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進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進路

透過上述的研究回顧,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關於漢代孟子學的研究,有從整個 發展來論,也有從議題來開展,皆是本文研究基礎的養分,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對 於漢代孟子學專門做一完整且深入的研究較少,而充分從不同面向來討論漢代孟 子學的,亦較為罕見。本文題目為「漢代孟子學解釋的轉變與實踐」,故本文將 時間範圍鎖定在漢代,欲從「時代背景」、「歷史形象」、「思想詮釋」三條軸線來 論漢代孟子學的發展,透過這三條軸線,試圖建構出全面且深入的漢代孟子學系 統,由大背景入手逐漸著眼深入於細微之處,分析此時期孟子思想的轉變與理論 的實踐,試圖彌補孟子學在漢代較為空白的一頁。此三條軸線更可視為三個層層 遞進的面向,由外而內,由大而小,先撥開整個「時代背景」,討論漢代的「政 治制度」與「社會風氣」,這是本文必須用力的第一個層面;接著進而撥開第二 個層面-「歷史形象」,思想家在不同時代的背景下,透過史家的視域以及後世 的評價,建構出不同的歷史形象,時代賦予了思想家不同的面貌,同一個思想家 在不同時代存在著具有「時代特色」的歷史形象,因而從歷史形象來探討孟子學 的發展是必要的;最後必須進入最核心之處,也就是「思想詮釋」的層面,在先 前對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看來,大多從政治視角出發,本文基於前人研究成果的 基礎上,除了從政治視角來看,更欲藉由社會風氣的轉變、學術內在理路的發展 等等不同視角來觀察從孟子思想至漢代的轉變發展,職是之故,首先必須先對孟 子的思想理論有所統整與研究,接著梳理漢代對孟子思想的不同詮釋開始,釐清 孟子至漢代的轉變脈絡,進而討論孟子理論在漢代的實踐,透過層層論證與反覆 的印證,探究在兩漢之際,思想與政治、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從大時代 著眼,逐一檢視與梳理漢代對孟學的詮釋思想,再從詮釋思想回到時代的討論上。

106

本文欲藉由文獻之考訂與整理,呈現出漢代孟學的樣貌,依循著對客觀歷史的 認識,探尋時代背後的意義,藉由史料的呈現,形塑出筆者與孟子、與漢代知識 階層三方的對話與討論。

在研究材料的部分,主要是從《孟子》文本與漢代著作進行相互補充與比較,

漢代著作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因漢代學術與政治之間有著緊密聯繫,所以必 須對政治與制度相關材料進行考察,如:《白虎通》、《鹽鐵論》等等,第二,亦

106 徐復觀先生說:「由局部積累到全體(不可由局部看全體),由全體落實到局部,反覆印證,這 才是治思想史的可靠方法。但若僅僅停頓在這裏,則所得的還只是由紙上得來的抽象的東西。

古人的思想活動,乃是有血有肉的具體地存在。此種抽象的東西,與具體地存在,總有一種距 離。因此,由古人之書,以發見其抽象的思想後,更要由此抽象的思想以見到在此思想後面活 生生的人;看到此人精神成長的過程,看到此人性情所得的陶養,看到此人在縱的方面所得的 傳承,看到此人在橫的方面所吸取的時代。……所以治思想史的人,先由文字實物的具體,以 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以走向人生、時代的具體。經由此種層層研究,然後其人其 書,將重新活躍於我們的心目之上,活躍於我們時代之中。我們不僅是在讀古人的書,而是在 與古人對話。」請參: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年)〈有關思 想史的若干問題〉,頁 116。本文雖先從全體開始討論,但是在研究宗旨上與徐先生有相同的關 懷重心,皆希望透過反覆印證的方法,從具體走向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與孟子及漢代孟 學詮釋者有所對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必須借助史書的記載,如:《史記》、《漢書》等等,幫助我們了解漢代的社會文 化以及思想樣貌,更可從史家的語境中觀察漢代孟學的地位浮沉,第三,還需從 漢代子書中進行深入的探析,如:《新語》、《新書》、《春秋繁露》、《法言》、《論 衡》等等,第四,漢代《孟子》注本對漢代孟學的發展討論有很大的幫助,如:

趙岐《孟子章句》,其他注本雖已亡佚,但仍能從漢代注釋者其他著作與清代輯 本中可以發現痕跡,如劉熙的《孟子》注在李善《文選注》中尚有遺文留存,又 如高誘在注《戰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時多引《孟子》。除了《孟子》

文本與漢代著作外,還必須參考戰國末年至漢代初年之間的出土文獻,探討其中 思想理論的轉變,這對我們研究孟子理論在漢代發展演變有很重要的幫助。

就研究對象而言,本文主要鎖定在漢代的「知識階層」,在此必須先說明為 何使用「知識階層」一詞,而並未使用「士」,「知識階層」是西方近代出現的名 詞,因而一般的社會學家和史學家都傾向於將此社會階層視為一個近代的現象,

即便他們不否認每個歷史階段都存在著一個「知識階層」(intellectual stratum),

107但是古代的知識階層與近代知識分子仍有所不同,古代的知識階層有著壟斷教 化的權力,是以,「這一階層在思想上是和日常的生活現實脫節的,他們的主要 興趣是為自己的武斷思想作系統化的努力」

108

,而近代知識分子來自各種不同的 社會階級,「他們現在只有在學術思想的領域內從事於公平而自由的競爭」。

109

接著,就「士」而言,余英時先生指出「知識階層在中國古代的名稱是『士』, 但『士』卻不是一開始就可以被認作知識階層。『士』之變為知識階層,其間有 一個重要的發展過程。」

110

在封建秩序解體前的「士」,有一限定性,在社會身 分上,主要限定於封建貴族階級內,在政治上,則限定於各種具體的職位之中,

而在思想知識上,則限定於詩、書、禮、樂等王官之學的範圍內,這樣的限定一 直到封建解體後,才從最低級的貴族轉而成為四民之首。

111

「士」經歷了一段歷 史轉變,時至漢代,知識階層無疑可以「士」來稱之,然而在漢代亦有「士」與

「士大夫」一詞使用上的不同,

112

又加上本文所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漢代的知識階

107 余英時指出:「『知識階層』是西方近代的名詞,它最初源於俄國的所謂"intelligentsia"。至於 現在英文中的"intellectual"這個字,則起源甚遲,據學者考證,它大概是由法國「老虎總理」

克雷門梭(G. Clemenceau)在一八九八年首次使用的(intellectuel)。另一方面,俄國的"

intelligentsia"也是一個相當新的觀念,它出現於一八六零年代中。不過俄國「知識階層」的遠 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的貴族階級。」詳細論述請參氏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年),〈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頁 1-2。

108 同上註,頁 2。

109 同上註。

110 同上註,頁 4。

111 相關說明請參: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頁 1-94。

112 余英時指出:「『士大夫』在漢初時主要係指武人,但愈往後便愈具有較廣的社會涵義。雖然後 來的史籍中亦多保存了一些『士大夫』的早期用法。我們把這種觀念的演變配合著實際的社 會變遷來看,才能明白其所以有此演變之故。這更加深了我們對於西漢社會士族化過程的理 解。由此可見,『士大夫』一詞從漢初到士族興起以後,在內容上確已起了很大的變化。」詳 細論述請參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年)〈東 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頁 1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層,更有可能會牽涉在《孟子》中所提到的知識階層,

113

為避免可能有指涉對象 不同的問題與混亂,故本文在行文中統一取用「知識階層」一詞。

界定完研究對象後,以下,便依序說明本文的研究進路與章節安排:

首先,從第一條軸線「時代背景」來進行開展,筆者欲先從兩漢時代背景來 討論,回到漢代歷史現場,還原漢代歷史的面貌,一時代思想之轉變與時代風氣 和政治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在西漢時期由於漢帝國的初起,對於政治制度上多 有所變革與創新,所以在西漢時期孟子地位的浮沉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響,到了 東漢,經過西漢的變革與奠定,在制度上相對穩定,但在時代風氣上則與西漢有 所不同,所以在東漢時孟子的地位則與時代風氣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在〈第二 章 時代的回應:漢代時代風氣與政治制度影響下的孟子地位〉中,以時代為軸,

先討論政治制度對《孟子》地位的影響,時間主要聚焦在西漢的制度,從漢代的

「博士」制度談起,順著時間陸陸續續談到鹽鐵會議,接著再探討東漢時代風氣 的轉變,從嚴謹遵循師法、家法,到後來推尊博通學風,其中對於孟學的態度也 有所不同,本章節欲藉由整個漢代的時代背景來論述孟子地位的浮沉,並大致勾 勒出漢代孟子學的歷史輪廓。

對時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後,進入到第二條軸線,從孟子在漢代的「歷史 形象」來論,〈第三章 歷史的理解:漢代知識階層視域下的孟子〉中討論孟子形 象在漢代的樣貌,從漢代知識階層的作品中描繪出孟子在漢代的形象,並以孟子 形象來論漢代知識階層對孟學的接受與反思。透過史料的呈現與史書的記載,以 司馬遷《史書》與班固《漢書》為主要材料,佐以漢代其他相關著作,來看史家 眼中的孟子形象為何,一部經典在歷史的流傳中必然會經歷接受與批判兩種不同

對時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後,進入到第二條軸線,從孟子在漢代的「歷史 形象」來論,〈第三章 歷史的理解:漢代知識階層視域下的孟子〉中討論孟子形 象在漢代的樣貌,從漢代知識階層的作品中描繪出孟子在漢代的形象,並以孟子 形象來論漢代知識階層對孟學的接受與反思。透過史料的呈現與史書的記載,以 司馬遷《史書》與班固《漢書》為主要材料,佐以漢代其他相關著作,來看史家 眼中的孟子形象為何,一部經典在歷史的流傳中必然會經歷接受與批判兩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