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時代的回應:漢代政治制度與時代風氣影響下的孟子地位

第三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第三節 小結

本章藉由還原歷史背景來梳理出時代與孟學發展的關係,主要從政治與時代 風氣兩方面著手,漢代孟學的發展深受政治與時代風氣變遷的影響,孟子地位的 浮沉也因此有著戲劇性的轉變,受到秦火焚書與挾書令政策的影響,書籍不全導 致學術的發展相對停滯,且不許以古借今等政策,使得戰國末年,儒學的發展大 為受挫,孟學也受到影響,漢初建立時,服膺黃老之學,政策上多採取無為而治,

休養生息,又加上書籍不備,執政者在學術上並無太大的突破與干涉,但是在諸 多知識階層的努力之下,儒學有日漸興起的趨向,漢文帝時《孟子》置為博士,

是孟學得到官方認可的標幟,漢武帝罷黜百家,立五經博士,影響整個漢代經學 之發展,更影響了諸子學的浮沉,五經的確立,儒學成為官學,開始蓬勃發展,

孟學為儒學重要流派之一,自然也開始受到關注,但是由於學術重心都放在五經 之上,孟子學的研究相對也就受到影響,雖有關注卻並沒有突破性的發展,直到 漢昭帝時的鹽鐵會議,在賢良、文學的大量引用下,孟學理論大放異彩,表示學 者們開始思考孟子理論實踐於漢代政治上的可能,更在無形之中提升了孟子在漢 代的地位,然而可惜的是,這樣的趨向並未得到很好的延續,西漢末年復古改制 運動與讖緯之學的興起,孟學的研究也因此停滯,待東漢時代風氣轉變後,孟學 研究才又再次興起,且掀起漢代孟學研究之高峰。由此可見,漢代孟學的發展受 到漢代政治與時代風氣的影響之大,歸納本章的梳理與論述,漢代歷史之變遷與 孟學之發展兩條軸線的概況以表格整理如附錄二,可以看出孟學在漢代發展的大 致輪廓,政治雖然影響孟學發展之深,但是卻不會因為政治的變遷有著一定的上 升或下降的趨勢,二者之間並非是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並不會因為政治上相 對穩定,孟學發展就特別順利,亦不會因為政治的動盪不安,孟學發展就呈現停 滯狀態,比如西漢末年與東漢末年皆為政治較為混亂之際,孟學發展卻有著兩種 不同的結果,故歷史之發展絕非單一之原因,還需參照其他因素,時代風氣亦是 影響孟學發展的重要原因,東漢風氣的轉向可說是影響孟學發展的重要因子,堅 毅忠貞的士風、廣闊博通的學風、理性批判的思潮,三種風氣的轉向促使孟學發 展之興盛,與此同時,也反映出《孟子》對於時代的影響,《孟子》一書中強調 堅忍重義的精神影響也呼應了東漢士風,不平則鳴的批判精神亦受到東漢知識階 層的繼承,可見時代與經典之間的關係是雙向互相影響與回應,更顯示出歷史的 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孟學雖然歷經波折,起起伏伏,但整體來說,其發 展有著上升的趨勢,可見漢代在整個孟學發展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也為了日 後孟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漢代孟學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成熟期」、「停滯期」與

「高峰期」。

第一階段:萌芽期。時間從西漢建立至漢武帝以前。戰國末年孟學雖然成為 一個儒家流派,但並未有確切文獻可以證明已經有對孟學的研究,而至漢初,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書〈五行〉中孟子「仁義」的觀念特別突出,又大量引用《孟子》來解說,許多 主張皆與《孟子》相合,顯現出此時孟學的研究逐漸萌芽,而《孟子》在此階段 置為諸子博士,標幟著孟學得到官方的肯定。

第二階段:成熟期。時間從漢武帝罷黜百家至鹽鐵會議。孟學的發展在受到 儒學成為官學的影響,逐漸受到知識階層的注意,但由於五經博士的設立,在學 術發展上,多著眼於五經上,對於諸子之學較為忽略,故孟學研究是以緩慢的速 度在發展,時至鹽鐵會議時,孟學研究逐漸成熟,賢良、文學多次引用《孟子》, 並以孟子的思想理論為基礎提出政治上的主張。

第三階段:停滯期。時間從鹽鐵會議至光武中興。由於西漢末年,政治的動 盪與經學的僵化,學術上呈現停滯的狀態,孟學相對亦受到影響,發展有著衰落 與停歇的趨勢。

第四階段:高峰期。時間是光武中興之後。此階段受到時代風氣轉向之影響 甚深,首先,由於光武帝喜愛儒術,禮賢下士,又提倡與鼓勵忠孝節義,形成東 漢獨特的淳美士風,知識階層對「士節」的問題特別重視,與《孟子》中重義、

堅忍的精神相呼應;第二,在學術上開啟博通的學風,東漢知識階層有鑑於西漢 經學的繁瑣與僵化,加上書籍的完備與利祿之途的改變,治學風氣上不再固守窮 經,博通之風的興盛促使子學的發展與興起;第三,社會上興起一種批判的思潮,

與孟子勇於批判的精神相互輝映,在這三種風氣的轉向之下,孟學的發展也達到 了從漢初以來的高峰,大量《孟子》注本的出現,知識階層在文章中多引用《孟 子》之言,都顯現出孟學發展的巔峰。

從本章的耙梳,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追問:除了從政治與時代風氣的變遷中,

觀察孟學發展的狀況外,還能從什麼方面來討論?又,在東漢時期,風氣的轉向 與知識階層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在西漢知識階層的認知底下,孟子與其書又扮 演著怎樣的角色?對於漢代孟學的發展有沒有影響?職是,由本章所引申的問題,

將在下一章節展開,從漢代知識階層眼中的孟子形象探討漢代孟學的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也。」

144

也,富貴者士之期也。」

146

主張必須以德化民,安撫匈奴,不 應該以武力來討伐,征伐只會導 致滅亡,又,戰爭勞財傷民,使得 民不聊生:「孝武皇帝攘九夷,平 百越,師旅數起,糧食不足。」

147

所造成的弊大於所得之利。

面對匈奴的侵擾,為了長久的治安,戰 爭是必須的:「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也。

今四夷內侵,不攘,萬世必有長患。……

故聖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奮 怒也,所以匡難辟害,以為黎民遠慮。」

148

只有徹底征服匈奴,才是解決之道。

144 《鹽鐵論•輕重》,頁 178。

146 《鹽鐵論•毀學》,頁 230-231。

147 《鹽鐵論•復古》,頁 79。

148 《鹽鐵論•結和》,頁 4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元年 之,使左右毒死,迎劉志 嗣位,年僅十五歲。

社 會 批 判 之 風 的 興 起與《孟子》之中的 批判精神相互輝映,

孟 學 的 發 展 也 因 此 興盛,大量孟子注本 因此出現,孟學在漢 代 的 研 究 自 此 達 到 高峰。

147 A.D. 東漢桓帝建和 元年

梁翼誣陷劉蒜謀反,又 誣陷李固、杜喬與劉蒜 串通。

159 A.D. 東漢桓帝延熹 二年

桓帝與宦官唐衡、左悺、

徐璜、具瑗、單超為謀,

逼其與其妻自殺,並封 五宦官為侯。

162 A.D. 東漢桓帝延熹 五年

皇甫規因不喜與宦官交 往,遭宦官誣陷賄賂群 羌,下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