : 中 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頁 53。

135 《孟子.滕文公上》,頁 315。

136 《孟子.滕文公上》,頁 391-392。

137 《孟子.離婁上》,頁 4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5

民」作為施政的出發點: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 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

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138

在孟子政治思想中,人民的主體性大於統治者個人的主體性,也就是說,治理國 家並不能僅僅按照國君的意願,為所欲為,而是必須事事從「民」的角度出發,

而統治者的正統性與合法性更是取決於人民,故所謂「得丘民而為天子」,失之 民心者,則「變置社稷」,人民有權能夠改變,無疑是對孔子「民可使由之,不

而統治者的正統性與合法性更是取決於人民,故所謂「得丘民而為天子」,失之 民心者,則「變置社稷」,人民有權能夠改變,無疑是對孔子「民可使由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