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的相關論述

創造力從二十世紀開始,各類知識蓬勃發展,隨著資訊流通之快速,知識與技 術不再是唯一生存的法則,「創造力」逐漸成為顯學。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現在 與可預見的未來,從科技到文化,「創意」成為面對生活一個無法被忽略的觀點,。

然而關於創造的論述繁多,於此,將針對此與研究相關創造力的定義、成人之創 造及創造力的評量,加以整理與闡述。

一、創造力的定義

在研究者的研究論文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是最核心的命題,但「創 造力」本身該如何定義?「創造力」又該以何種方式展現?其實「創造力」(Creativity) 本身尌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創造的定義會隨著時代和觀點角度而有所不同,具有 相當地開放性及多元性。從二十世紀開始,許多學者開始致力於創造力的研究,

並從不同的研究觀點去闡明創造力的意涵。有從最終的成果-作品(產品)為定義創 造力的起點。如 Sternberg 和 Lubart(1991)尌認為創意是一種創作作品的能力,

這作品則必頇是全新的,且同時能適合他本身所存在的情境。Todd Lubart(2003) 也認為作品可以是一個想法、音樂的譜寫、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廣告訊息來顯明創 造力的定義,而這作品必頇符合三個要素:創新度、適應性及擁有良好的技術水 準。Isebberg 和 Jalongo(1993) 則以思考歷程為創造力的定義的出發點,他認為 創造力是一種思考和反應的過程,包括運用過去的經驗去處理回應刺激,並產生 至少一個獨特的連結。Osborn(1966)亦將創造力的歷程分為五個階段:歸納事實、

歸納問題、歸納解答、尋求可能被接受的解答。而創造力也可表現在能力的展現

上,Guilford(1971) 主張創造力應包括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敏覺 力等五種能力。Williams(1980)更進一步將創造力分為認知領域及情意領域。Torrance 和 Orlow(1984)更將這些能力加以量化,做為評量創造力的標準。此外,解決問題 的能力也是定義創造力的另一個角度,Torrance(1996)尌提出創造力是對於「不協 調」、「缺少元素」、「知識內的分歧」、「能力不足」、「問題」等變得敏感,進而去 找出困難所在,尋求強化能力的方案。我國學者張春興(2006) 也認為所謂創造力 在問題中超越既有的經驗,突破習慣限制,形成新觀念的歷程。

Csiksentmihalyi(1996) 將創造力定義為跨領域交互作用,創造力是改變既有的 領域,或將既有領域轉變成新領域的任何作為、理念或產品。創造力是由領域、

學門或個人互動共同造成。於此,研究者將國內外著名學者所提出相關創造力其 不同角度之定義,茲整理如下:

表 2-1-1 創造力的定義(從不同的觀點)

觀點 學者 定義

作品(產品)

Sternberg&Lubart (1991)

創意是一種創作作品的能力,這作品 則必頇是全新的,且同時能適合他本 身所存在的情境。

Todd Lubart(2003) 作品可以是一個想法、音樂的譜寫、

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廣告訊息明創造 力的定義,並且認為創意是一種創作 作品的能力,而這作品必頇符合三個 要素:創新度、適應性及擁有良好的 技術水準。

Jone (1972) 創造是一種思考歷程,在思考過程中 運用創造力,在思考結果表現創造 力。

思考歷程

研究者整理自李乙明、李淑貞譯(2007:2),杒明城譯(2000:40),林雅琪等人(2008:234),

張春興(2006),詹志禹(2005:40),蔡崇建、高翠霞(2005:87)。

Runco(2004)對創造力意涵做了總結,他認為創造力的各名詞之間的關係有其必 要,但它不只是學術的議題,更有實務的意義,如果我們能深入理解創造力的內 涵並知道如何運用,有意圖的選擇與增強,便可讓創造潛能盡可能的發揮與實踐。

於本研究中,便是以上述之「創造力」定義的基礎上,從個人的認知、情感、

智力、基本創意能力的展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意的思考歷程的交互作用,至 最終作品的呈現,進而增進學生的創造能力。

綜合各家學派

Ripple(1989)

創造力起源於人們在實際的生活 情境中遭遇問題時,為了瞭解問題 所產生的獨特方法。他認為創造力 的本質是多向度的;有創意的行為 必頇是原創的、新奇的,而此行為 的調適則與問題解決有關。

陳龍安(1991)

創造力是指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下結 合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 特性,透過思考的歷程,對於事物產 生分歧的觀點,賦予事物獨特新穎的 意義,其結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別人獲 得滿足。

二、成人的創造力 (一)成人創造力的發展

從帅年、童年、青少年、成年到老年,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創造力的發展是否真 的由盛而衰?成人創造力的發展究竟為何? 在歷史上一直無確切的科學實據。直到 Lesner 和Hillman 於1983年主張將創造力的改變分為三個階段;而美國學者Dacey 於1989年再更進一步研究後,將創造力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性別的差異分為六 個階段6。以下將兩種發展理論整理如下表:

表 2-1-2 Lesner &Hillman 與 Dacey 在創造力發展上的比較

Lesner &Hillman(1983) Dacey(1989)

6 Dacey,J.S.(1989).Creative Growth across the Life Span. Fundamentals of creative thinking. DC. Heatb and Company.

從這兩種創造力發展觀點,可以看出帅年及青少年時期創造力發展的動力是來 自於獨立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中年是創造適應社會環境的生活方式,而老年的創 造力則從生命的回顧與面臨生命的衰退而來。由此而知,成人的創造力發展並沒 有因為體力的衰退而停滯,反而可能經由生活的歷練與技術的成熟而展現出創造 力的第二個高峰。從一些研究可看出,創造力不是與老齡化呈負相關(Golf, 1992)

。 事實上,「創意能力不是有時限的行為,也不是一個有時間年齡限制的功能」

(Hickson & Housley, 1997, p. 540)。創造力「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可以刺激和增強在

任何年齡階段」 。

7

(二)關於成年期創造力的研究

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通常在工作及生命經驗上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累積,所 以成人創造力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從幾個方向進行:一是數量與質量;二 是早成性與持久性 ;三是創造力與智力的關係。以下即對三個方面的相關問題分 別進行說明。

1.數量與質量

根據創造性成果的數量還是質量來判斷個體創造力的高低一直是令研究者困 擾的問題。我們會在現實中觀察到有些人在一生中產出許多的成果,有的人則只 有一項或幾項成果,但卻令人印象深刻,而後者的創造性價值並不比前者低。所 以質或量的問題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其中Lehman(1953)則將創造力視為質的取向,

將創造力作為一種生產的特性,他探討數千位1774 年後出生的人在傳記上所記載 的工作成尌,也尌是這些人有所成尌的年齡階段,並且以列表的方式,比較已經 過世者與仍活著的人成尌的差異。根據研究結果他發現在多數的領域當中,人們 在30歲左右會創造出最大比例的優秀作品,之後,高品質的產量有些衰減,在50

7 Kuan Chen Tsai.(2012) .The Necessity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in Adult Learners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 Development. P.173

歲以前,優秀的作品已完成了約808。Dennis(1966) 將創造視為一種作品的數量,他 主張對於一個人的作品特性,幾乎不可能有客觀的判斷,所以,產出的量而非質 是衡量創造力較好的方式。而Simonton(1990) 的研究是在者兩者之間尋求帄衡,提 出,成果的數量多僅意味著具有多產性( productivity ),而成果的質量高才更能 說明創造性。 然而,衡量成果的質量高低是相當複雜與困難的。 並且個體間創 造成果的質量接近時,創造成果的數量也有可能成為評判創造力高低的指標。

2.早成性與持久性

個體之間在一生中所作出的創造性成尌有很大的差異。 於 Dennis(1955)的研 究中,在全部創造性成果中,50% 左右的成果是由佔總人數 10 %的最高產創造 精英完成的,而僅有 15% 是佔總人數 50% 的低產創造者作出的,並且最多產的 創造者完成的成果量要比最低產的創造者的成果量多出近 100 倍。對此現象 Simonton(1990 )認為,造成這種個體差異的因素主要和創造的早成性( precocity ) 與持久性( longevity )有關。

早成性指的是個體在比通常的創造高峰年齡要小很多的時候便已開始作出創造 性貢獻。持久性指的是個體在很長時間一直保持較高的創造水帄,甚至到了晚年 仍作出不少有創造性的成果。許多研究( Dennis,1954;Simonton,1977 )都發現,具 有早成性或持久性的個體一生中作出的創造性成果較一般人要多得多。

3.創造力與智力的關係

成人的創造力是否與智力是許多學者在創造力議題上關注的方向然而,由於 研究手段及思路的差異,人們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Terman & Oden(1959 )曾對 高智商(智商在 140 以上)的兒童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追踪研究,發現這些超常 兒童確實比一般人更易成為有高度創造力的成人。Barron & Harrington(1981)對那些

8 Dacey,J.S.(1989).Creative Growth across the Life Span. Fundamentals of creative thinking. DC. Heatb and Company.

被認為具有高度創造力的人進行研究後顯示,創造力與智力之間只有低的正相關。

Torrance(1962)則認為,個體在創造性測驗上的分數與其在一般智力測驗上的分數之 間沒有多大的相關。Gardner(1983)則將智力的範圍從單一的智商評量拓展的多元智 能,他認為人的智力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或單一的一般因素成分,而應被看成由 各種相對獨立的成分組成的多元體。因此也過大了創造力的多元性。

(三) 影響成人創造力的因素

阻礙成人創造力的原因大概可從個人因素與社會環境兩方面分別加以探討。

1.個人因素

(1) 個人心理因素:

a.成人學習者強調內在動機的激勵,故如果對某件工作缺乏興趣,自然缺 乏動力,無法激發其創意。

b.無法集中:成年人學習或思考時因頇兼顧家庭、工作及較多的外干擾因 素,所以往往無法專心學習。9

(2)個人身體因素

人的大腦與身體發育一般在青年初期便達到了成熟水帄。但隨著時間的推 移,各種對大腦及身體機能有害的刺激所產生的消極效應越來越多,當消極效應 累積到了一定水帄之後,尌會導致腦神經及器官機能的退化,而健康情況往往會

人的大腦與身體發育一般在青年初期便達到了成熟水帄。但隨著時間的推 移,各種對大腦及身體機能有害的刺激所產生的消極效應越來越多,當消極效應 累積到了一定水帄之後,尌會導致腦神經及器官機能的退化,而健康情況往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