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孟子道德修養在漢代的走向

第四章 內在的轉變:漢代知識階層對孟子思想的詮釋

第二節 孟子道德修養在漢代的走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第二節 孟子道德修養在漢代的走向

在上一節中,我們從「心性」、「氣」至「天」三個面向討論孟子的生命觀及 其在漢代的轉變,接著我們要以此基礎進一步討論孟子的道德修養觀自漢代的走 向。孟子主張人之性善,如同種子一樣,蘊藏在心性之中,無論是匹夫或是堯舜 皆是如此,那麼要如何使種子萌芽、茁壯成長?必須要仰賴道德的修養工夫,透 過修養工夫,105使得身體與心性之間進行緊密的對話,

一、

孟子的修養工夫

孟子主張人之性善,但若不善加存養,「性」易受到外在物質世界與內在慾 望所引誘而流為惡,是以,孟子十分強調修養工夫,透過修養工夫,存其本心本 性,無叛於「道」,合乎「道」也等同於合於本性,達到修養的最高標準。孟子 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 必以規矩。」106孟子所謂的「彀」與「規矩」即是修養的標準,無論是在道德修 養或是為學上都必須循著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也就是吾人向上的終極目標,亦 稱之為「道」,何謂「道」?此「道」是人群千古之所同,超越了個人與群體之 間,更超越了時間與空間,人人皆所遵循之準則:

105 關於孟子的修養工夫,學界已有諸多討論與研究,如楊儒賓先生在氏著:《儒家身體觀》(臺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 年)中〈第三章 論孟子的踐形觀──以持志 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工夫論面向〉,頁 129-172。另外亦有〈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 種身體觀〉一文對工夫論進行討論,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 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 年),頁 415-449。除此之外,邱黃海先生在〈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 的陳述〉一文中,嘗試以整體圖像來建構孟子之修養論,並對孟子的修養工夫進行分類,收 入在《鵝湖學誌》第 21 期(1998 年 12 月),頁 1-35。在碩士論文上,張胤賢先生《孟子工夫 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4 年)承繼著 楊儒賓先生「身體-氣」的進路,並開啟神話學的向度來討論孟子工夫論,另外,林世賢先 生《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林啟屏先生指導,2009 年)以「身-心」來探究孟子與莊子 的工夫論特色,並以「身心之學」的工夫論為基礎進一步探究儒道的外王理想。另外,對孟 子修養工夫討論最多的即是在「知言養氣」章的討論上,如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

《鵝湖月刊》第 4 卷第 4 期(1978 年 10 月),頁 39-41。蔡仁厚〈「知言、養氣」的意旨:孟 子修養論之 2〉《中國文化月刊》第 48 期(1983 年 10 月),頁 106-114。余培林〈孟子知言養 氣章釋義〉,《國文學報》第 13 期(1984 年 6 月),頁 13-24。黃俊傑:〈孟子知言養氣章集釋 新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 14 期(1988 年 7 月),頁 80-150。黃俊傑:〈朱子對 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清華學報》第 18 卷第 2 期(1988 年 12 月),頁 305-343。

楊澤波:「知言養氣章」難點辨析〉《中國文化月刊》第 234 期(1999 年 9 月),頁 1-18。陳 立驤:〈《孟子》「養氣知言」章析論〉,《鵝湖》第 31 卷第 9 期(2006 年 3 月),頁 53-62。夏 世華:〈論孟子之不動心──讀《孟子》「知言養氣章」及朱子注的一些思考〉《鵝湖》第 31 卷第 21 期(2006 年 6 月),頁 46-55。朱榮智:〈孟子的知言〉,《孔孟月刊》,第 41 卷,第八 期(2003 年 4 月),頁 11-12。

106 《孟子•告子上》,頁 8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

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107 孟子鼓勵人需以「道」作為努力進取的目標,「道」乃是外在之標準,行為合乎

「道」,反身自得合於心,外在的「道」與內在的「心性」內外相合,即是吾人 修養之準則,此一標準需要時時反身切己,不斷修養,看似困難,但並非遙不可 以及,孟子以古先聖哲為例,明示人人都有追求優秀之可能,也就是朱子所謂:

孟子見人,即道性善,稱堯舜,此是第一義。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 下便是聖賢,便無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若信不及,又引成覸、顏淵、

公明儀三段說話,教人如此發憤,勇猛向前,此外更無別法。108

孟子以堯舜作為最高之標準,使吾人以此作為企嚮之目標,盡力而為之,在《孟 子》之中亦明言:「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109孟子以「道」作為修養的標準,

以古聖先賢為例,只要透過修養工夫,人人都有成聖的可能。

然而,修養最忌二者,即是「無為」與「無思」,錢穆先生說:「『無思』與

『無為』者,吾人不能為善之二大病源也。」110如上節所言,心有「思」跟「為」

的功能,若不思不為,那麼便不能夠喚醒四端,也就不能夠成德成聖,所謂「為」

即是要培養吾人之「高志遠意」,所謂「思」是要吾人「反身切己」,「為」與「思」

是修養的兩大義,「高志遠意」與「反身切己」是修養的兩大重點。

(一)為之:高志遠意

在〈告子上〉中曹交問:「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而孟子回答:「為之而 已矣。」只要有意「為之」,人人都有成聖的可能,表現出孟子性善論中的積極 性,修養的第一義即是要有自主之動力,也就是孟子所謂的「為」,孟子曰:「自 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 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111只要有心為之,成聖並非無可能,反之,如果一 個人「自暴自棄」,也就是沒有行善、行仁義之心,那麼無論怎麼修養,都是徒 勞無功,故孟子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112

「為」即是「志」,時時刻刻存「志」,無論是為學或修養皆是,如同孔子所言「君 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要時時刻刻心存仁義,勿失本 心,無叛於道,要時時刻刻心存仁義,勿失本心,無叛於道,此「志」要恆久更

107 《孟子•離婁下》,頁 558-559。

108 宋•朱熹:〈答梁文叔書〉,收入朱杰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21 冊,頁 2025。

109 《孟子•滕文公上》,頁 315。

110 錢穆:《四書釋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年),頁 239。

111 《孟子•離婁上》,頁 507。

112 《孟子•盡心上》,頁 9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要高遠,恆常持之,方能所為,除此之外,心存大志,才能夠成聖,因為修養的 標準-「道」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要達到「道」,必須要有高遠的志向,

才能夠向「道」前進,故孟子鼓勵人要培養高志遠意,不容自貶其身,而孟子在 教學上亦是如此:

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 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 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113

孟子教導學生不應自貶,以徇學者之不能,孟子更鼓勵人應當遊大觀、存大志: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 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 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114

借由登山觀海,來喻聖道廣大深遠,勉勵學者循序漸進,止於至善。是以,吾人 為善成德,首先要先有「為」,也就是要存「志」,培養吾人高志遠意,是修養的 第一義,有為者無論遇到何者困難,都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因為「志」夠 高夠遠夠堅定,無論是為學或是成德皆是如此,修養之前需先立「志」,定下目 標,堅定心志,才能夠行之。

(二)思之:反身切己

當然,光靠「志」是不夠,還要能夠「思」,此是修養的第二義,心存高志 遠意的通時,更必須要時時「反身切己」,也就是心之「思」的作用,此「思」

乃是反省自己,孟子常常強調「反」,吾人以古先聖賢作為進德目標的同時,更 應回頭反省檢討自己,是否有達到標準,故「思」是修養的第二義。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 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15

本心往往易受到外物所誘,血氣所使,故遇到與己不合的狀況時,孟子要人「反 求諸己」,保持心之純淨,以免喪失本心,人人若能夠反省自己,保持清明靈覺,

紛爭吵鬧之事便會減少,故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113 《孟子•盡心上》,頁 942-944。

114 《孟子•盡心上》,頁 913-914。

115 《孟子•離婁上》,頁 4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116由於吾人的本心本性是善良的,上天賦予吾人仁、義、禮、智四端,蘊藏在心 中,唯有透過個人的反思,方能喚醒,故孟子說:「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 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117聖人君子之所以與普通人不同,在於其時時刻 刻都在「思」,思索自己哪裡不足,哪裡還不夠,遇到挫折困難時,最先做的事 情並非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

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 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118 人人皆有仁義存於心中,但是若不思,則不會察覺,君子與他人不同,能夠「自 反」,喚醒心中之善端,孟子稱「湯武,反之也」119此「反」就是善於反省之意,

中古的聖人,如商湯與周武王,已經有上古聖人,如堯、舜,所立下的標準,以 此標準,反其身而誠,故說「反之」,透過思考反省,達到自省切己的功用。

綜上所述,孟子修養的標準是「道」,並以古先聖哲為例,而在修養之前,

必須先「為」與「思」,也就是要培養「高志遠意」並且「反身切己」,而修養工 夫的具體內容則可從「學」與「心」兩方面來論。首先論「學」,由於孟子十分 重視與強調「心」之作用,故往往有學者認為孟子修養理論中忽略了「學」的工

必須先「為」與「思」,也就是要培養「高志遠意」並且「反身切己」,而修養工 夫的具體內容則可從「學」與「心」兩方面來論。首先論「學」,由於孟子十分 重視與強調「心」之作用,故往往有學者認為孟子修養理論中忽略了「學」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