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我的研究對象-「江仔」

(一)為何以她為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不同,不需要大量的樣本取樣。因為主要在於深入研究 對象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度的發現與探討,所以相對的樣本數並不多。通常採取 的方法是「立意抽樣」,就是根據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量

資訊的研究對象 (吳芝儀、李奉儒,1995,頁 169)。儘管樣本數少,甚至是只有

表 1

灣第一座登山學校,為了這個目標,多年來行腳校園,已經前往上千所學校演講 和分享,除了鼓勵大家勇敢挑戰自我,更希望把正確的登山概念向下紮根。讓學 生們就開始有正確良好的對山的概念和態度。

我因為工作的機緣,除了對各種運動都有涉獵之外,也對許多運動充滿興趣。

對於爬山,除了國內的雪山、玉山,也曾走訪尼泊爾,還花了兩星期的時間去聖 母峰基地營(Everest Base Camp)健行,只為遠遠的向聖母峰致敬。但對於真正前往 挑戰的這些英雄人物所受的訓練、所處的嚴酷環境,都只能藉著文獻、書籍甚至 是電影傳記來瞭解。直到進入師大研究所,接觸到敘說研究的方法,腦海中忽的 靈光一現,是不是能把這樣子的英雄人物拿來當成敘說的對象,讓更多人能一探 他們的內心世界?

雖然我沒有親自參與七頂峰的艱險挑戰,但對於這些登山家們華麗的挑戰與 探險,正好能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理解。對於「江仔」敘說的故事內容,能夠 不帶立場的重新去認識、去理解,去分析,也讓更多同樣缺乏登山經驗的讀者們,

透過我們的敘說,來探索和瞭解這位女英雄不平凡的生命故事。

(二) 是誰在說故事

由於時間不斷的流轉變動,人間的現實原本就呈現一種動態,當我們在詮釋、

敘說故事時,受到時間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文本的豐富性也相應而生。蔡敏玲與 余曉雯 (2003,頁 275) 提到敘說是一種關於經驗的研究,而根據杜威的解釋,這 裡的經驗指的就是人們在脈絡性和時間性的關係中如何自處,除了參與者處於某 種關係裡,而我們作為研究者,和參與者也處於某種關係之中「敘說探究是一種 對於經驗的經驗,它是一些在某種關係中的人,和另一些在某種關係中的人,一 起進行的研究」。敘說研究的重點就是希望能透過語言在三度空間敘說探究空間的 表達,來瞭解敘說者真正活過的經驗和自己對經驗的認識和解讀,進而在敘事的 過程中清楚呈現出這個故事的意義。而且,敘說研究不只是個人的獨白,而是在 人際互動之中激蕩出來的,是敘說者與聽敘者將生命經驗透過語言的轉化而建構

出來的,每個故事其中的意義就是由敘說者和聽敘者共同創造出來的。吳芝儀 (2005,頁 155) 指出,敘說的研究歷程,強調的是研究者與敘說者之間的「共享 故事」,也就是研究者與敘說者彼此「共同創作」的歷程。透過彼此間的相互敘說 以及故事的整理、重述,能夠在故事中一再重現個人的經驗,重新理解,重新詮 釋,進而產出彼此都能認同的意義。

因此,在本研究中,探究的不是「江仔」敘說過程中的真實性,是否誇大失真,

重要的是她對於自己故事的理解,對於自己登山故事的看法,以及在這過程中的哪些 重要人、事、物對她造成影響,她又如何看待這一切。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以說書人 的角色,盡量忠實呈現「江仔」的敘說。至於呈現故事時,則以第三人稱的方式,盡 量客觀的介紹她生命故事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為此,盡可能詳實的記錄訪談時的 敘說資料,同時也透過網路,找尋其他的相關文章,甚至是她的演說紀錄,盡量完整 的呈現出來這篇屬於這位女英雄的生命故事。

質性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工具,就是研究者本身,而用故事來描述受訪者的生命歷 程,是研究者和受訪者共同創造的脈絡與過程,因此在後面章節進行詮釋與分析時,

面對無可避免的偏見,我盡量以開放客觀的角度來解讀、分析和詮釋。並且透過與同 儕的討論,過濾與反思,期能減低個人所偏見帶來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所呈現的故 事,不僅僅是由「江仔」自己敘說她建構自己登山故事的歷程,同時也透過和我的對 話,我的反思,最終呈現出這篇我與「江仔」共同描繪出來的屬於她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