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的影響:從傳記博士到改制運動

第二章 時代的回應:漢代政治制度與時代風氣影響下的孟子地位

第一節 政治的影響:從傳記博士到改制運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第一節 政治的影響:從傳記博士到改制運動

所謂「歷史」,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件相互影響所組成的,像是無數個 點形成一條線,又由一條又一條的線相互交叉交錯編織成不同的面,最後再由不 同的面向組合成一個龐大的系統,「歷史」就好比是這個系統,不同的「時代」

代表著不同的面向,在每個「時代」之中,由不同的「線」縱橫交錯而成,如「經 濟」、「政治」、「學術」等等,歷史的發生並非是單一事件即能解釋,誠如王汎森 先生所言:「巨大的歷史事件就像任何一個巨大的海浪一樣,都是匯集無數潛流 而成,故歷史單因論是很難接受的,可是要窮舉所有的因果關聯也絕對做不到。」

8

由於歷史的複雜性,在考慮「思想發展」與「時代背景」之間,並不能僅用簡單 的因果關係或是主從關係來判定,一時代之思想往往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但與 此同時,思想的發展也會影響到時代的運行,尤其在中國歷史之中,學術與政治 之間的密切關係特別突出,二者交互影響,彼此醞釀發酵,形成中國歷史上獨特 的面貌,「經世致用」的觀念便是學術與政治交互影響之下的最好證明,而這個 觀念在漢代尤為突出,故在研究漢代孟學發展時,必須要討論在政治制度的影響 下,《孟子》一書的流傳與地位的浮沉有何變化?彼此之間又有怎樣的交互關係?

為解決上述問題,漢代「經學」的發展是必須要值得注意的,錢穆先生在《中 國學術通義》中提到:「中國經學應自儒家興起後才開始,直到西漢初年,經學 傳統始正式成立。」

9

又說「今講兩漢儒學,亦可說此時代之儒學實即經學。只讀

《史記》、《漢書》兩書中之〈儒林傳〉,便可見其時凡屬儒林都是經學家,而凡 屬經生的也都列入〈儒林傳〉,以下二十四史中,凡有〈儒林傳〉,莫非如此,故 說經學即儒學,此說乃根據歷史,無可否認,而在兩漢時尤甚。」

10

兩漢不僅確 立了經學的淵遠傳統,更將經學的發展推向第一次的巔峰,顯現出漢代儒學與政 治緊密的關係,而典籍的流傳與研究更是與兩漢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歷經 秦始皇的焚書政策、項羽火燒秦宮,漢代博士制度的形成、經學會議的影響,又 加上西漢末年復古改制運動等等,種種政治制度的變遷與改革,大大影響到《孟 子》一書在漢代的發展,職是,本節以時間為軸線,聚焦討論漢代經學與政治之 間對《孟子》一書流傳與發展的影響。

一、 漢承秦制:從秦火到漢初

這個階段是從秦到漢之際的過渡時期,也是漢代思想轉變的第一個階段。在 這個階段中,由於政治的變遷,曾經制霸六國、一統天下的秦朝,在一夕之間快

8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序〉,頁 7 。

9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頁 2。

10 同上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速崩塌滅亡,使得漢代君王與知識階層開始思索治國之道與政治制度等等問題,

並意識到單單僅是以「法」治國是不能夠長遠的,在不斷的摸索之中,融合戰國 各家諸子的思想理論,形成漢代獨特的思想色彩,在這個階段中,秦朝的種種措 施,無論是思想或是政治,都留給漢代極大的影響,秦始皇焚書坑儒政策更是尤 為深刻,對於中國典籍的流傳造成巨大的傷害。

中國典籍曾歷經一次巨大浩劫,即是「秦火焚書」。根據《史記•秦始皇本 紀》: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仆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 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

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 德。」始皇悅。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 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 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 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 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 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并爭,厚招游學。今 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 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 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

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

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 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 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 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11

從原本對「封建」與「郡縣」的政治論辯,演變成為一場文獻典籍的浩劫,尤其 對六經的流傳傷害甚大,秦始皇三十四年(213 B.C.),依李斯建議,焚滅六國史 記以及《詩》、《書》,並禁止私人藏書,這背後的動機當然不會純然僅是單純政 治制度的考量,而是為長遠的專制帝國作準備,要完全實行「專制」與「一統」, 除了制度上的措施外,更必須從內部的思想著手,由外而內徹底的進行統一,故 以政治來箝制學術的發展,顯現出李斯與始皇早已意識到學術與政治之間密切的 關聯,更表現出其畏懼經典古籍中的批判性力量,

12

懼怕這種批判性力量會顛覆

11 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頁 254-255。

12 杜正勝先生認為:「《詩》《書》百家語,可畏的是《詩》《書》的內容和戰國人對《詩》《書》

的詮釋。詮釋者將《詩》《書》神聖化,奉為思想的圭臬,當作批評政治和社會的利器。所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專制政權,在《隋書‧經籍志》中提到:

秦政焚詩書,坑儒士,以刀筆吏為師,制挾書之令。學者逃難,竄伏山林,

或失本經,口以傳說。經籍散逸,簡札錯亂,傳說紕繆。遂使《書》分為 二,《詩》分為三,《論語》有齊、魯之殊,《春秋》有數家之傳。其餘互 有蹖駁,不可勝言。13

劉師培稱「此則《六經》之大厄也」,

14

安井小太郎在《經學史》中亦說:「這命 令一起,興起於戰國間的儒學全部中斷。」

15

但是真正影響典籍流傳的並非只是

「焚書」這一措施,錢穆先生便提到:「令下三十日不燒,僅得黥罪。而最要者 為以古非今,其罪至於滅族。次則偶語《詩》《書》,罪亦棄市。」

16

在焚書的同 時,亦實施了其他措施,而這些措施造成了典籍流傳之阻礙,知識階層們為了自 保其身,不得不自絕《詩》《書》,如「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

17

在民間的書籍 僅能夠偷偷保存,是否能夠流傳僅靠運氣,所幸官府之間仍有保留書籍,劉師培 在《經學教科書》中提到:「秦皇雖焚《六經》,然特禁民間之私學耳,未嘗不以

《六經》為官學也。命民以吏為師,吏即博士,所學者即《六經》之類也。」

18

又如馬宗霍所言:「然秦雖燔書,意在愚民,其在朝廷,猶有藏書之府,博士官 之所職,柱下史之所主,是其事也。」

19

在政府官職中仍保留著經書典籍,然而 中國典籍的噩夢並沒有因為秦朝的滅亡、焚書的政策而跟著結束,數年後,咸陽 宮與官府之藏書,又經項羽放火洗劫,皇宮官府僅存的各類圖籍,大都散亂,這 對於典籍的流傳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劉歆才會稱「書缺簡脫」,漢代以前典籍因 為歷經秦火焚書的政策,使得典籍的傳播與保存不易,更是阻塞了學術的傳播,

尤其在儒學的發展上是一大受阻。

既然如此,我們便必須要追問,《孟子》一書的流傳是否有受到秦火焚書政 策所影響?在《論衡•書解》:「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可 觀讀以正說,可采掇以示後人。」

20

王充指出秦朝焚書的政策,並不焚「諸子之 書」,又如趙岐在〈孟子題辭〉提到:「逮自亡秦,焚滅經術,坑戮儒生,孟子徒

過時的古典便可能產生摧毀性的力量。」又「《詩》《書》可畏,是因為它們的內容不順專制體 制之時宜,成為思想的準繩,於是可畏;也因為講解的人隨意引申發揮而可畏。」詳細論述請 參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北京:允晨文化,1992 年),〈秦火與焚書〉,頁 8-10。

13 唐•魏徵:《隋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93 年),〈經籍志〉,頁 905。

14 劉師培著,陳居淵注:《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頁 26。

15 [日]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頁 32。

16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年)〈兩漢博士家法考〉,頁 169。

17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年)〈儒林傳〉 頁 3603。本書《漢書》引文皆出於此書,以下簡稱《漢書》,出版項不再加註。

18 同註 14。

19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66 年),頁 27。

20 漢•王充撰:《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 年)〈書解〉,頁 565。本書《論衡》引文皆 出於此書,以下簡稱《論衡》,出版項不再加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黨盡矣;其書號為諸子,故篇籍得不泯絕。」

21

《孟子》在秦時仍被視為「諸子 之書」,故能夠得以保存,清代焦循《孟子正義》引翟氏灝《考異》:「《漢書•河 間王傳》稱《孟子》為獻王所得,似亦遭秦播棄,至漢孝武世始復出者。然孝文 已立《孟子》博士,而韓氏《詩外傳》,董氏《繁露》,俱多引《孟子》語,則趙 氏所云『書號諸子,得不泯絕』,定亦不虛。」

22

焦循以漢初《韓詩外傳》與《春 秋繁露》中引《孟子》之語,認為趙岐所言之真,然而也有學者提出不一樣的看 法,鍾肇鵬先生便認為李斯與始皇的政策亦有焚燒諸子百家之書,

23

但我們從漢

黨盡矣;其書號為諸子,故篇籍得不泯絕。」

21

《孟子》在秦時仍被視為「諸子 之書」,故能夠得以保存,清代焦循《孟子正義》引翟氏灝《考異》:「《漢書•河 間王傳》稱《孟子》為獻王所得,似亦遭秦播棄,至漢孝武世始復出者。然孝文 已立《孟子》博士,而韓氏《詩外傳》,董氏《繁露》,俱多引《孟子》語,則趙 氏所云『書號諸子,得不泯絕』,定亦不虛。」

22

焦循以漢初《韓詩外傳》與《春 秋繁露》中引《孟子》之語,認為趙岐所言之真,然而也有學者提出不一樣的看 法,鍾肇鵬先生便認為李斯與始皇的政策亦有焚燒諸子百家之書,

23

但我們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