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畫欣賞對學童日常創造力表現的影響

第四章 教學歷程與結果

第二節 動畫欣賞對學童日常創造力表現的影響

第二階段的日常創造力教學以動畫欣賞的策略進行,目的希望透過學童相當 喜愛的動畫影片欣賞,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累積日常創造力的能量,激 發日常創造力的點子,並且透過圖畫本與曼陀羅彩繪,彌補學童文字表達能力不 足處,來觀察學童日常創造力的發展狀況。第二階段動畫欣賞策略架構,如圖4-2 所示。

動畫欣賞策略

動畫播放 學童觀賞

教師提問 學童提問

學童呈現

曼陀羅彩繪 日常生活表現

活動省思 與修正

圖4-2 動畫欣賞策略架構圖

一、動畫欣賞活動歷程

以下就動畫欣賞策略進行討論,以了解動態視覺刺激對於學童日常創造力之 影響,並且歸納討論所遭遇的困境與解決的方法。

(一)連結學童繪本舊經驗,體驗動畫新經驗

研究者進行動畫播放前,先以相同的繪本主題談起,一方面觀察學童對於先 前繪本導讀的印象有多少,再帶入動畫片的主題。此時學童大都呈現相當興奮的 情緒,而且對於第一階段的繪本導讀的內容都記憶猶新,細節的描述相當仔細,

甚至能夠說出研究者沒有發現的部分,顯示出第一階段的繪本閱讀在學童的心中 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從日常創造力「整合性」的特徵來看,整合能力意指人類 對於自己的經驗可以用口語或是非口語的各種語言來敘說,對應到學童清楚回憶 並說出繪本內容的歷程,顯示出繪本閱讀策略已經提升學童整合舊經驗加以敘說 的日常創造力。

動畫播放時,研究者讓學童儘量採輕鬆觀賞的方式參與,並提醒學童勿干擾 到其他學童的觀賞權益,以及若看過該部影片也不要提前說出劇情發展,學童大 致上皆能保持良好的觀賞秩序,沒有交頭接耳的行為,只是觀賞到劇情刺激的部 分時,部分學童容易因為緊張而發出聲音,經過研究者的提醒後,情況獲得大幅 改善,此外,學童之間也會彼此提醒遵守觀賞動畫的秩序,使研究者不必時時刻 刻提醒學童,而且學童提醒學童的方式,也較研究者提醒更為有效,同儕之間會 產生一股強大的制約力量,讓學童情緒失控尖叫的情況減少,顯示出「同儕互動 與學習」的良好例證。

動畫選擇以配合相關繪本主題為主,但由於要找到完全貼近繪本主題的動畫 有其困難度,因此僅找到十一部影片,單元動畫影片名稱如表 4-2 單元動畫影片名 稱一覽表所示。

表 4-2 單元動畫影片名稱一覽表

單元名稱 動畫名稱 一、長大囉 龍貓

二、聲音生了沒 幻想曲 三、大自然之戀 崖上的波妞 四、想入飛飛 雪人

五、我是小廚師 料理鼠王 七、我做故我在 未來小子 八、夢想的房子 天外奇蹟 九、小車與大車 汽車總動員

十、神來之筆 皮克斯短片精選第一集 十一、勇敢 瓦力

十二、大家來玩耍 皮克斯短片精選第一集

十二單元的動畫影片選擇如上表 4-2 所示,皮克斯短片精選第一集中共有十三 部小短片,每部小短片的片長約為五到十分鐘左右,且小短片充滿想像力與創造 力,適合學童觀賞,因此第十單元播放皮克斯短片中的第一到第五小短片,第十 二單元則播放第六到第十三小短片。此外,第四單元的動畫,為繪本《雪人》所 附贈的動畫影片,片長約二十分鐘,其餘各單元的動畫影片皆為片長約九十分鐘 的動畫長片。

(二)教師提問動畫影片問題,刺激學童思考

根據游珮芸(2010)調查顯示現今兒童非常喜愛收看動畫片的問卷結果,加 上培養日常創造力要以喜愛的事物來進行的觀念(賴麗珍,2009:3-4),運用動畫

影片來刺激學童的日常創造力發展是很適合的教學策略,但是如果僅讓學童觀賞,

而沒有其他引導或討論的話,則顯得此策略與學童在家收看動畫影片無所差異。

李偉文(2010)指出父母如果能夠和孩子一起觀賞影片、討論影片,將幫助孩子 更有勇氣也更能樂觀面對人生的課題,書中他以個人引導自己兩名女兒為例,認 為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 影就成為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

依照上述的論點,教師若能適時提問討論,將能刺激學童對影片內容進行更 深入的思考,也能培養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因此研究者擬於每部動畫播放時,

在影片情節關鍵處或轉折處提問一至二個問題,請學童預測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或 詢問學童為何情節如此安排等問題。

此研究策略實施後,研究者發覺部分學童因為曾經看過動畫影片,而對於自 己已經知道後面的結局沾沾自喜,甚至常常提前報告劇情,導致其他學童的抗議,

因此研究者在播放動畫影片前會先詢問學童是否有人看過該部影片,如果有人已 經看過,則改變提問的類型,從預測問題轉變為情節鋪排的原因問題,換言之,

也就是請學童思考為何情節中主角要做某種行為的原因,轉變問題形式後,進一 步促進學童思考,而非依靠過去舊有的觀賞經驗來回答問題。以下就《料理鼠王》

一片的活動過程來說明問題的類型轉變來說明學童思考方式的不同。

劇情簡介:故事描寫一隻名叫小米的小老鼠,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 成為一位頂尖的廚師。因緣際會之下,小米結識了在廚房打雜的學 徒小林,為了追逐共同的夢想,兩個人形成了絕妙的團隊。笨拙的 小林加上膽大包天的小米,衍生出許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成為 真正廚的師過程中,小林因為欺騙樂樂,而讓樂樂選擇離開小林,

此外,小米也體會到親情、友誼的重要性,發現自己必須面臨人生 的抉擇,不知要選擇回到家人身邊,還是繼續追逐廚師夢?

今天看料理鼠王時,S1、S4 和 S8 因為早就看過料理鼠王,所以一直 向其他同學表示自己早就知道結局,然後說小米最後會變成大廚師,

因此我決定機會教育身為觀眾的基本禮貌:不要先說出劇情,因此

(三)學童學習提問,激發日常創造力

此乃根據 Runco 認為問題的發掘對於創造力表現是很重要的技巧(邱皓政,

2008)發展出的策略,研究者請學童記錄下觀賞中或觀賞後對於動畫片中想提問 的問題,藉此觀察學童的提問能力。此外,該策略的發想亦因研究者發覺動畫影 片播放時,不像繪本閱讀可以隨時停下來般方便,而且若時常因為要進行討論就 暫停影片,反而會造成學童的躁動,因此研究者告訴學童可在圖畫本上記錄下對 影片的問題,這樣的策略同樣可以讓學童在觀賞動畫影片時進行思考,亦可因應 個別學童的思考速度,讓學童自己學會控制何時想提問,何時持續觀賞,有別於 一般傳統教師提問討論的方法,成為學童主導學習的方式,而這樣的策略也深受 班上學童的支持與喜愛,其中 S2 即在圖畫本上畫出全班一起看影片的圖畫,並以 鉛筆寫下「我和我們班一起看電影。我喜歡看電影。」(圖 S2),顯示出學童相當 喜愛全班一起欣賞動畫的感覺,此與游珮芸(2010)指出學童喜愛動畫片的調查 分析相同。研究者進行此策略時,並不強迫學童一定要進行提問,因為如果強勢 要求,易使學童視動畫欣賞為壓力。

(四)曼陀羅彩繪,觀察學童的日常創造力

圖畫本自由塗鴉進行一個月後,研究者發覺學童所畫的事物大多數和繪本無 關,例如到海邊玩、電動遊戲人物、電視節目內容等,學童畫到最後都顯得潦草 了事,因此研究者想激發學童多元的塗鴉經驗,加上收集到相關文獻指出圖像是 特別的語言,國外學者研究指出發現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圖像和它們對自己的意義,

可以帶領自己的心智連結到貼近潛意識的經驗,而這些的確是創造的能力(賴麗 珍,2009:36)。此外,在梵文中的本意為「圓形」或「中心」的「曼陀羅」圖 像不僅有助於和緩混亂的心靈,更可以釋放生活中的壓力(黃建森,2008),以 及使學童的創造力大幅增長,激發學習的動機與潛能(親師俱樂部,2010)。

因此研究者在一下新學期的開始,開始讓學童進行曼陀羅彩繪,並請學童加

以命名,以觀察學童反映出來的日常創造力狀況,此策略觀察的重點在於學童使 否有積極投入的學習態度,以及產出的作品張數,並分析曼陀羅命名的內容,去 分析學童生活中在意的事物。

根據研究者的觀察,曼陀羅彩繪的確可以提升學童的繪圖興趣。這個活動從 2011年2月16日開始,進行到3月28日為止,研究者會事先將曼陀羅的彩繪圖印好 放置在教室前方的櫃子上,學童可以在晨光時間自由取之進行彩繪,全班學童都 相當喜歡這個活動,每個人一進教室後都能坐在位子上安靜彩繪,互不干擾,如 此看來曼陀羅彩繪確實有助於和緩學童剛進教室時的混亂心靈(黃建森,2008)。

從分析學童的曼陀羅命名文件中,研究者發現學童曼陀羅的命名方式,大多 為其收看的電視卡通節目人物、自己憑空想像的怪獸名稱、亦或是形似該張曼陀 羅圖形的事物,學童的思考方式亦有個別差異存在,有些學童的命名方式較零散,

想什麼就寫什麼,也有學童先想好主題後再挑選曼陀羅的圖形,例如S6很有自我 想法,他彩繪曼陀羅會先設定自己想要畫的主題,再選擇自己需要的圖片進行彩 繪,他總共畫了以十二星座命名的曼陀羅彩繪共十二張;S2、S4、S12則喜歡以自 己的電動遊戲人物或是電視連續劇的人物命名(札2011-3-28)。但是整體而言,

想什麼就寫什麼,也有學童先想好主題後再挑選曼陀羅的圖形,例如S6很有自我 想法,他彩繪曼陀羅會先設定自己想要畫的主題,再選擇自己需要的圖片進行彩 繪,他總共畫了以十二星座命名的曼陀羅彩繪共十二張;S2、S4、S12則喜歡以自 己的電動遊戲人物或是電視連續劇的人物命名(札2011-3-28)。但是整體而言,