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尊孟與非孟:漢代知識階層眼中的孟子

第三章 歷史的理解:漢代知識階層視域下的孟子

第二節 尊孟與非孟:漢代知識階層眼中的孟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第二節 尊孟與非孟:漢代知識階層眼中的孟子

在上一節中,透過史書中所記載的孟子與引述孟子之言來窺探史家眼中的孟 子,發現在兩漢之際的史書中,孟子之理論實已受到漢代知識階層的注意與討論,

是以,本節將進一步的討論除了史家外的知識階層眼中的孟子。《文心雕龍•知 音》中首句便感慨:「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 乎!」

69

在時間的長河與廣大的宇宙中,人是最渺小的存在,理解的獲得是存在 中的一絲安慰,肯定的掌聲是前進時的一道動力,然而理論與想法要得到支持與 肯定並非容易,中國知識階層一生往往以「得君行道」當作目標,在現世若無法 獲得賞識,便退而留下著作流傳於後世,等待歷史的理解,在戰國時期,孟子的 理論並未受到君王的重用,亦沒獲得同時之人的注意,而在其死後幾十年間,亦 無太大的迴響,在歷史的舞台上,孟子儼然是個沉寂的配角,所幸經典中是經得 起時間的考驗,兩漢之際,孟子學說逐漸受到關注與討論,即使在漢代《孟子》

仍是列作子書,尚未晉升至經書的地位,但是對於孟子的思想理論已經有許多學 者討論,無論是對孟子的批評或是稱許,都是孟學發展史上重要的標幟,漢代對 孟學的關注表現在尊孟與非孟的兩種思潮上,然而,在兩漢之際,尊孟與非孟兩 種思潮之間並非是截然不同的兩面聲音,而是一體兩面的,所呈現出來的歷史面 貌是對孟子的關注與肯定,所建構的是不同的孟子形象,歷史形象的建構反映了 對理論的接受與反思,故本節欲透過漢代諸子筆下的孟子形象來討論漢代孟學的 發展。

《孟子》一書在漢代經學史上雖未有著矚目的突破,但是在西漢時期,已經 受到漢代知識階層的注意,在漢賦之中,已出現零星引用孟子之處,文人藉著孟 子思想加強賦體的諷喻力量,例如在〈上林賦〉的末段提到:

於是酒中樂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朕以 覽聽餘閒,無事棄日,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恐後世靡麗,遂往而 不返,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也。」於是乎乃解酒罷獵,而命有司曰:「地 可墾辟,悉為農郊,以贍氓隸,隤牆填壍,使山澤之民得至焉。實陂池而 勿禁,虛宮館而勿仞。發倉廩以振貧窮,補不足,恤鰥寡,存孤獨。出德 號,省刑罰,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與天下為始。」70

與《孟子•梁惠王》中有諸多相似之處,71而賦中的思想更是與孟子「賢者而後

69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知音〉,頁 713。

70 趙逵夫主編:《歷代複評注(漢代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 年),〈上林賦〉,頁 163。

71 如「繼嗣創業垂統」與〈梁惠王下〉中「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相呼應,「隤牆填壍,

使山澤之民得至焉」則與「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想 法相通,而最後「發倉廩以振貧窮,補不足,恤鰥寡,存孤獨。出德號,省刑罰,改制度」

與〈梁惠王上〉中所提到的王道思想:「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相呼應,可見司馬相如已經對孟子的思想有所 關注。除了在漢賦之中,韓嬰《韓詩外傳》亦有多處引述《孟子》並闡發其學說,

清代學者嚴可均(1762-1843)指出:「《韓詩外傳》引《荀子》以說《詩》者四十 餘事,是韓嬰亦荀子私淑弟子也。」72韓嬰受到荀子思想的影響是無庸置疑,在

《外傳》中大量引用荀子之言,然而若說其完全繼承荀子思想實為不然,韓嬰的 學說可以說是兼採孟荀之學,對於孟荀的思想都有所服膺,在《外傳》中除了正 面引述《孟子》之外,更引了兩則孟母教子的故事,而在《外傳》卷四中由原本 荀子的「非十二子」刪卻孟子、子思,轉變為「非十子」,可以見其對孟子抱持 著一定的敬意。西漢時期將孟子推尊至高則為揚雄(53 B.C.-18 A.D.),在其著作

《法言•吾子上》提到:「古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後之塞路者 有矣,竊自比於孟子。」

73

尊孟態度顯明,對於孟學發展有所突破,到了東漢時 期,大量《孟子》注本的出現,表示了對《孟子》一書的關注,其中趙岐在〈孟 子題辭〉中將孟子推尊至極,另一方面,王充在《論衡》之中,則有〈刺孟〉一 篇,對於孟子的理論有所討論與批評,但多次將孔孟並提,在孟學史上有獨然的 意義。除此之外,漢代諸子在注疏時常常引用《孟子》來疏通精義,如鄭玄、鄭 眾注三《禮》,又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引用《孟子》來釋字義。

74

到了東 漢時期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孟子》注本的大量興起,歷史記載中兩漢最 早的《孟子》注本應是明章時期的儒者程曾,在《後漢書•儒林列傳下》:「程曾 字秀升,豫章南昌人也。受業長安,習嚴氏春秋,積十餘年,還家講授。會稽顧 奉等數百人常居門下。著書百餘篇,皆五經通難,又作孟子章句。」

75

可惜亡佚 太早,並未有所著錄與徵引。除此之外,尚有鄭玄、高誘、劉熙三家注本,但亦 都散佚,所幸尚有遺文與徵引之文散見於他書,如鄭玄與高誘在注釋他書時多有 徵引,又如劉熙在李善《文選注》中尚有遺文,這些都在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 書》中可以見得。

無論是揚雄《法言》、王充《論衡》或是趙岐《孟子章句》,都表現出兩漢尊 孟與非孟的兩種思潮,這兩種思潮的討論代表著在兩漢之際對孟子的關注日趨提 升,也代表著孟子在漢代的地位逐漸升高,到了東漢時期,這兩種思潮的激盪更 是明顯,與當時博通學風有關,誠如第二章所言,東漢時期,開始對繁鎖固陋的 經學進行了反思與檢討,因此脫離了師法的桎梏,標榜著治學兼通諸經與傳記諸 子,不再墨守經書,博通之風使得學術發展更加蓬勃開放,是以,在這種風氣的 影響之下,孟子的學說也就受到比西漢更多的注意。除此之外,更與「士風」的 轉變有關,徐國榮先生指出:「東漢中後期儒學名士們之看重孟子更多地關注其

72 清•嚴可均:《鐵橋慢稿》(臺北:新文丰出版社,1988 年),卷三,〈荀子當從禮議〉,頁 25。

73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頁 81。本書《法言》引 文皆出於此書,以下簡稱《法言義疏》,出版項不再加註。

74 共有七處,一為「謜」字引《孟子》「故謜謜而來」,二為「鬨」字引《孟子》「鄒與魯鬨」 三為「買」字引《孟子》:「登壟斷而网市利」,四為「𣢰」字引《孟子》:「曾西𣢰然」,五為

「𢗊」字引《孟子》:「孝子之心不若是𢗊」,六為「浼」字引《孟子》:「汝安能浼我」,七為

「滰」字引《孟子》:「夫子去齊,滰淅而行」

75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儒林列傳》,頁 25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中固有的社會批判精神和剛正不阿的『士大夫』精神。」

76

《孟子》一書中的批 判性十分突出,與東漢時期的社會風氣與文化背景相互呼應,形成東漢士人的心 靈寄託與安慰。

綜上所述,漢代諸子對孟子的理論實已有豐富的討論,無論是稱許或是批 評,反映出兩漢尊孟與非孟的兩種態度,而這兩種態度並非絕然,如王充〈刺 孟〉一篇雖對於孟子理論有所批判,但是其中隱然留露出其對孟子的尊敬,又 如揚雄雖然十分推尊孟子,但在思想上,尤其是人性論上,並非是完全贊同孟 子學說,是以,無論是尊孟與非孟,都是漢代諸子對孟子學說的關注,而其所 建構的孟子之歷史形象更是反應了對孟學的接受與反思,故底下便分述漢代各 諸子眼中的孟子:

一、 韓嬰

據《漢書•儒林傳》記載,韓嬰以《詩經》見長,在孝文帝時曾任博士,在 景帝時期擔任太傅:

韓嬰,燕人也。孝文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嬰推詩人之意,而作 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歸一也。淮南賁生受之。燕趙間 言詩者由韓生。韓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傳。燕趙間好詩,故其易 微,唯韓氏自傳之。77

韓嬰依《詩經》而作《內傳》與《外傳》,其解《詩》與當時魯地申培公、齊地轅 固生有所不同,故能夠另立一系,自成一家之言,稱為韓詩。其《韓詩外傳》的 表現方式乃是採用詩史相結合,

78

透過歷史故事來解《詩》,在文字的背後更隱含 著對時代的期許與作者個人的思想情感:

所有這些以故事為主的著作體裁,與起於南北朝時代的彙書的性質不同;

彙書只是按類抄錄,以為寫文章時舖辭摛藻之資,在抄錄的後面,沒有思 想性的活動,而先秦的這種體裁,乃是想加強思想在現實上的功用性與通 俗性,尤其是想加強對統治集團的說服力。西漢著作,除揚雄的《太玄》、

《法言》外,幾無一不受此種體裁的影響,其中最為突出的則是韓嬰的《韓

76 徐國榮:〈名士精神與漢魏之際孟子地位之浮沉〉,載於《孔子研究》2002 年第 5 期,頁 73。

77 漢•班固:《漢書•儒林傳》,頁 3613。

78 徐復觀先生指出:「歷史的特性,是一個人,一件事,決不會再度呈現。由此可以了解,孔子 作《春秋》以為百世法,此時《春秋》中人物的言行,亦必破除其特定的時間空間與具體人 物個性的限制,而把其中所蘊含的人的本質與事的基義,呈現出來,使其保有某種的普遍性 妥當性。於是歷史上具體地人與事,此時亦成為此普遍性與妥當性的一種象徵。此雖較詩的 象徵為質實,但在領受者的精神領域中,都是以其象徵的意味而發生作用,則是一致的。這 樣便開了由《荀子》到《韓詩外傳》的詩與史相結合的表現方式。」詳細論述請參氏著:《兩 漢思想史(卷三)》,〈韓詩外傳的研究〉,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詩外傳》。79

在《外傳》中,特別突出「士」的問題,表現出漢代知識階層與政治之間的矛盾

在《外傳》中,特別突出「士」的問題,表現出漢代知識階層與政治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