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與原則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與原則

先前的文獻探討中,我們已討論創造思考教學有助於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提 升,思辨力的養成亦是未來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接下來的這一節中,研 究者將進一步的說明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以及教師在進行創造思考教學設計 時應秉持哪些原則,實際授課時又有哪些須注意的事項。

壹、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

創造思考教學究竟是一種教學目標,還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根據 不同的教學需求,創造思考教學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在坊間許多探討創造思考、

創意開發的書籍,內容常強調於如何提升創造力「方法」的使用,著重技術層 面的訓練,有各式各樣的訓練開發技巧,來幫助人們發展創造力,但實際上欠 缺了創造思考的精神,但光有技術而不瞭解其內涵,僅是花拳繡腿的表面功夫,

要進行有意義的創造思考教學,仍必須先瞭解其教學性質並深入探究其內涵才 行。

在文獻探討及一般文本使用上,關於創意教學、創新教學、創造性教學、

創造力教學、創造思考教學、創造思維教學這些名詞經常會混雜在一起使用,

陳龍安(2008)指出這些名詞可歸納為兩類:一為創造性教學(創意教學、創 新教學);一為創造思考教學(創造力教學、創造思維教學),為避免在創造性 教學與創造思考教學的概念上產生混淆,進一步針對傳統教學、創造性教學、

創造思考教學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說明,如表 2-5 所示:

45

表 2-5

傳統教學、創造性教學、創造思考教學之比較 教學要項 傳統教學

traditional teaching

創造性教學 creative teaching

創造思考教學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教學理念 教 師 的 任 務 是 教 學 不一樣,「創造性教學」(creative teaching),是指教學很有創意,透過教師的創 意,以活潑有趣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創造思考教學」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creative thinking)則是指教學的目標在激發或培養學生 的創造力,鼓勵教師因人、因時且因地制宜,透過課程的內容及計畫、彈性變

46

化的教學方式,並利用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支持性的環境之下,以培 養學生的流暢、變通、獨創及精密的思考能力;簡而言之,「創造性教學」重視 的仍偏重教師單方面的作為,「創造思考教學」則開始重視到學習者這一方,讓 學生從學習中獲得學習思考技巧與創造的習慣。

研究者根據(李錫津,1987;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94;Amabile,

1996;張春興,1996;陳淑芬,2007)多位學者對創造思考教學所提出的看法,

歸納出以下六點內涵,並逐項說明之:

一、創造思考做為教學目標之一

創造思考不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應該納入教學設計時的教學目標,李錫津

(1987)和陳淑芬(2007)皆主張創造思考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及方向,透過具 有創造思考理念的教師,透過設計的教材,在塑鑄的有利情境下,引導學生學 習、討論、激盪、反應、回饋,逐步習得學科知能,並提升創造思考能力。

而創造思考本身做為一個教學目標,應能和各領域各科目相結合,沒有太 多的限制,只是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略有不同而已。因此,研究者在從事民主 政治議題創造思考教學方案課程設計時,必須同時考量創造思考能力的激發,

設計具有啟發性、思辨性的問題,藉由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相互刺激與學習,

二、創造思考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近年來教育改革的趨勢,教學的主體應以學生為本位,教師應該改變過去 唯我獨尊的教師霸權現象,教學本身不能只重視教師如何教,也要關心學生如 何學,這對於創造思考教學而言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創造思考發生最主要 的場所就是學生本身,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別人思考。過去傳統教學方式,通 常都是教師幫學生完成上課、考試重點的歸納整理,學生只需負責吸收記憶,

然而在此種教師做太多,學生想太少的教學模式之下,其實就喪失了許多發展 思考能力的機會,學生在沒機會深度思考的學習模式中,久而久之就變成懶得

47

去想,或根本放棄思考。

創造思考教學以提升創造思考能力為教學目標之一,在課程的設計方面就 不能省略讓學生去「想」這個部分,幫助學生培養「思考」的學習習慣,在教 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必須轉變,成為一個引導者、激發者,不是一個知識的給 予者或是權威者,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多的機會去發展創造思考能力。

三、以學科知識做為發展創造思考教學的基石

Amabile(1996)提出的創造思考成分模式也指出領域相關技能、創造力相 關技能和工作動機三者皆在創造力發展中的重要性,三者缺一不可,創造者本 身必須先具有特定領域的基礎知能,才能繼續展現出有高度創造力的成果。張 春興(1996)亦指出人類的創造行為是知而後行的表現,在創造的心理活動中,

帶有高度的認知成分。研究者在此要強調的重點是不論何種領域和科目,如果 沒有基本知識做為土壤養分,創造思考也無法生根發芽,所以教學者在實踐創 造思考教學時,應兼顧、融合課程內容與創造思考教學的目標,單單著重課程 內容的講授會淪為傳統填鴨式的教學,過於強調漫無邊際發想的創造思考也會 流於空洞,必須兼顧奠定課程知識與發揮創造思考教學的精神,才能達到教學 的理想目標。

四、課程設計重視引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

藉由多元的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可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過去心理學家就已 發現每個兒童生來便具有創造發明的潛能,但是傳統的學校教育,偏重邏輯思 考的訓練,強調知識與事實的記誦,而忽略瞭解決問題與創造思考的啟發,甚 至被有意的抑制(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94)。唯有當課程設計能引起學 生內在動機,而非僅有外在動機的刺激,使學生真正樂於學習時,創造思考能 力的發展才有所可能。

48

五、營造開放、安全的學習氣氛

如何營造一個友善、開放、民主的學習環境,是教師在從事創造思考教學 時必須格外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即便擁有良好的教學設計,但在實施的過程 中沒有掌握住開放的學習氣氛,很可能發生的是,學生心中的想法不敢表現出 來,教師有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開明,提供學生能夠安心說出自己想法的教室 氛圍是能否使創造思考教學成功的關鍵。一個鼓勵學生發言、討論的學習氣氛,

是具有感染力的,學生的感受最為清楚與深刻,而教師本身是營造教室氣氛的 靈魂人物,更是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出現教師權威的態度。

六、採用多元的教學評量方式

多元教學策略配合多元的評量方式,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現其內在想 法,創造思考教學中強調允許曖昧、混沌或多元的想法,要使師生互動間能激 發學生的創造思考,教師就要有能接受最終非標準答案的評量結果,這與傳統 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有了多元的教學評量方式,學生能避免考試領導教 學的分數取向,從各種多元評量方式中教師也才能看到分數以外的學習狀況,

當教師能透過多元評量,瞭解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之時,才能真正 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盲點。

根據上述研究者所整理之創造思考教學的六項內涵,我們對創造思考教學 的精神已有初步認識,創造思考教學不是一種教學技術,也不只是創新教學,

是有目的性的發展創造思考的能力,因此研究者在設計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教學 方案時,也以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為出發,秉持核心理念,設計並實施教學內 容,而教師在從事創造思考教學的課程設計時要遵循哪些原則,有甚麼需要特 別注意的地方,將接著在下段說明討論。

49

貳、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

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如同一個人的腦,而教學原則就像骨架,教學內容則 是依附骨頭生長的軀體,因此要設計出一個完整的教學方案,教師在設計創造 思考教學時除了掌握核心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 案,在教案設計上要掌握哪些原則去設計,才不會背離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

就要遵循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去發展教案。

美國學者 Feldhusen 早在 1980 年曾對創造思考教學提出十項原則:支持並 鼓勵學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接納學生的錯誤和失敗、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允許學生有時間思考、促進師生間與同學間相互尊重和接納的氣氛、察覺創造 的多層面、鼓勵正課以外的學習活動、傾聽及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有機會 成為決定的一份子,以及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引自毛連塭等人,2000)。從上 述十項教學原則中,可以看出創造思考教學其本質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

我國學者葉玉珠(2006)則認為創造力教學的目的乃在強化從事創造思考 必備的個人特質,包括知識、意向、技巧三種向度,他並針對此三種向度提出 有效教學行為的原則性建議,一共有十九項創造思考的教學原則,研究者將詳 細分析說明如下。

一、知識向度

任何創造力的發展需要有知識為基礎,強化知識的建構與運用是重要的,

知識向度的教學原則著重建構知識的方式,包括下列三項原則:重視促進感官 遷移的方法、使用促進短期記憶遷移的方法,以及運用促進長期記憶中訊息提 取速度的方法。

(一)重視促進感官遷移的方法

為了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好奇心,並有效掌握學習重點,教師在教學過 程中可以使用手勢、音調及其他信號來提醒學生,或是以問題的方式刺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