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加蚋仔聚落概述

本節主要是藉由探討加蚋仔聚落相關的文獻資料,呈現出在地環境背景、

聚落發展脈絡及地方襲產,並且歸納數項地方襲產在加蚋仔與環境的關聯性、

形成背景以及獨特性。

長期以來河流是影響台灣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重要聚落之興起大多與河 流有關(黃富三,2009)。北台灣的產業發展與淡水河密切相關,嘉慶末年,由 於大嵙崁溪泥沙之淤塞,舟楫停靠受阻,乃於其下游之大加臘堡艋舺,交易貨 物,形成料館口、大溪口、王公宮口等渡頭(洪伯溫,鄭麗智,1983)。後來進 入加蚋仔的漢移民也是以淡水河為通道往上游移動到新店溪畔開墾並建立聚 落。

一、加蚋仔環境特色

(一)地理位置與環境概況

加蚋仔位於台北市的西南角,範圍大致是目前的西藏路以南,汀州 路、中華路以西,環河南路三段以東,新店溪雙園堤防以北一帶,即新店 溪匯入淡水河的河曲間(周素卿、高傳棋,1996)。「加蚋仔」為平埔族語所 指的沼澤地,為新店溪氾濫沖積而成的曲流疤(meander scar),最早是平埔 族雷裡社的原住民居住,後來在十八世紀起有漢人陸續遷徙至此開墾,種 植蔬菜、麻竹筍、甘蔗與茉莉花等農作物,形成農業聚落。

加蚋仔的地勢低窪且地質浮鬆,不利於水稻耕作,但是適合栽種花 木、竹林、蔬果,尤以薰茶用的茉莉花與黃梔花最著名(郭妃娟,1997)。

在地人曾稱呼麻竹筍、茉莉花與後來興盛的孵豆芽為「加蚋仔三寶」,其中 薰茶用的茉莉花耕作一度為農民累積大量財富,促進了東園街早期金飾店

36

(金仔店)百花齊放的榮景;而麻竹筍的種植今日已不復見,但保留在街庄 鄰里的名稱之中,例如保德里、銘德里、全德里等名稱中的「德」,源自閩 南語同音字「竹」(tik);而保留至今仍然穩定經營的孵豆芽產業,早期是 利用加蚋仔有豐富與潔淨的地下水,後因臺北市批發市場在華中橋下位置 (客仔厝)興建,依然能維持產業的運作。

參見日治時期明治版 1/20000 台灣堡圖中加蚋仔庄內有六個庄頭:後 庄仔、港仔尾、客仔厝、堀仔頭、八張犁和下庄仔;東園街是早期聚落中 的核心地區,具商業機能,舊稱「店仔口」的地方即今日的東園市場,日 治時期設東園町,以當地種植的茉莉花聞名,周遭有麻竹園、蔬菜耕作 區。

圖2-2:日治時期 1/20000 明治版 台灣堡圖 加蚋仔部份

(圖片來源:中研究人社中心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37

清初加蚋仔庄屬於擺接堡,與下崁庄以無尾港(今西藏路)相隔,無尾 港以北屬大加蚋堡,清末發展成六大庄頭;日治時代加蚋仔庄分成西園町 與東園町,以種植茉莉花的花園為名,當時為蔬果花卉專業帶;戰後國民 政府將西園與東園合併成雙園區,民國81 年與龍山區合併改制成萬華區。

加蚋仔今日之範圍包含和德里、錦德里、忠德里、保德里、孝德里、

銘德里、榮德里、華中里、興德里、日善里、全德里、壽德里、新安里、

新忠里、新和里、騰雲里、日祥里、忠貞里與凌霄里。

圖2-3:台北市民政局 101 年版 萬華區行政區域圖(加蚋仔部份)

(圖片來源:http://ca.gov.taipei/ct.asp?xItem=42195739&ctNode=41898&mp=102001)

38

(二)人口組成與遷徙

距今三百多年前加蚋仔即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雷裡社」的社址,主 要從事漁撈與採集活動以維生,加蚋仔當時仍是河床上沉浮未定的沖積沙 洲,多是低窪沼澤地帶。

大約在清聖祖康熙年間至清高宗乾隆年間,來自福建省同安縣的漢移 民渡海來台,進入雷裡社的範圍內建立加蚋仔庄,是目前得知最早於當地 建立的漢人聚落,因為加蚋仔屬於新店溪沖積之沙洲,當地自然環境受到 河道變化影響甚深,也提供了豐富的漁撈資源與土壤,讓平埔族漁撈社會 與漢移民農墾社會得以在此發展。高傳棋(1997)指出雷裡社在 1646 年有 39 戶,清代全社友24 名屯丁,但後來雷裡社的土地大多已經被漢人佔據,明 治年間雷裡社與新店溪對岸的秀朗社合併為「雷朗社」。

漢移民在艋舺登岸後,往新店溪方向的低窪地遷徙開墾,紛紛建立聚 落,楊姓族人在靠近湧泉水源的堀仔頭定居,周姓族人則在八張犁拓墾近 40 甲土地,日後港仔尾、客仔厝與新店溪凸岸的下庄仔也陸續有漢移民進 入,其中楊姓族人數量居多,在地有「加蚋仔楊」之說。

(三)聚落發展脈絡

本研究參考周素卿、高傳棋(1996)〈舊地圖與都市土地利用變遷:以 台北加蚋仔地區為例〉文中分析加蚋仔地區發展與土地利用,主要分成六 個階段,以此分類方法作為研究者探討加蚋仔襲產教育架構之年代依據。

1.典型的農墾聚落(~1922)

從清康熙年間中葉,以福建省同安縣籍為大宗的漢人開始進入加蚋 仔拓墾,早期農業相當依賴自然環境,加蚋仔受惠於新店溪沖積富含肥

39

沃土壤,故原住民稱「加蚋仔」一詞為低窪沼澤地,在這些條件下,加 蚋仔成為早期台北重要的農業區,以旱作作物為主,供應蔬菜、花卉(茉 莉花為大宗)、甘藷至艋舺、古亭或大龍峒聚落。

2.農墾聚落與軍事用地的進入(1922~1945)

日治時期的加蚋仔庄仍然維持傳統農業聚落的景觀,日本人將加蚋 仔庄分作東園町與西園町兩個行政區,命名主要依據當地土地利用方 式,重要農作如「茉莉花」,可添加於茶葉中品茗時更具香氣;另有蔬菜 園與果園出現在聚落中。

大正11 年(1922 年)起,日本人開始分四個階段徵收加蚋仔土地作為

「練兵場」,對於日後加蚋仔聚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其中設置的飛機跑 道位於台北南側,又稱之為南機場,即為今日南機場夜市地名之由來。

表2-6:練兵場用地各期徵收狀況概要

階段 時間 簡要說明

第一期 大正 11 年~12 年(1922~23 年) 客仔厝、八張犁東側約13 甲農地。

第二期 昭和 1 年~2 年(1926~27 年) 八張犁聚落30 戶。

第三期 昭和 4 年~5 年(1929~30 年) 第二期徵收地北側45 甲地。

第四期 昭和 18 年~19 年(1941~44 年) 改採強制徵收,徵收10 甲農地建飛 機跑道。

整理自

周素卿、高傳棋(1996),舊地圖與都市土地利用變遷:以台北加蚋仔地區為例,地理學報(21):

1-37。

40

圖2-4:1945 年美軍航照影像 加蚋仔部份

(取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飛機跑道

41

3.軍眷住宅及違建區的形成(1945~1962)

第三階段軍眷住宅是為了容納隨著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的軍眷,集 中在加蚋仔東側,此時移入數量相當龐大的外省人口,改變加蚋仔原有 的人口結構組成,主要是國共內戰因國民黨戰敗撤退來的軍人及其眷 屬,為了容納短期增加的人口,住宅區也出現許多違章建築;西側的傳 統漢人聚落在戰後仍然以六庄頭為主,土地用於種植麻竹筍、水果與蔬 菜供市區所需,也因此該區都市化較為緩慢。

4.堤防興建及都市密集化發展(1962~1972)

1962 年起政府開始在加蚋仔興建雙園堤防,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劇 變,位於新店溪凸岸上的下庄仔聚落被遷移他處,加蚋仔六庄頭縮減為 五庄頭,主要是為了解決水患而築起雙園堤防,聚落與新店溪之間因此 有了隔閡,此時也正值都市化發展階段,工業活動漸漸在加蚋仔發展興 盛,原有的農業規模銳減,與土地、水的接觸也趨於疏離。

表2-7:加蚋仔第四階段重大開發整理

年代 建設 說明

1962 年 雙園堤防 斥資五千多萬興建雙園堤防,下庄仔居民遷離新店溪凸岸。

1963 年 南機場第一期整宅 今忠勤社區 5 層樓共 22 棟。

1967 年 南機場第二期整宅 今忠恕社區 5 層樓 1 棟。

1971 年 南機場第三期整宅 今忠勤社區 6 層樓 1 棟。

1969 年 西藏路工程 將無尾港(日治時期稱赤河)加蓋成馬路,今西藏路,加強加 蚋仔與下崁、艋舺的連結。

整理自:

周素卿、高傳棋(1996),舊地圖與都市土地利用變遷:以台北加蚋仔地區為例,地理學報(21):

1-37。

周素卿(2000),臺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地理學報(28):47-78。

42

5.萬大計畫、巷清計畫、批發市場(1972~1991)

1972 年起的萬大計畫是加蚋仔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都市計劃,

仍可見於今日地圖中所展現的城市紋理,這階段政府規畫道路與巷弄,

並大舉興建國宅容納龐大的人口,都市化現象此時相當地興盛,但時至 今日成了老舊了市街,違建充斥的國宅與狹窄的巷弄不利於當地生活品 質的提升,成為都市更新過程中非常棘手的課題。

6.舊市區再發展(1991~)

民國八十一年,時任台北市長吳伯雄在任內推動行政區調整,將貴 陽街南北側的西門町與艋舺地區和雙園區合併成萬華區,而加蚋仔地區 的發展仍不及西門町與艋舺的繁榮。

加蚋仔長期以來維持著傳統聚落樣貌,直至近年來規畫推動捷運萬 大線工程,沿線將經過西藏路與萬大路口、東園街與西藏路口,帶動周 邊房地產開發案件蓬勃發展,產生了繁榮地方的契機,同時也遭遇到傳 統聚落開發與保存的兩難。

加蚋仔聚落的地景在歷史洪流中一連串的變化,至今居民究竟如何看待現 存的生活空間?以及如何想像未來的發展?推動文化保存可以是未來發展的想 像之一。加蚋仔聚落至今仍然保有諸多地方襲產,從中訴說了加蚋仔聚落在不 同歷史階段發展的過程與記憶,同時也記錄了常民生活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 係,如何在居民期待與開發壓力之間保存這些地方襲產,將會是當今所面臨之 重大課題。

43

二、加蚋仔地方襲產

本研究引用英國鄉村署於 1999 年起規畫,2000 年至 2006 年推動的地方 襲產計畫(Local Heritage Initiative)中五個襲產分類,包括考古襲產、自然襲產、

習俗與傳統文化襲產、建築物襲產與產業襲產,歸納加蚋仔的地方襲產並找 出其共同的在地價值。

(一) 考古襲產(Archaeological heritage)

1. 加蚋公學校建學紀念碑

東園國小前身是日治時期大正元年(民國元年)的台北大安公學校加 蚋分校,隔年獨立成為加蚋公學校,大正11 年(民國 11 年)改名東園公學 校。戰後,於民國35 年改名為東園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起定名東園 國民小學至今,建學紀念碑座落在圍牆內角落,有上百年之歷史。

紀念碑的價值在於加蚋仔庄地方教育的開基,至今加蚋仔在地耆老 多來自東園國小畢業,保有重要的世代記憶,雖然後來有西園國小與萬

紀念碑的價值在於加蚋仔庄地方教育的開基,至今加蚋仔在地耆老 多來自東園國小畢業,保有重要的世代記憶,雖然後來有西園國小與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