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本節將綜合以上一至四節的資料,將量化與質化資料結果統合,做進一步的 討論與分析,以下分為四部分說明之。

壹、創造力方面

根據第一節的量化結果顯示,創造思考教學法對於兩組學生的流暢力、獨創 力、變通力及量表總分產生顯著差異,實驗組同學顯著優於對照組,此結果與毛 綺芬(2007)、涂亞鳳(2006)、郭祖珮(2002)、陳宜貞(2002)的研究結果一致,

亦即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有顯著效果。

從學生的課程回饋單中,亦可看到對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創意的肯定,讓課程

內容實驗組同學覺得有趣,好玩。

探究原因,可能因為課程內容多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不但可以激發學生 們多元的想法,且大大的減低了個人原創的風險,讓學生的創意想法能盡情奔放

(邱皓政,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課堂氣氛趨於開放,也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 的創造力。

且就研究者批閱學生上課時的寫作作品與學習單的表現中,可以看出實驗組 同學在學習單的創作的內容有著較多虛構、超現實的情節(詳見附錄四),在將學 習單的內容應用到作文寫作上面,當然也呈現出精彩的面貌,而對照組同學的作 文內容面向就顯得較為貧乏,不脫生活經驗的範疇與中規中矩的寫法,很少有同 學能用想像的經驗來鋪陳文章。

另外,因研究者同時亦為兩個班級的國文任課老師,在課堂氣氛中,很明顯 可感受到兩個班級的差異,相較於對照組的拘謹沈靜,實驗組的上課氣氛活絡,

發言踴躍,課堂參與度極高,在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時,不管是否為建設性意見,

也不論對錯,都十分勇於表達,具有腦力激盪時延遲批評與重質不重量的特色(潘 裕豐,2006)。

綜合上述,創造思考教學的確可以明顯增進學生創造力。

貳、寫作能力方面

根據第二節的結果顯示:創造思考教學對於兩組學生在作文評定量表的文法 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與總分以及與創造性寫作評定量表的敏覺性、流暢力、

變通力、獨創力、精密力及總分並無顯著差異,亦即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學生寫 作能力在各個分量表皆無法產生顯著效果,這與邱慧怡(2008)、郭祖珮(2002)

的研究結果相同。

高的評價,尤其是後測的作品,相比對照組同學的作品,有更多令人激賞的佳作。

深究其原因,研究者推論可能有以下四點:

一、能力結構的差異:雖然國中階段為常態分班,兩組學生可視為同質,但 研究者觀察兩個受試班級一段時間後,由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國文成績表 現發現,實驗組學生能力分佈呈現雙峰現象,而對照組同學則是標準的 常態分佈,可能兩組學生在寫作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懸殊,雖然實驗組高 分群的作品成果,令評分老師們眼睛為之一亮,但低分組的同學寫作表 現,差異過於懸殊,影響了研究的比較,使得實驗結果無法顯著。

二、教材聚焦性不足:本研究的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主要目的在將創造思考 技法融入寫作教學中,可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如何讓學生學會創 造思考技法,分散了學生寫作的焦點,使得學生在寫作能力的進步量不 夠明顯;反觀對照組,因為這份教材研究者已使用多次,相當熟悉,且 主要針對寫作相關能力來訓練,所以使對照組同學在寫作能力的進步反 而比較明顯,影響了實驗結果。

三、寫作題目設計可再靈活:本研究在寫作題目的設計上面並未給予學生太 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幾乎都是由授課教師規定,有可能因此侷限了講求 創意的實驗組同學發揮的空間,在期末課程回饋單上,也有同學反應題 目太難,或是希望題目有趣一點的意見,可見寫作題目也是影響學生寫 作表現的因素之一,宜列入整體課程規劃的考量。

四、量表的天花板效應:研究者所使用的創造性寫作量表是針對寫作中的創 造性來評分,但何以實驗組學生的創造力進步達顯著,但在創造性寫作 評定量表的成績卻未能有一致的表現呢?據研究者與評分老師實際使用

後發現,此量表編制時,測量的對象是在花蓮的學校,用來針對研究者 所服務的都會區的學校,評分細則的標準可能過於寬鬆(詳見附錄六), 例如:流暢性指標的文章篇幅項目,只要文長300 字以上就可達到滿分 7 分;變通性指標中的標點多樣項目,只要使用4 種標點符號,來表達不 同的情感或觀點,就能達到滿分7 分;而同屬變通性的用詞多變項目中,

只要使用4 種詞語,來代換不同的詞語,就可達到滿分 7 分。這使本量 表過度高估低分群學生的實力,也使程度在水準以上的受試者,無法在 本量表呈現出應有的水準,產生天花板效應。

參、寫作興趣方面

根據本研究第三節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受試學生在寫作興趣量表的量化 結果,雖然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此結果與劉佳玟(2007)的研究相同,但從 第四節課程回饋單的分析看來,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帶給實驗組六成以上學生十分 正向的感受,且對課程內容感到有趣,這樣的情況與方鄒珍(2006)、余香青

(2007)、涂亞鳳(2006)、梁雅晴(2007)、蔡雅泰(1994)、鍾玄惠(2002)的 研究結果相符合。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研究者藉由寫作興趣的總分前、後測平均數趨勢走 向圖(詳見圖4-3-1)的結果來加以推論,從圖中可看出實驗組同學對於創造思考 教學課程的興趣相對於對照組而言,一直十分高昂,但是因為實驗組同學在前測 的總分平均數已經非常高,呈現了相當強烈的學習意願,因此不容易在統計量上 達到顯著。

但從學生在期末課程的回饋單上的反應可看出,整體而言,在接受過創造思 考教學之後的實驗組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依然濃厚,大部分同學對整個創造思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