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進修學校

根據新修正公布「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教育部,民88)之規定,原高中、職 附設「進修補習學校」更名為「進修學校」。與本研究之實驗對象相關之法規如 下:

(一)進修教育,由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依需要附設進修學校實施之。進修學校分 高級中學及職業進修學校、專科進修學校、大學進修學校三級。各級進修學校, 由 同級、同類以上學校附設為限。

(二) 各級國民補習學校及進修學校之授課,得採按日制、間日制或週末制;教 學內容,以適應學生學習及社會需要為準。

(三) 各級國民補習學校及進修學校之教學科目,每週教學時 (節) 數、課程標 準、設備標準、畢業條件及實習規範,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二、高中藝術生活課程 (一)法規依據方面:

高中「藝術生活」課程列入藝術課程,首見於教育部在民國84 年10 月公布 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6)。民國93 年8 月,教育部公布了《普 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2006,簡稱「暫行綱要」)。民國98年2月,

「藝術生活」科的課程綱要再次修訂,在考量了各方因素,融入了:《普通高級 中學課程暫行綱要》中的〈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藝術生活」課程綱要〉的實 質內涵:參照了〈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總綱科目與學分數〉中的學分數,以及 相關的法規:「藝術教育法」(總統法律令,1997)等。2

2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

(二)課程理念

1、呼應中小學課程體系參考指引

普通高級中學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之修訂,呼應中小學課程體系參考指引 之藝術與人文能力,以強化國小、國中、高中職課程的連貫與銜接,故將課程內 容從原先六類課程,簡化及合併後成為三大類別。

2、銜接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理念

普通高級中學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之修訂,銜接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 域理念,以培養學生具備生活實踐能力,以及提升學生探索、感知、鑑賞與實踐 等的能力。

3、橫向呼應職業學校藝術生活科理念與內涵

普通高級中學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之修訂,課程綱要包括視覺應用藝術、音 樂應用藝術及表演藝術三大類別,此乃橫向呼應職業學校藝術生活科的綱要內 容,雖有區別但與職業學校藝術生活課綱內容差異不大,以求均衡發展。

(三) 目標與內容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藝術生活」課程欲達成之目標有四:1、探索各類藝 術及生活的關連。 2、增進生活中的藝術知能。3、奠定各類藝術的應用基礎。4、

涵育藝術文化的素養。

在內容上,「藝術生活」科包含視覺應用藝術、音樂應用藝術及表演藝術等三 類生活應用課程,每類課程開設2學分。各校可依學校之師資、設備及學生需求,

在三類課程中任擇一至三類修習。與本研究相關的藝術生活的課程內容包括:1.

表演能力的開發。2.表演的製作實務。3. 表演與應用媒體。4.表演與社會文化。其 中表演與應用媒體的相關課程(廣告),正是本研究實施教學設計的範圍。

三、創造思考教學法

(Creative Teaching)

創造思考教學(teaching for Creativity)是指教師依據創造力發展的原理原則,融合 並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技術,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引導或鼓勵 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培養其能善於運用流暢、變通、獨創及精密的創造思考 能力的一種教學3。(林幸台,1973) 李錫津(1987)亦認為創造思考教學的目的,

在於啟迪學生新觀念、新思想的生產力4。於教學方法上,尌是教師運用創造思考 策略,配合課程讓學生有應用想像力的機會,以培養學生流思考能力5。(毛連塭、

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 2000)

在本研究中,於實驗組的教學中,便應用了水帄思考法、自由聯想技術、觀 點改變法及心智圖法等創造思考技法,來幫助學生提升之創造力。

四、共識評量技術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簡稱為 CAT)

共識評量技術是學者Amabile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創造力評量的方式,強調「產品 或可觀察的反應才是創造力最終的證明」。其理論基礎是在於Amabile對創造力的 共識定義,尌是一種在多數主觀性評量方法中可找到的開放性定義,認為創造力

的表現即是經過專家評定為有創意的反應或作品的產出。(Amabile,1996,p.43)。

在技術上,是經由領域相關的專家在一定的程序下衡量創造力產品,評分者依照 自己本身主觀對於創造力的定義去評定產品的創造力,並透過相互比較的方式評 量出作品創意的高低。目前經常使用於藝術、語文、音樂、廣告、科學等其他領 域。

3 林幸台 (1973)。創造性教學對資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 師大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

4 李錫津(1987)。創意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5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