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之影響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之影響

本節主要分析「創造思考教學法」是否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本研究所指 的創造力以兩組國中學生(實驗組37 人,對照組 35 人,共計 72 人),在李乙明

(2006)修訂的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包括流暢力、獨創力、變通力及 總分)的得分表現。

以「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的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陶倫斯創造思考 語文能力測驗的前測得分為共變項,以組別為自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 數分析,檢驗排除前測分數影響後,兩組學生在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的 表現是否達顯著差異。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之前,必須先進行「各組迴歸線平 行」假設考驗,符合假定後,才進行共變數分析。

壹、描述統計量

關於兩組學生在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中得分的描述統計量,包括前 後測平均數、標準差及調整後平均數的統計結果,如表4-1-1 所示:

表4-1-1 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兩組前後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

由表4-1-1 中可看出實驗組同學在各個分量表:流暢力(M=86.73,SD=16.20)獨創力(M =90.41,SD =8.27)、變通力(M =113.74,SD =27.42)以及總分(M =97.22,

SD =16.76)的後測平均數方面,與對照組的流暢力(M =76.48,SD =19.37)

、獨 創力(M =85.73,SD =11.31)、變通力(M =102.83,SD =33.99)以及總分(M =88.30,

SD =21.26)

,比較起來,全部都高於對照組,其中尤以變通力(M =113.74,SD =27.42)

和對照組(M =102.83,SD =33.99)的差異最大。接下來我們以統計的方式,排除 兩組學生前測變數的影響,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確認是否真是實驗變項操 弄的效果。

貳、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4-1-2 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

由表4-1-3 得知,兩組學生在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的三個分量表以及 總分的表現結果:流暢力(p = .02)、獨創力(p = .03)、變通力(p = .03)、總分

(p = .02),皆達顯著差異,因此可知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法的學生在創造力的表現 上顯著高於接受一般寫作教學法的學生。

參、小結

經過上述分析可發現,不同寫作教學方式,對於學生的創造思考語文能力,

確實有其影響力,實驗組在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能力測驗後測中的流暢、獨創、

變通及總分表現都優於對照組,且達到顯著差異,因此實驗組學生在創造思考語 文能力的表現,高於對照組。

據此,本研究所檢測之研究假設一:經「創造思考教學法」課程後,實驗組 同學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的得分高於對照組同學。結果如下:

1-1 排除前測影響後,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法」課程的實驗組學生在流暢力的 得分高於對照組的同學,獲得支持。

1-2 排除前測影響後,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法」課程的實驗組學生在獨創力的 得分高於對照組的同學,獲得支持。

1-3 排除前測影響後,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法」課程的實驗組學生在變通力的 得分高於對照組的同學,獲得支持。

1-4 排除前測影響後,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法」課程的實驗組學生在總分的得 分高於對照組的同學,獲得支持。

此結果與郭祖珮(2002)、涂亞鳳(2006)、毛綺芬(2007)、陳宜貞(2002)

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見創造思考教學方案,確實能提升學生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